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4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20例(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西酞普兰组22例(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和6周分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的HAMD总分分别从治疗前(23.06±2.22)分和(22.78 ±2.03)分降至(7.76 ±2.98)分和(7.90±3.11)分;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7.3%(x2=0.046,P=0.830),痊愈率分别为50.0%和45.5%(x2=1.828,P=0.176).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抗抑郁疗效相同,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2.
瑞波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经宇 《精神医学杂志》2007,20(3):159-160,166
目的比较瑞波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波西汀组、西酞普兰组两组疗程均为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减分值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生命体征等观察药物安全性。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6周后,瑞波西汀组HAMD总分减分值为(16.4±5.6),西酞普兰组为(16.2±6.8)分,两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瑞波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西酞普兰相似,不良反应少而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30例)及西酞普兰(30例)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治疗时出现的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西酞普兰组均在第1周末起效,第2周末出现显著疗效。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HAMD、HAMA减分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第1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西酞普兰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均有较好的疗效,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4.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80例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1~2周,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HAMA评分均较帕罗西汀组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4~6周,两组相仿(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5.7%和54.1%;帕罗西汀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0.6%和61.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1.6%,较帕罗西汀组44.4%显著为低(P<0.05).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帕罗西汀相似,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5.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对照方法 ,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后第2、4、8、12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12周末HAMD减分率分别为(49.06±19.99)分、(28.88±16.75)分,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12周末CGI减分率分别为(2.02±1.00)分、(3.01±1.12)分,两组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TES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既有效又安全的新型抗抑郁药,适合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瑞波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受试者分别口服瑞波西汀胶囊8mg/d(4mg/d起,周增至治疗量)或西酞普兰40mg/d(20mg/d起,周增11至治疗量)。采用HAMD、HAMA、CGI及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搜集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抑郁症80例,其中瑞波西汀组40例(试验组),因药物不良反应脱落1例,因其他原因中途退出1例,实际完成38例。西酞普兰组40例(对照组)。经治疗6周后,瑞波西汀组HAMD、HAMA总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相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波西汀组有效率(HAMD减分率≥50%)为76.3%,西酞普兰组为77.5%,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率(HAMD、HAMA总分≤8)瑞波西汀组为57.9%,西酞普兰组为5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GI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分析显示,两组不良反应的症状和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波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与西酞普兰相当,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是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5例抑郁障碍患者(ICD-10)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文拉法辛组,艾司西酞普兰剂量10~20mg/d,文拉法辛75~225 mg/d治疗6周,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5.7%,治愈率40.0%,文拉法辛组有效率86.7%,治愈率4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艾司西酞普兰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头痛、困倦、头晕、恶心等,发生恶心的不良反应与文拉法辛有显著差异,其他与文拉法辛无差异.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疗效和不良反应与文拉法辛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疾病伴发焦虑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2005年2月-200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躯体疾患伴发焦虑患者进行开放性平行对照研究,对照组用帕罗西汀治疗,为期六周,采用HAMA、CGI量表评定临床效果,以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入组共33例(艾司西酞普兰17例,帕罗西汀组16例),临床判断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的显效率分别为62.1%和64.49/6,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一周,艾司西酞普兰组HAMA减分率优于帕罗西汀组,治疗两周后无显著差异。副反应的发生率,艾司西酞普兰组为15.6%,远低于帕罗西汀组的24.6%。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起效快的治疗躯体疾病伴发焦虑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焦虑共病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抑郁焦虑共病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35例和帕罗西汀35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和HAMA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其中艾司西酞普兰组在治疗第1周即显著下降(P〈0.01),而帕罗西汀组则在治疗第2周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焦虑共病障碍均安全有效,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0.
阿立哌唑对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即分为合用组(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32例,单用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30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4、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半夏泻心汤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女性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合并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躯体形式障碍女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半夏泻心汤合并帕罗西汀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帕罗西汀系统治疗,共治疗6周.所有入组患者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第2周末起,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较基线时显著降低(P<0.05),而在治疗后第4周末起,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基线时才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第2周末起,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2周末起,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较基线时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1周末,研究组患者的TE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间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6周治疗研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52.94%,X2=8.47,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合并帕罗西汀可有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女性患者,起效更快,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奎硫平对酒依赖患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酒依赖患者急性期戒酒治疗后随机分为奎硫平治疗组(研究组)和维生素治疗组(对照组),研究组给予200~400 mg/d奎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治疗。采用宾西法尼亚酒精渴求量表(PACS)、视觉模拟渴求量表(VA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接受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PACS、VAS和HAMD、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S、VAS和HAMD、HAMA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G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觉醒次数(AN)减少[(5.93±1.53)vs(6.91±1.60),t=2.559,P=0.000],睡眠效率(SE)升高[(68.3±4.17)vs(60.8±4.20),t=7.316,P=0.000],总睡眠时间(TST)增加[(292.5±25.9)vs(271.7±23.3),t=3.451,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潜伏期(SL)、快眼动睡眠(REM)百分比及REM睡眠潜伏期(RL)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可改善酒依赖患者急性戒断后的心理渴求、焦虑、抑郁等稽延性戒断症状,提高部分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国产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国产度洛西汀肠溶片(奥思平)治疗单相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接受国产度洛西汀肠溶片(奥思平组)和进口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欣百达组)治疗,每组30例,平均剂量分别为51.13mg/d和57.35mg/d,观察疗程为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估,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血生化指标、心电图和体质量改变等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奥思平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6.21%,欣百达组为89.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减分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思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65.52%,欣百达为5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思平治疗单相抑郁症的疗效与欣百达相当,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联合极化液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9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单用药组(单用SSRIs治疗)35例和合用药组(SSRIs+极化液治疗)34例。疗程均为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评估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事件。结果:治疗4周,以合用药组HAMA总分、HAMD总分显著下降低于单用药组(F=17.28,F=10.24;P均〈0.05)。合用药组CGI严重程度评分平均(1.5±O.4)分、TESS总分平均(9.4±1.2)分均显著低于单用药组(2.3±0.1)分和(10.5±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SRIs联合极化液治疗老年抑郁症较单用SSRIs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症状及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134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度洛西汀系统治疗)和对照组(氟西汀系统治疗),共治疗8周.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周末起HAMD及HAMA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线时(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末起HAMD及HAMA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线时(P<0.05);治疗后第1、2、4、8周末研究组HAMD及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4周末起SDS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基线时(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第8周末SDS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基线时(P<0.05).治疗后第4、8周末研究组SDS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度洛西汀可有效、快速的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及社会功能,效果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16.
奥氮平对老年抑郁症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12周。两组分别在治疗2、4、8、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HAMD评分降分率显著较大,CGI评分显著较低,两组TESS评分相仿。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阿立哌唑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合并阿立哌唑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伏沙明合并阿立哌唑组(合用组)和氟伏沙明组(单用组),各30例,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合用组在治疗1周末评分差异已有显著性(P〈0.01),单用组在治疗2周末差异才有显著性(P〈0.01),合用组HAMD因子分在焦虑/躯体化和绝望感方面下降较单用组快。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伏沙明合并阿立哌唑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疗效较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31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给予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和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HAMD评分从治疗前(23.32±5.25)分降至(19.03±4.27)分(t=3.53,P〈0.01);治疗8周,HAMD评分降至(8.77±5.18)分(t=9.83,P〈0.01)。TESS评定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结论: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伴失眠的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米氮平组(n=35)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n=33)。米氮平组起始剂量7.5~15 mg/d,最高不超过45mg/d,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从5 mg/d开始服用,最高量不超过20 mg/d,观察期为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末测评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于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评定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8周,米氮平组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4%vs.90.9%,χ2=0.124,P0.05)。治疗8周末,米氮平组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0±2.52)vs.(9.14±2.42),t=4.98,P0.01]。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但米氮平因其可快速改善睡眠质量,更适合对伴有失眠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