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6岁,已婚。因间断胸憋、气短20年,加重伴心前区痛3小时,于2000年7月19日入院。既往“肥厚梗阻型心肌病”20年。入院前3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持续压榨性痛,伴左肩臂放射痛、头晕及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抽搐、意识障碍及二便失禁。自服“速效救心丸10粒”后,症状持续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诊断“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冠心病、心绞痛”,予以“硝酸甘油5mg静滴,吗啡5mg入壶静滴”,症状无缓解收入病房。入院查体:T36℃,P65次/minR20次/min… 相似文献
2.
左室流出道 (LVOT)梗阻是导致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 )出现临床症状的决定性因素[1 ] 。因此 ,降低LVOT压差的各种方法已成为药物治疗无效HOCM患者的治疗手段。外科心肌切除术可以显著改善LVOT梗阻 ,有效缓解患者症状[2 ] 。但是 ,外科手术需要行体外循环 ,而且有较高的死亡率[3~ 6 ] 。近几年来 ,非手术室间隔消融术 (NSRT)已成为治疗HOCM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7~ 1 1 ] 。本文将就有关NSRT治疗HOCM的观点作一综述 ,并为该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1 目前明确的适应证现已有多篇文章报道药物治疗无效的HOCM患者 ,于NSRT… 相似文献
3.
4.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n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以心室间隔的上部呈非对称性地向左心室突出的肥厚为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心肌肥厚,表现为多样的临床症状,其决定于左心室流出道的压力阶差的程度,是青少年,特别是运动员猝死的常见原因。呈家族性发病,也可呈散发性发病,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常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采集我院8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行改良Marrow手术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超声评估梗阻部位和程度,术后7d再次经超声复查手术效果,并对比术前超声结果,出院后进一步随访。结果全组共死亡1例,死亡率1.25%。存活患者手术效果良好,梗阻解除彻底,峰值压差降低,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90%的存活患者心功能为Ⅱ级以上,术前症状均明显减轻。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常存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80 %的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约 13患者有先兆晕厥 ,每年约 4%~ 6 %的患者发生猝死[1] 。一些患者应用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效果不明显。近年来应用心脏起搏器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作者应用起搏器治疗的 3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 ,男 ,5 8岁 ,因劳力性胸闷气急 2 0余年 ,伴头晕乏力半月于 1 994年 1月 1 3日入院 ,平时不规则服用心得安或倍他乐克治疗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体检 :颈静脉轻度充盈 ,心界中度扩大 ,… 相似文献
7.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 ,HOCM)是以心室间隔的上部呈非对称地向左心室突出的肥厚为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心肌肥厚 ,表现为多样的临床症状。其取决于左心室流出道的压力阶差的程度。是青少年 ,特别是运动员猝死的常见原因。呈家族性发生 ,也可呈散发性发病。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常见。1 HOCM临床诊断1 1 基因诊断 应用PCR SSO方法对肥厚型心肌病可能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定位分析 ,发现与HLA DQA1 和HLA DQB… 相似文献
8.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多认为与遗传有关,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心悸、胸痛、劳累性呼吸困难、头晕、晕厥等。HOCM也是猝死的常见病因之一。未经治疗或仅经药物治疗者,年死亡率达1.7%~4%,约有50%的HOCM病人可能发生猝死。 近年来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HOCM的介入治疗也发展较快,包括双腔起搏器植入,及经皮间隔化学消融(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的广泛应用。本文重点介绍PTSMA。1 HOCM的病理生理 HOCM是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一种类型,约占HCM的25%,主要表现为室间隔不均匀显著肥厚,收缩期二尖瓣前叶移向间隔,形成流出道狭窄,导致左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flow-tract,LVOT)梗阻,造成左室流出 相似文献
9.
10.
11.
近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对心血管疾患的病因及病理解剖等己能作出较明确的诊断,对二尖瓣脱垂的诊断也不例外。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重要并发症。可严重影响其预后。现将本人遇见的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42岁,住院号9736。患者于92年始,时有心慌、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但仍能坚持工作。1996年9月突能出现畏寒、发烧、全身肌肉及关节酸痛,伴纳差。因发烧不退己半月余而于96年10月4日入院。体检:T39℃,P118次/分,R24次/分,BP17/11kpa。全身皮肤粘膜未见瘀斑及…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男 ,6 0岁。因反复饱餐、活动后胸痛 2个月 ,加重1周于 2 0 0 2年 8月首次入院。追问病史有高血压史 2 0余年。心电图示 :左室肥厚 ,ST T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查示 :左房内径为 4 9mm ,室间隔厚度为 2 2mm ,左室后壁厚度为18mm ,主动脉瓣下压力阶差为 6 1mmHg(1mmHg =0 .133kPa)。经美托洛尔 (2 5 0mg/d)、维拉帕米 (30mg/d)及福辛普利 (蒙诺 ,10mg/d)治疗后胸痛症状好转后出院。2 0 0 2年 11月因胸痛症状加重再次入院 ,考虑药物治疗无效而行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术前测定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为 73mmHg(静息状态 ) ,选用右前… 相似文献
14.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tive cardiomypathy HOCM)是肥厚性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一种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和心室腔变小为特征的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室间隔异常肥厚,伴有左室流出道梗阻,此型患者很少有正常心电图表现,为此,我们对我院1997年以来住院确诊的36例HOCM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分析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HOCM)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特征变化。方法 :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导管检查确诊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测定 ,并录像供术后测量冠状动脉直径及分析其形态学特征用。结果 :2 6例患者中表现为左冠状动脉优势者 7例 (2 6 .9% ) ,冠状动脉呈均势型者 2例 (7.7% ) ;冠状动脉内径粗大者16例 (6 1.5 % ) ,其中以左冠状动脉增粗者 14例 (87.5 % ) ,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近端血管直径均较同期非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冠状动脉增粗 (P<0 .0 5 ) ;冠状动脉肌桥 5例 (19.1% ) ,发生于左前降支中段及第一间隔支近端 ;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9.0 7± 3.88) k Pa。结论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内径较粗大 ,左冠脉优势及冠状动脉肌桥比例增多 相似文献
18.
19.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HOCM)临床较少见而易误诊。 1993~ 1999年 ,我院共收治 31例 ,作者对 31例 (HOCM)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1例 ,其中男 19例 ,女 12例 ,年龄 38~ 69岁 ,平均 54岁。多有活动后气短、胸闷、头晕或晕厥等症状。诊断依据 :①超声心动图示心室间隔肥厚 ,心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 >1.3∶1。右心室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2 .70kPa ,SAM征阳性。②心尖肥厚型 ,肥厚限于心尖 ;③乳头肌肥厚型 ,乳头肌肥厚并突入心腔 ,心室造影示腔内“葡萄状”充盈缺损。本组病人超声心动图均符合前述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