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约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随着求职、升学、结婚、献血、入伍、饮食及健康体检,HB—sA。阳性被及时发现。由于其发病率高,病情迁延不愈,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无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是对健康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从预防保健工作中了解到,乙肝病毒携带者普通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经给予疏导和心理干预,均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心理障碍人群进行主动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采取主动干预大学生心理障碍人群来降低大学生因心理障碍的休、退学率及自杀死亡率。方法:采用中山医科大学黄铎香编制的“心理健康测查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障碍人群进行主动心理治疗并作追踪观察。结果:主动干预后,大学生因心理障碍的休、退学率及自杀死亡率明显下降,女生比男生下降更明显。结论: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主动干预,是防治大学生心理障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癫痫儿童的心理障碍及其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癫痫儿童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美国“癫痫儿童生活质量量表”测试90例癫痫患儿和50例正常对照儿,评估其心理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结果:64.7%的癫痫患儿存在习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发作的恐惧,长期用药的担忧及社会交往困难,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儿,两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干预治疗后患儿心理状况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未干预者改善不明显。结论:癫痫儿童存在心理障碍,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是提高癫痫儿童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4.
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对孕产妇产前、产时及产后的实施连续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施干预后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通过连续的护理干预,使产妇能积极乐观地适应新角色,提高处理新角色与周围关系的应变能力。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了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明显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魏红 《药物与人》2014,(8):251-252
目的:观察脑震荡患者心理障碍的分析及实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接受诊治的脑震荡患者120例,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患者的SAS及SDS。结果:在SAS及SDS评分上,脑震荡患者明显高于健康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之后,患者头晕及头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脑震荡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减轻患者的头晕头痛症状,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心理障碍的发病情况以及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入的5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利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测定,总结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合并心理障碍的发病情况,对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实施临床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心理障碍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5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合并心理障碍者200例,发病率40.00%,女性发病率62.50%,显著高于男性37.5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65岁患者发病率最高,50岁~64岁次之,50岁最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科及以上患者发病率显著低于高中及以下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发生率越高,给予其临床干预有助于解除心理障碍,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军队干休所管理的老干部普遍处在高龄、高发病期。“两高”期老干部随着躯体疾病高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日渐突出。因此,作为干休所的一线医生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高龄老干部的心理特征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军队干休所管理的老干部普遍处在高龄、高发病期."两高"期老干部随着躯体疾病高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日渐突出.因此,作为干休所的一线医生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高龄老干部的心理特征并进行心理干预[1,2,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主动干预对提高心理不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心理咨询公选课的学生进行SCL-90心理健康检测。将心理不健康(SCL-90各因子分〉2.5)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为期8周的主动心理干预;将心理健康的学生作为对照组,不对其进行任何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在实验后心理不健康人数由原来的29人下降到实验后的4人(13.79%),有25人(86.21%)的SCL-90因子分〈2,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干预前实验组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实验组在躯体化、偏执、其他3个因子上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除敌对因子外均低于实验前的得分(P〈0.01)。结论主动干预为预防心理不健康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大学生不但生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而且心理也面临着一个逐渐向成熟、健康发展的阶段。因此,心理学家称之为第三次断乳期。这一时期如果有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发生意外。因此,认识心理问题的危害,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指导,在大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一、心理障碍及表现心理障碍是指那些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而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甚剧烈,并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的暂时心理紊乱。适应不良引发的心理障碍除与环境、学习方面的变化引起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鹏  杨晓 《卫生软科学》2006,20(4):403-404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各高校都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书籍也大量出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各高校已注意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视这一工作。通过几年来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效果。方法 82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宣教,干预组给予积极心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一个月,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与网络成瘾量表(IAT)评价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IAT及MPATS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干预组与对照组IAT、MPATS重复测量结果为:IAT总分及MPATS总分的干预效应与时间效应存在交互作用(P<0.001);在耐受性与时间管理、人际关系与健康、戒断反应、社交抚慰四个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干预组的手机成瘾问题得到部分改善,尤其在耐受性和人际关系方面,提示本研究的干预方法对改善大学生的手机成瘾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英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11):856-857,860
目的观察快速、主动团体心理辅导对解除大学生情境危机的效果。方法快速排查出受自杀未遂事件影响较大的学生61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快速、主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被动个别心理咨询)做危机干预工作。实施干预前后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实验组学生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多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SCL-90总分除强迫因子外各因子分均比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快速、主动团体心理辅导对解除大学生情境危机的效果明显。学校建立心理危机快速反应小组,在校园发生重大恶性事件时,可以快速协调相关部门,按照一定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危机干预,这对于解除大学生的情境危机,增进其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高校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运用SCL - 90自评量表对该院学生测试评分 ,分别进行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心理教育、心理预防、心理训练 )前后状况调查 ,比较学生心理测试总体水平。结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实施后一年 ,学生心理测试 8项因子分均值低于心理健康干预实施前 ,其中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实施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地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访问,指出当前大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对策.加强大学生心理问题调适和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对改善广元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价值,为能进行有效干预提供指导建议。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取广元市农村地区具有心理行为问题[(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任一因子大于全国常模临床界值)]的200名留守儿童,分为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12周)、对照组(给予一般行为指导建议)各100例,对比两组儿童干预前后CBCL量表、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心理行为问题评估。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男童、女童和对照组男童、女童的CBCL各因子评分、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男童、女童的CBCL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改善广元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具有显著作用,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7.
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调查分析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状态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医科学校509名本科生进行抑郁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2.40%。不同年级学生在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情绪与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学生对专业满意程度和就业前景评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对医科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倡导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适应环境能力,改善心理素质,以防止或降低其抑郁情绪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济宁市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探索适合改善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济宁市1 705名农村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问卷调查,对留守初中生采取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1)1 705名农村初中生中留守学生为546名,占32.0%;2)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MHT得分比较,八个因子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除了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外,其他六个因子得分和总焦虑倾向得分留守组均高于非留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4);3)干预结束后,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因子处理因素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除身体症状外,其他各因子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留守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观察患者刚住院时、手术后5天的抑郁焦虑情况,评定心理干预在改善抑郁焦虑症状中的作用。结果:经过心理干预,病人的心理焦虑有明显改善。结论:及时心理干预可解除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首先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初、高中学校各1所作为干预学校,再分别确定本区另外两所初、高中学校作为对照学校。在干预学校开展以宣传道路交通法为主的多种健康教育活动,持续一年,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分别在开展干预活动前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学生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行为以及调查前一年内交通伤害发生率的变化情况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结果】与基线调查相比,干预组学生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的平均知识和违章行为得分均较前有明显改善。平均知识得分从原来的10.08分上升到13.88分(t=-26.56,P〈0.01),调查前一月平均违章行为得分从原来的1.71分下降到0.27分(t=15.51,P〈0.01),对照组平均知识得分也较前有明显改善,从原来的9.8分上升到12.11分(t=-12.81,P〈0.01),但平均违章行为得分较前无明显变化。从原来的1.45分下降到1.28分(t=1.56,P〉0.05)。【结论】干预活动有效她提高了中学毕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