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同时并用乌体林斯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胸水吸收情况的影响。 方法:将4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23)为抗结核药加乌体林斯治疗组,对照组(n=20)为单纯抗结核组,治疗半年,观察胸水吸收情况并测定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IgG、IgA、IgM、CD3+、CD4+、CD8+及NK)的变化。 结果:①治疗前3个月实验组胸水吸收人数(12例)高于对照组(9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4个月开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实验组治疗半年后CD3+、CD4+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NK细胞活性较对照组亦明显增加(P<0.05),且血清IgG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 结论:乌体林斯可刺激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并促进胸水吸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胸水腺苷脱氨酶活性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意义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采用改良的Martineck法检测胸水ADA活性。病例共分两组,结核性胸膜炎组45例,非结核性胸膜炎组65例(癌性组35例,漏出性组30例)。比较两组ADA活性水平及结核性胸膜炎组治疗前、后ADA活性的变化。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胸水ADA活性为(71.5±20.3)U/L,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为95.6%,治疗后结核性胸膜炎胸水ADA活性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胸水ADA活性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并可作为早期疗效判断的评价指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亚惠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4012-40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1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2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8.27%,高于对照组的89.6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胸膜炎药物治疗患者的依从性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胸液中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水平,探讨其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及癌性胸液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37例结核性胸膜炎72239例癌性胸液进行ADA活性检测。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中ADA活性为(56±18)U/L,癌性胸液(16±8)U/L,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核性胸膜炎组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后胸液中ADA活性明显下降,而癌性胸液化疗后胸液中ADA活性下降不明显。结论检测胸液ADA活性对鉴别胸液的良、恶性有较大的帮助。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观察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帆  刘守江  魏巍  张国良  陈心春  周伯平  王健 《海南医学》2013,24(21):3182-3184
目的 探讨外周血微小RNA (miRNA)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的差异表达.方法 选取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实验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Trizol法抽提外周血总mRNA,RT-PCR合成c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miR-365a-3p、miR-29a-3p的表达.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外周血miR-365a-3p表达(0.66±0.6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33±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外周血miR-29-3p表达(0.74±0.65)与健康对照组(0.75±0.31)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miR-365a-3p可能与结核性胸膜炎发生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诊断结核性胸膜积液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联合γ-干扰素(IFN-γ)及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胸腔积液患者98例按胸腔积液性质是否为结核分为结核组(62例)与非结核组(36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胸腔积液与血清中ADA、IFN-γ水平及LAM的阳性率,并应用ROC曲线确定ADA联合IFN-γ及LA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价值。结果结核组胸腔积液中ADA及IFN-γ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组[(53.88±14.39)U/L、(496.82±183.65)pg/ml vs.(15.07±12.36)U/L、(49.74±32.18)pg/ml,P<0.05];结核组与非结核组血清中ADA及IFN-γ水平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4.31±7.85)U/L、(47.88±8.35)pg/ml vs.(22.94±7.60)U/L、(45.62±7.74)pg/ml,P>0.05];结核组胸腔积液及血清中LAM抗原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结核组(64.52%、74.19%vs.2.78%、5.56%,P<0.05)。胸腔积液中ADA联合IFN-γ及LA 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95%CI 0.8321.243)。结论胸腔积液中ADA联合IFN-γ及LAM抗原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胸水中腺苷脱氨酶活性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及用药疗效观察。方法:通过速率法检测胸水ADA活性。本文对154例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15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两组胸水中ADA活性水平及结核性胸膜炎治疗前后ADA活性的变化。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ADA活性为(55.6±16.8)U/L,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ADA活性为(15.5±8.4)U/L(其中包括癌性胸水和漏出液)。前者胸水ADA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经过有效抗结核治疗后,胸水中ADA活性明显下降,而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胸水中ADA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胸水ADA活性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胸液ADA检测对结核性及癌性胸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性胸膜炎及癌性胸液患者胸液中ADA活性,探讨其对鉴别良、恶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7例结核性胸膜炎及79例癌性胸液进行ADA活性检测。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中ADA活性为55.6±16.8u/L,癌性胸液15.5±8.4u/L。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核性胸膜炎组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后胸液中ADA活性明显下降,而癌性胸液化疗后胸液中ADA活性下降不显。结论检测胸液ADA活性对鉴别良、恶性有较大的帮助。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观察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06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对照组186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胸水消失时间及3、7、14 d后胸水吸收率。结果: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7±5)d,对照组(17±9)d,有明显差异;治疗组3、7、14 d胸水吸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胸水ADA活性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胸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意义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采用改良的Martineck法检测胸水ADA活性.病例共分两组,结核性胸膜炎组45例,非结核性胸膜炎组65例(癌性组35例,漏出性组30例).比较两组ADA活性水平及结核性胸膜炎组治疗前、后ADA活性的变化.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胸水ADA活性为(71.5±20.3)U/L,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为97.8%,特异性为98.5%.治疗后结核性胸膜炎胸水ADA活性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胸水ADA活性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并可作为早期疗效判断的评价指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决策树法与积分模型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入组标准的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入组临床决策树法组和积分模型法组,分别采用两种综合诊断模型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临床决策树组共纳入127例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37例,年龄18~88岁,平均(49.33±19.63)岁,最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10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19例;积分模型组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31例,年龄13~84岁,平均(46.41±20.01)岁,最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94例,非结核性胸膜炎26例。临床决策树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57.4%,特异度78.9%,阳性预测值93.9%,阴性预测值24.6%,诊断准确率60.6%;积分模型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75.5%,特异度96.2%,阳性预测值98.6%,阴性预测值52.1%,诊断准确率80.0%。结论 积分模型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临床决策树法,方法简单,可推广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并分析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整体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为(12.5±2.5)d、(4818.6±248.5)元,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2.1±2.9)d、(7711.5±345.7)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护理后健康知识评分为(28.4±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3.8±1.1)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知识掌握优良率、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4.0%、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4.0%、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运用护理路径实施整体护理在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是可行的,不仅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武凤华  温志华  朱先女 《广东医学》2014,(16):2616-2617
目的:比较在四联抗结核标准治疗基础上长疗程与短疗程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将87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短疗程组48例和长疗程组39例,两组均在四联抗结核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短疗程组使用左氧氟沙星1周,长疗程组使用左氧氟沙星2周以上,最长不超过3个月。在完成疗程后对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胸腔抽液量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疗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短疗程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适宜短疗程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任淑君 《中外医疗》2016,(20):111-112
目的:分析胸腔内注药尿激酶加超短波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的治疗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胸腔内注药尿激酶加超短波辅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注药尿激酶加超短波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有增多趋势,了解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对避免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有一定意义。本文分析本院1986~1991年收治的老年初治结核性胸膜炎病人25例并与同期收治的20~39岁青年结核性胸膜炎病人89例比较。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1986~1991年本院共收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9例,其中初治者为153例;20~39岁(青年组)89例(58%),60岁以上(老年组)25例(26%)。老年组25例中男性23例,女性2例,年龄60~87岁,两组患者起  相似文献   

16.
张延芳  尚爱迪  智峰  马燕萍  包慎 《吉林医学》2014,(27):6000-6001
目的: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血小板减少患者114例,并发糖尿病患者21例。结果:女性16例(25%,16/64),男性5例(10%,5/5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发生糖尿病年龄(58.5±14.9)岁,明显高于应用激素后血糖正常者(37.28±20.27)岁(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患者诱发血糖升高时间24.6 d,血小板减少并发糖尿病的治疗复发率23%,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的患者的6.4%(P<0.05)。结论: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升血小板过程中,老年女性易并发药源性糖尿病,故在激素治疗期间要及时监测血糖,对于确诊患者及早采用降糖药物干预治疗,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王玉文 《当代医学》2013,(30):145-145
目的研究强的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抗结核治疗,观察组采取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66%、88.2%,对照组、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分别为(14.8±2.9)、(97±3.4)d。对照组、观察组胸水消失时间分别为143、10.7d。比较两组上述各指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核性胸膜炎,强的松治疗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抗结核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评价胸腔置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将4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置管引流组(治疗组)和胸穿抽液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胸水消失的时间、治疗1个月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为(6.20±4.64)d,对照组为(10.59±5.58)d;1个月后治疗组胸液控制率91%,对照组胸液控制率67%.2组胸水消失时间及胸液控制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腔置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李志东 《吉林医学》2013,34(24):4948-4949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平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利福平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率、住院时间以及胸腔积液完成吸收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82.5%,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5±2.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8±1.8)d,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平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0.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及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123例青年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与青年组有明显不同,老年组并发症明显高于青年组.PPD试验阳性率老年组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血性胸水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治愈32例(36.4%),明显低于青年组(96例,78.0%)(P<0.05).老年组药物副作用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病情复杂多变,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积极处理并发症,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