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刚  程璐  谢玉霞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40-124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方法 选择2009年278例冠心病行PCI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组(CTO-DM组)137例和单纯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组(单纯CTO组)14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PCI后随访结果.结果 CTO-DM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脂蛋白(a)[Lp(a)]水平高于单纯CTO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单纯CT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血管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7~18个月,在随访期内两组患者分别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显示两组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率、血管内再狭窄部位再次血运重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O-DM与单纯CTO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术后预后有显著差异,前者血管病变程度重,且PCI后远期预后相对理想,但ISR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脉造影结果,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4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82例无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①DM组冠状动脉病变Gens㈨积分明显高于NDM组,多支病变比例显著高于NDM组(P〈0.05)。弥漫及复杂病变比例显著高于NDM组(P〈0.01).②随访6~56个月,DM组支架内再狭窄和再次血运重建比例均显著高于后者(P〈0.05),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总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弥漫性病变多见。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远期预后相对理想,但是支架内再狭窄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158-161+165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64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活动、心绞痛稳定程度、治疗满意度及主观感受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Q 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的SAQ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主观感受、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L 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的Q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百分比为93.75%,合理安排作息与适量运动百分比为96.88%,保持稳定情绪百分比为90.63%,掌握用药知识百分比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21.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吕雪 《当代医学》2016,(10):118-119
目的:探讨药物综合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患者服用常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持续治疗2周。给予观察组药物综合治疗,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口服甲巯咪唑片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值为(15.24±4.0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为(18.32±5.18)mmol/L,均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物综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和药物治疗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长期预
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患者选自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导管室2008~2009年间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病人,
将慢性闭塞患者分为PCI组、CABG组和药物治疗组,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以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作为终点。
结果PCI组录入患者192例、CABG组48例、药物治疗组13例。基线资料在3组中基本相同。但药物治疗组LDL及总胆固醇
水平较高(P<0.05)。CABG组SYNTAX积分明显较高(P<0.05)。共发生MACE事件43例,CABG组MACE事件23%,药物治
疗和PCI 术后MACE分别为15%和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 和CABG术后的全因死亡为10%,药物治疗组为
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CABG术后发生脑卒中的比例较高为8%,PCI术后为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种治疗方法的生存曲线基本重叠,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尽管再血管化治疗的即刻效果明显,但本研究未能显示闭塞病变采
取CABG、单纯药物治疗和PCI术对远期预后有明显影响,但是CABG的中风发生率偏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7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者20例(CTO组),非梗死相关血管无慢性完全闭塞者150例(无CTO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介入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TO组比较,CTO组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及心源性休克患者所占比例较多,分别为40.0%、15.0%、100.0%及35.0%;无CTO组患者院内死亡率为6.3%,明显低于CTO组的21.4%,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O组患者在6个月及一年时的心血管病变死亡发生率为28.5%、35.7%,明显高于无CTO组的5.5%、8.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左室射血分数<40%、心源性休克、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前降支以及年龄>75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可增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死亡率,而且患者预后多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55例,成功率为91.7%,对照组治疗成功45例,成功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5,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1,P<0.05)。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进行介入治疗能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成功率比较高,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急诊入院的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溶栓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ST段恢复率、胸痛缓解率、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能够有效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冠心病患者162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观察组),单纯冠心病患者82例(对照组),两组均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受累血管支数及狭窄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单支病变发生率为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支病变发生率为4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支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弥漫性病变发生率为40.0%、右冠状动脉(RCA)病变发生率为7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0%及39.0%(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常可累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多呈弥漫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介入与药物治疗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济南市中心医院在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组患者均进行12~24个月的随访。对2组的长期疗效进行观察与对比,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12个月~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95%vs 3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上(2.33%vs 4.6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治疗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93.2±23.1vs 76.5±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绞痛患者,与药物治疗相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合并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临床特点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方法 417例STEMI接受直接PCI患者中,53例至少1支non-IRA为CTO(A组),另364例无non-IRA CTO(B组),比较2组病史、介入治疗及其预后。结果 A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比率(9.4%vs 2.5%,P〈0.05)、2型糖尿病病史比率(26.4%vs 12.9%,P〈0.05)、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率(17.0%vs 8.0%,P〈0.05)、临时起搏率(20.8%vs 7.4%,P〈0.01)、心脏电复律率(26.4%vs 7.1%,P〈0.01)均高于B组;随访期间(至少12个月),A组因心功能不全再次住院率高于B组(28.3%vs 12.9%,P〈0.05);2组急性期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3.8%和3.6%,随访期间病死率分别为5.7%和5.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TEMI合并non-IRA CTO患者既往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多见,病情凶险,借助IABP、心脏电复律、临时起搏治疗多见,但直接PCI仍可明显提高生存率,改善近期、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观察组患者采取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经过对比,观察组穿刺至置管时间和卧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出现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时,选择并发症出现率更低,术中出血更少,卧床时间更短的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3.
沈万贵 《河北医学》2013,19(3):368-37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符合条件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溶栓治疗;治疗组32例,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动脉再通率、住院病死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关动脉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能够有效增加血管再通,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阿替普酶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4 h、1 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及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08%,高于对照组的5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24 h(4.26±0.71分)、治疗后1 w(3.27±0.57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IHSS评分虽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1 w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堵塞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较好,不良预后事件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有关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存在很大争议,高龄患者的治疗未被重视。文章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高龄患者(年龄≥80岁)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比较13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其中置入裸支架106例,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26例)与284例不伴糖尿病冠心病高龄患者(冠心病组,其中置入裸支架237例,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47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与冠心病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更复杂、更严重,B2型和C型病变多(63.25%vs40.53%,P〈0.05)。2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近期疗效好,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出现9例穿刺部位血肿(2.33%),冠心病组出现11例穿刺部位血肿(4.87%)。远期随访显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高于不伴糖尿病冠心病高龄患者,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vs9.7%,P=0.21),再次血运重建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9.1%vs3.9%,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更复杂、更严重,与不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高龄患者相比,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探讨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慢性鼻窦炎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鼻内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激光治疗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局部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激光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VEDV、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发生率、再次住院率、病死率为别为8.89%(4/45)、13.33%(6/45)、2.22%(1/4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44%(11/45)、40.00%(18/45)、17.78%(8/45)(P<0.05).结论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酯预防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0)。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极其安全性。结果(1)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每月头痛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偏头痛患者的预防治疗中,服用坎地沙坦酯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前牙或前磨牙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术,观察组给予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前对照组VAS评分3.2±0.8分,观察组3.4±0.9分;治疗后第7天对照组VAS评分5.3±1.1分,观察组6.2±1.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VA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0.4%,对照组为89.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1.4%,高于对照组的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差,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成功率较低,易发生并发症,应慎重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亚低温疗法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治疗中的优势,探讨亚低温治疗经验。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与亚低温疗法相配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4%,死亡率4%;对照组有效率56%,死亡率1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和轻残率高于对照组,植物生存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