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庚型肝炎病毒RNA与庚型肝炎病毒抗体间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RNA与庚型肝炎病毒抗体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GVRNA ,随后采用EIA法检查其抗 -HGV ,并同时检测患者肝功ALT、SB等生化指标 ,比较它们间的关系。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HGVRNA检出率为 2 9 7% (19/ 6 4) ,抗 -HGV检出率为 14 1% (9/ 6 4) ,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x2 =4 5 7,P <0 0 5 )。其中 3例HGVRNA和抗 -HGV均阳性 ,HGV总感染率为 39 0 % (2 5 / 6 4) ,各临床类型间HGVRNA和抗 -HGV检出率无明显差别 (P>0 0 5 ) ,抗 -HGV阳性组其临床各型肝损ALT、SB(除急性肝炎外 )均高于HGVRNA阳性组。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GVRNA阳性率显著高于抗 -HGV阳性率 ;抗 -HGV为一非保护性抗体 ;各临床类型间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庚型肝炎病毒(HGV)在肝细胞癌(HCC)及慢性肝炎肝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分别采用抗HBVS,抗-HBVC,抗HCVNS5及抗-HGVNS5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27例HCC及37例慢性肝病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组织中HBVS抗原(HBsAg)、HBVC抗原(HBcAg)、HCVNS5抗原(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HCC中检出HBsAg18例(66.7%),HCAg13例(48.2%)及HGAg9例(33.3%)。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7例,HBV/HCV重叠感染4例,HBV单独感染7例,HCV单独感染2例,HGV单独感染2例;在慢性肝炎中检出HBsAg26例(70.3%),HCAg19例(51.4%)及HGAg12例(32.4%)。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10例,HBV/HCV重叠感染5例,HBV单独感染11例,HCV单独感染5例,HGV单独感染2例。HBsAg、HCAg、HGAg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呈细颗粒状分布。HBcAg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胞核或胞浆内。结论:慢性肝炎及HCC患者有较高的HBV、HCV及HGV感染率,HBV感染在HCC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CV和HGV的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组织中HBV,HCV,HGV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及庚型肝炎病毒 (HGV)在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 分别采用抗 -HBVS ,抗 -HCVNS5及抗 -HGVNS5三种单克隆抗体 ,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 2 6例HCC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HBVS抗原 (HBsAg) ,HCVNS5抗原 (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 检出HBsAg 17例 ( 65 % ) ,HCAg 13例 ( 5 0 % )及HGAg 9例 ( 3 5 % ) ,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 7例 ,HBV/HCV重叠感染 4例 ,HBV单独感染 6例 ,HCV单独感染 2例 ,HGV单独感染 2例 ,另有 5例均不表达上述三种抗原 ;HBsAg与HGAg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HBsAg与HCAg及HCAg与HGAg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 ;HBV ,HCV及HGV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 ,呈细颗粒状分布 ,癌组织表达强度均弱于癌旁组织。结论 HCC患者中有较高的HBV ,HCV及HGV感染率 ,感染率顺序为HBV >HCV >HGV ;推测HBV感染在HCC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HCV和HGV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甲型肝炎病毒 (HAV)、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重叠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对 2 83重叠感染者检测血清抗 -HAV、抗 -HCV和HBV -M ,并比较各型临床类型各型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 肝炎病毒感染者中HBV的感染率最高 86.9% ,HAV和HBV的重叠感染最多 42 8% ,HBV和HCV重叠感染次之 3 2 9%。结论 甲、乙、丙型肝炎病毒可以重叠感染 ,以HBV的感染为主 ,重叠感染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5.
王芝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38-4139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人群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状况及不同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对肝炎患者病情与预后影响。方法: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抗HAV-IgM、HBV-M、HCV-IgM、IgG等均采用ELISA法。结果:302例病毒性肝炎,单纯HAV感染43例,单纯HBV197例,HCV感染21例,HEV3例,HBV合并HAV感染24例,HBV合并HCV混合感染8例,HAV合并HCV感染3例,HBV-HDV重叠感染1例,HAV-HBV和HCV混合感染2例。结论:年龄21岁~69岁,男性221例,女性81例,HBV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所致病毒性肝炎占所有肝炎总数77.1%(233例),重型肝炎占18.91%,慢性肝炎占45.03%,急性肝炎占36.09%,重型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均远高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患者。这说明病毒感染类型对肝炎的发展及预后有很大关系,混合感染是慢性肝病患者发展成重型肝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市献血员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在本地区献血员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如何较大限度地杜绝输血后肝炎的发生。方法:ELISA法连续对1104例献血员血清作抗-HGV检测并同时作HBV两对半检测。结果:1104例血清共检出抗-HGV阳性者14例,占被检样本1.27%,14例抗-HGV阳性者中HBV两对半阳性者1例,约占抗-HGV阳性的7%。未发现明显的ALT增高者。结论:在献血员人群中有HGV感染者,且目前血站对献血员的HbSAg及ALT检测不能杜绝输血后庚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HIV和HCV感染者重叠感染HGV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者重叠感染庚型肝炎病毒 (HGV)的情况 ,探讨重叠感染病毒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机理。方法 :用定量 PCR测定 HIV和 HCV感染者血浆中病毒载量 ,同时用 RT- PCR检测这些患者 HGV的感染情况 ,并对部分 HGV阳性者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317例 HIV患者中检出 HGV阳性 12 3例 ,阳性率为 38.8% ;91例 HCV患者中 HGV阳性 19例 ,阳性率为 2 0 .9% ,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显示 ,HIV和 HGV重叠感染中 HIV病毒载量明显低于单独 HIV感染者 [(1.8± 0 .6 )× 10copies/ ml vs(1.9± 1.1)× 10 2 copies/ ml];而 HCV和 HGV重叠感染者中 HCV的病毒载量与单独 HCV感染者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1.5± 0 .6 )× 10 4copies/ ml vs(5 .4± 1.8)× 10 4copies/ ml]。序例分析表明 ,与 HIV或 HCV重叠感染的 HGV来源于同一病毒株。结论 :HIV感染者有很高的 HGV重叠感染率 ,而且 HGV感染能明显抑制 HIV在体内的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8.
张耀新  张文茜 《新疆医学》1997,27(4):205-206
庚型肝炎病毒(HGV)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致急慢性肝炎的RNA病毒。作者用ELISA和RT-PCR技术在28例非甲~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12例抗-HGV阳性(阳性率42.9%),在2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1例抗-HGV阳性。在12例抗-HGV阳性血清中用RT-PCR技术检出2例HGV RNA(阳性率16.6%)。首次证实在新疆存在HGV感染,亦有HGV与HCV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9.
43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与慢性肝炎重症化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43 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 (重肝 )的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引起重肝的肝炎病毒中以HBV单一或重叠感染率最高 95 8% (4 14 / 43 2 ) ,未发现单一HAV、HDV和HGV感染引起者。 10例 (2 3 % )未能确定病原。乙型慢性重肝的HBV前C区变异率为5 9 8% (5 5 / 92 ) ,显著高于乙型急性或亚急性重肝 0 % (P <0 0 5和P <0 0 1)。HBV重叠HEV感染者病死率为 73 4%(69/ 94) ,HEV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死率为 68 6% (72 / 10 5 ) ,均比单一HBV或单一HEV感染者高 (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HBV感染仍是广东地区重肝的主要病因。乙型慢性重肝与HBV前C区变异相关。HBV与HEV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 ,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V、HCV重叠感染时,病毒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180例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HBV-M)和丙肝病毒抗体(抗-HCV),用PCR和RT-PCR体外扩增法检测HBV-DNA和HCV-RNA。结果:HBV、HCV重叠感染LC和HCC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单纯HBV或HCV感染,HBV、HCV重叠感染患者中HBV-DNA和HBsAg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单纯HBV感染者。结论:HBV重叠感染HCV后,对肝细胞的损害加重,重叠感染患者病情的发展及转归可能主要与HCV有关,是HBV、HCV作用相互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东瑶族人群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状况,探讨HGV感染与输血相关肝炎病毒HBV、HCV感染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抗-HGV IgG、HBsAg和抗-HCV.结果 1 056例血清中检出抗-HGV IgG阳性95例,阳性感染率为9.00%,男性阳性检出率为9.40%,女性阳性检出率为8.63%,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189,P>0.05).抗-HGV IgG阳性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但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7,P>0.05).抗-HGV IgG+HBsAg、抗-HGV IgG+抗-HCV、抗-HGV IgG+HBsAg+抗-HCV的重叠感染率分别为23.16%、4.55%和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15,P<0.05).结论 广东瑶族人群存在较高的HGV感染率,HBsAg及抗-HCV均存在HGV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12.
HGV单独及重叠HBV、HCV感染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单独及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致病性。方法: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血清中HGV RNA,用ELISA和(或)PCR法对其他肝炎病毒标志物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从临床分型来看,HGV单独感染者以急性肝炎(AH)多见,占47.1%;重叠HBV感染者以肝硬化(LC)多见,占51.3%;重叠HCV感染者以慢性肝炎(CH)多见,占75%。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肝功能恢复情况来看,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GV单独感染多表现为AH,重叠HBV、HCV感染时对病情影响不明显,提示HGV有一定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型肝病患者的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不同临床肝病患者血清中抗-HGV,并对抗-HGV阳性血清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CR)检测HGvRNA。结果:肝硬变,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及HBsAg携带者的抗-HGV阳性率(分别为36.36%、26.2%、12.5%和12.0%)均显著高于急性肝炎(4.17%)。急性和慢性非甲-戊型肝炎病人的抗-HGv阳性率也较高,分别为33.3%(1/3)和16.67%(1/6)。各临床型肝病患者中,抗-HGV阳性和阴性组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HGV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和HCV)具有较高的共同感染率.部分非甲-戊型肝炎为HGV感染;重叠感染HGV似并不加重肝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输血前和固术期患者进行血清抗-HGV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131例患者血清抗-HGV,同时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HBV)、丙肝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 抗-HGV阳性率0.06%(2/3131),HBV阳性率5.39%(169/3131)、HCV阳性率0.19%(6/3131)、HIV阳性率0.06%(2/3131),抗-TP阳性率0.57%(18/3131).该次调查未见HGV与HBV、HCV、HIV、梅毒的重叠感染.结论 输血前和围术期患者抗-HGV检测对于庚肝的诊治、预防医院感染以及防止医疗纠纷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献血员的庚型肝炎病毒 (GBV C/HGV)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酶免疫测定法(EIA)和逆转录 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法 (RT PCR)分别检测献血员中的抗 GBV C/HGV和GBV C/HGVRNA。结果 献血员中抗 GBV C/HGV检出率为 1 7% (18/10 50 ) ,抗 GBV C/HGV阳性血清中GBV C/HGVRNA占 66 7% (12 /18) ;男性和低年龄组献血员抗 GBV C/HGV阳性率分别低于女性和高年龄组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抗 GBV C/HGV阳性与献血次数多少、献血时间长短、ALT水平、HBV和 (或 )HCV感染无关 ;对 2 0 0名献血员进行 3个月追踪 ,198名抗 GBV C/HGV阴性的献血员有 6名转为阳性 ,2名抗 GBV C/HGV和GBV C/HGVRNA阳性的献血员有 1名转为阴性。结论 GBV C/HGV在合肥地区献血员中有较高的感染率 ;献血员中存在着GBV C/HGV阳性但ALT正常的献血员 ,应尽快对献血员进行GBV C/HGV感染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刘维卓 《攀枝花医药》2004,26(1):125-126
ELISA法连续对1104人次献血员作抗-HGV检测并同时作HBV两对半检测,共检测出抗-HGV阳性14例,占被检样本的1.27%。14例抗-HGV阳性者中HBV两对半阳性者2例,约占抗-HGV阳性的14%,未发现明显的ALT增加者;值得注意的是:肝功能正常,且抗-HCV及HBV阴性者12例,占抗-HGV阳性者85.7%。结果显示,虽然HBV感染者更易感染HGV,且易引起ALT增高,仍有相当大比例HBV阴性,且ALT不增高者。所以在血站系统开展对HGV的检测,能较大限度的堵绝输血后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周少雄  张波  何山 《热带医学杂志》2005,5(3):327-329,323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情况及其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264例血透患者抗HGV和HGV—RNA,并同时检测抗HCV、HCV—RNA、HBsAg和抗HBc。结果血透人群HGV感染率为13.6%.其中,36例HGV阳性患者有21例与其它肝炎病毒合并感染(58.3%),6例(16.7%)与HBsAg,6例(16.7%)与抗HCV/HCV—RNA,9例(25.0%)与抗HBc/HBsAg/抗HCV。HGV—RNA与HBV、HCV合并发生率为66.7%。HGV感染以女性人群多见,与年龄、输血史、输血次数、透析时间、HBV感染及HCV感染无相关性,感染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无异常改变。结论血透人群有较高的HGV感染率,其中多数感染与HBV、HCV合并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的致病性及临床意义,本文从5927例各型肝病人中筛选出抗—HGV阳性的173例病人与抗—HGV阴性的肝炎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显示,抗—HGV阳性组与对照组部分血清ALT、BIL水平有显著性差异。173例抗—HGV阳性病人中,单独感染者31例,有70.79%(23/31)的病人迁延不愈,其中死亡2例,而30例对照组中,56.67%(17/30)迁延不愈,无1例死亡,重叠感染组142例有81.69%(116/142)迁延不愈,与对照组相比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其中死亡3例。提示HGV的感染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之一,它能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在临床上可引起各型肝炎,病情趋于迁延,病死率较高,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由此可见,HGV具有致病性。HGV的感染在病毒性肝炎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111例住院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HGV检测,对3名抗-HGV阳性者进行血清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HGV感染率达24.3%。单一HGV感染为22.2%,以急性肝炎为主;重叠感染占77.8%,以慢性肝炎为主。核苷酸测序与国内同源型高达97.1%。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重叠感染HGV较高,HGV有较强的致病性,与国内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 HBV、HCV重叠感染时 ,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应用 EL ISA法检测30例 HBV、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 ;应用 PCR法检测 HBV DNA及 HCV RNA。结果 :与单纯 HBV或HCV感染患者相比 ,重叠感染患者 HBe Ag、HBV DNA、HCV RNA阳性率明显降低 ,抗 - HBe阳性率明显升高 ,HBs Ag、抗 - HBc Ig G及抗 - HCV平均几何滴度也明显降低 ,部分患者 HBs Ag阴转。重叠感染患者 TBil及 AST/AL T比值明显高于单纯感染者 ,尤以抗 - HBe阳性者明显。结论 :HBV、HCV感染同一宿主时存在相互干扰、相互抑制 ,且较单纯感染患者病情重。重叠感染时抗 - HBe阳性不能做为病情恢复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