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丽红 《现代保健》2009,(16):48-4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作为治疗组,随机抽取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期间常规治疗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与之比较,并对两组中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温组和对照组的颅内压、血糖、心率和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颅内压,控制伤后早期高血糖,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亚低温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保东  袁先厚  文志华 《中国医师杂志》2002,4(11):1215-1216,1219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8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 0例 ,所有患者均行颅内压监控、血糖的监测 ,亚低温治疗组直肠温度控制在32 0℃~ 35 0℃ ,持续 1~ 7d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全部患者 3个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判断预后。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颅内压、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亚低温治疗组死亡率为 30 0 % ,对照组的死亡率为5 2 5 % (P <0 0 5 )。结论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可以明显地降低颅内压、血糖 ,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颅内压和预后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占比高于对照组,残疾率和死亡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组(A组)和常温治疗及护理组(B组).A组给予亚低温治疗及相应护理,B组给予常温治疗及相应护理.结果 A组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显著低于B组(P < 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配合精心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应用亚低温治疗的脑保护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近年收治的3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例,对照组19例,根据格拉斯哥(GCS)预后评分判定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氧耗及残、死率降低明显.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亚低温治疗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疗效确切,预后改善明显,可有效降低残、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行亚低温治疗(观察组),36例常温治疗(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患者入院后治疗前、后第1、3、7天颅内压。结果在伤后24h内2组患者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第1~7天期间亚低温组ICP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8d后观察组GCS明显高于对照组,30d后差异更明显。结论亚低温治疗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降低脑组织氧耗量,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脑细胞早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燕  程冉冉  张志涛 《职业与健康》2012,28(9):1033-1036
目的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过程中监测颅内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的变化,来探讨亚低温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40例重型颅型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组,采用常规腰穿动态监测脑脊液的压力,指套型数字显示型无创伤监护仪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连续监测,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及静脉血电解质的变化。结果亚低温可以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脉搏血氧饱和度,导致低血钾。结论亚低温可以改善脑缺氧,同时改善全身其他器官的能量代谢,纠正酸中毒,对重度颅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5,(4):99-101
目的探讨血管内亚低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予以血管内亚低温治疗和相应基础治疗,检测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及维持目标体温的稳定性,记录不同时间点的颅内压(ICP)、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患者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为(136±42)min,仅有(6.20±1.68)%的测量值偏离目标体温;患者ICP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复温后可保持在正常范围,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GCS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0.05);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较少且经治疗后均可控制。结论血管内亚低温疗法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目标体温,且稳定性强,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意识状态,且无严重并发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2008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住院期间分别采取亚低温治疗(亚低温组)20例,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组)20例,亚低温及机械通气联合治疗(亚低温合并机械通气组)20例,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亚低温及机械通气联合治疗组患者预后情况较单纯亚低温及机械通气效果佳。结论机械通气改善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亚低温能降低机体氧耗降低脑代谢,将其联合应用于治疗重度颅脑损伤能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变化,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残疾分级量表(DRS)评定.结果 观察组呼吸异常率、心率异常率、意识转清醒率、重度脑水肿发生率及颅内压≥250mm H_2O(1 mm H_2O=0.0098 kPa)发生率分别为26.7%(12/45)、28.9%(13/45)、64.4%(29/45)、15.6%(7/45)、15.6%(7/45),均低于对照组的62.2%(28/45)、57.8%(26/45)、37.8%(17/45)、37.8%(17/45)、42.2%(19/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个月观察组GCS及DRS评分分别为(11.2±2.4)分和(15.2±2.3)分,对照组分别为(8.6±2.5)分和(17.9±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以降低患者颅内压,减轻 脑水肿,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损伤的护理学最新进展。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监测,治疗护理措施的新方法及效果进行概括分析。结果密切的病情观测,及时的颅内压.心电图、血糖监测,合理的亚低温、脱水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继发损伤程度。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继发性损伤防治护理中应密切的观察其各项病情指标,积极开展监控工作,并对各种新治疗、护理方法进行学习,有效的控制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继发性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损伤的护理学最新进展。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监测、治疗护理措施的新方法及效果进行概括分析。结果密切的病情观测,及时的颅内压、心电图、血糖监测,合理的亚低温、脱水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继发损伤程度。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继发性损伤防治护理中应密切的观察其各项病情指标,积极开展监控工作,并对各种新治疗、护理方法进行学习,有效的控制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继发性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3.
赖登明  姚杨  裘五四  方晓  徐敏  肖芽 《健康研究》2012,32(3):177-180
目的 研究院前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由急救车送至本院的86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院前亚低温组和晚期亚低温组.院前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前保持患者鼻咽部温度33℃~35℃,入院或手术后改为亚低温治疗仪(降温毯)进行亚低温治疗4天后自然复温.晚期亚低温组患者在入院或手术后开始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同样的亚低温治疗作为对照.同时监测两组的脑温、生命体征、颅内压力、并发症和GOS评分.结果 院前亚低温组在治疗后24、48和72 h的颅内压分别为(17.38±4.88mmHg,18.40±4.50 mmHg,16.40±4.13 mmHg)均较晚期亚低温组(20.63±3.00 mmHg,21.80±6.00 mmHg 18.81±4.50 mmHg)明显降低(P<0.05);院前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与晚期亚低温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预后(GOS评分4~5分)明显好于晚期亚低温组(P<0.05);院前亚低温组未发生与亚低温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院前亚低温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具有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长时程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其术后亚低温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行短时程亚低温治疗,观察组行长时程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血清NSE、MBP水平及术后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血清NSE、MBP水平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 d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时程亚低温治疗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降低其血清NSE、MBP水平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并观察其疗效。方法GCS≤8分的颅脑损伤患者68例,于创伤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监测和记录治疗前后的颅内压(ICP)、脑组织氧分压(PbrO2)、血糖指标,于伤后6个月根据GOS标准进行评估,判断顸后。结果亚低温治疗后患者ICP明显降低(P〈0.05),PbrO2明显升高(P〈0.05),对创伤后早期发生的高血糖反应有抑制作用(P〈0.05)。COS评估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恢复良好率(69.2%),病死率(12.3%),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33.3%和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24~48h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8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的死亡率为5.26%,对照组的死亡率为5.26%,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中重度颅脑损伤,可以有效保护脑组织,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血糖和血白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血糖(BS)和血白细胞(WBC)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5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28例,检测每例患者治疗前后BS和WBC,观察其变化趋势。结果2组病例伤后早期BS和WBC均升高,但低温组更早趋向正常,对照组下降较缓慢。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亚低温治疗能促进伤后升高的BS和WBC更快下降并趋于恢复正常,提示亚低温治疗能减轻患者过于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有助于保护脑组织,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亚低温主要是指轻、中度低温(28℃~35℃),亚低温冬眠治疗通过控制高热、降低脑代谢及脑耗氧量,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血容量和颅内静脉压,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防止脑水肿的发展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采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亚低温辅助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接诊的8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即常温组)和观察组(亚低温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ET、VEGF、NSE及炎症因子CRP、IL-6,6个月后使用GOS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颅内压治疗后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在治疗后第1天、3天、5天、7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NSE、IL-6、CRP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ET、NSE、IL-6、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EGF显著上升,但是观察组的上升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显著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亚低温辅助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具有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在颅脑重型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科收治的69例行亚低温治疗的颅脑重型损伤的患者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该科同期行常温治疗的62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根据GCS评分观察组生存率和死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P(2.63±0.41)kPa,对照组(3.52±0.53)kPa,观察组IC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是治疗颅脑重型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可明显改善神经系统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