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在新生儿颅脑扫描中可用的最低扫描参数,以达到降低辐射剂量,减少辐射损害的目的。方法用螺旋和切片2种不同扫描方式,采用逐渐降低扫描参数方法,得出新生儿颅脑64层螺旋CT扫描可用的最佳方法和最低扫描参数。固定KVP值120 kV和其他扫描参数,每次降低10 mAs;切片法低剂量组扫描参数从120 kV和60 mAs开始,螺旋法低剂量组扫描参数从120 kV和90 mAs开始。每组扫描20例患儿,每组扫描所得图像由3位高级职称影像诊断专家按图像清晰度、图像层次对比度,脑组织、脑室、脑沟具体解剖结构及病变显示能力标准,将图像质量分为优质、良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级,分别被评为5、4、3、2、1分,3分及以上的图像认为满足诊断要求。结果64层螺旋CT螺旋扫描120 kV和60 mAs是可用的最低扫描参数。螺旋扫描120 kV和60 mAs的CT辐射剂量指数(CTDI)7.7 mGy、平均剂量长度体积(DLP)155.1 mGy.cm;切片扫描120 kV和30 mAs是最低参数。切片扫描120 kV和30 mAs的CTDI 5.19 mGy、平均DLP 41.9 mGy.cm。2组最低扫描参数剂量分别是常规螺旋扫描的40%和11%,同时切片扫描是螺旋扫描剂量的27%。由此,切片扫描较螺旋扫描剂量明显减低,约73%。结论64层螺旋CT新生儿颅脑扫描的最佳方法是切片扫描,可用的最低扫描参数是120 kV和30 mAs。  相似文献   

2.
CT引导肺部穿刺活检的低剂量参数优选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肺部不同扫描参数下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①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的患者30例(肺穿组),扫描参数为10 mA,120 kV,层厚5 mm,螺距1.5,床速15 mm/s;30例患者(对照组)行胸部常规智能自动毫安扫描,参数为30~175 mA,平均(82.0±13.5)mA,120 kV,层厚10 mm,螺距1.5,床速30 mm/s;②分别比较两种扫描参数下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图像质量及总扫描帧数。结果:30例肺穿患者在10 mA低剂量扫描参数下全部穿刺成功。肺穿组的CTDIw和DLP分别为(15.9±8.4)mGy和(2.9±2.3)Gy.c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10 mA低剂量扫描参数,不仅可以保证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成功,而且能减少患者的受线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线剂量调节技术(4D CARE Dose)在胸部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的患者60例,按体重分级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固定曝光参数扫描,实验组使用自动曝光控制参数扫描,分别记录每次扫描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 vol),对比分析,并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信度为95%)。结果在图像质量满足临床影像诊断的前提下,运用4D CARE Dose剂量调节的容积剂量指数(实验组),体重65kg以下组最小剂量3.62mGy,最大剂量6.42mGy;体重65-75kg组最小剂量4.89mGy,最大剂量8.43mGy;体重75kg以上组最小剂量6.37mGy,最大剂量10.22mGy。固定扫描参数的容积剂量指数(对照组)体重65kg以下组剂量6.68mGy;体重65-75kg组剂量9.32mGy;体重75kg以上组剂量12.08mGy。结论胸部螺旋64排螺旋CT扫描时,运用在线剂量调节技术(4D CARE Dose)与固定扫描条件相比,患者接受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螺旋CT胸部低剂量参数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优化参数.方法 通过在不同扫描参数下对检测模体进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评定不同扫描条件下模体辐射剂量及采集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噪声水平和均匀度,选择最佳扫描参数.扫描参数: 120 kV,0.75 s,Pitch 1.0,FOV 360,重建模式RF3(标准滤过),选取不同层厚和不同管电流分别扫描并记录各组结果,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60 mA常规剂量之CTDI与低剂量各组(30 mA、50 mA、70 mA、90 mA)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30 mA与50 mA之间、50 mA与70 mA之间CTDI值无显著性差异;层厚1 mm及管电流10 mA的图像噪声与其它各组层厚及管电流参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空间分辨率和低对比分辨率随着管电流的增加而提高,在50 mA处低对比分辨率有较明显的拐点,即当管电流降低至30 mA时,低对比分辨率显著降低.结论 50 mA、层厚5 mm是单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的最佳参数,适用于CT普查和早期肺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胸部模体扫描探讨影响自动管电流技术的控制参数及影响因素对管电流mA调制效果和辐射剂量以及图像噪声的影响。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 VCT 对模拟胸部模体进行扫描,实验组使用不同的噪声指数(noise index ,NI),调制方法,扫描层厚,定位像,管电压等组合扫描,并记录CTDIvol值以及测量图像的中心,右侧和体前空气的感兴趣区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D)值。对照组使用固定管电流200mA扫描,比较各种组合的辐射剂量和成像噪声。结果对照组的 CTDIvol 为10.07mGy ,实验组 A ,B ,C ,D ,E 的 CTDIvol 分别为18.58mGy ,24.56mGy ,14.98mGy ,12.46mGy ,11.49mGy均大于对照组。使用smartmA进行角度调制的C组比A组的CTDIvol降低约15%;而使用侧位定位像扫描的实验组D的辐射剂量也与使用正位像的实验组C辐射剂量不同;使用相同的NI值扫描,层厚越薄,调制的管电流越大,辐射剂量越大。图像中心区域的噪声(6.12±0.85)H U的变化要比体侧和体前的噪声(6.73±1.78)HU ,(7.29±1.23)HU的变化小,各层的一致性要好于体侧和体前的噪声。但由于有最大mA调制800mA的限制,在实验组B的肩部几乎都是最大mA扫描,而最后的CTDIvol为31.76mGy。使用联合调制后,各层的平均mA明显减少,而图像噪声的没有统计学改变;NI值升高,辐射剂量减少;管电压改变,辐射剂量改变,但图像噪声不变。结论ATCM技术可以通过实时调整管电流获得各层图像一致的噪声水平。联合调制比Z轴调制更有效的控制辐射剂量而不会带来图像质量的损失。定位像的选择,NI值的设定,扫描层厚的选择,最大mA的设定会影响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64排螺旋CT颞骨扫描剂量与电流、电压及图像质量的关系,探讨降低剂量扫描方法.材料与方法采用东芝64排螺旋CT,在电压分别为120 kV、100 kV及80 kV时,逐渐降低电流扫描,对头颅标本行颞骨扫描,直至图像质量很差时停止.比较CT剂量指数(CTDIvol)与电流、电压及图像质量的关系.结果 电压固定,CTDIvol与电流(mA)呈线性关系.降低mA,可以降低剂量,同时噪声标准偏差(SD)也增加,电流降到30 mA时,噪声SD 120~150,颞骨内精细结构仍能显示.CTDIvol与电压(kV),呈指数型曲线关系,电流较大时,电压降低少许,即可大幅度降低剂量.获得相同图像质量,儿童较成人可以用更低的剂量扫描.结论 64排螺旋CT颞骨扫描可以降低电流也可适当降低电压以降低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检查的放射剂量评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检查的X线辐射剂量,为低剂量多层螺旋CT普查早期肺癌提供剂量参数. 资料与方法肺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共54例.其中,低剂量扫描24例,扫描参数为:120 kV,20 mAs,准直器4×5 mm,重建层厚8 mm,床速30 mm/周,螺距为7,扫描时间0.5 s/周;常规剂量扫描30例,扫描参数为:120 kV,90 mAs,准直器4×5 mm,重建层厚8 mm,床速30 mm/周,螺距为7,扫描时间0.5 s/周.观察并计算两种扫描剂量的权重CT剂量指数(CTDIw),有效mAs,总mAs,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 结果肺部低剂量扫描的CTDIw为1.38 mGy,是常规剂量扫描(6.21 mGy)的22.2%;低剂量扫描的DLP为44 mGy*cm,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扫描的189 mGy*cm(P<0.01);低剂量扫描的总mAs为459,是常规剂量扫描(1 308)的35.1%;低剂量扫描的X线最大有效辐射剂量为0.9 mSv,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扫描的4.2 mSv(P<0.01). 结论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20 mAs)的有效辐射剂量为常规剂量扫描的21.4%,适用于高危人群普查早期肺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层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结合低电压在幼儿胸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行64层CT ATCM胸部扫描的幼儿(≤2岁)48例,其中A组(管电压100 kV)30例,B组(管电压80kV) 18例;并与既往采用固定管电流条件下的低剂量扫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C组(100 kV/60 mAs)30例;其余扫描参数一致.记录每次扫描的平均管电流(mAs)、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值(DLP),计算出有效剂量(ED)及剂量减低比值(DR),并比较3组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 A组CTDIvol为(1.11±0.19)mGy,B组CTDIvol为(0.99 ±0.11)mGy,C组CTDIvol为(2.38±0.00) mGy;3组数据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相对C组DR约51.07%,B组相对C组DR降低约58.20%.3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结论 低电压联合ATCM技术在幼儿胸部扫描中可以广泛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成人颞骨64层螺旋CT低电流扫描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颢骨64层螺旋CT低电流扫描的I临床应用.方法:东芝64层螺旋CT,其他条件相同(120kV,0.5s/rot,螺距因子HP41)时,用200mA、100mA、50mA、40mA、30mA、20mA、10mA的电流对1具成人尸体头颅标本行颞骨扫描,比较不同电流扫描的图像质量.选取能满足临床需求的最低电流mA值对多个临床中心疑耳疾的400例(800耳)成人颢骨CT检查.评价图像的质量和显示精细结构的情况.结果:标本图像质量保持为优时的最低电流为30mA.用该电流进行颞骨扫描,除4耳(2耳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耳为硬化型乳突)图像稍差,其余均合格,能满足临床需求.颞骨内各结构显示清晰.CTDIVOL平均为9.6mGy,DLP(55.0±4.5)(mGy·cm),有效辐射剂量(ED)为(0.12±0.07)mSv,仅为常规剂量(200mA)的1/5~1/6.图像噪声标准差平均(SD)132±25.结论:64层螺旋CT颞骨低电流扫描(120kV/30mA)方案能满足临床要求,可以常规用于成人颞骨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肺支气管低电压扫描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参数.方法 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机,对120例中等体型具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分组进行肺部不同电压CT扫描,电压分别设为80kV、100kV、120kV,Ⅰ组为固定100mA组,Ⅱ组以不同电压扫描的同时启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参考管电流分别提高到为180mAs、130mAs、100mAs,其他参数均相同,在工作站对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后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各组对支气管级别、最小支气管管径显示、支气管边界清晰度及密度分辨力均未见明显差别;80kV组噪声略高于其他两组,100kV组与120kV组噪声未见显著性差异,而CTDI其中80kV组较120kV组降低了65.53%,100kV组较120kV组降低了33.08%,剂量补偿后图像噪声略有改善.结论 与常规管电压120 kV扫描方案相比,采用低管电压80 kV及100 kV,适当给予管电流补偿,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在多层螺旋CT肺支气管成像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