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地区、季节有何不同?流行性出血热常年散在发生,但有季节性上升。野鼠型流行地区,春播、秋收季节发病较高,这与鼠类的活动有关。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年散在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系目前所称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病毒性出血热系泛指具有相似生态学与临床学特征的几种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疾病。依其传播途径不同,目前分为四大类,如表。  相似文献   

3.
一、绪言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群包括十几种以发热、出血及休克为特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情变化快且又复杂,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按其临床病理表现,分为有肾脏综合症及无肾脏综合症两类。其病原学问题,多数认为是病毒,但至今未有分离成功。因此,有关本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两大洲20多个国家。在我国,30年代开始流行于黑龙江流域,以后逐渐向南、向西蔓延,近几年几乎遍及全国,流行较广。 病理与临床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和肾功能损伤为特征。患者一般起病急,发病后体温急骤上升,一般为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地区比较广泛,近年来于我省某些地区并有较大规模的流行,对工农业生产建设影响甚大。本病多发生于林区及草原地带,且于战备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地医务工作者,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卫生路线指引下,对本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在中西医结合方面以中西两法治疗本病,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现将出血热一些有关问题,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迄今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为减少漏诊、误诊,根据下列几点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一) 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遇有发热者应考虑到本病之可能; (二) 发热伴有三痛(头痛、腰痛,全身痛或眼眶痛)及/或全身困倦无力者; (三) 发热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高热、出血、休克、肾脏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为主要征象流行性发生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本病的报告很多,在我国许多地区广泛流行,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威胁着劳动人民的健康。因此,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其重要性仅次于病毒性肝炎。一般认为本病的病原是病毒。  相似文献   

8.
出血热系自然疫源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现不过20年左右.于我国内蒙、黑龙江、吉林等省,皆有本病严重的流行。在建设发展中对处女草原、原始森林的开伐以及森林工业和农业、军队等都有着严重的危害。因而对本病的一般知识,尤其对本病的早期症状、诊断和治疗以及防止流行和控制死亡率上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临床资料1.治疗人数:11人。2.性别:男8人,女3人。3.年龄:15——65岁(除一例老年外,余皆青壮年)。4.职业:务农。5.分类:按1975年全国出血热防治经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野鼠或家鼠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每年春秋各有一次流行高峰。我国每年发病5~8万人,死亡数千人,涉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是损害我国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本病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和预防用制品,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 ,病源体通过破损皮肤、呼吸道和螨的叮咬而侵入人体。临床表现除发热、出血外 ,有明显的肾脏损害。潜伏期 1~ 46d ,一般为 4周。典型病例历经发热期 ,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5期。但多数不典型 ,有“越期”现象。重者可有Ⅱ期 ,甚至Ⅲ期交叉重叠出现 ,严重者可能有生命危险。近 2年来 ,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10 1例 ,治愈 98例。其中 ,3例因病情变化自动出院 ,现就 10 1例患者谈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观察及护理。1 观察1.1 发热期起病急 ,体温…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根据其传染性及流行趋势发展的特点看,当属中医学温病学中的疫病,属于中医外感热病中“疫疹”,“疫毒发斑”等病的范畴。本病是温热疫毒之邪与寒或湿邪相合,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由口鼻或皮毛侵入机体,由表入里分布三焦、经络、脏腑、酿成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转化的过程。湿、热、瘀、毒几乎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病程有顺传逆传、变证险证之分。正邪相争,温热疫毒内伏,气滞血瘀,阴阳失衡,肾精亏耗为本病的基本病理过程。辩证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报告中国发生的流行性出血热与朝鲜出血热血清学关系的实验结果。这一以肾症状为特点的出血热疾病在苏联远东常称为出血性肾脏肾炎,在日本和我国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称为流行性肾病。引起朝鲜出血热的病毒分离获得成功,从而可能建立免疫萤光血清学方法并证明了苏  相似文献   

14.
<正> 朝鲜型流行性出血热,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为“肾病型出血热。”本症是以高热、蛋白尿、出血作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感染疾病。类似的疾病分布广泛,波及到斯堪底纳维亚、中欧、苏联、朝鲜、中国、日本,已确定所有病毒的抗原性几乎是一致的。一九三八年,在旧中国东北的日本军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及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2000年9月~2010年9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308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兰州市首次发生的流行性出血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密切接触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和抗体检测;对其居住周围进行鼠密度监测及流行性出血热抗原检测。结果人群出血热IgG阳性率2.5%,受检人员均为外省外地来兰人员;居住地鼠密度35.0%;鼠流行性出血热抗原检出率为10.9%。结论应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使灭鼠工作长期化制度化,消除传染病发生的潜在传染场所。  相似文献   

17.
本校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病科从1982年初开始进行分离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研究。两年来用Vero传代细胞先后从21例出血热患者的28份接种材料中分离得到17株病毒,其中8株病毒系来自单核白细胞;另9株分离自血清标本。阳性率达60.7%。1983年7月11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西安医学院、沈阳军区军事医学科学研究所、陕西省防疫站等单位十多位专家、教授  相似文献   

18.
寄生虫学教研室深入疫区,用间接荧光抗体法,对赣榆、武进县两个出血热疫区的野鼠进行了鼠肺带毒检查。黑线姬鼠的阳性率分别为4.41%和8.0%,进一步证明是我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还发现赣榆县黑线仓鼠的阳性率为2.7%,为我省首次报告。在此基础上,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进一步协作,对阳性标本进行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下简称出血热)的特殊治疗,仍处于摸索阶段。近些年来,通过临床研究,对于本病病理生理有了许多新的了解,治疗方法也有了不少新的进展,因此,本病病死率已由早年的30~54%下降到现今的8~11%。一、抓好“三早”、把好“三关”:早期诊断、早期休息、早期就地治疗,把好休克关、尿毒症关、出血关,仍为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充血、出血、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