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跟距关节外侧小切口下复位克氏针及可吸收钉棒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43例(46足)涉及距下关节后关节面跟骨骨折实施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按Sanders分型,Ⅱ型34例、Ⅲ型19例。切口采用平行距下关节的外踝尖下方的横切口,长约3cm,显露塌陷关节面,复位后以克氏针及数枚可吸收钉棒进行固定。结果随访10~18个月、平均13.2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2.6%。术后后关节面、B hler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采用外踝下跟距关节外侧小切口创伤小、操作简单、复位理想、固定可靠、疗效满意,避免了传统跟外侧切口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跟骨骨折均波及跟距关节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治疗,其中26例用跟骨钢板固定;18例患者为大块的骨折块,用一到两枚直径为2.5mm的克氏针自跟骨结节钻入至跟骨,维持复位的跟距关节面后,术后配合石膏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骨折均于3月内愈合,参照有关评定标准,优31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7.5%.结论 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关节骨软骨面严重粉碎性损伤的手术修复策略.方法 我科2007年4月-2010年5月手术治疗Pilon骨折85例,Ruedi-Allgower Ⅱ型21例,Ⅲ型64例.选择踝关节前内、外侧或后内、外侧入路.粉碎严重的塌陷关节面(碎裂软骨下骨及未游离的关节软骨)直视下应用距骨关节面作为模具,细克氏针、拉力螺钉及可吸收螺钉(聚左旋乳酸可吸收骨固定系统)固定、阻挡、镶嵌挤压、软骨下骨下方植骨等方法修复,后再应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重建、支撑固定.术后外固定限制踝部活动4~6周.结果 85例随访11~38个月,平均16.6个月.关节面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标准:解剖复位80例,复位满意3例,复位不满意2例,复位满意率97.65%.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Philips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优80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7.65%.结论 通过改进复位策略及技巧提高关节面复位质量及保证良好血供的锁定接骨板固定,可完成粉碎严重的Pilon骨折关节面的重建,明显提高胫骨远端关节骨软骨面的愈合质量及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效果的各种因素。方法对38例46足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跟骨骨折进行随访,随访结果采用Kerr百分制评分系统评估。结果22例26足获得随访:手法复位6例7足优良率85.7%;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7例8足优良率87.5%;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8例10足优良率90.0%;切开复位钢板固定1例效果为良。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好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好于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好于手法复位固定,同时关节内骨折良好疗效的取得在于距下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及跟骨外形长度、宽度的完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部分类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透视下经皮斯氏针撬拨结合必要时小切口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加外固定治疗部分类型的跟骨骨折30例。结果 30例患者均采用透视下经皮斯氏针撬拨、必要时内侧小切口协助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8例手术顺利,2例术中复位失败选择ORIF治疗而愈。结论采用透视下经皮斯氏针撬拨或(和)配合必要时小切口复位内固定加外固定治疗部分类型的跟骨骨折方法简单、微创,并发症少,经济适用,容易被患方接受,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折临床中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2%,其中60%~75%为关节内骨折[1].对于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此类骨折的首选方法.而采用传统的跟骨骨折切口入路及钢板内固定,易存在术后切口坏死、感染、不愈合及钢板外露等并发症.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10月采用跟骨外侧小切口结合克氏针及螺钉等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撬拨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4月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4例(27足),术中C型臂机透视下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加手法复位跟骨骨折,恢复关节面平整及跟骨高度和宽度,纠正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复位满意后,导针定位经皮中空螺钉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例术后(12±8)个月获随访,Sanders、型跟骨骨折,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20足,良5足,可2足,优良率92.6%。结论:撬拨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微创手术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压缩性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压缩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经外侧小切口辅助撬拨复位同种异体骨移植结合经皮克式针牵拉手法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手术特点与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17足)采用经皮克式针牵拉手法复位结合距下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撬拨复位,跟距骨克式针内固定,同种异体骨移植微创手术治疗的压缩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Sanders分型为Ⅱ~Ⅲ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平均随访13.5个月。切口Ⅰ期愈合15足,出现明显排斥反应2足。术前Bolder角为(9.58±5.25)°,Gissane角为(101.15±13.83)°。术后即刻Bohler角为(33.55±4.17)°、Gissane角为(113.25±12.17)°;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Bolder角为(31.65±7.72)°,Gissane角为(111.15±8.6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小切口辅助撬拨复位同种异体骨移植结合经皮克式针牵拉手位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压缩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且能有效填充缺损区,维持复位后跟骨的高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克氏针辅助显露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提供临床参考数据。方法对30例32足严重跟骨骨折采用克氏针辅助显露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通过手术将跟距关节面解剖复位,恢复Bo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8~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按Kerr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18例,良7例,可5例,优良率83.33%。结论克氏针辅助显露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玉期  王勇 《淮海医药》2008,26(5):395-396
目的探讨使用开放复位可塑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2例(24足)以后关节突移位为主的跟骨骨折,行跟骨外侧入路、开放复位可塑形钛钢板螺钉内固定,必要时植骨术(3例)。结果术后经平均10.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参照Mary-land food score评分,对患足是否疼痛、步态、距下关节及踝关节活动度、是否支架辅助、术后X线摄片等加以评估,16例足疗效为优、7足为良、1足可。手术切口皮缘坏死1例,换药后自愈。结论对于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可塑形钛板固定,必要时植骨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跟骨关节内骨折520例治疗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经验,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520例587足,男436例492足,女84例95足,其中双足跟骨骨折67例。根据CT采用Sander’s分类法,Ⅱ型193足,Ⅲ型282足,Ⅳ型112足。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132足,L型切口AO钢板内固定203足;微创钢板螺栓加压内固定210足。距下关节融合42足。踝关节功能根据马里兰足部评分系统术后6个月评价。结果随诊7—78个月,平均25个月,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优良率为78%(103/132),L型切口AO钢板内固定为81.2%(165/203);微创钢板螺栓加压内固定为92.3%(194/210)。距下关节融合88.1%。结论手术治疗是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首选方法;采用何种手术方法要根据骨折类型、足部软组织条件和患者全身情况来决定。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微创手术操作,适时进行康复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肘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肘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36例。结果本组患者获随访2~12个月,均骨性愈合,2例术后出现针尾处浅表皮肤感染,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肘关节外侧切口入路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方法,能准确重建儿童肱骨髁上解剖骨性结构,有效固定并维持复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跟骨外侧L形切口显露跟骨,按后关节面和距下关节→Bohle角和Gssane角→跟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顺序整复跟骨关节内骨折和邻近关节;并用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共70例80侧,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其中优40侧,良30侧,可10侧,优良率为87.5%。结论切开复位和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朱俊  王培  李文祥 《安徽医药》2018,39(1):105-107
目的 比较2种手术方案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距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小切口组(n=22)及传统外侧切口组(n=23)。微创小切口组患者采取微型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传统外侧切口组采取外侧L型切口入路置入钢板内固定。术后按踝-后足评分(AOFAS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手术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测定患者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Morrey法评价术后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结果 微创小切口组AOFAS评分优良率(90.91%)比传统外侧切口组(73.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小切口组患者切口短、术后引流量少(P<0.05);跟骨交叉角随时间不断增加,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角度均大于传统外侧切口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随时间逐渐下降,且低于传统外侧切口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中度以上受限率40.91%,低于传统外侧切口组的78.26%(P<0.05)。结论 微型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式在修复骨折损伤的同时,能够达到更佳的复位效果,改善术后距下关节活动度受限程度,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肘部内外侧联合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肘部内外侧联合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完全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1例.结果 术后经过8~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根据Flynn等的临床功能评定标准,31例患者优26例,良3例,中2例.结论 双侧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完全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对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复位容易,固定牢固,能够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和介绍跟骨粉碎性骨折伴跟距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我院从2001年3月~2006年2月共对82例跟骨粉碎性骨折伴跟距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切复内固定治疗,其中35例行跟骨钢板合克氏针固定,47例单纯行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82例患者随访4个月~5年,所有患者足外形良好,能够正常工作,其中优68例,良9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近94%.结论 跟骨骨折伴跟距关节脱位,首要问题是解决复位和关节面平整,而只有手术切复方能保证良好复位或解剖复位,但内固定的选择则可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7.
叶小林  王瑞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57-2759
目的 探讨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2例,采用跟骨外侧改良“L”形切口,矫正跟骨短缩和内、外翻畸形.斯氏针从跟骨结节骨折块的后下沿跟骨轴向钻入直达塌陷的后关节面下方,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长度、高度,将外侧骨折片复位.用可塑形重建钛板固定,X线透视检查骨折复位.结果 本组42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1.4±0.6)周.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跟距关节面平整,跟骨Bohler、Gissane角均恢复至正常范围.Maryland评分优良率为90.5%.未发现手术原因引起的钢板断裂及螺钉断裂.结论 内固定切开复位及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经皮多点撬拨复位、多针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经验和技术要点。方法:2006年3月~2009年2月,采用经皮多点撬拨复位、多针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对31例粉碎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治疗。术前均摄跟骨侧位、轴位及足斜位X线片,并行CT检查。术中先行跟骨外侧跟距关节外缘进针撬拨复位塌陷的后跟距关节面骨块并固定,再行跟骨结节部进针撬拨复位恢复结节关节角完成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34个月(平均19.4个月)随访。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优22例,良6例,差3例,优良率达90.3%。术后均未发生针孔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多点撬拨复位、多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和临床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付小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58-459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与克氏针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跟骨骨折患者,共56足,分两组,25例29足采用解剖钢板钢板内固定,24例27足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根据Kerr评分进行术后临床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解剖钢板组优良率为89.66%,明显高于克氏针组的62.9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组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74.07%,明显高于解剖钢板组的44.8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能有效恢复距下关节,维持复位后跟骨形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微创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踝关节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发病率较高。由于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治疗时要求解剖复位,牢固固定。目前常规的手术方法是内、外踝弧形和“L”形切口显露骨折,钢板螺丝钉或克斯针固定。踝部属肢体远端,血循环差,内、外踝常规手术方法切口相对较大,组织损伤较重,容易造成皮肤坏死,切口延迟或不愈合,我们应用小切口治疗内、外踝骨折13例,创伤小、恢复快,内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