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郑州市综合医院开展精神科院际会诊的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01—2011-12郑州市综合医院邀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或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精神科院际会诊10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邀请会诊医院及科室分布、原发病、会诊原因、会诊后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邀请精神科会诊的综合医院以二级医院居多,会诊科室中内、外科占前两位,最常见的精神科诊断依次是:抑郁症、神经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结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开设精神、心理科以及时处理院内各科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未设置精神、心理科的综合医院,开展精神科院际会诊,既有利于临床各科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专科诊治,又有利于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发展,同时应加强综合医院各科医生精神、心理知识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医学心理科会诊情况。方法:2004年9月至2009年9月期间医学心理科会诊534例,分析其申请科室、申请理由以及精神障碍的诊断和处理。结果:综合性医院医学心理科会诊中最常见的精神科诊断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和心境障碍。结论:应在综合医院积极开展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服务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老年患者精神(心理)服务需求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某综合医院老年精神科会诊的168例患者,对其社会人口学资料、会诊科室、会诊原因、精神科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申请会诊的各科室中,前三位分别为神经内科(34.5%)、呼吸内科(19.1%)、高干病房(10.1%);常见会诊原因依次为以谵妄为主的意识障碍(20.8%)、躯体不适(19.6%)、焦虑抑郁(17.9%)、睡眠障碍(11.9%);会诊常见诊断主要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34.5%);处理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结论 综合医院老年患者对精神(心理)服务需求大,精神科会诊联络服务有助于住院老年患者全面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10年间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10年变化的情况。方法:对本院1991年和2001年临床各科住院病人邀请精神科会诊的数量、科室分布、精神科诊断与处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会诊率1991年与2001年分别为0.45%与0.71%,呈上升趋势;会诊的科室以内、外科为主,会诊的疾病种类1991年与2001年前三种疾病仍分别是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神经症。结论: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精神医学问题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综合医院精神科急会诊与普通会诊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精神科急会诊与普通会诊的特征差异。方法2007年度申请精神科会诊的病例279例,分析申请科室、原发病、申请理由、精神科诊断处理,比较急会诊与普通会诊的差异。结果综合医院精神病学急会诊主要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75%~85%),普通会诊以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及神经症为主。结论应在综合医院积极开展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服务,急会诊与普通会诊的诊断差异有助于精神科会诊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在综合医院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综合医院精神病学会诊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2007年度申请精神科会诊的病例279例,分析其申请科室、原发病、申请理由及精神科诊断处理。结果综合医院精神病学会诊中最常见的精神科诊断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结论应在综合医院积极开展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服务及对综合科医生加强精神病学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院内精神科会诊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目的探讨联络精神病学在综合医院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内综合医院精神科向非精神科310例患者提供的411次会诊。结果总会诊率0.6%,其中59.03%的患者来自内科;会诊后的诊断主要为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36.5%)、神经症(32.9%)、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共106%);会诊医嘱执行率达98.1%;精神科问题经会诊处理后的总有效率达89.2%。结论综合医院内精神科会诊可及时发现和治疗精神障碍,并拓展精神病学业务  相似文献   

8.
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5年变迁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了解大型综合医院精神医学联合会诊的变化趋势。方法:将本院1994年和1999年邀请精神科会诊的科室分布、病种、诊断、转科及用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会诊科室中内、外科会诊比例显著上升,妇产科、神经内科会诊比例显著下降。诊断以器质性精神障碍、抑郁性神经症显著上升,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比例有一定程度上升,精神分裂症比例有较大幅度下降。会诊后转入精神科的比例显著下降,使用精神药物的比例显著上升。结论:综合医院的精神医学问题需要精神科医生的协助处理。应加强联络-会请精神病学的工作,精神医学服务特别是对轻性精神障碍的诊疗应主动延伸至综合科室。  相似文献   

9.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对会诊联络服务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对精神科会诊联络服务(CLS)的需求。方法:对我院临床各科申请精神科会诊的住院患者,共131例,进行精神科会谈,得出精神障碍的诊断及治疗建议;并对患者进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精神科会诊联络服务需求临床调查表评估和调查。结果:①精神科会诊率为1.37%(95%可信区间:1.14%-1.59%),精神科会诊后精神障碍的诊断:神经症性、应激相关以及躯体形式障碍为30.5%(n=40),器质性精神障碍22.2%(n=29),心境障碍16.0%(n=21),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障碍12.2%(n=16),精神分裂症,分裂性障碍和妄想性障碍9.9%(n=13)。②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焦虑症状检出比例为37.9%(39/103),抑郁症状检出比例为61.2%(63/103)。③对精神科治疗的需求:72.8%患者对精神药物治疗表示兴趣;57.3%对心理社会治疗有兴趣。④需求相关因素:患者对精神药物治疗需求与3个因素有关:是否有焦虑症状(P:0.001),既往是否接受过精神科药物治疗(P=0.005),以及患者最近一段时间(至少1周以内)的睡眠状况(P=0.014)。心理社会支持需求与2个因素有关:是否有焦虑症状(P=0.006),是否患者自己提出会诊申请(P=0.038)。结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伴发心理社会问题及精神障碍时,对精神药物及心理社会治疗的需求均相当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2008年与2014年综合医院精神科联络会诊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08年及2014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各科室邀请精神科会诊情况。结果:精神科会诊患者2008年257例,2014年为688例;两年的会诊率、会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2008年相比,2014年患者单次会诊比例显著增加(Z=4.20,P0.05);内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肿瘤科会诊比例显著增高,外科、感染科和老年科会诊比例显著降低(P均0.05);患者因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和既往精神障碍史但目前无症状的会诊比例明显增高,而急性脑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的比例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6年间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对精神科联络会诊需求无明显变化;非精神科医生对患者精神问题的关注增高,但识别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了解上海市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等现状。方法 对上海市区15所三级和14所二级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院规模及医疗服务资源;精神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状况;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开展情况以及医院对临床医师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情况等。结果 (1)在29所综合医院中,17所甲等医院设置精神卫生科室,占59%,显示近年来综合性医院开始重视精神卫生服务工作。(2)已设立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中精神科年会诊率为0.63%;而未设立的医院中精神科会诊率为0.10%,两者间差异具非常显著性(P>0.01)。(3)在被调查医院中仍有55%的医院未开展或仅是偶尔开展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工作。(4)精神科医师以不同形式和程度参加各科医疗工作;(5)已设立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其临床医师在接受精神卫生培训方面显著优于未开设精神卫生科室的医院。结论 需要大大提高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且设立精神卫生机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神经症患者就医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神经症患者发病后的在情况。方法:对1998年7月~1999年8月前来门诊咨询,符合CCMD-2R神经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了解其发病后的就医情况。结果:有48例首诊于精神科‘47例首诊或反复长期就诊于综合医院内科等,尤以焦虑症和凝症症患者为多;5例癔症发作时求助于迷信活动。结论:约有半数神经症患者发病后去综合医院治疗,因此在综合医院普及精神医学知识,设立心理咨询或精神科门诊,开展联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内精神科联络会诊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某综合医院1年内精神科联络会诊病例688例,完成自制调查问卷,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会诊病例最多分布在神经内科(19.3%),其次为心内科(9.7%)、骨科(9.3%)、消化内科(8.9%)、呼吸科(8.7%)以及脑外科(7.0%);患者年龄分布以40~69岁(53.2%)和20~29岁(13.5%)为多;会诊主要原因为急性脑病综合征(25.7%)、精神病性症状(22.8%)、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12.9%)和既往有精神障碍史而目前无明显症状者(13.8%);会诊诊断主要包括躯体疾病伴精神障碍(21.4%)、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0.9%)、脑器质性精神障碍(20.1%)等。结论:综合医院精神科联络会诊涉及各科室、各年龄段;主要会诊原因为急性脑病综合征和阳性精神病性症状,而抑郁、焦虑症状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14.
Improvement of services for phys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psychiatric problems is a noteworthy issue in general hospitals. Among 1249 general hospital in-patients referred for psychiatric consultation, concurrent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ICD-10) were diagnosed in 84% of cases. Any concurrent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 was associated with dramatically low functioning (GAF = 46), indicating serious psychosocial impairment. This is a striking new finding of clinical importance. The effect on functioning was similar for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other mental disorders, and combined mental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dual diagnoses), with no gender differences. This finding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specialized interventions among general hospital in-patients referred for psychiatric consultation.  相似文献   

15.
综合医院老年精神科联络会诊:附1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探讨综合医院老年精神科联络会诊的特点。方法对申请精神科会诊的131例综合医院老年患者,通过精神检查依照ICD—10进行诊断,并电话随访疗效。结果患者年龄65~109岁,平均(77.62±9.09)岁;会诊请求中最困扰的精神问题为行为障碍(69.5%),会诊诊断谵妄状态(42.0%)最为常见;会诊后疗效很好和有效的比例分别为36.6%、57.1%。结论综合医院老年精神科会诊有其特点,会诊有助于精神状态的判别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