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男23例,女1例,年龄38~69岁,采用术前介入化疗和栓塞,栓塞后3~7日内择期手术,术后再行介入化疗和栓塞治疗。结果:24例肿瘤根治术及术前术后168次肝动脉灌注术(TAI)、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均为100%成功率。复查AFP 19例恢复正常,5例有明显下降,6~24个月复发21例,经TACE治疗,复发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死亡2例,中位存活期19.5月。存活着22例,中位存活期已达23.5月。结论:术前行TACE有利于争取手术机会和手术根治,防止术后复发。介入治疗和手术结合是提高肿瘤整体疗效及病人存活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100例随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 1 990年 3月~ 1 997年 3月 ,我院共收治了42 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 ,作者分析了进行完整随访的 1 0 0例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1 0 0例中 ,男 75例 ,女 2 5例 ,年龄 2 0~ 70岁 ,平均 49岁 ,均经临床检查诊断为肝癌 ,所有病例初诊时 ,均因无手术指征而行肝动脉化疗加栓塞。二、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 ,先行腹腔动脉或肝总动脉造影 ,后将导管尽可能超选择性插入肿瘤供血动脉内 ,进行肝动脉化疗或栓塞 ,常用的药物有DDP1 0mg ;MMC 2 0mg ;5 Fu 1 .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生存分析采用寿命表法,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4%和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肿瘤直径、数目、门脉癌栓、碘油沉积状态、治疗次数及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碘油沉积状态及门脉癌栓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碘油沉积状态及门脉癌栓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5.
微导管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评价3.0F微导管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讨论其操作技术和使用适应证。资料与方法 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3.0F SP导管进行化疗栓塞治疗。使用SP导管的原因为:肿瘤肝外侧支供血(n=9);肿瘤供养血管细小需超选择(n=16);腹腔干和肝动脉解剖变异(n=6);肝动脉痉挛(n=1)。结果 32例患者共使用SP导管42次,操作成功39次,失败3次,成功率为92.9%。治疗后AFP下降>50%者27例(84.4%),肿瘤病灶缩小>50%者8例(25%),略有缩小者16例(50%),其余患者肿瘤无明显变化。2例成功进行肿瘤内科性亚肝段切除。全部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导管操作简单、方便,超选择成功率高,特别适用于肿瘤供血动脉严重狭窄、细小,走行迂曲和容易痉挛的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与激光消融术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性介入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A组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使用药物为吡柔比星(THP)50mg 丝裂霉素(MMC)10mg 卡铂(CBP)300mg 超化碘油。3~5次疗程后,全部病人在CT引导下行激光消融术。与B组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仅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使用药物也为THP50mg MMC10mg CBP300mg 超化碘油,行3~8个疗程。治疗后复查二组患者的CT、甲胎蛋白(AFP)值及肝功能。结果A组治疗后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5.4%。32例AFP值升高的患者,28例下降,3例不变,1例上升。治疗后第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1.5%。B组治疗后肿瘤完全坏死率为41.6%,28例AFP值升高患者中,下降12例,不变5例,上升11例。治疗后第1、2年生存率分别为68.4%、39.4%。两组肿瘤完全坏死率、AFP值的下降情况及第1、2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其相应P值皆为0.001)。结论TACE联合激光消融术能有效地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是1种值得推广的肝癌治疗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规范化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已成为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由于介入治疗相对来说还是一新兴的学科 ,许多问题尚待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为了逐渐规范介入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合理运用 ,推动这一学科的健康发展 ,我们试就肝癌的TACE治疗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中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0):1498-1500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方法,探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使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AFP,AST,γ-GT及TBiL等指标的变化,统计其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等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AFP,AST,γ-GT及TBiL指标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使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治疗,其近期疗效比较稳定,副作用小,患者生存率高,平均生存时间比较长,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术后发生的少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原因做相关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0月间351例PHC患者行TACE治疗患者资料,对发生少见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影像及临床相关资料做相应分析,以期得出不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少见严重并发症包括肝破裂出血3例,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死亡;肝脓肿2例,1例经抗感染及脓肿穿刺引流治愈,1例发生感染性休克而死亡;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经内科止血处理好转;1例并发急性胆囊炎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余3例分别死于碘油脑栓塞(cerebral lipiodol embolism ,CLE)、肺栓塞和股动脉延迟出血。结论原发性肝癌T ACE治疗严重并发症临床少见,一旦发生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严格遵循PHC诊疗规范,把握适应证,合理控制化疗药物剂量技术及栓塞程度。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PH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TACE组36例(对照组),微波消融+TACE 46例(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和AFP变化情况及1、2、3年生存率.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AFP由治疗前的(479.3±96.2) μg/L和(491.2±103.1)μg/L降为治疗后的(115.3±49.3) μg/L和(78.1±38.9)μg/L.1、2、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78.3%、54.3%、34.8%;对照组为61.1%、36.1%、19.4%.治疗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波消融联合TACE是治疗PHC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PHC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氩氦刀联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免疫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氩氦刀治疗、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和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前、后的甲胎蛋白(AFP)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①将9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氩氦刀治疗组(A组)、TACE组(B组)和联合组(C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②通过治疗前、后AFP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评价。结果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AF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哑群(Th、Ts及Th/T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AFP及T淋巴细胞弧群指标分析,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组AFP下降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好于其他单纯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严重并发症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7月,5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1 252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针对发生的并发症,给予积极治疗,同时结合生化及影像学检查,探讨严重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3例、急性肝功能衰竭6例(死亡1例)、肺栓塞1例、胆汁瘤2例、胆囊炎4例、胃穿孔并死亡1例.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与术前肝功能较差、门静脉高压、化疗栓塞药物剂量过大、药物反流及异位栓塞等有关.重视TACE术时机的选择,采用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术前经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评价术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 136例 ,其中行 1~ 5次TACE后Ⅱ期手术切除 79例 (TACE组 )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 4组 ,A组 11例 ,仅灌注化疗药物 ,治疗 1~ 4次 ;B组 33例 ,化疗药加碘化油栓塞 ,治疗 1~ 5次 ;C组 2 3例 ,化疗药加碘化油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治疗 1~ 3次 ;D组 12例 ,化疗药加碘化油、无水乙醇、明胶海绵颗粒栓塞 ,治疗 1~ 3次。单纯手术 5 7例 (非TACE组 ) ,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Ki 6 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结果 TACE组的C组和D组较非TACE组Ki 6 7和PCN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 <0 .0 5 )。A组和B组较非TACE组Ki 6 7和PC NA蛋白表达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多材料联合栓塞TACE后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受抑制 ,而单材料栓塞、单纯化疗后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细胞肝癌,介入治疗是目前比较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因其复发、转移率高,故术后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监测方法客观评价其疗效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综述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细胞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评价的应用,及与其他影像学方法比较和其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学栓塞(TACE)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后病人的生存率、局部无进展生存期(LPFS)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98例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其中男66例,女32例,年龄34~79岁,平均(57.7±4.5)岁。随机分为单纯TACE治疗组49例,TACE联合IMRT组49例,每6个月复查,随访时间2年。单纯TACE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首要的观察指标包括肿瘤局部控制率、总生存期(OS)和LPFS。次要的观察指标为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乏力、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反应及胃肠道反应。2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2组间生存指标比较采用log-rankχ~2检验。结果截至2017年12月底,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1~24个月),共有53例病人死亡(TACE组死亡31例,TACE联合IMRT组死亡22例),45例病人生存。TACE联合IMRT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LPFS均高于单纯TACE治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不同级别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均高于单纯TACE治疗组(均P0.05),2组间肝肾功能损伤和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虽然联合治疗组比单纯TACE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能够提高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生存率,延长中位生存时间和LPFS,TACE联合IMRT可以作为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因“腹胀、腹泻1个月余,血便1d”入院.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入院体检:T 37.1℃,HR 90次/min,R 20次/min,BP 112/66 mmHg.门诊CT提示:①考虑肝左叶原发性肝癌并肝内转移或多中心型肝癌;②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并肝动脉-门静脉瘘;③疑左侧肾上腺转移,建议结合临床;④肝硬化,脾肿大,腹水.入院后予以抑酸、止血、降门脉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完善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性TACE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2年3月行根治性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557例HCC患者,根据术后2个月内是否行预防性TACE分为两组:预防性介入组(n=327)和未施预防性介入组(n=230),分析两组间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利用Kaplan-Meier计算复发时间,log-rank检验评估不同组别患者的复发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C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按是否接受预防性介入进行分层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0岁)、血清甲胎蛋白(AFP,>20 ng/ml)水平、肿瘤直径(>5 cm)、手术切缘(<1 cm)、微血管癌栓(MVI)以及术后行预防性TACE是影响HC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层分析,上述5个因素的患者中,预防性TACE组的复发率较未预防性TACE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C根治性切除术后,预防性TACE可降低肝癌的总体复发率;对于肝癌确诊年龄小、术前AFP阳性、肿瘤直径>5 cm、手术切缘<1 cm和有MVI的HCC患者,预防性TACE可显著降低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s an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that can be reactivated in immunocompromised conditions, for example, in malignancy or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has a high mortality rate because it is frequently diagnosed at an advanced stage. Although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established curative measure for HCC, it is only feasible for earlystage HCC.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is the most common treatment modality fo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CC. However, repeated TACE sessions and, occasionally, the tumor itself can further impair the reserve hepatic function and immunity. We report 3 recent cases of HCC with reactiva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fter TAC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热疗与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选取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行介入化疗栓塞加局部区域热疗。对照组仅行常规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化疗方案采用阿霉素(ADM)50~60mg、丝裂霉素(MMC)6~8mg、顺铂(DDP)60—80mg、5-氟尿嘧啶(5-Fu)500mg。栓塞剂采用超液态碘化油及明胶海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5%(15/20),对照组40%(8/20)(P〈0.05)。两组0.5、1、1.5、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90%,75%;65%,45%;60%,25%;治疗组0.5、1、1.5生存率较对照组无明显提高(P〉0.05),2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毒副反应无差异。结论 热疗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优于单纯介入化疗栓塞术,且不增加毒副作用,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