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朋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511-512
目的对神经内科头痛症状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提高临床的治愈率。方法对2008年~2012年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具有头痛症状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其头痛的病因、临床特征和种类的差异。结果在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以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最为多见,分别占头痛患者的24.3%、25.7%,13.5%,16.3%。结论在对头痛的治疗中,应该对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更加重视,加深对这四种头痛的认识,深入了解病因、病机、临床特点等方面,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秋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19-220
目的分析门诊急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神经内科门诊356例头痛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总结其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结果在神经内科门诊356例头痛患者中偏头痛168例,占47.19%;紧张性头痛98例,占27.53%;其他头痛90例,占25.28%。结论在头痛患者的诊治中,应加强对偏头痛及紧张性头痛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改善头痛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分为继发性头痛和特发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表现为阵发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抑郁或倦怠等。经间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硫酸镁(MgSO4)静脉给药治疗神经内科常见头痛性疾病(包括偏头痛、脑卒中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和与结构性疾患无关的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25%硫酸镁5ml加入10%葡萄糖20ml或10%硫酸镁10ml溶液静脉注入,每日1次,头痛缓解后可改用1~2.5g的MgSO4稀释成1%浓度溶液静脉滴注维持治疗,疗程5~7天。结果:显效50.0%,总有效率为86.4%。结论:硫酸镁静脉注射治疗血管源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等)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解放军总医院头痛门诊就诊的军人头痛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12月以头痛为主诉来解放军总医院头痛门诊就诊的军人患者进行头痛调查问卷,记录其临床资料和诊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头痛诊断标准Ⅱ。结果头痛门诊就诊的军人患者共计85例(男60例),平均年龄34.16岁(19~69岁),所有患者中87.1%(74/85)诊断为原发性头痛,包括紧张性头痛34.9%(30例),偏头痛34.1%(29例),丛集性头痛14.1%(12例),其他原发性头痛3.5%(3例)。2.4%(2/85)诊断为继发性头痛,9.4%(8/85)为脑神经痛和中枢引起的面神经痛,为不明的头痛1.2%(1/85)。偏头痛与紧张性头痛的VAS分值比较,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偏头痛与紧张性头痛是军人至头痛门诊就诊最常见的。军人患者的头痛特征既有与普通人群相符合的许多特点,又因其特殊性表现出军队自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各类原发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研讨其流行情况和危害因素,了解其治疗概况,为该病的预防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82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总结其人口特征、临床特点、治疗概况。结果在82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中紧张型头痛42例,所占比例最高约51.2%,且治疗效果一般;偏头痛其次,共约26例,占31.7%,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丛集性头痛及其他原发性头痛共14例,占17.1%。结论在对原发性头痛的诊治时应加强对紧张型头痛、偏头痛的认识,需提高诊治水平,以改善原发性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和丛集性与紧张性头痛的药物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痛是成年人的常见主诉。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73%的成人罹患过头痛,5%以上患者曾求助于医疗。常见的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往往干扰患者的工作、学习及休息,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显偏头痛的治疗与预防偏头痛的治疗可分为:(1)一般治疗2(2)对症治疗2(3)急诊治疗;(4)预防。本文主要叙述后三种治疗。急性偏头痛的对症治疗应当个体化。对于轻度头痛,口服阿司匹林650。合或醋氟牙1000mg就可能有效。对于轻、中度偏头痛患者,其首选药物为非自体抗炎药(NSAIDS)。最常使用的有素普生、布洛芬和酮洛酸沙eto…  相似文献   

8.
儿童原发性头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蔡春泉  张玉琴  张瑞苹 《天津医药》2019,47(9):1003-1008
儿童原发性头痛主要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及丛集性头痛等,是儿童神经内科常见病。通常认为其发 病机制是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头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健康,给患儿、家庭、学校和社 会带来极大的负担。部分患儿可能发展为慢性每日头痛,甚至可能迁延至成年。因此,对患儿原发性头痛的正确诊 断及治疗极为重要。儿童原发性头痛需要生理和心理的共同关注,需要联合药物、心理、社会学等多学科治疗,需要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多方面共同推进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本文就儿童原发性头痛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 治疗管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国际头痛学会第二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将头痛疾患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原发性头痛又分为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和其他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其他原发性头痛,其中以前3种最为常见,主要疗法是药物治疗。本文重点介绍这3种原发性头痛的药物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治疗。急性发作期治疗适于所有的偏头痛发作,目的是尽快终止头痛发作、消除伴随症状;频繁发作的偏头痛需要预防性治疗,目的是降低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减轻头痛的严重程度、缩短发作的持续时间等。1.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常见的头痛大致可划分为:肌痉挛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炎症牵引性头痛(外伤、出血)和其它类型头痛,如外伤后头痛和三又神经痛等。(一)肌痉挛性头痛为老年人头痛中最多见的类型,常与精神因素(如抑郁,忧虑和生活的改变)以及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上,部分由鼻部因素引起头痛的患者,由于鼻部的症状不明显,常被临床医师诊断为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效果不佳[1].我们选择了36例此类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以探讨该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2.
尹昕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6):744-744
头痛属于鼻源性者常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无明显慢性鼻窦炎表现,而由鼻部解剖异常引起的鼻源性头痛,长期得不到正确诊治。这类病人常常先就诊于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易被误诊为神经性头痛、偏头痛、高血压或血管性头痛等,长期服药但疗效不佳。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我们诊治86例非鼻窦炎性鼻源性头痛病人,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春 《北方药学》2014,(5):50-50
头痛病是常见的病症,中医学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外感头痛主要由风、寒、湿、热外邪所致,内伤头痛主要由肝、脾、肾三脏气血失调以及由此产生的痰浊、血瘀而致,但在临床中二者常常相互交织,难以明确区分开来。头痛病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本病常见于现代医学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高血压、丛集性头痛、鼻窦炎及颈肌紧张症。我于2008~2012年运用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全球范围内大约有11%的成年人患有偏头痛,这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伴随自主神经症状以及对光和声音的敏感性。紧张性头痛是另一种不同于偏头痛的头痛,其特征是轻度至中度头痛,伴或不伴相关症状,全球至少有40%的成年人符合这一标准。在这种发病率之下,不少患者会通过药物来控制急性头痛发作,有超过一半的患者会选用非处方药物来进行治疗。与非处方药相比,处方药通常价格更昂贵,并且可能有更多的禁忌证或不良反应,而非处方药使用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因头痛来就诊的患者较多见,尤其是原因不明的头痛患者常常是几个科室相互推诿的疾病。鼻中隔偏曲所致的头痛常常鼻部症状不明显,这类患者常常被诊断为偏头痛、神经性头痛、头痛待查等延误治疗。我科2003年~2009年间在头痛患者中检出鼻中隔偏曲患者33例,对其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后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ILIB)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高新治疗技术,国外仅有前苏联开展[1],国内已有文献报道治疗各种疾病。本文拟就ILIB治疗偏头痛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探讨一条新的途径。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34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0.5岁,病程8个月~5年,发作次数每月不少于2次。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的血管搏动性剧烈头痛,或伴有恶心、呕吐、或伴有闪光暗点等视觉先兆,或伴头痛发作前短暂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②除外发热性头痛、神经性头痛、肌肉紧张性头痛和其它全身性器质疾病引起的头…  相似文献   

17.
从1986年起笔者用中药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3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35例,女性8例。年龄21~35岁者居多,45岁以下者32例,占74.4%。发病病程半年~26年,5年以内者27例,占62.8%;5年以上者16例,占37.2%。本组病例均为发作性头痛。临床分类:典型偏头痛15例,占34.9%;不典型偏头痛19例,占44.2%;丛集性头痛9例,占20.9%。本组患者初病时服西药麦角胺咖啡因、镇静止痛类药物有效,以后再服均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是常见的头痛类型,属于原发性头痛,其表现为发作性头痛,有些在头痛前有眼前闪光或视野缺损、麻木等先兆症状,多数无先兆,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严重干扰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偏头痛诊断和分类标准由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头面痛分类委员会[1]提出 (ICHD-Ⅱ),其根据临床症状主要有先兆性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MA)和非先兆性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偏头痛的研究越来越多。一般认为它是以一侧或二侧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 一、临床类型 1、普通偏头痛;2、典型偏头痛;3、丛集性头痛;4、眼肌麻痹型偏头痛;5、偏瘫型偏头痛;6、基底动脉型偏头痛;7、偏头痛;8、复杂型偏头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过程中,应用社区颈舒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头痛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抽取7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分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情况。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采用颈舒颗粒、西比灵联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100.0%和总治愈率9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90.7%,4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颈舒颗粒、西比灵联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如双侧或偏侧头痛缓解时在治疗组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临床治疗紧张性头痛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颈舒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有助于临床效果的提升,缩短头痛的缓解时间,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