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具有广阔的治疗前景。本文综述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因其发病率日益升高,危害性大,目前已和肿瘤、心脑血管病并列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三大疾病。近年来,对该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现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学无“骨质疏松”病名,它隶属于“骨痹”、“骨痿”范畴。历代医家一般认为,本病病因病机的关键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虚,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肾,与肝脾胃有关,本虚以肾(气、阴、阳)虚为主,涉及肝阴、脾气及气血不足,标实多为胃火、瘀血、气郁。…  相似文献   

3.
固本壮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评价固本壮骨胶囊的疗效和女全性。方法:我们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7月按照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审批办法,通过与骨松宝颗粒剂(无糖型)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的临床观察。对22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治疗后两组都有明确疗效,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在改善腰膝酸软和步履艰难这二个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骨密度的变化,各部位3个月和6个月的骨密度改变,两组无明显差异,而试验组在提高腰椎骨密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另外,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和心电图均无改变。结论:固本壮骨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该病的防治成为一个迫切问题。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根据祖国医学有关理论,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仅在临床上采取辨证治疗、专方治疗、针灸、气功等多种疗法取得了良好疗效,而且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本文拟就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现状作一概括。1单味中药的研究1.1黄芪本药为补气要药,《日华子本草》谓其“助气,壮筋骨”。谢华[1]…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伴随着现代文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多发病。现代医学把骨质疏松症分为两类:其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病。其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由一些病症引起,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病,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独到的优势。本文进一步研究中药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领域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质减少、骨的微观结构改变,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并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因其发病率日益升高,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对该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现将近几年来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军亮 《陕西中医》2012,33(1):119-121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及骨骼疼痛、身材缩短、脊柱变形、骨折四大主症,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是  相似文献   

9.
强肾密骨液电渗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褚小刚 《江西中医药》2003,34(12):12-12
1 临床资料自 2 0 0 1年 1 0月至 2 0 0 2年 1 2月共观察了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OP)患者 5 1例 ,均为女性 ,年龄 45~ 70岁 ,平均年龄为 49岁 ;绝经年龄平均 ( 4 5± 2 .2 )岁 ;均已绝经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痛 ,病程 1~ 2 6年之间。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制订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 ,具备腰背痛 ,或有骨折史、骨密度减少 2个标准差以上者。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要求 ,中医辨证为肾阳虚证。病例排除标准 :⑴不符合上述西医诊断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笔者通过检索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发现,肾精亏损是本病的根本,肝疏泄功能不足、脾运化功能异常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而血瘀是骨质疏松症发展的必经阶段。现代研究从肾、肝、脾及瘀的角度着手治疗骨质疏松症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其机制为激活或抑制骨质疏松症相关的PI3k/Akt、MAPK、Wnt/β-catenin、NF-κB和OPG/RANKL/RANK信号通路,从而维持体内的骨平衡。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克斯  钱先 《吉林中医药》2009,29(2):178-18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由于骨质脆性增加、强度下降,从而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及骨骼疼痛、身材缩短、脊柱变形、骨折四大主症.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是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量的骨矿密度指标.本文参考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文献百余篇,结合导师钱先主任医师的临床探索,对本病的中医药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督脉、肾、现代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提示可以从督脉探寻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并制定治疗方案,有研究表明从督脉论治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了给临床上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提供新选择,从督脉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依据和近几年有关补(益)肾强督、温督灸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机理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我们通过检索近几年国内外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来探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通过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的结合,表明中医药通过补肾益髓、健脾益胃、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治法可影响骨细胞增殖与凋亡,调控相关信号通路,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改善骨结构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越来越多,迫切需要研究开发更为安全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利用天然中草药及其制剂治疗该病已成为医药界研究热点。本文将综述近年以来应用蛇床子素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实验研究及进展,为进一步探究临床应用蛇床子素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韶坤  谢芳  张洪 《河南中医》2005,25(2):79-8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单位体积内骨量绝对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退行性骨质疏松。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理是:由于骨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质形成所致,而治疗上,一般予以钙剂、二磷酸盐、性激素、降钙素、氟化物等等,但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疗效不理想,价格较高不易普及,有的副作用较大等缺点。近几年来,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近几年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病因病机在于机体肝脾肾亏虚和气虚血瘀,诱发机体水谷精微等代谢异常,骨骼失养,骨强度减弱,骨脆性增加。临床治疗应以调补肝脾肾,行气化瘀为主。临床研究也表明具有补肾滋阴、益气活血的中药复方在预防和治疗DOP时有一定的作用。分析DOP的处方组成,发现比较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丹参、地黄、淫羊藿等。探索治疗DOP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将有助于揭示中医药治疗DOP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8.
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Menopausal Diabetic Osteoporosis, 简称MDO)是由绝经及糖尿病双重因素所导致的骨质疏松,为流行全球的老年期常见复合性疾病。以其发病率、致残率高,而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现就近年来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绝经后妇女的高发病,西医对于PMOP有多种治法,但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应用,中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可修复骨质,提高骨量,中医治疗是通过辩证的思想调节全身的功能状态,不仅可调节内分泌,同时对于提高患者整体的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作用,可以起到综合治疗的目的,中医治疗的副作用小,可以长期应用。但是随着女性卵巢早衰的发生率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年轻,POMP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中医所谓"上医治未病",希望可以在POMP未形成前,在预防性治疗方面做出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可改善去势大鼠骨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提高大鼠骨力学性能及BMD,预防骨量丢失。针灸的以上作用与针灸从整体调节去势大鼠内分泌功能尤其是提高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调节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网络平衡,改善骨代谢负平衡状态,降低骨转换率等密不可分。但其机制研究仍停留在较表浅的层面,还未深入到基因水平,应加强针灸对PMOP骨破坏或骨形成过程的调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