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癌高危人群监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山东 济南 250012筛检和监查高危人群是发现早期肝癌的主要措施。对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等肝癌高危人群,每6个月监查一次B超和(或)血清AFP。早期发现的肝癌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生存期延长,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肝癌高危人群监测方案实施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上海市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方案,方法:以35岁-55岁的乙肝抗原抗体阳性或有慢性肝炎史的18816名上海市民随机分为筛查组(9373人)与对照组(9443人)。筛查组每六个月作一次AFP与实时超声检查,检出的可疑病例即进入诊断程序,一旦确诊,且有手术指征者皆动员作手术切除;对照组不作任何主动检查,但发病的肝癌病人亦同样为之争取手术切除或其他积极的治疗,并随访其生存期。结果:筛查组共筛查38444人年,检出肝癌86例,对照组共观察41077人,发现肝癌67例,两组肝癌病例相比,筛查组Ⅰ期肝癌占60.5%,对照组为0(P<0.01)。筛查组小肝癌占45.3%,对照组为P(P<0.01)。筛查组能作手术切除的占46.5%,而对照组为31.2%、7.2%、0和0。筛查组中肝癌死亡率为83.2/10万,对照组为131.5/10万,两组肝癌死亡率比为0.63,结论:S一研究结果说明筛查确能检出早期肝癌。通过积极治疗,筛查组肝癌病人的远期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部二级预防确能降低肝癌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市肝癌发病情况和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的肝癌住院病人,显示上海市肝癌男性标化发病率为29.6/10万,女性为10.0/10万,男女合计为20.1/10万。男女发病率比约为3:1.男性肝癌发病率在35岁前较低。以后逐渐上升,至40岁接近男性全市平均水平,50岁后发病率增幅较前要快,至80岁达到高峰。女性肝癌发病率较男性低,年龄亦较晚,到50岁才接近女性全市平均水平,发病年龄的高峰与男性相差10年左右。肝癌患者中HBsAg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自然人群,在有慢性肝炎史的肝癌患者中有近1/4的人HBsAg阴性,提示有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肝癌患者的抗-HCV阳性率为11.1%,与HBsAg的双重阳性率为5.8%,提示与HBsAg独立,而在人群中抗HCV的阳性率为2%左右,提示HCV也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所以肝癌的高危人群应包括抗HCV阳性及一切有慢性病毒性肝炎史者。本文认为,在上海市,男性45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HBsAg阳性或抗HCV阳性或有慢性肝炎史的人群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原发怀肝癌高危人群前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社区肝癌高危人群筛查间隔时间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和检验高危人群筛查间隔时间与肝癌早发现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在自愿基础上筛查对象选择年龄35至59岁,血清检查证实有HBV感染标志者;有慢性迁延性肝炎或肝硬化史5年以上者;有肝癌家族史者;甲胎蛋白低持阳性者。检查项目首次列入监测者作血“二对半”、血甲胎蛋白(放射免疫法)、肝脏B超,如有慢性迁延性肝炎者加做肝功能,以后间隔半年复查一次,复查项目为血AFP+肝B超。[结果]3年共复查6次,除第2次未发现肝癌病人外,其余每次都发现肝癌,检出率为0.56%。按半年定期复查病人发现的肝癌都是亚临床期,肝肿瘤结节平均在2.4cm×2.9cm。未定期复查(漏查)发现的病人全部是中晚期,肝肿瘤结节平均在7.7cm×8.4cm。[结论]坚持半年复查一次者,能及时发现亚临床期肝癌。  相似文献   

6.
探讨肝癌高发现场发现早期肝癌的有效方法,查明HBV感染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本文应用ELISA方法筛检同安县肝癌高发人群,并对筛检后的HBsAg,AFP阳性人群进行前瞻观察。结果:检出原发性肝癌,HBsAg阳性肝癌检出率是HBsAg阴性肝癌检出率的11.6倍;前瞻观察结果,发现肝癌20例,HBsAg阳性者肝癌发生率是HBsAg阴性者肝癌发生率的6.11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癌高发现场发现早期肝癌的有效方法,查明HBV感染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本文应用ELISA方法筛检同安县肝癌高发人群,并对筛检后的HBsAg、AFP阳性人群进行前瞻观察。结果:检出原发性肝癌7例,HBsAg阳性肝癌检出率是HBsAg阴性肝癌检出率的11.6倍(P<0.01);前瞻观察结果,发现肝癌20例,HBsAs阳性者肝癌发生率(210、93/10万)是HBsAs阴性着肝癌发生率(3452/10万)的6.11倍(P<0.01)。结论:表明农村肝癌高发现杨高危人群筛检有一定应用价值,有叶能进一步揭示HBV感染与肝癌的病因学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高危人群中普查随访发现的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从1985年1月到1991年6月在高危人群中通过群众普查和肝病随访发现的肝癌102例.63例(6.6%)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21例(20.6%)AFP<50μg/L肝癌依赖B超发现,14例(9.8%)AFP50~400μg/L肝癌依赖AFP与B超获得诊断.102例肝癌中79.4%为亚临床癌.通过手术、B超和肝动脉造影证实肿块直径≤5cm的肝癌54例(52.9%).手术切除率为73.5%(25/34),1、3年生存率分别为70.8%和28.1%.因此,在高危人群中采用AFP和B超的联合检测来普查随访肝病患者对肝癌的Ⅱ级预防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文  俞顺章 《肿瘤》1996,16(2):79-82
在南汇县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定群研究的基础上,以累积发病概率P=[1+exp(8.8440-0.9321*性别-0.0446*年龄-0.0380*肝炎暴露时间-0.1220·小河水饮用时间)]-1=0.004作为肝癌病、低危人群的划分点时,该高危人群的肝癌发病率为137.53/10万,约为自然人群的3.17倍,肝癌发病数占整个自然人群肝癌发病数的71.3%.其中女性肝癌病人占20.8%,筛出每例肝癌的平均费用约4.700无,证明是费用低而效果好的肝癌高危人群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颜 《抗癌之窗》2009,(5):40-41
"肝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其实不难,比其他肿瘤要容易!"天津市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主任宋天强解释说,这是因为,肝癌有比较明确的攻击对象,那就是40~50岁有乙肝病毒感染史的男性。  相似文献   

11.
肝癌高危监测中3例晚期病人的教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金洋 《中国肿瘤》1999,8(9):432-432
要提高肝癌的生存率,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上海南市区坚持开展肝癌高危人群监测工作,在483例肝癌高危人群中共发现原发性肝癌9例,其中早期小肝癌6例,晚期肝癌3例。现就3例晚期肝癌的原因分析如下。1概况1.l监测人群的来源人群来源于本区有关工厂企业正式职工,年龄35岁一59岁,凡符合下列一项者就列入监测。一是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指“二对半”中任何一项)者;H是有迁延性慢性肝炎病史或肝硬化5年以上者;三是有肝癌家族史(指父母、兄弟、姐妹等)者;四是川T低持阳性者。1.2方法首次列入监测者,作预检,目的是排…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针对乳腺癌高危人群,加强科普、筛查以及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乳腺癌防控的重要手段。目前,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预防性使用药物及手术切除是主要预防措施。虽预防性使用药物和手术切除效果较好,但因药物的不良反应、术后外观改变以及心理等负面因素的存在,不易被乳腺癌高危人群所接受。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已成为对乳腺癌高危人群预防的突破点,既可降低该人群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又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消耗,使患者受益,节约社会资源。本文将就乳腺癌高危人群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高危人群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筛查对诊断小肝细胞癌的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常规超声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对81例属于肝癌高危人群的患者进行间隔为3个月的定期筛查,比较常规超声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肝细胞癌检出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另外,比较了已经确诊的56例小肝细胞癌患者和11例肝结节患者的回声模式和血流指数。比较不同体积肝癌的检出率和血流指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筛查是在检测敏感性、阴性检测率和符合率上都显著优于常规超声法(P<0.05),显示出更好的诊断性能。肝癌患者的病灶回声模式与肝结节患者差异显著,P<0.05。肝癌组病灶内或周围的最大血流速度和血流指数大于肝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肝癌组肝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和血流指数大于肝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cm的肝癌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出率高于普通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对及早诊断小肝细胞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肝癌高危人群标准的确立以及选择有效的筛查方法、制订正确地筛查规程对肝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肝癌死亡率,节约筛查资源都有重要作用.现今生物学和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经济的发展都为肝癌的筛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使肝癌的筛查成为可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应用AFP和/或B超筛检发现的原发性肝癌298例。资料表明,AFP≤50mg/L的PHC依赖B超发现,AFP51~400mg/L的PHC依赖AFP与B超筛检而诊断,两者合计占3l.2%,显示B超基本解决AFP低水平或阴性肝癌的诊断问题。高危险肝癌人群筛检可发现近4/5(79.5%)为早期肝癌。晚期肝癌仅占2%,其ALT、ALP、rGT、胸透、B超的阳性率较低,而单个癌结节、门脉无癌栓小肝癌发现率手术探查率。切除率及生存率较高。高危险人群中进行筛检具有经济、实用、有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不失为肝癌早期发现Ⅱ级预防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胃癌高发现场高危人群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袁媛  张联 《中国肿瘤》2001,10(3):139-142
目的:通过对我国辽宁庄河及山东临朐胃癌高发区胃癌及其高危人群的筛选及癌前状态的干预研究。建立切实切可行的胃癌筛查方案,模索胃癌化学干预中期生物学评估指标。方法:利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双对比造影+胃镜、胃粘膜活检两轮筛查法进行胃癌及其高危人群的筛选;利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胃蛋白酶原C基因多态性检测,采用随机对照干预实验,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高危人群分别实施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中药阻断治疗及大蒜素+VitC治疗,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对全民进行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为主的群体行为干预。结果:庄河现场早期胃癌检出率为56.82%;现场普查中发现的胃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7607%;作为胃癌初筛方法,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检测优于对比造影,国人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检测初筛胃癌的参考临界值(Cut-off)可以考虑由P1≤50+P1/P2≤3;胃癌组胃蛋白酶原C基因EcorR Ⅰ稀有片断出现频率高于正常组而常见片断有缺失,对4例携带稀有片断的胃癌家系成员进行追踪随访,发现有2例分别在2.5年及5年后罹患者早期胃部,IL-8、PCNA、P53粘、粘蛋白与Hp感染呈正相关而p16与其呈负相关;细胞凋亡下Hp感染相关性胃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结论:庄河现场及监朐已成可以开展前瞻性胃癌流行病学、病因学及大规模人群筛查及随机对照干预实验的胃癌高发区研究 基地、胃癌高危人群一、二级预防一、二级预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F-κB信号传导通路基因多态性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在广西区原发性肝癌高发地区随机抽取并筛查550名实验对象,均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实验中使用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出各实验对象多核细胞中的基因组DNA;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法检测肝癌高危人群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基因多态性.结果:该组肝癌高危人群中,各基因多态性类型出现的频率在男女不同性别分组中趋势基本一致,无统计学意义;其中TNF-α-308(G/A)、NF-κB-94(ins/del ATTG)位点的变异等位基因出现频率高于已有中国普通人群报道的检测结果.结论:NF-κB信号传导通路基因多态性与该地区肝癌的发生、发展有着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危人群中肺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的早期筛查,被认为对改善肺癌预后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就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早期筛查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瘤高危人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博恒  杨秉辉 《肿瘤》1995,15(2):80-8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