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长度变化及与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的关系。方法用随机取样法,随机选取80例符合实验研究要求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20例体检合格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利用B超来测定肝外胆管直径的长度。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来测定血浆CCK的浓度,对比两组肝外胆管直径长度与血清CCK浓度变化的差异及实验组术后3和6个月时CCK浓度和肝外胆管直径长度的差异,并进行准确记录,统计学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CCK浓度和肝外胆管直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的肝外胆管直径较术前增大,CCK浓度也增加,与术前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肝外胆管直径有明显的回缩,CCK浓度降低,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浆CCK浓度和肝外胆管直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胆囊切除术前后血浆CCK浓度和肝外胆管直径也呈现显著的动态变化,而且,肝外胆管直径与血浆CCK浓度也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的预防,诊断及处理要点,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从1996~2011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3000例临床资料。结果13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共发生肝外胆管损伤23例,发生率约0.17%。结论严格的术前检查和规范的手术操作可较大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的发生,而肝外胆管损伤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发现时间来确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合并肝外胆管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一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合并肝外胆管损伤患者确诊后,果断行胆总管吻合修复术和T型管引流术。结果手术后6月做T型管逆行照影,肝外胆管无狭窄后顺利拔除T型引流管。患者愈后无不适症状,之后跟踪随访肝功能正常。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合并肝外胆管损伤患者果断中转开腹探查手术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后果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并观察患者术前焦虑情况。方法随机选择68例来自本院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位患者,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完成笔者自拟的焦虑问答表与焦虑自测表,同时所有患者在术日当天手术前再次进行焦虑自测,并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的焦虑评分,干预前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焦虑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况,提高了患者的配合意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相关科室应用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 《河北医药》2006,28(10):932-933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1 0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管损伤4例.结果 4例肝外胆管损伤中行Roux-en-Y胆肠吻合术2例,行总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1例.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应重视预防,发生后及时正确处理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0例。对照组行胆囊切除术后未服用任何药物,治疗组术后1d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分别于术后1d及术后3d评估患者胃肠道反应;于术前、术后1d及术后3d检测血清丙二醛(MA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术后1d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两组患者血清MDA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但SOD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d,治疗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A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SO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项华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75-1976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10例需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05例)与对照组(105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止痛药应用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2 d血清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好,术后炎性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1993年以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近期再次手术病例18例。结果 肝外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漏、腹腔内残余感染、胆总管残留结石、出血是最常见并发症,18例患者经再次手术均治愈出院。结论 术前严格选择适应证、术中精细操作是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前提,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准确把握再次手术指征及时机是避免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腹痛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胆管受损及胆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腹痛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胆管受损及胆漏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对患者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肝胆外科128例胆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测定术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评估患者胆囊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d,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半年,观察组患者胆囊容积和最大收缩率均明显大于/高于观察组,最小剩余容积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临床治疗效果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降低手术时间、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中出血量,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胆囊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对胆囊切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胆囊切除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组)34例和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12 h及24 h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治疗后24 h及48 h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62.5±12.3)、(21.0±4.9)min]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76.2±22.4)ml少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综合优势较为明显,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2月于本院采用单孔腹腔镜进行治疗的39例妇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手术前后的血清CRP、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血清CRP、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却长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更好,与其手术性创伤更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指导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中医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某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的胆总管结石或肝内外胆管结石伴/不伴胆囊结石患者共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治疗,观察组采用ERA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经胆总管胆道镜探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道镜探查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的微创治疗的新方法,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可作为胆道探查术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在降低盆腔黏连及血清黏连相关指标中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1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盆腔手术的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以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粘连面积、粘连程度进行比较,并将两组术前与术后第3、7天的血清促炎因子、粘连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粘连面积和粘连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3、7天的血清促炎因子、粘连指标也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在降低盆腔粘连及血清粘连相关指标中的效果较佳,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多年来8000例LC中发生胆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15例发生胆管损伤,发生率为0.18%,其中肝,总管横断2例,胆总管横断2例,胆管节段性缺损2例,肝外胆管裂伤穿孔3例,胆总管部分钳夹6例.除1例为术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再次手术时发现,其余均为术中发现.全组均治愈.结论 LC术中胆管损伤,将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是最常见的原因,若能术中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较好,熟悉肝外胆道系统的生理及病理解剖变异,强化操作训练,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把握中转开腹的时机可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治疗原则是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胆道损伤,解除梗阻,重建胆道-空肠通路,防止胆管狭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复杂胆囊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组)41例和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4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血清应激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血液黏度(η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均值得肯定,且机体对手术的不良应激也相对更小。  相似文献   

18.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玉堂 《淮海医药》2009,27(3):199-200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和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收治的24例胆管损伤患者的病因以及采取的再手术方式和时间,预后情况。结果11例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的患者,立刻行胆管修复等手术,预后情况满意;13例术后发现胆管损伤的患者,采取胆管手术处理,只有1例因胆汁性肝硬化,胆管感染死亡,其他患者未出现胆管狭窄和胆管炎等并发症。结论在胆囊切除术中,要注意可能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加以避免,如存在胆管损伤,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的减少胆管狭窄,胆管炎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周海波 《北方药学》2014,(8):99-100
目的:观察应用腹腔镜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取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住院时间,并统计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可有效减少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康复周期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400例腹腔镜胆管术后8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胆囊管钛夹脱落经开腹手术重新结扎胆囊管治愈,1例肝总管损伤致胆漏者经腹腔镜置引流管后胆漏停止,3个月后因肝总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全部病例随访1~5年,无胆管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外胆管或迷走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T管滑脱或T管窦道未形成是腹腔镜胆管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充分引流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关键在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