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评价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和普通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用随机交叉试验 ,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单剂量 (30 0mg )和多剂量 (15 0mg)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和普通片 ,HPLC法测定血浆中盐酸安非他酮的浓度 ,计算 2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受试者口服单剂量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和普通片后 ,AUC0 -48分别为 (176 4 4± 32 4 8)、(170 9 3± 35 2 4 )μg·h·L-1,cmax分别为 (2 17 6 4± 6 4 4 7)、(2 76 91± 6 8 5 6 ) μg·L-1,tmax分别为 (2 94± 0 80 )、(1 4 4± 0 5 1)h ,以AUC0 -48计算 ,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4 5 4± 14 73) %。口服多剂量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和普通片后 ,AUCss分别为(14 2 4 0± 2 6 0 3)、(14 10 4± 2 2 2 6 ) μg·h·L-1,cmax分别为 (134 83± 31 30 )、(16 6 70± 36 5 0 ) μg·L-1,tmax分别为 (3 0 5± 0 80 )、(1 4 7± 0 5 6 )h ,以AUCss计算 ,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2 4 5± 19 2 9) %。结论 :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氯氮平缓释片在小猎兔犬(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其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6条Beagle犬随机分成2组,采用自身对照交叉实验设计,分别单次口服氯氮平缓释片和普通片各100mg,用RP-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用统计矩法计算。结果:氯氮平缓释片和普通片的tmax分别为(7.3±s 1.0)和(3.3±0.8)h;Cmax分别为(986±274)和(1388±346)μg·L~(-1),t_(1/2)分别为(8.1±1.4)和(9.5±1.0)h;AUC_(0-t)分别为(17452±5618)和(14174±3420)μg·h·L~(-1)。以AUC_(0-t)计算,与普通片相比,氯氮平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0±28)%。2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缓释片具有一定缓释特性,生物利用度优于普通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复方烟酸缓释片与烟酸普通片中烟酸及其代谢物烟尿酸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6只Beagle犬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单剂量口服500mg复方烟酸缓释片或烟酸普通片后,用RP-HPLC法同时测定Beagle犬血浆中烟酸及其主要代谢物烟尿酸的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Beagle犬单剂量口服500mg复方烟酸缓释片和烟酸普通片后,烟酸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2.17±0.61)h和(1.04±0.49)h,Cmax分别为(30.85±4.50)mg·mL-1和(68.05±20.48)mg·mL-1,t1/2分别为(0.69±0.43)h和(0.43±0.10)h,MRT分别为(2.12±0.62)h和(1.72±0.40)h,AUC0-12h分别为(62.17±21.13)mg·h·L-1和(138.67±44.86)mg·h·L-1;烟尿酸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2.42±0.49)h和(1.50±0.45)h,Cmax分别为(0.76±0.34)mg·mL-1和(1.66±0.63)mg·mL-1,t1/2分别为(1.74±1.24)h和(1.64±1.03)h,MRT分别为(2.42±0.62)h和(1.79±0.38)h,AUC0-12h分别为(1.55±0.76)mg·h·L-1和(3.25±1.16)mg·h·L-1。结论单剂量口服复方烟酸缓释片,测得的Cmax、tmax和AUC与烟酸普通片均有显著性差异,受试缓释片的tmax长于参比普通片,Cmax低于参比普通片,说明受试缓释片无突释现象,有一定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盐酸伪麻黄碱缓释片的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盐酸伪麻黄碱(d-peseudoephedrine hydrochloride)缓释片与普通片在正常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交叉po 60 mg普通片和缓释片后的血药浓度,求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单剂量po普通片和缓释片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317.9±99.6)μg·L-1和(205.1±29.8)μg·L-1;t1/2(Ke)分别为(3.9±0.5)h和(5.7±1.2)h;AUC0~24分别为(2 386.8±246.1)h·μg·L-1和(2 310.9±171.9)h·μg·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4±8.8)%.多剂量po普通片和缓释片Cmin分别为(126.6±18.2)μg·L-1和(147.9±18.2)μg·L-1;Cmax分别为(307.9±24.1)μg·L-1和(275.2±26.8)μg·L-1;FI分别为(0.79±0.22)和(0.58±0.14).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犬服用罗红霉素普通片和缓释片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以微生物法测定8只Beagle犬服用罗红霉素普通片和缓释片后的血药浓度,计算出有关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对缓释片生物利用度进行评价。结果8只Beagle犬服用单剂量罗红霉素缓释片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与普通片相比均有推迟,缓释片的tmax平均为4.63±1.19h,而普通片的tmax平均为1.19±0.53h;缓释片的峰浓度Cmax为20.90±4.13μg·ml-1,普通片的峰浓度为28.10±5.30μg·ml-1,两制剂tmax和Cmax间统计学差异明显;缓释片的AUC为158.38±26.71μg·h·ml-1,普通片的AUC为160.84±25.51μg·h·ml-1,与普通片相比,缓释片的生物利用度F为98.55%±8.37%。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制剂AUC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服用罗红霉素缓释片后药物吸收速度较普通片慢,但两者的吸收程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2种盐酸阿呋唑嗪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永利 《中国药房》2007,18(17):1322-1323
目的:比较盐酸阿呋唑嗪缓释片和盐酸阿呋唑嗪进口普通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盐酸阿呋唑嗪缓释片和盐酸阿呋唑嗪进口普通片5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阿呋唑嗪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盐酸阿呋唑嗪缓释片和盐酸阿呋唑嗪进口普通片的Cmax分别为(28·92±9·63)、(32·92±10·23)μg·L-1,tmax分别为(2·7±0·6)、(1·4±1·0)h,AUC0~∞分别为(221·14±59·46)、(245·68±67·20)μg·h·L-1,t1/2分别为(6·68±0·85)、(4·73±1·22)h,AUC0~24分别为(215·20±49·63)、(226·30±53·60)μg·h·L-1。盐酸阿呋唑嗪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2·2±13·2)%。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单剂量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在人体内的药动学特点和国产硝苯地平缓释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以尼群地平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源-质谱联用(HPLC-MS)的方法,测定人血浆中硝苯地平的浓度.结果单剂量口服20mg受试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硝苯地平的Cmax分别为(52.9±31.5)ug·L-1和(52.1±35.6)μg·L-1,Tmax分别为(4.1±1.2)h和(4.7±1.9)h,t1/2分别为(6.9±3.5)h和(7.7±4.5)h,AUC0-36 h分别为(410.7±188.1)μg·h·L-1和(440.4±271.7)μg·h·L-1,AUC0-∞分别为(437.6±206.8)μg·h·L-1和(477.9±290.4)μg·h·L-1.将22名受试者的经时血药浓度录入DAS(ver 1.0)程序,Tmax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Cmax、AUC0-36h、AUC0-∞、t1/2经对数转换后做方差分析,并经双向单侧t检验,两制剂的tmax、Cmax、AUC0-36h、AUC0-∞、t1/2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种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4±40.1%)(AUC0-36h.T/AUC0-36h.R×100%).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RP -HPLC法测定血浆中烟酸的药物浓度,并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Beagle犬测定烟酸缓释片的血药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0 .1ml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直接进样;流动相为乙腈 水相(8 92 ) ,水相含10mmol·L-1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值至4 .0 ,流速为1.0ml·min-1;色谱柱为汉邦科技LichrospherC18(5 μm,2 5 0mm×4 .6mmI .D .) ,检测波长为2 6 3nm。6只Beagle犬随机交叉口服5 0 0mg复方洛伐烟酸缓释片和5 0 0mg标准参比烟酸普通片后,用RP HPLC法测定血浆中烟酸的药物浓度。结果:分析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Beagle犬单剂量口服复方洛伐烟酸缓释片5 0 0mg后,估算的末端相t1 2 为1.3±1.2h ,Tmax为2 .3±0 .8h ,Cmax为35 .3±4 .9mg·L-1,MRT为3.5±0 .6h。复方洛伐烟酸缓释片的AUC、Cmax 明显低于烟酸普通片(P <0 .0 5 )。经配对t检验分析显示复方洛伐烟酸缓释片Tmax明显长于普通片(P <0 .0 5 )。结论:单剂量口服复方洛伐烟酸缓释片后,测得的Cmax和AUC与烟酸普通片均有显著性差异,受试缓释片的Tmax长于参比普通片,Cmax低于参比普通片,说明受试缓释片无突释现象,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阿昔洛韦胃黏附型缓释混悬剂Beagle犬体内药动学过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阿昔洛韦的体内分析方法。并以阿昔洛韦市售普通片为参比制剂,对胃黏附型缓释混悬剂进行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阿昔洛韦胃黏附型缓释混悬剂与市售普通片的AUC0~24分别为(152±s 14), (105±14)mg·h·L-1;cmax分别为(19.3±1.0), (18.1±1.4)mg·L-1;tmax分别为(5.0±0.6), (2.3±0.5)h。结论:阿昔洛韦胃黏附型缓释混悬剂体内缓释效果明显,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别嘌醇缓释片人体药物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别嘌醇缓释片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或多剂量口服别嘌醇缓释片和普通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别嘌醇和氧别嘌醇浓度, 计算两药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受试者口服单剂量别嘌醇缓释片和普通片后的别嘌醇 AUC0~12 分别为 (4. 58±1. 52) mg·h·L-1 和(4 43±1. 40) mg·h·L-1, tmax分别为 (2 .00±0. 41) h和 (1 .25±0 .41) h, cmax分别为 (1 .75±0 .49) mg·L-1和 (2. 06±0 .40) mg·h·L-1。氧别嘌醇 AUC0~72 分别为 (123. 94±23 .39) mg·h·L-1 和 (126. 52±27. 47)mg·h·L-1, tmax分别为 (6 .42±3. 47) h 和 (4. 18±1. 59) h, cmax 分别为 (3 .70±0 .52) mg·L-1 和 (3 99±0 61) mg·L-1。口服多剂量别嘌醇缓释片和普通片后的氧别嘌醇的稳态谷浓度 cmin分别为 (4. 41±0. 76) mg·L-1和 (4 07±0. 76) mg·L-1, 稳态峰浓度cmax分别为 (7. 33±1 .31) mg·L-1 和 (7 .31±1. 25) mg·L-1, tmax分别为 (2. 58±1. 44) h和 (5 .68±2 .03) h, 波动度 DF分别为 (0 .52±0 .18) 和 (0 .58±0 .13)。结论 每日 1次口服别嘌醇缓释片250 mg与每日2次口服普通片相同剂量在吸收程度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健康受试者口服西嗪伪麻缓释片后西替利嗪的药动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口服西嗪伪麻缓释片后西替利嗪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LC-MS)测定法,进行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LC-MS法,测定1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单剂量含西替利嗪5,10 mg和多剂量)后血浆中西替利嗪浓度。结果:口服受试制剂(单剂量含西替利嗪5 mg)后,估算的西替利嗪的药动学参数t1/2β为(9.8±s 2.3)h;tmax为(1.1±0.3)h,cmax为(171±14)μg·L-1,V1/F为(31±5)L,V/F为(45± 9)L,AUC0-(?)为(1 730±187)μg·h·L-1,MRT0-(?)为(10.4±0.7)h。口服受试制剂(单剂量含西替利嗪10 mg) 后,估算的西替利嗪的药动学参数t1/2β为(9.2±1.8)h;tmax为(1.3±0.5)h,cmax为(343±54)μg·L-1,V1/F为 (26±11)L,V/F为(38±12)L,AUC0-(?)为(3 226±298)μg·h·L-1,MRT0-(?)为(10.1±0.8)h。多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后,估算的西替利嗪的药动学参数t1/2β为(10.0±2.3)h,tmax为(1.3±0.4)h,cmax为(268±25)μg·L-1,V1/ F为(17±5)L,V/F为(26±9)L,AUC0-(?)为(2 616±324)μg·h·L-1,MRT0-(?)为(10.0±0.8)h。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西替利嗪在大部分人体内的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单方西替利嗪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2种盐酸氟桂利嗪制剂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用双周期交叉实验设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口腔崩解片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后血浆中氟桂利嗪的浓度,绘制了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20名受试者口服含盐酸氟桂利嗪20 mg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氟桂利嗪的tmax分别为(2.7±0.6)和(2.5±0.6)h,ρmax分别为(55.85±20.66)和(56.74±21.40)μg.L-1,t1/2分别为(6.70±2.46)和(6.89±1.98)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419.0±126.7)和(428.1±175.2)μg.h.L-1,AUC0-∞分别为(465.3±147.8)和(477.0±202.3)μg.h.L-1。以AUC0-t计算,盐酸氟桂利嗪口腔崩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104.6±22.0)%。结论盐酸氟桂利嗪两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硝苯地平骨架缓释微丸;考察其在家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建立准确、可靠的HPLC方法用以测定硝苯地平血浆样品质量浓度。方法以聚乙二醇4000为载体材料,利用固体分散技术,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硝苯地平24h骨架缓释微丸;采用HPLC法对家犬体内血药质量浓度进行分析;利用统计矩的非隔室动力学理论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推断药物的可能存在形式。结果药物可能以无定型形式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在实验所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硝苯地平质量浓度在5.0~200.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准确度、精密度及回收率均符合要求;自制缓释微丸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5.0±1.1)、(5.7±0.8)h;ρmax(29.9±7.3)、(33.8±6.4)μg.L-1;AUC0-t(311.3±71.1)、(308.6±70.1)μ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1±18.4)%;体内外相关性良好(r=0.936 8)。结论自制硝苯地平骨架缓释微丸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4.
赖诺普利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赖诺普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评价赖诺普利试验片与参比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志愿者随机单剂量双交叉口服赖诺普利试验片和参比片10 mg,采用沉淀蛋白法预处理血浆样品后,进行LC-MS-MS法测定。结果:试验片和参比片中药物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54±s 21)和(53±23)μg·L-1,tmax分别为(6.4±1.4)和(6.7±1.1)h,AUC0~36分别为(569±244)和(566±269)μg·h·L-1,AUC0~∞分别为(589±250)和(587±268)μg·h·L-1;按AUC0~36计算,赖诺普利试验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和定量分析线性关系均良好,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经统计学检验,试验片与参比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褪黑素双层控释片,并研究其药动学。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硬脂酸为骨架材料,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和双层压片工艺,制备褪黑素双层控释片。6只Beagle犬随机交叉单剂灌服褪黑素双层控释片(6 mg)或参比制剂(3 mg),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褪黑素浓度,3P97程序推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灌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t_((1/2)ke)分别为(3.3±s0.9)和(1.2±0.5)h,c_(max)分别为(8±5)和(11±4)μg·L~(-1),t_(max)分别为(1.0±0.4)和(0.50±0.20)h,AUC_(0-(?))分别为(38±16)和(25±8)μg·h·L~(-1)。结论:研制的褪黑素双层控释片具有速释和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 3种亚叶酸钙制剂 (国产片剂、胶囊和进口片剂 )在 12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同体交叉试验后 ,测定血浆中亚叶酸钙浓度 ,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国产片、胶囊和进口片单剂量 75mg ,po后 ,Tmax 分别为 ( 2 .5±s0 .3)h ,( 2 .5± 0 .3)h和 ( 2 .4± 0 .3)h ;Cmax为 ( 654± 146) μg·L- 1,( 599± 132 ) μg·L- 1和 ( 640± 163)μg·L- 1;AUC0~∞ 为 ( 7811± 1481) μg·h·L- 1,( 70 91± 1397) μg·h·L- 1和 ( 7898± 1855) μg·h·L- 1;T12 为 ( 8.7± 0 .6)h ,( 8.6± 0 .4 )h和 ( 8.6±0 .5)h。国产片、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 10 1± 14) % ,( 93± 11) %。结论 :3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