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用于全身麻醉小儿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 60例ASAⅠ级或Ⅱ级在全麻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0 min(T3)、拔管后即刻(T4)、拔管后10 min(T5)记录SBP、DBP、HR。监测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气道压力,拔管时间,复苏时间,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反流、误吸、喉痉挛,胃胀气、咽部不适)。结果 气管插管组T2与T4时SBP、DBP、HR较T0时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T2、T4时气管插管组SBP、DBP和HR均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其他时点两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喉罩组的拔管时间、复苏时间及麻醉用药量均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气管插管组咽部不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喉罩组。结论 喉罩通气用于全麻小儿腹腔镜手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后恢复平稳,非常适宜于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2.
许凯 《当代医学》2014,(26):73-74
目的比较婴儿麻醉中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6月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需择期麻醉的婴儿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儿行喉罩麻醉,其余60例患儿行气管插管麻醉,分别监测2组患儿置管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统计2组患儿拔管和清醒时间及喉痉挛发生率。结果喉罩麻醉组患儿置管麻醉前,MAP平均(667±145)mmHg,HR平均(78.6±11.3)次/min,置管麻醉后,MAP平均(99.3±167)mmHg,HR平均(110.5±241)次/min;气管插管组患儿置管麻醉前,MAP平均(67.24-15.3)mmHg,HE平均(79.2±109)次/min,置管麻醉后,MAP平均(73.84-125)mmHg,HE平均(873±9.7)次/min。喉罩麻醉组患儿MAP和HR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麻醉组患儿拔管时间平均(57.8±6.9)s,清醒时间平均(131.2±11.7)B,仅3例患儿发生喉痉挛;气管插管组患儿拔管时间平均(2816±579)s,清醒时间平均(658.4±956)s,共13例患儿发生喉痉挛。喉罩麻醉组患儿较气管插管组,拔管和清醒时间明显缩短,喉痉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婴儿麻醉中喉罩麻醉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患儿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陈锐  周期  符琼燕 《海南医学》2010,21(21):49-51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气管插管组(Ⅰ组)和喉罩组(Ⅱ组),每组25例。Ⅰ组用喉镜明视法插入气管导管,Ⅱ组盲探或经喉镜插入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后1min(T2)、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前(T3)、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后1min(T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术后2d随访患者,记录咽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结果Ⅰ组T2时点比T1时点、T4时点比T3时点MAP和HR均升高(P〈0.05)。而Ⅱ组T2时点与T1时点、T4时点与T3时点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在T2、T3、T4时点的MAP高于Ⅱ组(P〈0.05),在T2、T4时点HR高于Ⅱ组(P〈0.05)。术后Ⅱ组咽痛、声音嘶哑发生例数少于Ⅰ组。结论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咽痛、声音嘶哑发生率少,适合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将患者随机分成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麻醉过程中监测HR、NBP等并分别于插管前(T0)、插入SLIPA喉罩或气管插管后3min(T1)、拔管前3min(T2)、拔管后3min(T3)、记录各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值。结果气管插管组T2时MA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术后咽痛发生率高于喉罩组。结论全麻喉罩通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后恢复平稳,咽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92-96
目的探讨喉罩和气管插管不同气道管理麻醉方案在先天性白内障儿童手术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儿童白内障手术的15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其中喉罩组79例,气管插管组79例,所有患儿手术前均完善血液及影像学检查,麻醉诱导后,喉罩组采用喉罩麻醉,气管插管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总麻醉效果、导管置入时间、拔管时间;诱导前(T0)、插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后即刻(T1)、插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后3 min(T2)、拔管后即刻(T3)、拔管后3 min(T4)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眼压变化,同时观察手术过程中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喉罩组患儿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组患儿导管置入与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气管插管组(P0.05);T1、T2、T3及T4时,气管插管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及眼压较T0时均明显升高(P0.05);T1、T2、T3及T4时,气管插管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及眼压均明显高于同时段喉罩组(P0.05);喉罩组患儿术中维持麻醉药物用量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组患儿麻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白内障手术对眼压维持要求较高,喉罩麻醉对患儿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及眼压的影响较小,且置入时间较气管插管短,可有效缩短麻醉时长,并能明显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roseal喉罩在老年人全身麻醉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无严重心肺疾病的择期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喉罩组(LMA组),气管插管组(ET组).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罩)后即刻(T2)、插管(罩)后3min(T3)、拔管(罩)前(T4)、拔管(罩)后即刻(T5)、拔管(罩)后3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相关并发症.结果:同ET组相比,LMA组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min,SBP、DBP、MAP、HR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拔管前、后即刻和拔管后3min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且LMA组相关并发症要少于气管插管组.结论:喉罩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人的全身麻醉手术.  相似文献   

7.
付卫东 《中外医疗》2011,30(6):60-60,62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80例ASAI~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诱导后、置入时、置入后5min、拔管(罩)前、拔管(罩)时、拔管(罩)后5min的心率(HR)、有创血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L组在喉罩置入、拔罩期间与诱导前、拔罩前比较,HR、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在插管、拔管期间分别较诱导前、拔管前及L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L组苏醒期躁动及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用于乳腺癌手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且咽喉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SLIPA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颈椎外伤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 I-Ⅱ级择期行颈椎外伤手术的30例病人,年龄20-60岁,体重45-70kg,随机分为喉罩组(H组)和气管插管组(Q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喉罩及气管导管进行气道通气。观察麻醉诱导前(T0),气管导管或喉罩置入后1 min(T1),拔管前即刻(T2)及术毕拔管后1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记录术后咽痛、呛咳等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气管插管组(Q组)T1和T2,MAP、HR均高于T0(P0.05),且高于SLIPA喉罩组(H组)的T1、T2时点(P0.05),Q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H组(P0.05)。结论颈椎外伤手术中使用SLIPA喉罩具有安全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应用气管插管和喉罩通气在乳腺肿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肿瘤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和喉罩组,都采用咪唑安定0.02~0.04mg/kg,芬太尼2~4μg/kg,异丙酚1.5~2.5mg/kg,阿曲库胺0.4~0.6mg/kg,麻醉诱导,分别插入气管导管和喉罩。瑞芬太尼0.2~0.4μg/(kg.min)麻醉维持,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2),及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T3),切皮时(T4),拔管后即刻(T5)各点患者的SBP、DBP、HR、SpO2、PETCO2,及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两组在T2,T5时气管插管组SBP、DBP、HR都明显高于喉罩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呛咳、烦躁、苏醒延迟等)喉罩组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全麻下行乳腺肿瘤手术采用喉罩通气安全有效且明显优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小儿全身麻醉中喉罩与气管插管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和气道压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小儿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3~9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的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儿30例,随机分成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各15例。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观察患儿入室时(T0)、诱导后(T1)、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即刻(T2)、1 mi(nT3)、3 mi(nT4)、5 mi(nT5)、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6)和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即刻(T7)、1 mi(nT8)、3 mi(nT9)的SBP、DBP、平均动脉压(MA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并同时记录T3~T6时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时间、置入难度、咽喉疼痛、呛咳等并发症。结果与T1时比较,B组T2时的HR(116.3±15.4)明显增快(P<0.05),SBP(114.5±12.4)、DB(P61.9±13.0)、MA(P83.9±13.6)明显升高(P<0.05);T2~T5、T7~T9时,B组HR快于A组(P<0.05);两组Ppeak比较,T3~T6时A组低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呛咳和咽喉疼痛比较,A组(0%、6.7%)的发生率低于B组(26.7%、46.7%)(P<0.05);两组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固定时间比较A组(12.2±2.2)s长于B组(4.8±1.9)(sP<0.05)。结论喉罩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气道压平稳,术后并发症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11.
顾萍 《当代医学》2014,(22):28-29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喉罩麻醉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方法抽取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气管导管组(T组)和喉罩组(I组)(n=25)。对2组患者都进行全身麻醉后,分别插入气管导管和喉罩。对2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博血氧饱和度、气道峰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后记录相关情况,并记录术后的各项指标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喉罩(I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以及拔管后即刻的MAP和HR之间进行对比,都明显低于气管导管组(T组),2组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拔除喉罩时没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呛咳体动现象,远远低于T组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发生率,2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I组拔除喉罩后咽喉痛、声音嘶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都低于T组拔除气管导管后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喉罩麻醉可维护稳定患者在术中血流动力学,保持呼吸道稳定,术后苏醒也较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分析喉罩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运用必要性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需行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患者76例为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气管插管组 (n=38) 及喉罩组 (n=38) , 气管插管组患者一次性气管导管, 喉罩组采用I-GEL喉罩, 全程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 (T1) 、插管 (罩) 即刻 (T2) 、气腹即刻 (T3) 、气腹后10 min (T4) 、停止气腹 (T5) 、拔管 (罩) 即刻 (T6) 6个时点的HR、MAP、PETCO2、苏醒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期躁动、拔管时呛咳、术后咳嗽、咽喉痛和声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喉罩组各个时点的HR、MAP值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 2组患异者PETCO2差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喉罩组的苏醒时间为 (5.12±3.82) min明显短于气管插管组的 (10.14±4.15) min (P<0.05) ;I-GEL喉罩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气管插管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8% (P<0.05) .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麻醉过程中, 采用I-GEL喉罩, 诱导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 术后苏醒时间短以及术后苏醒期躁动、拔管时呛咳、术后咳嗽、咽喉痛和声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术中通气状况良好, 安全性较高, 且患者舒适度、满意度高.具有比较好的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SLIPA喉罩在开腹子宫切除和卵巢囊肿剥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择期手术的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患者,ASAⅠ~Ⅱ级,分为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各40例。结果:两组在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成功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相关呼吸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插管前(T1)、插管后(T2)时比较,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A组MAP和HR在插管后(T2)恢复至入室后(T0)水平,B组插管后(T2)MAP迅速升高,HR明显加快(P<0.05);A组在插管后(T2)、插管后3min(T3)、拔管前(T6)、拔管后3min(T7)MAP均明显低于B组、HR慢于B组。术毕A组安静拔管例数明显多于B组,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结论:喉罩在插入和拔除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避免了插管及拔管的刺激和并发症。喉罩组术后咽部并发症低于气管插管组。在硬膜外阻滞基础上将SLIPA应用于妇科手术,既保证了麻醉完善,又为术中通气保障,同时减少了气管插管的不良反应,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LMA)用于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单纯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儿,随机分成喉罩组(LMA组)20例和气管插管组(TT组)20例.采用相同诱导与维持药物,根据患儿年龄、体重选择合适型号的喉罩/气管导管置入.记录麻醉诱导前(A0)、麻醉诱导后(A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A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0 min(A3)、拔管后即刻(A4)、拔管后10 min(A5)各时点的SBP、DBP、HR、SpO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监测PETCO2、Ppeak,记录手术持续时间、术拔管时间、复苏时间,并观察术后相关并发症.记录苏醒期患儿躁动、呛咳、拔喉罩/气管导管后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的例数及程度.记录术后3 d咽喉不适、声嘶出现的例数.结果 两种方法 都能满意地完成手术,在拔喉罩/气管导管时间、复苏时间、苏醒期躁动、咽喉不适并发症方面LMA组优于TT组.结论 LMA用于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对气道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胶对双腔气管插管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手术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全麻诱导前双腔气管导管套囊至头端涂抹无菌生理盐水;观察组,30例,全麻诱导前双腔气管导管套囊至头端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胶。记录麻醉诱导前( T1)、气管插入后3 min( T2)、拔管前1 min( T3)、拔管后3 min( T4)的平均动脉压( MAP)以及心率( HR)变化。记录患者术后呛咳、咽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T1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间点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呛咳、咽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胶能有效减少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能减少术后呛咳和咽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可弯曲喉罩在眼科手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可弯曲喉罩组(F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各30例,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顺式阿曲库铵。F组插入可弯曲喉罩,T组插入气管插管,然后机械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插入可弯曲喉罩或气管插管前(T1),插入后1 min(T2),5 min(T3),拔出喉罩或气管插管前(T4),拔后1 min(T5),5 min(T6)记录SBP、DBP和HR;分别于插入可弯曲喉罩或气管插管后即刻(T1),30 min(T2),60 min(T3),90 min(T4),拔出喉罩或气管插管前(T5)记录气道峰压(Ppeak)、PetCO2和SpO2;并观察拔管期间并发症,烦躁、恶心、咽痛、呛咳、返流情况。[结果]T组T2时SBP、DBP、HR均较T1时显著升高(P<0.05),T5时SBP、HR均较T4时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T2时SBP、DBP、HR,T5时SBP、HR T组显著高于F组。F组在T1-T5期间SBP、DBP、HR无明显变化。两组Ppeak、PetCO2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T组与F组比较,烦躁、呛咳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相比,眼科手术使用可弯曲喉罩可使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通气功能良好,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在颅内血管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30例颅内血管狭窄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内插管组(T组)各15例。常规静脉诱导,均一次插管(罩)成功,观察插、拔管(罩)时的MAP和HR以及拔管(罩)期的呛咳和体动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置入气管导管(罩)前的MAP、HR均无显著差异(P>0.05)。诱导后两组患者MAP、HR均显著下降(P<0.01)。L组在喉罩插入前后和拔除喉罩前后MAP、HR均轻度上升,但无显著变化(P>0.05);T组在气管导管插入前后和苏醒拔管前后MAP、HR显著升高(P<0.01)。T组与L组呛咳(P<0.01)、体动(P<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喉罩全麻对颅内血管狭窄介入治疗术比气管插管全麻更平稳和安全。  相似文献   

18.
殷骏 《实用全科医学》2009,7(6):598-600
目的探讨第三代喉罩应用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老年全麻手术患者100例(60~90岁),ASAⅠ~Ⅲ级,随机均分成第三代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T3)、手术开始时(T4)、拔管后即刻(T5)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每组随机抽取20例患者于T0、T1、T2、T4、T5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并记录患者相关并发症。结果气管插管组T2时SBP、DBP、HR显著高于第三代喉罩组(P〈0.05);T2、T4时AE、NE、DA均显著高于第三代喉罩组(P〈0.05)。气管插管组并发症显著多于第三代喉罩组(P〈0.05)。结论老年人全身麻醉通气使用第三代喉罩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微,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全麻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40例ASAI-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诱导后、置入时、置入后5min、拔管(罩)前、拔管(罩)时、拔管(罩)后5min的心率(HR)、有创血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置入期、拔管(罩)期、术后24h的相关并发症。结果 L组在喉罩置入、拔罩期间与诱导前、拔罩前比较,HR、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在插管、拔管期间分别较诱导前、拔管前及L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L组苏醒期躁动及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用于乳腺癌手术,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满意,且咽喉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喉罩浅全麻在上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T组)和喉罩组(P组)各30例。观察入室后(Tn)、插管前(T1)、插管后(T2)、插管后3min(T3)、切皮时(T4)、术中(T5)、拔管前(T6)、拔管后3min(T7)、拔管后10min(T8)各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间歇通气10min(T9)、30min(T10)、60min(T11)的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值压(Ppeak)、潮气量(Vr)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指标;记录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时患者是否安静,有无呛咳、呕吐和喉痉挛,术后24h随访患者观察有无咽喉疼痛。结果两组T.与Tn时比较,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P组MAP和HR在R后恢复至Tn,T组R时MAP迅速升高、HR明显加快;P组在T2、T3、T6、T7 MAP均明显低于T组、HR慢于T组(P〈0.05)。两组Vr、MV、Ppeak、PETCO2在T9~T1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在98%以上。两组相比术毕安静拔管例数P组明显多于T组(P〈0.05),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喉罩浅全麻应用于上腹部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更平稳,术后并发症更少,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