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白细胞介素4诱导杀伤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4(rhIL-4)在PHA协同下,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诱导出明显的LAK活性,其对K562、Raji细胞的杀伤力低于IL-2诱导者,对TBL-E,PHA活化的淋巴母细胞(PHA-blasts)的杀伤力和IL-2诱导者相似。在PHA介导的4小时51Cr杀伤试验中,加入PHA后,IL-4-LAK对PHA-blasts的杀伤力提高2.3倍,而IL-2-LAK对PHA-blasts的杀伤力无变化,提示IL-4主要诱导CTL样活性,而IL-2主要诱导NK样活性,IL-4诱导效应CTL的能力强于IL-2。我们的实验同时证实,在淋巴细胞活化的早期,IL-4抑制IL-2诱导的LAK活性,淋巴细胞活化后,IL-4与IL-2有协同作用,增强IL-2诱导的LAK活性。  相似文献   

2.
CTLA-4及其在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分子-4(CTLA-4)和CD28的结构相似,在转录水平和蛋白的亚细胞运输水平对其表达进行调控,和B7-1、B7-2的亲和力极高,主要与B7-1分子形成受体/配体对,相互作用可以抑制T细胞的增殖、活化,是机体维持淋巴细胞稳态平衡的关键环节。被磷酸化的CTLA-4和Syp磷酸酯酶的SH2功能区结合,可导致T细胞活化的Ras途径关闭,此可能为CTLA-4发挥抑制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CTLA-4也为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CTLA-4是T细胞上的一种跨膜受体,与CD28共同享有B7分子配体,而CTLA-4与B7分子结合后诱导T细胞无反应性,参与免疫反应的负调节。基因重组的CTLA-4Ig可在体内外有效、特异地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对移植排斥反应及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毒副作用极低,是目前被认为较有希望的新的免疫抑制药物。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淋巴因子IL-2、IL-4和IL-7在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IL-7可单独,亦可与IL-2、IL-4协同诱导LAK细胞,而且IL-7 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被抗IL-2、抗IL-4所抑制。IL-7单独诱导的LAK细胞活性高峰迟于IL- 2或IL-4所诱导的活性高峰,且与增殖反应曲线一致。抗CD8抗体明显抑制IL-7诱导LAK细胞 的效应,而IL-7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能被抗NKH-1所抑制。提示:IL-7 激活LAK细胞的效应 机制不依赖IL-2和IL-4,并很可能成为肿瘤过继治疗中的重要淋巴因子。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淋巴因子IL-2、IL-4和IL-7 在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IL-7可单独,亦可与IL-2、IL-4协同诱导LAK细胞,而且IL-7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被抗IL-2、抗IL-4所抑制。IL-7单独诱导的LAK细胞活性高峰迟于IL-2或IL-4所诱导的活性高峰,且与增殖反应曲线一致。抗CD8抗体明显抑制IL-7诱导LAK细胞的效应,而IL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4株能稳定分泌抗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单克隆抗体(McAb)的小鼠杂交瘤细胞系BⅡ1B5、DⅡ6B9、MⅡ1H4和GI3E7。用鼠单克隆抗体分型试剂盒鉴定,其分泌的McAb的类分别是IgM、IgM、IgG1和IgG2a。间接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的效价为1×10-2~1.25×10-4,腹水效价为1×10-2~1×10-8。培养上清经ELISA鉴定,与IL-2、GM-CSF、IFN-α等细胞因子均无交叉反应,只与rHuEPO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7.
关节炎中B7:CD28/CTLA-4共刺激途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探讨B&:CD28/CTLA-4共刺激信号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经牛Ⅱ型胶原诱导SD大鼠建立关节炎动物模型;采用CTLA-4Ig作为负性调节因子,分析其对关节炎大鼠中特异性体液反应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影响。结果:CTLA_4Ig可阻止SD大鼠发生胶原诱发 关节炎,降低大导BIIC的体液免疫反应。结论:B7:CD28/CTLA-4共刺激信号在诱发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中起作用,CTLA  相似文献   

8.
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腹腔淋巴结淋巴细胞(PLNL)移植入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疾病(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tDisease,SCID)小鼠腹腔,建立人化SCID小鼠(即SCID-hPBL,SCID-hPLNL)。两个月后,两种人化小鼠体内淋巴器官都可以检测到人T、B淋巴细胞分布;小鼠血清人源性IgG和抗EB病毒壳抗原IgG抗体水平(IgG/VCA)比较显示,用B958死细胞作为VCA来源所诱导的实验组10只小鼠,IgG/VCA阳性率为70%(7/10),对照组为17%(2/12)。14只SCID-hPLNL小鼠血清内人IgG/VCA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和血清IgG浓度在1∶108和96.2±56.4μg/L;在另8只SCID-hPBL中为1∶7.9和13.84±6.0μg/L。实验提示,SCID-hPLNL小鼠较SCID-hPBL小鼠更适合于人源性特异IgG的诱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30例正常人PRL经PHA活化的T细胞对IL-2及IL-4的增殖应答特点;及整合有人IL-4受体cDNA的CTLL-2/HIL-4R细胞系对人IL-4的特异增殖应答特点。结果表明,正常人经PHA活化的PBL对IL-2有良好增殖应答曲线者占93%,而对IL-4有良好增殖应答者只占20%。 CTLL-2/HIL-4R细胞系对人IL-4呈规律性增殖应答曲线,且应答敏感性高,可测出0.09u/ml,可推荐作为测定人IL-4生物活性的一种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泌抗rHuIL—6McAb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方法建立了4株稳定分泌抗重组人IL-6(rHuIL-6)单克隆抗体(McAb)小鼠杂交瘤细胞系1H3、2A10、3A3和4B1。其中,1H3为IgG2b(K),2A10为IgG1(K),3A3和4B1为IgG2a(K)。4株McAb特异性强,与细胞因子IL-1β、IL-3、IL-8、TNF-α、GM-SCF、ICAM-1,以及受体菌菌体蛋白成分均无交叉反应。间接ELISA测定小鼠腹水McA  相似文献   

11.
胸腺因子D对LAK细胞活性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利用MTT法和4小时51Cr释放法,在有或无IL-2存在的情况下,研究了TFD对正常人PBMC体外增殖、LAK活性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TFD不能促进静止的淋巴细胞增殖,也不能诱导出高活性的LAK细胞,但可促使经IL-2活化的淋巴细胞进一步增殖如先用IL-2活化淋巴细胞24小时,再加入TFD联合诱导,第4天时,LAK活性可达81.3±6.5%,明显高于单用IL-2组(P<0.01)。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研究细胞因子基因转染后肿瘤细胞体内致瘤原性、免疫原性变化的分子机制,将IL-2、IL-4基因转染入B16黑色素瘤细胞,观察了其体内接种后致瘤原性变化,通过FACS法检测了其细胞表面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水平,分析了其细胞表面ICAM-1表达水平以及它们与肿瘤细胞对LAK、CTL等免疫效应细胞杀伤敏感性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IL-2、IL-4基因转染后B16细胞体内致瘤原性明显  相似文献   

13.
蜂毒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蜂毒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对健康志愿者蜂毒螯剂,分别于螯刺前后检测血浆及单个核细胞(PBMC)经PHA诱导产生的IL-2/IL-4,以及IgG、、IgA、IgM、C3,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蜂毒后机体血浆及诱导PBMC产生的IL-2含量明显增高,血浆IL-4含量明显降低,诱生PBMC产生的IL-4无明显变化,同时血浆中的IgG、IgA、IgM、C3的量在蜂疗前后  相似文献   

14.
通过EB病毒LMP2A重组痘苗病毒转染的DCS体外诱导LMP2A特异性CTL,并通过GM-CSF、IL-4和TNF-a培养体系,我们诱导出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同时选用在鼻咽癌患者中表达的EB病毒潜伏蛋白之一LMP2A作为靶基因,利用重组痘苗病毒转染诱导的DCS。DCS与自体PBMCS混合培养,在IL-2的刺激作用下获得特异性CTL。结果如下:1.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TNF-a的混合培养,10天可获得成熟的功能性DCS。FACS检测显示DC表面相对特异性标志CD83…  相似文献   

15.
IL-12是一种具有广泛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研究了IL-12对白介素4基因转染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B16-IL-4^+)诱导的CTL的杀伤活性,IFN-γ分泌水平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IL-12能显著增强体外诱导的CTL的杀伤活性及提高IFN-γ的分泌水平,并能促进CTL的增殖,IL-12与低剂量的IL-2(50U/ml)合用能协同增强CTL的杀伤活性,IFN-γ分泌水平及肿  相似文献   

16.
探讨72例确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特异性血清抗体及鼻咽分泌物脱落细胞中RSV抗原阳性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G、IsM、IgA及IL-2R的活性表达,动态观察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HA刺激后,于不同时间(24h、48h、72h)细胞膜上IL-2R的活性表达。结果表明,抗体效价恢复期较急性期升高4~128倍,病例组急性期CD3、CD16、B细胞升高,CD4/CD8的比值下降,IgG、IgA均降低,而IL-2R的活性表达呈下降趋势。此结果有助于探讨RSV感染患儿的免疫紊乱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共刺激分子B7-1与IL-6协同诱导T细胞活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B7-1单独或者与IL-6联合体外诱导T细胞活化的能力。方法:在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S)后,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和CTL杀伤活性。结果:B7-1^+的B16细胞能够较有效地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诱导特导CTL杀伤活性,当与IL-6结合时效更加显著。结论:B7-1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可增强其免疫原性在体外有效诱导T细胞活化;在此过程中IL-6与B7-1分子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将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转染B16黑色素瘤细胞,筛选出高分泌克隆,体外扩增后经丝裂霉素C灭活制备成瘤苗,用以治疗实验性肺转移荷瘤小鼠,同时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及低剂量环磷酰胺(Cy)辅助治疗。结果发现,经IL-4基因转染瘤苗治疗后荷瘤小鼠肺部转移结节明显减少,存活期明显延长,辅以IL-2治疗后效果更佳;同时辅以IL-2及Cy则治疗效果最佳。体内免疫功能研究发现,经IL-4基因转染瘤苗治疗后小鼠脾淋巴细胞诱导的CTL及腹腔巨噬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升高,但脾脏NK及经诱导的LAK活性变化不明显。脾淋巴细胞经诱导后分泌的细胞因子(包括IL-2、IFN-γ、TNF、GM-CSF)中,TNF和GM-CSF在治疗各组有所升高。本实验结果表明,IL-4基因转染瘤苗能有效地激活体内抗肿瘤免疫功能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转移效果,将其与低剂量IL-2和低剂量Cy联合应用时抗肿瘤转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对外源性哮喘IgE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0例哮喘患者及30例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T细胞亚群;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IgE、IL-4;FI2细胞株,生物学方法测定IL-2;IL-6依赖细胞株7TD1,掺入法测定IL-6;用抗人CD23的McAb测定CD23。为研究T细胞、细胞因子对哮喘IgE生成调节机理及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发作期IgE、IL-2、IL-4、CD23  相似文献   

20.
应用常规方法建立了4株稳定分泌抗重组人IL-6(rHuIL-6)单克隆抗体(McAb)的小鼠杂交瘤细胞系1H3、2A10、3A3和4B1。其中,1H3为IgG2b(k),2A10为IgG1(k),3A3和4B1为IgG2a(k)。4株McAb特异性强,与细胞因子IL-1β、IL-3、IL-8、TNF-α、GM-SCF、ICAM-1,以及受体菌菌体蛋白成分均无交叉反应。间接ELISA测定小鼠腹水McAb效价为10(-6)~10(-8)。应用识别不同表位的McAb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6,敏感性为100pg/ml。初步应用表明可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