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41例(45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施行白内障超声入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力0.3以上者35只眼(71.8%),0.5以上者25只眼(55.6%),2只眼(4.4%)。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切口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 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38例(44眼),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6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0.5者占63.6%,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 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角膜缘直线型隧道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 137例老年性白内障眼 ,行 5 .5~ 6 .0mm角膜缘隧道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为治疗组 ,与同期常规大切口手术组作术后视力及术后散光度比较。结果 直线型隧道式切口手术病例组 ,术后 1月视力≥ 0 .5者为 83.2 % ;术后 1月角膜散光度为 0 .90± 0 .4 3D。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直线型隧道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明显减少术后角膜散光 ,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 ,是较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鹿邑县人民医院眼科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例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颞侧小切口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临床疗效观察,旨对本术式进行临床评估.方法 颞侧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人,术后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全身及局部治疗.结果 58例中术后视力≥0.5者24例0.1~0.4者22眼,0.1以下者12眼,眼压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39眼)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采取透明角膜1.8 mm切口施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反应、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晶状体囊膜改变,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术后39眼视力较术前均提高;11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术后3 d,3眼前房变浅,周边前房在1/2~1 CT之间,短效散瞳无明显改变;术后7 d,这3眼前房进一步变浅,2眼为浅Ⅱb,1眼前房为浅Ⅲ,加用长短效睫状肌麻痹散瞳剂,术后3个月复查角膜内皮,较术前平均减少15.13%,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前囊口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摘除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可减少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保护滤过泡,大部分患者前房可恢复正常。对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形态异常的患者,即使采用微切口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且术中注意对其保护,仍可能需行角膜移植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弹性切口手法碎核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22例(22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弹性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再行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结果:随访平均6个月,术前视力<0.1者19只眼,0.1~0.2视力3只眼,术后视力<0.1者4只眼,术后视力>0.2者18只眼,术后眼压控制好,22只眼眼压<20mmHg,功能滤过泡20只眼。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及虹膜炎症,渗出膜形成。结论:弹性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是目前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好方法,安全,有效方便,价廉,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技巧,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对28例抗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摘除 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6月,观察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1月查视力28眼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内,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虹膜损伤、后囊破裂和角膜水肿。结论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经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效果良好,关键是熟练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住院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资料完整的38例(53眼)闭角型青光眼资料,其中39只眼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4只眼为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有明显的晶状体混浊。随访6个月至24个月,平均13.3个月。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眼压(49.1±14.8)mmHg(1mmHg=0.133kPa),术后眼压(13.2±4.5)mmHg。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眼压(42.6±14.1)mmHg,术后眼压(14.5±4.1)mmHg。术后45只眼(85.00%)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 16例 ( 18只眼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入联合小梁切除。结果 术后 1周矫正视力 >0 .5者 11只眼 ( 6 1.1% )。术后第 1d平均眼压为 16 .48mmHg,第 6~ 7d为 13.86mmHg ,第 5~ 6个月为 13.2 2mmHg ,绝对眼压均低于 2 4mmHg。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可有效控制眼压 ,迅速恢复视力 ,适合于无超声乳化设备条件的医院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表麻下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表麻下经颞侧透明角膜缘做一深0.3mm,长3.2mm,宽1.75mm的隧道。对80例(85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并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3~20个月。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56眼(65.88%),69眼(81.17%),79眼(92.94%)和78眼(91.76%)。术后角膜后弹力层皱褶10眼,占11.76%,均于术后1周内消失。晶体略偏心1眼,占1.17%。后囊膜混浊9眼,占10.58%。后囊破裂2眼,占2.35%。结论在表麻下行颞侧透明角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视力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关和雨  罗惠兰 《江西医药》2006,41(5):313-314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袋内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为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选择术式。方法在上方角膜缘后做5.5-6.5mm反眉状隧道切口,采用晶状体囊袋内手法碎核技术对76例76暇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PMMA人工晶体。结果76例76眼全部成功完成囊袋内碎核。术后第1d裸眼视力≥0.6者为(63.2%)。半年后裸眼视力≥0.6者为(71%)。结论小切口囊袋内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继承了大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的手术经典。吸收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优点,小切口术后不用缝线、散光小、视力恢复快,而且手术消耗成本低,所需器械简单,是一种适合贫困地区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4例73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分析术中相关情况.术后患者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15~35min,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院时仅2眼出现术后黄斑变性,视力在0.2以上者70眼(95.9%),视力超过0.5者51眼(69.9%),术后3眼(4.1%)出现后囊膜破裂,1眼(1.4%)出现玻璃体脱出,术后角膜水肿者11眼(15.1%)。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启云  陈锋 《江西医药》2010,45(6):579-580
目的总结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1032例(1059眼)白内障患者在球后麻醉后施行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所有的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都较术前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4.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46眼中39眼行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和晶状体切除术.6眼晶状体经由角膜缘隧道式切口行晶状体囊外摘除和前段玻切,1眼行单纯玻切.结果 41眼眼压控制在21mm Hg以下,占89.13%,平均眼压13.36±3.15mmHg;术后矫正视力38例提高,占82.61%.结论 本研究证明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89例(106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视力≥0.5者占77.36%,视力≥0.3者占93.40%.并发症主要为瞳孔缩小10眼(占9.43%),晶状体后囊破裂2眼(占1.89%),角膜线状混浊26眼(占24.53%),虹膜部分后粘连7眼(占6.60%),前房有纤维素性渗出9眼(占8.49%),色素弥散于晶状体表面6眼(占5.66%).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施行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必须充分认识其特殊性.控制手术前后血糖、术中采取预防措施、术后加强管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角膜缘隧道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3眼老年性白内障眼在上方角膜缘做隧道小切口,在侧切口用调位钩及隧道切口用晶体圈套器同时挤压的方法碎核,并植入PMMA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个月视力≥0.5者占86.02%,术后1个月平均散光为(0.98±0.57)D,仅比术前多0.1D,明显低于大切口组(P<0.01)。结论提示角膜缘隧道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可有效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并获得良好的视力,降低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17.
刘旋 《医药论坛杂志》2011,(22):142-143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值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南阳市眼科医院观察300例(396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值入术的手术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处理情况。结果术中并发症:后囊破裂24眼(6.06%),均一期植入后方型人工晶状体,无晶状体移位发生。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36眼(9.09%),术后一周内药物治疗水肿消退。前房炎症反应47眼(12.00%),表现为房水混浊、纤维素性渗出,药物治疗3~7d内消退,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两种切口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61例,共计76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手术切口分为两组,38眼采用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为对照组,38眼采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眼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临床疗效优于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术后视力恢复更好且角膜散光更小.  相似文献   

19.
宋明娟 《北方药学》2014,(6):121-121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02例160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视力恢复0.1-0.3者12眼(7.5%),0.3-0.5者20眼(12.5%),>0.5以上者128眼(80%)。46眼出现并发症,均为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混浊27眼,葡萄膜炎3例,后囊浑浊5眼,术后暂时性高眼压11眼。治疗后一周内好转。未发生视网膜脱离、人工晶体脱位及眼内炎病例。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杜斌  李天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13-231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以减少后囊膜破裂的发生率。方法:对185例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后囊破裂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9例(占4.86%),全部患者均同期植入人工晶体。结论:后囊破裂可以出现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的各个步骤,术中及早的发现后囊破裂并给予正确的处理,准确判断后囊破裂孔的大小及位置,正确处理脱出的玻璃体,利用残留的前后囊膜,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仍然可望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