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匮要略》全书共二十五篇,论述下利者,主要见于《呕吐哕下利病》篇,其他散见于《腹痛寒疝宿食病》、《痰饮咳嗽病》及《妇人产后病》等篇。仲景所论之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其内容颇为丰富,泄泻有实热、湿滞、留饮、虚寒、气虚、肾虚湿热瘀滞之分,痢疾亦有湿热、虚  相似文献   

2.
吴淑华 《陕西中医》2007,28(4):512-512,f0003
纵观《伤寒》与《金匮》,仲师对"利"病认识较多,根据条文分析,其病包括泄泻和痢疾,其病机和证候可概括为虚寒和实热两大类.如:属于虚寒的有下利清谷、阳虚阴盛的四逆汤证;阴盛格阳、里寒外热的通脉四逆汤证;气虚肠滑而至气利的诃梨勒散证;泄利滑脱、便脓血的桃花汤证等.  相似文献   

3.
证治要约: 1.泄泻乃与大便闭结对立的一个症状,大便闭结为大便不通或糞便干结困难,而泄泻则为大便通畅次数加多,糞便软溏或水样物。泄泻又与痢疾有别, 痢疾便中必有红或白冻,且里急后重,泄泻则俱无之。 2.内经谓“温多成五泄”,故其因多属湿邪,但可挟风、挟寒、挟热,亦可与痰、食互结而生。 3.书又云:“泄泻多因脾湿不运”,故其藏多属于脾,可与他藏同病,如风木克土之“餐泄”。亦可传至他藏,如真阳虚竭之“肾泄”。 4.急骤发生之泄泻,多兼实热,发生缓慢,绵绵不止,多属湿淫,泄而粘  相似文献   

4.
泄泻、痢疾作为病名,源于<黄帝内经>,<伤寒论>中统称为下利,并作了较详细的阐发.仲景认为,下利病因众多,病机各异,证候复杂,既有虚寒,亦有实热;既有表里同病,亦有寒热错杂.临床须仔细辨证,谨察病机,按证立法,以法选药组方,方能获得佳效.现将<伤寒论>中有关下利证治的论述初步探析如后.  相似文献   

5.
泄泻新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又称腹泻,在古医籍中名目繁多,分类不一。《内经》以大便性质分类,有飧泻、洞泻、水泻、濡泻等。《难经》则以脏腑立论,又有胃泻、脾泻、大肠泻、小肠泻等名。《伤寒论》、《金匮要略》称腹泻为“利”或“下利”,腹泻完谷不化者称“下利清谷”。里急后重者称“下利脓血”。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以“痢”称之,以与泄泻相区别,“天行毒病,挟热腹痛下痢”已经认识到痢疾有传染性。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痢疾论治》谓:“今之所谓痢疾者,即古方所谓滞下是也”,首次提出“痢疾”之名。而在《类证治裁.泄泻门》则以三焦论:“泻由水谷不分,病…  相似文献   

6.
黄芪建中汤和补中益气汤是治疗虚寒胃痛和脾虚泄泻的常用有效方剂,为探讨两方之作用机制,我们从1980年11月~1981年9月在门诊选择中医辨证属虚寒胃病(西医诊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和脾虚泄泻(西医诊为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的患者,分别以黄芪建中汤和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治疗,并测定其服药前后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_3的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茱萸临床外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接近成熟果实,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之功能.常用以治疗寒滞肝脉诸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等证.近年来用于治疗高血压、癫痫、阳萎、皮癣等,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芪建中汤和补中益气汤是治疗虚寒胃疼和脾虚泄泻的常用有效方剂。为探讨两方的作用机制,我们从1980年11月~1981年9月在门诊选择西医诊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及慢性痢疾,中医辨证属虚寒胃疼和脾虚泄泻的患者,分别以黄芪建中汤和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治疗,测定其服药前后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_3的指标。现报导如下。一、观察对象及方法辨证标准:凡具有胃脘胀满,隐疼,喜按,喜热怕凉,胃纳减少,或兼嗳气,吞酸,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或细弦者,属虚寒胃疼;凡泄泻日久,腹胀肠鸣,面色萎黄,倦怠懒言,食凉或油腻物加重,舌苔薄白  相似文献   

9.
李振华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为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中医药分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9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2009年4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本篇收录了李老治疗脾胃病的医案两则,在治疗脾肾阳虚、气虚下陷的泄泻验案中李老除用温肾健脾、升阳举陷的法则外,尤其以炒白芍敛肝安脾,独具特色.在治疗虚寒湿引起的痢疾中,除用健脾燥湿、理气收涩药物外,重点运用桂枝、吴茱萸、炮姜,他认为非此辛温大热之品不能温脾阳而祛年久之寒湿;尤其用温守之力独强之炮姜配合诸药,方能治愈年久痼疾之虚寒湿痢疾.  相似文献   

10.
在一般的痢疾病,我是從下述几方面来认识的:痢疾脉宜见滑利沉小,不宜浮大弦数但久痢气血俱亏,脈搏沉细甚至微弱,是心力衰竭的趋向。痢疾初起兼有外感風凉,见浮脈亦未必即为危症。脈象之外,手足宜温,而不宜大热,掌心灼热,须防挟有饮食之停滞,或陰分素虚。手足厥冷,宜知有热深厥深之候,不可一概断为虚寒之症。舌苔黄,热在裏宜用清法,黄厚而腻者,须用下法。從舌苔的薄厚润燥可以诊知病之浅深  相似文献   

11.
一痢疾为临床常见病,在病因、病理、治疗方面,与泄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仅重视两者的共性,忽视了它们不同的病理特点及其转归,就不免失之偏颇。从两者的整个发病过程来看,在有邪祛邪的前提下,泄泻始终以健脾为本,痢疾则每以养血为要。因此,和泄泻相较而言,入血伤营,就成为痢疾的一个病理特点。二痢疾,《内经》称之曰肠澼,病因脉证,论及者有数处,说明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至汉代张仲景,对痢疾  相似文献   

12.
运用吴茱萸治疗胃肠疾病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茱萸始载于<本经>,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其功能以散寒燥湿、行气温中止痛、疏肝下气、温中止泻著称.临床主要用于中焦虚寒、寒湿内阻及肝气横逆的胃痛、腹痛、呕吐、吞酸、泄泻等病证.  相似文献   

13.
王少华诊治妊娠下利得失谈225700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王淑善家父王少华主任医师,治疗妊娠下利(包括痢疾与泄泻)经验丰富,然亦偶有失着,本人对此体会甚深。本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之目的,就手头实例3则,整理介绍如下。邪结阳明攻下莫惧痢疾因热结阳明而起...  相似文献   

14.
夏秋季常见疾病有低热、暑症、湿热、霉湿、泄泻、痢疾等。本文按辩证施治的原则,对夏秋季常用传统中成药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5.
隔药饼灸对虚寒胃痛和脾虚泄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晓燕 《中国针灸》2004,24(11):756-758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的疗效机制.方法:将虚寒胃痛18例、脾虚泄泻12例,各按照证型施以隔药饼灸进行观察.结果:虚寒胃痛者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治疗前增加14.16%、脾虚泄泻者较治疗前增加10.94%,两者治疗前后分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01),CD3、CD4、CD4/CD8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隔药饼灸使中药、灸疗、腧穴作用于一体,对虚寒胃痛和脾虚泄泻患者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泄泻与痢疾是中医临床常见疾病,二者的鉴别在中医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有着基础又重要的地位。了解泄泻与痢疾鉴别源流,有利于加深对泄泻与痢疾二者的认识。本文认为先秦至隋唐、宋金元、明清三个时期分别为泄泻与痢疾鉴别的启蒙、初立、成熟分界线。文章以各时期代表性著作为基础,围绕泄泻与痢疾命名、病机、治法方药的变化进行探讨,发现泄泻与痢疾由先秦至隋唐的混为一谈,发展至宋金元时期的始见分流,再到明清时期的各成一家,初步梳理了泄泻与痢疾在历史长河上由混称逐步走向独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小儿泄泻 ,当辨虚实寒热。但实热泄泻日久 ,必伤脾阳而致虚寒。故临床所见的泄泻日久者 ,多为虚证、寒证。而虚寒泄泻 ,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多欠佳。笔者采用温中散治疗寒性泄泻 38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8例患儿中男性 1 7例 ,女性 2 1例 ,;平均年龄 5.5岁 ;病程 1 7~ 64天 ,平均 32天。临床诊断符合虚寒性泄泻诊断标准。治疗方法温中散组成 :丁香 3g、肉桂 2 g、车前子 4g、吴茱萸 2 g。共研细末 ,用葱白少许捣烂与上药末混匀敷于脐部 ,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2 4 h后取下。如未见效 ,可再贴 1剂。治疗效果本组 38例患…  相似文献   

18.
小儿泄泻分外感、内伤两类。赅括寒湿、湿热、伤食、虚寒泄泻四种。先父认为无论何种泄泻,均与“脾”、“湿”二字有关,故《内经》有“脾病飨泄”、“湿胜则濡泻”之说。脾和湿之间有其内外相因的关系。如脾虚是生湿、受湿之木,而湿胜又是困脾、渍脾之根。小儿“脾常不足”,尤易发生此类疾病。因此先父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根据内外因的不同病精,或健脾以运湿,或祛湿以旺牌。兹将他的治疗经验整理介绍如次。外感泄泻祛湿健脾外感泄泻多在夏秋之令发生,有因于暑湿伤脾而成之湿热泻,有因于寒湿伤中而致之寒湿泻。病因为湿,病本在脾。先父认为治疗此类泄泻,应以祛湿健脾为主。凡疏风、散寒、泄热、利水均有祛湿作用。脾喜燥恶湿,湿去则脾自健矣。例一:刘××,男,10个月。长夏感受暑湿之邪,身热汗少,大便稀黄,其气热臭,日  相似文献   

19.
王莎莎  方国栋 《新中医》2022,54(4):213-216
泄泻病主脏在脾,病位在肠,且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有“五脏六腑皆令人泻”之说。现代医家多从五脏辨治泄泻,忽视从六腑论治之重要性。现通过整理分析《黄帝内经》中关于六腑与泄泻的相关论述,从脏腑辨证角度探讨六腑泄泻的中医诊治方法,分别从胃泻、胆泻、小肠泻、大肠泻、膀胱泻、三焦泻进行论述,认为:胃泻宜脾胃同治,参苓白术散为脾胃共治代表方之一;胆泻有虚、热、湿等之分,临证宜兼顾肝胆,安神定志;小肠泻有虚寒、湿热之别,甚或寒热错杂,治疗上可选五苓散、葛根芩连汤、乌梅丸等;大肠泻亦有寒、热、湿、虚之分,临证宜据证用方,如黄芪建中汤、白头翁汤等,甚或因肺热移于大肠而用清燥救肺汤;膀胱泻宜从气化失司着眼,临证可从肾、从肺论治;三焦泄泻则可辨位论治。六腑泄泻,宜用通降法,六腑虚证致泄亦不少见,临证当注重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相似文献   

20.
【歌诀】温肾之王补骨脂,温脾止泻固精气。下元虚冷痿泄遗,虚寒喘咳纳气息。【释义】补骨脂功善温补脾、肾之阳,温下元之虚寒,,起腰膝冷痿,遗精泄泻。其能补助肾阳而纳气平喘,用治虚寒性哮喘。【药解】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成熟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