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肌苷促诱生干扰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苷促诱生干扰素的研究王登科,王师真,李彪,傅炎,张红(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730046)人白细胞干扰素是具有抑制病毒复制、抗细胞增殖和调节免疫应答等作用的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那么提高IFN-α。诱导效价对IFN-α的纯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鸭肝细胞培养与干扰素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对 8名抗 HBs阳性健康成人 ,12名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分别用酵母菌表达的重组HBsAg ,s抗原第 12 0~ 147位氨基酸合成肽及重组HBsAg HBIG复合物刺激 ,测定特异性诱生γ 干扰素水平。结果 2 0名中有 14名产生了比对照更高的γ 干扰素。用重组HBsAg与合成肽为抗原诱生的γ 干扰素阳性数基本相符 ,但用HBsAg HBIG复合物诱生 ,仅有 7名产生升高的γ 干扰素。结果提示今后可用酵母菌表达的重组HBsAg特异诱生PBMC产生γ 干扰素 ,作为一种筛选病人与预测治疗性疫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静止培养条件下,对 Namalwa 细胞诱生干扰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先对单项因素进行试验,包括诱生病毒,细胞密度,促进剂处理,制备液种类和制备温度;然后进行多因素正交优选法试验,寻找最适诱生条件。结果表明,Namalwa 细胞密度为4~6x10~6/ml,NDV-F 和仙台病毒诱生干扰素能力良好,如用前者则细胞宜先用1mM 丁酸钠处理48小时,再用 NDV-F 诱生,用仙台病毒诱生则细胞不须先作处理,诱生后加入不含血清的1640液作为制备液,在36℃培养18℃20小时后,离心收取上清,即为粗制干扰素,效价平均10,000~20,000国际单位/ml,最高可达60,000国际单位/ml。  相似文献   

6.
<正> 现知干扰素(IFN)对产生特异性抗体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有关的研究大多只报道对产生IgM类抗体或未明类型抗体的影响,而IgG类抗体是特异性体液免疫中最主要的抗体,它不仅可固定补体,又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介导K细胞发挥ADCC活性,但IFN对特异性IgG类抗体影响的研究甚少,尚未见有IFN对间接(IgG)空斑形成细胞(PFC)影响的报道。本文用体外诱生间接PFC等方法,观察小鼠IFN-α/β对IgG类抗体的影响,并与对IgM类抗体的影响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IL-2R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特异性ELISAsIL-2R检测试剂盒,对25例溃结患者PBMCs体外PHA诱导产生的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溃结患者PHA诱导48h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IL-2R的含量为319.63±164.70U/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451.15±246.93U/ml(P<0.05);而未经PHA诱导的sIL-2R含量,两组无明显差异(UC组263.78±115.05U/ml,对照组236.47±139.10U/ml,P>0.05)。结论溃结患者体外PHA诱导的sIL-2R水平下降,提示其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化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S-O_2-1菌苗诱生干扰素的研究 Ⅰ小鼠体内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免疫增强剂——S-O_2-1菌苗在小鼠体内诱生干扰素的能力。结果表明,给(57BL/6小鼠注射菌苗1.5×1O~9菌/只后,血清中干扰素活性明显升高,于尾静脉注射后2小时,干扰素滴度达高峰(9.06±0.34log_2U/ml)。该干扰素具有小鼠I-型干扰素相同的理化特性。实验还表明,由S-O_2-1菌体提取的核糖体和脂多糖(LPS)亦均具有诱生干扰素的活性。因此我们推测,s-O_2-1菌苗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可能对其抗肿瘤活性的发挥起一定的怍用。  相似文献   

9.
50年前Issacs和Lindenmann在研究病毒干扰时发现了干扰素。半个世纪以来,干扰素研究始终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个前沿领域。对此,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认识。首先,干扰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细胞因子,也是研究得最清楚的细胞因子之一。干扰素及其他细胞因子是高等动物体内的重要生物调节分子,有关干扰素及细胞因子的研究,长期是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体外肿瘤坏死因子诱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12.
A case of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congenital heart defect in a 6-month-old Japanese girl is reported. A fist-sized tumor was incidentally noted in the right hypochondrium upon admission for cardiac surgery. No clinical endocrinopathy was evident in this case. The resected tumor was encapsulated with smooth surface and no invasion to adjacent tissues or organs was observed. Histologically, the tumor was composed of small cells with granular or clear cytoplasm, and occasional giant cells with single or multiple nuclei. By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tumor cells showed various nuclear contours with distinct nucleoli and had a moderate amount of cytoplasm containing abundant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mitochondria with variable-sized electron-dense granules. Intercellular desmosome-llke junctions were observed in some tumor cells. Immunohistochemlcally, the tumor cells contained granules positive for estriol, progesterone and Cortisol. These morphological findings includ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features suggested that the tumor cells had a malignant character.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本文采用单向 MLC 方法从不同 H-2单型小鼠品系的多种组合中,建立了 MLR-CML 体外检测模式。实验结果表明:(1)MLC 诱导中的增殖应答和杀伤效应在培养开始后的120小时到达高峰;(2)MLC 中增殖应答和杀伤效应间存在着正相关;(3)诱导的杀伤效应显示出 H-2特异性;(4)体内致敏能增强体外诱导杀伤细胞的效应;(5)所诱导的同种特异性杀伤细胞属于Thy1~+、Lyt2~+(Tc)亚群。  相似文献   

19.
巨噬细胞在新生小鼠移植耐受诱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新生小鼠锈导的移植耐受(NITT)模型。探讨了新生期过继转移成年同系鼠腹腔渗出细胞(PEC)对诱导移植耐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生小鼠(CFW、C57BL/6)单接受杂交一代小鼠(F_1)脾与淋巴结细胞后,诱导了特异性移植耐受(F_1组),耐受鼠百分率分别为57.7%与71.4%。如新生小鼠接受F_1 细胞前先接受 PEC 转移(PEC 组),则耐受的诱导受阻抑,耐受率为 0,MLR 的平均相对反应率(RR %)增高,P<0.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实验结果又表明,转移去T细胞的 PEC仍能阻抑CFW与 C57BL/6小鼠耐受的诱导,MLR的RR %增高,P<0.001及<0.05;而转移非粘附性PEC组的RR %与 F_1组无显著差异,耐受的诱导未受明显影响(P>0.3)。这提示 PEC中起阻抑耐受诱导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Mφ,新生小鼠Mφ辅助功能缺陷可能是 NITT模型建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