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细胞毒和辅助T细胞的生长均需白细胞介素2(IL-2);同时,B淋巴细胞也能表达IL-2受体(IL-2R),IL-2与IL-2R的相互作用可调节B细胞的功能,最近已获得白细胞介素4(IL-4;IgGl诱导因子)的cDNA克隆,重组IL-4(rIL-4)  相似文献   

2.
从免疫学观点来看,应当把妊娠看成是异体移植。有人报告妊娠妇女细胞免疫低下,并从PHA诱导淋巴细胞转化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得到证实。因此认为妊娠妇女是通过压低细胞免疫力而避免对胎儿的排斥。作者为阐明这一现象的机制,用玫瑰花形成试验,对妊娠妇女的T、B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及抑制T细胞和辅助T细胞亚群的变化做了进一步研究。本文共检查了114名正常妊娠妇女和18名分娩后4周的妇女,并以23名健康育龄妇女作对照。  相似文献   

3.
一种体外扩增人γδT细胞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Τ细胞的方法,以便进一步对γδΤ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100mL,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含100mL/L小牛血清,50mL/L人AB血清,异戊烯焦磷酸(2μg/L)和IL-2(100IU/mL)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进行细胞毒杀伤活性测定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细胞培养10d时γδΤ细胞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增殖倍数可达80倍,悬浮生长γδΤ细胞CD44表达为86·39%、贴壁生长γδΤ细胞为94·0%。效靶细胞比为40:1时,对K562细胞和SGC-7901胃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75%和61%。结论:用一种简单、快速和特异性的体外扩增人外周血中γδΤ细胞新方法,培养的γδΤ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体外扩增人γδT细胞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方法, 以便进一步对γδT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100 mL, 分离单个核细胞, 置于含100 mL/L小牛血清, 50 mL/L人AB血清, 异戊烯焦磷酸(2 μg/L)和IL-2(100 IU/mL)RPMI1640 培养液中培养, 进行细胞毒杀伤活性测定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细胞培养10 d时γδT细胞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 增殖倍数可达80倍, 悬浮生长γδT细胞CD44表达为86.39%、贴壁生长γδT细胞为94.0%.效靶细胞比为40: 1时, 对K562细胞和SGC-7901胃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75%和61%.结论:用一种简单、快速和特异性的体外扩增人外周血中γδT细胞新方法, 培养的γδT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作者系统的对几百个由甄别筛选方法挑选的cDNAs进行序列测定,揭示出一衍自1.4kb·mRNA编码新细胞因子(NC30)的cDNA,其表达受抗-CD28调节。由此cDNA编码的蛋白在1993年Keystone细胞因子会议上被命名为IL-13。用抗-CD28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淋巴因子IL-2、IL-4和IL-7在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IL-7可单独,亦可与IL-2、IL-4协同诱导LAK细胞,而且IL-7 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被抗IL-2、抗IL-4所抑制。IL-7单独诱导的LAK细胞活性高峰迟于IL- 2或IL-4所诱导的活性高峰,且与增殖反应曲线一致。抗CD8抗体明显抑制IL-7诱导LAK细胞 的效应,而IL-7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能被抗NKH-1所抑制。提示:IL-7 激活LAK细胞的效应 机制不依赖IL-2和IL-4,并很可能成为肿瘤过继治疗中的重要淋巴因子。  相似文献   

7.
K细胞具有IgG Fc受体(FcR),能溶解IgG包裹的细胞,而NK细胞也具有FcR,且能溶解对NK敏感的细胞。加上它们在组织中的分布相似性等特点,从而提示K和NK细胞可能属于同一淋巴细胞群。但也有报导,胰酶和γ球蛋白对NK和K细胞的作用有所不同,但这种差异是否与细胞群活化  相似文献   

8.
尽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过继性免疫疗法就被成功地用于转移性黑色素细胞瘤的治疗,然而获得针对大多数其他类型肿瘤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xic T Lymphocyte,CTL)却很困难.虽然抗体可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但由于抗体进入组织的能力以及杀伤肿瘤的效应均较差,所以直接注射抗体对肿瘤进行免疫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即根据CTL对靶细胞的识别特异性依赖于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的发现,将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或受体的抗体或配体与T细胞受体的细胞内成分融合成嵌合性T细胞受体(Chimeric T Cell Recepter,cTCR),从而产生一种新型的具有高度肿瘤特异性的CTL.cTCR可赋予T细胞持久的预先决定的新配体识别特异性.转染有cTCR 的CTL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非限制性方式选择性地靶向和杀伤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的细胞.国际上已有一些实验室对表达cTCR的CTL进行了研究.本文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在酸性条件下自牛胸腺组织中提取的两种可透析组分,经离子交换层析将其分开,分别命名为可透析胸腺提取物—细胞毒刺激因子a(DTE-CSFa)和可透析胸腺提取物—细胞毒刺激因子b(DTE-CSFb)。作者对这两种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作了分析。作者采用纯系STU小鼠,试验组于肿瘤细胞攻击前14天开始隔日分别注射50μg、5μg、2μg的CSFa/b。肿瘤细胞攻击后的35天每天分别注射上述剂量CS Fa/b.对照组则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淋巴因子IL-2、IL-4和IL-7 在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IL-7可单独,亦可与IL-2、IL-4协同诱导LAK细胞,而且IL-7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被抗IL-2、抗IL-4所抑制。IL-7单独诱导的LAK细胞活性高峰迟于IL-2或IL-4所诱导的活性高峰,且与增殖反应曲线一致。抗CD8抗体明显抑制IL-7诱导LAK细胞的效应,而IL  相似文献   

11.
在人B细胞功能的免疫调节中,单核细胞本身的确切作用,与单核细胞—T细胞的协同作用一样,早已是人免疫生物学中最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应用最新发展的淘选—离心技术,从人外周血中能获得大量高纯度(J 95%纯)精选的单核细胞。单核  相似文献   

12.
表达嵌合性受体的T细胞:一种新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末 ,过继性免疫疗法就被成功地用于转移性黑色素细胞瘤的治疗 ,然而获得针对大多数其他类型肿瘤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CytotxicTLymphocyte ,CTL)却很困难。虽然抗体可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 ,但由于抗体进入组织的能力以及杀伤肿瘤的效应均较差 ,所以直接注射抗体对肿瘤进行免疫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免疫治疗策略 ,即根据CTL对靶细胞的识别特异性依赖于T细胞受体 (T CellReceptor,TCR)的发现 ,将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或受体的抗体…  相似文献   

13.
植物凝集素体外刺激T细胞可诱导其分泌淋巴因子,例如ConA或PHA能刺激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作者用植物凝集素刺激T细胞产生了一种新的淋巴因子,该因子能诱导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并调节B细胞的功能,奇怪的是:这种因子还有神经促进作用,故命名为神  相似文献   

14.
人胸腺髓质部一种新的表达B细胞抗原的星状细胞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振华  万集今 《解剖学报》1993,24(1):79-83,T009,12
  相似文献   

15.
T细胞活化的辅助刺激因子:CD28和B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发现,T细胞受体与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的结合并不能有效地激活T细胞,T细胞的活化尚需要一种辅助刺激因子。T细胞表面的CD28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B7间的作用是T细胞活化最主要的辅助刺激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与小鼠免疫系统功能和发育的关系。方法喂养含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P)的食物后,观察野生型C57Bl/6小鼠和PPARα缺陷型小鼠胸腺、脾脏的重量及胸腺细胞、脾细胞数量的变化。用抗小鼠CD3、CD4、CD8a、CD19、IgM或CD45R/220单克隆抗体(mAb)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后,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细胞、胸腺细胞和脾细胞的表型变化。用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分别刺激小鼠的脾细胞,用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用RT-PCR检测小鼠骨髓、胸腺和脾脏中PPARαmRNA的表达。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PP对PPARα缺陷型小鼠胸腺、脾脏的重量和细胞数,以及ConA和LPS刺激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很小。PP可致野生型小鼠胸腺中CD4 CD8 T细胞数,骨髓中B220 B细胞总数和原/前B细胞数明显减少,但对PPARα缺陷型小鼠的上述T、B细胞亚群无显著影响。PPARαmRNA在小鼠胸腺和脾脏中呈低表达,在骨髓中不表达。结论PPARα在PP诱导的免疫调节中起主要作用,其可通过间接途径影响T、B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ACD4+T细胞文库中克隆出人IL-17(hIL-17)。外周血CD4+T细胞在刺激状况下表达高水平的hIL-17.hIL-17基因由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DC409携带转染CV1/EBNA细胞后,可表达为糖基化及非糖基化两种形式。hIL-17Fc融合蛋白及转染hIL-17的细胞培养上清可诱导产生IL-6和IL-8,并且还可促进人或纤维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一1(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Rouvier等从T细胞杂交癌中克隆出了一个鼠。cD-NA序列称CTM8。推定的150个氨基酸序列预示CT-LAS应编码一个含有信号肽的小分子量蛋白。CT-LA8mRNA的3’端非翻泽区会有与mRNA不稳定性有关的AU丰富序列,并发现其推定的氨基酸序列有57%与一嗜T细胞瘤疾病毒HVS13相同。最近作者证明,在HVS感染的细胞和HVS13DNA转染的细胞均能编码小的分泌性精蛋白,重组的HVS13和mCTLA8对多种类型细胞具有细胞因子样活性,如激活NFAs,诱导纤维母细胞分泌IL6,协同刺激T细胞增殖等,基于此,提出将mCTLAS称为IL17,HVS13称为病毒I…  相似文献   

19.
著者对初乳(分娩后2—5日)、分娩后1个月、3个月等不同时期的乳汁,进行细胞成分的研究,其中包括细胞总数测定、多形核白细胞(PMN),单核细胞(MNC)、表面免疫球蛋白阳性细胞、IgA阳性细胞、E花环形成细胞(ERFC)及巨噬细胞的测定。结果表明,初乳细胞总数为7 835±63/mm~3,多形核白细胞2 684±291/mm~3、单核细胞为5 151±63/mm~3、巨噬细胞1982±328/mm~3、E花环形成细胞603±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人活化T细胞抗原p140的分布及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一种新的活化T细胞膜分子p140的分布、相对分子质量(Mr)和功能。方法 用免疫芝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观察p140分子的分布;采用重导向杀伤实验观察其对杀伤功能的调节;应用生物素标记细胞膜分子、免疫沉淀及化学发光测定p140的Mr。结果 p140分子可选择性地表达于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所产生的活化T细胞表面,而在抗CD3 mAb、PHA、PMA或PMA+A23187几种刺激剂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未见表达。p140还分布于一些人急性T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在重导向杀伤实验中,p140与CD3分子有协同作用。p140M,为140000。结论 p140可能为一种新的移植抗原诱导的T细胞活化分子,同CD3分子具有协同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