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喜炎平在SD大鼠体内、健康人体外抗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法:健康人体外周血浆加入喜炎平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25、2.50 mg/ml作用2 h,以ADP作为诱导剂,检测血小板5 min内的最大聚集率并计算血小板抑制率;SD大鼠喜炎平在体质量分别为100、200、400 mg/kg进行腹腔注射,连续给药7 d,取血抗凝,以ADP作为诱导剂,检测血小板5min内最大聚集率并计算血小板抑制率。结果:健康人体外周血浆给药,血小板5 min内最大聚集率剂量组与自身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SD大鼠体内给药,血小板5 min内最大聚集率中、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69.44±6.30)%、(63.54±9.37)%、(46.66±7.47)%,空白对照(70.34±8.78)%。结论:喜炎平具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并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血栓弹力图(TEG)和光学比浊法(LTA)在监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中的相关性;观察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方法回顾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PCI并接受规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77例;回顾分析其TEG测定的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后MPV,以及其中99例患者LTA测定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ADP、ARA诱导的LTA血小板聚集率与TEG血小板抑制率无相关性(P均0.05)。氯吡格雷低反应性LTA和TEG检出率分别为30.3%和45.5%,阿司匹林低反应性检出率分别为19.2%和31.3%,低反应性检出率LTA低于TEG法(P0.05)。177例患者中,氯吡格雷低反应组和敏感组、阿司匹林低反应性组和敏感组服药后MPV均较服药前降低(P均0.01);服药前及服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组MPV均低于敏感组(P均0.05);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低反应组服药后PLT高于服药前(P均0.05)。结论 TEG和LTA两种方法相关性较差,抗血小板药物低反应检出率均较高,值得临床医生注意;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MPV降低;服药后PLT上升患者更易发生药物低反应性;MPV偏低患者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发生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抵抗的疗效。方法 征集脑卒中后阿司匹林治疗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和基础治疗+三七(3 g/d)治疗组,连续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治疗前、治疗14 d、治疗30 d为时间点采集数据,分析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差异。结果 两组基础治疗后抗血小板聚集率不达标,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6.30±3.30)%,(26.20±3.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0);加用三七治疗14 d,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5.89±2.46)%,(15.1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加用三七治疗30 d,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4.35±2.97)%,(10.30±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添加中药三七治疗脑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可使血小板聚集率下降,达到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和血栓弹力图(TEG)同时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61例冠心病患者,年龄52~84岁,平均67.3±10.1岁;分为2组,ADP组:单一服用氯吡格雷75 mg/d(27例);AA组:单一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34例),两组年龄性别无差异。分别使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和TEG检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评价抗血小板药物效果,分析两种仪器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分别用PL-12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和TEG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根据药物治疗有效性进行分析,一致性无差异(P0.05);不同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有相关性。其中AA组,两种仪器呈负相关(r=-0.568,P0.05);ADP组两种仪器也呈负相关(r=-0.612,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和血栓弹力图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中具有相关性,评价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小板参数与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CHD合并 IGT患者49例作为 A 组,单纯 CHD患者52例作为 B组,同期入院体检正常者55例作为对照组(C组),入院后均检测 hs-CRP及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5项血小板参数水平,并了解其相关性。【结果】A 组 hs-CRP、PCT、PDW、MPV、P-LCR 分别为(7.94±0.51)mg/L、(0.24±0.04)%、(22.86±3.05)%、(16.04±3.97)fl、(59.68±8.24)%均显著高于B,C组,PLT为(148.37±29.79)×109/L显著低于 B, C组,B组和C组之间相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PLT呈负相关关系,与PCT、PDW、MPV、P-LCR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HD合并 IGT 患者血小板参数与 hs-CRP 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光学比浊法(LTA)和血栓弹力图法(TEG)检测氯吡格雷抵抗(CPGR)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11月心内科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行冠状动脉介入(PCI)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425例,对ADP诱导的光学比浊法血小板聚集率(LTAADP)与血栓弹力图法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TEGADP)检测氯吡格雷抵抗(CPGR)进行一致性和相关性分析,结合CYP2C19基因表达的酶活性程度,分析其与LTA和TEG法检测CPGR的关系。结果 LTA和TEG法所测血小板聚集率检测CPGR分别为12.0%和11.8%,两者存在负相关(r=-0.351,P0.01);CYP2C19基因酶活性程度与LTA法检测CPGR存在一定的等级相关(r=0.239,P0.01),与TEG法检测CPGR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r=-0.088,P=0.70),且在两法检测CPGR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GE与LTA法在监测氯吡格雷疗效上有很好的一致性,CYP2C19基因酶活性程度与这两种方法检测CPG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5种血小板聚集功能分析仪探讨研究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可靠方法与准确参数。方法利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光比浊血小板聚集仪(LTA)实验,流式细胞仪(FC)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PAC-1(Fg、Ca~(2+)、GPⅡb/Ⅲa形成复合物的受体)、CD62p(P选择素)活化百分率检测实验,英诺华PL-11血小板分析仪实验,VerifyNow抗血小板治疗监测系统实验(VerifyNow)与血栓弹力图实验(TEG)同时检测对照组与单服用氯吡格雷组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1)对照组与患者组ADP%,ADP激活的PAC-1、CD62p受体活化百分率,MAR%,INHI%,TEG测得ADP诱导的MA(mm)值6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SE、P2Y12受体的PRU,凝血酶诱导的MA(mm)值3个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DP%与(100-INHI)%,MAR%,ADP激活的CD62p、PAC-1受体活化百分率呈正相关(r分别是0.565、0.939、0.769和0.583,P0.05);与TEG测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值(%Agg)无相关性(r=0.127,P0.05)。结论 (1)氯吡格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2)LTA操作便捷、廉价、结果稳定,在医院普及率高,是临床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血栓弹力图法(TEG)为比对方法,研究光学比浊法(LTA)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在氯吡格雷疗效评价方面的作用,观察二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根据LTA检测结果,对影响氯吡格雷疗效的可能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于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患者67例,均服用氯吡格雷(波立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分别采用TEG及LTA检测血小板功能,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并对相关参数进行相关分析。根据LTA检测结果将患者划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非抵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可能的风险因素。结果 LTA及TEG在评价血小板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且LTA检测的由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ADP%)与TEG检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DP%)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493,P=0.000)。与氯吡格雷非抵抗组比较,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年龄更大,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6,95%CI 1.038~1.178,P=0.002)、MPV(OR=1.968,95%CI 1.079~3.588,P=0.027)构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LTA可作为早期评价氯吡格雷疗效的有效可靠的检测方法。高龄、高水平MPV构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律运动对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血小板表面活化分子标志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1例,规律运动组(实验组)30例,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等量的运动疗法3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单克隆抗体分子作为探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运动前后血小板膜上CD62P、CD61的阳性百分率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进行运动疗法3个月后,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收缩压(mmHg)分别为158±3.8及151±4.3(P<0.05),舒张压(mmHg)分别为98±3.4及90±3.1(P<0.01);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4.6±4.7及60.3±3.6(P<0.05);血小板膜上CD62P阳性百分率(%)分别为27.4±2.2及20.5±3.1(P<0.05)、CD61阳性百分率(%)分别为27.2±3.5及21.3±2.9(P<0.05);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81.2±4.3及73.6±4.6(P<0.05)。结论:规律运动能降低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血小板表面活化受体分子的密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人洗涤血小板为模型,体外观察鸦胆子油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与人洗涤血小板作用,分为4组:空白组(加丙酮)、阴性对照组(加丙酮,0%),9.0%鸦胆子油组及22.5%鸦胆子油组.以血小板聚集分析仪检测ADP、AA、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活化血小板膜FIB-R和P-选择素表达水平,以SDS-PAGE分析血小板肌动蛋白聚合体的变化.结果 9.0%鸦胆子油组ADP、AA、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7.7±4.0)%、(62.2±3.9)%、(66.9±5.0)%和(71.8±5.1)%,均低于阴性对照(0%)组的(75.3±4.1)%、(79.3±4.8)%、(80.6±5.4)%和(84.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12、8.785、9.123和9.466,P均<0.01);22.5%组分别为(39.2±3.5)%、(45.8±3.4)%、(51.2±3.9)%和(56.7±4.8)%,显著低于9.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123、10.221、9.533和10.243,P均<0.01).22.5%鸦胆子油组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47.9%、42.2%、36.5%和32.6%,显著高于9.0%组的23.4%、21.6%、17.0%和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08、9.77、9.70和8.93,P均<0.01).血小板聚集水平与鸦胆子油浓度呈负相关(r=-0.952,-0.961,-0.970和-0.975,P<0.01).9.0%鸦胆子油组ADP诱导的血小板FIB-R表达水平和P-选择素表达水平分别为(64.7±4.0)%、(3.91±0.21)%,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的(85.5±4.6)%和(5.05±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35、7.81,P均<0.01);22.5%鸦胆子油组分别为(36.2±3.9)%和(2.34±0.15)%,低于9.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35、14.80,P均<0.01);22.5%鸦胆子油组对FIB-R的抑制率为57.7%,高于9.0%组的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5,P<0.01).9.0%和22.5%鸦胆子油组与空白组在相对分子质量43 000为肌动蛋白区带的吸光度值之比分别为1.77±0.12和1.68±0.10,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的比值2.22±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8.14,P值均<0.01);22.5%胆鸦子油组为1.68±0.10,与9.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77,P>0.05).结论 鸦胆子油通过抑制活化血小板膜纤维蛋白原受体的表达,并抑制肌动蛋白聚合以及释放反应,从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反应,可能有抗血栓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