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方法随访分析57例低出生体重儿3岁内生长发育及患感染性疾病、血红蛋白、白蛋白的情况。结果3种喂养方式的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速率及血红蛋白、白蛋白均存在显著差异,纯母乳喂养优于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低出生体重儿3岁内追赶性生长不足。结论大力宣传纯母乳喂养的优点,并进行技术指导、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
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4月 ,我院NICU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4例 ,其中出生体重最轻者 80 0g ,最重者 130 0g ;年龄最大者15天 ,最小者生后 1小时 ;2例为孕 32周早产 ,2例为孕 2 8周早产 ;其中 3例因低体重和喂养困难入院 ,1例因并发肺炎入院 ;在NICU中住院天数最长者 31天 ,最短者 2 2天。乳品选择 :母乳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最理想的食品 ,4例病儿中有 2例实现母乳喂养 ,2例因无母乳 ,我们改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喂养方式 :1例经口喂养 ,但因无力直接吸吮母乳 ,我们动员其母亲将乳汁挤出 ,再用奶瓶喂给病儿 ,至出院时已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与母乳、足月儿配方奶、混合喂养等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3个月阶段的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指标增长值的影响。方法广州市与佛山市10家医院新生儿科出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龄不足37周且出生体重小于2 500 g)489例,分为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组(PDF组,n=323)、母乳喂养组(BM组,n=38)、足月儿配方奶喂养组(TF组,n=76)、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联合母乳喂养组(PDF/BM组,n=28)和足月儿配方奶联合母乳喂养组(TF/BM组,n=24),观察及比较各组在出生后1、2、3个月时体重、身长、头围增长值的差异。结果 PDF组在1、2、3个月时的体重增长值均大于BM组(P<0.05),1、3个月时的身长增长值大于BM组(P<0.05),2、3个月时的头围增长值大于BM组(P<0.05)。PDF组在1、2、3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增长值均大于TF组(P<0.05)。结论出院后应用配方奶喂养能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1~3个月阶段的体重、身长、头围快速增长,从而帮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实现追赶性生长,避免或减少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体重不足 2 5 0 0克的新生儿 (不论胎龄大小 ,成熟程度如何 ,统称为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的各个器官各脏器发育不完善 ,适应能力差 ,且生长发育快 ,需要营养物质多 ,只有正确喂养 ,开奶时间得当 ,摄入适量 ,才不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从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因此合理喂养是提高新生儿成活率的关键 ,是保证婴儿获得足够营养物质的手段。本文中就以喂养问题为主题 ,将我们在喂养中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报告低出生体重儿 17例 ,其中男 8例 ,女 9例 ,体重2…  相似文献   

5.
刘颖  田永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780-1781
目的 观察不同喂养方法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体重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Ⅰ组30例,采用液体配方喂养;治疗Ⅱ组30例,采用早产儿配方喂养;治疗Ⅲ组30例,采用普通奶粉喂养,3组患儿均喂养4周.比较3组患儿的体重发育、喂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Ⅰ组体重发育、喂养指标优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P<0.05);治疗Ⅰ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P<0.05).结论 采用液体配方喂养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体重发育优于早产儿配方和普通奶粉喂养.  相似文献   

6.
张爱春  戴燕 《中原医刊》2004,31(23):56-56
低出生体重儿胃容量小,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动力和免疫功能极不成熟,食道下端括约肌压力很低。临床上,通过胃肠喂养往往不易耐受。本科2001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了196例低出生体重儿,在喂养方面,我们采取了有效的喂养措施,改善了胃肠喂养的耐受性,缩短了从胃肠外营养过度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间,杜绝了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了患儿的住院天数,促进了疾病的康复。现将喂养方面的护理体会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为低出生体重儿[1]。在死亡的新生儿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占绝大多数。因此加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科学合理喂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其重要。1临床资料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109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男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患儿采取免吸奶瓶喂养及静脉营养等护理措施。结果:3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成功,患儿体重均能达到理想生长指标。结论:注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护理,是提高其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和比较不同胎龄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肠内喂养状况间的差异。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ELBWI共12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胎龄将患儿分为胎龄<28周组68例和胎龄≥28周组52例。比较2组肠内喂养状况及肠内营养不耐受(FI)情况。  结果  胎龄<28周组生后前3周奶量明显少于胎龄≥28周组(t=-2.208、-13.148、-27.781,均P < 0.05);胎龄<28周组首次达到足量肠内喂养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胎龄≥28周组(t=8.459、22.654,P < 0.05);而恢复出生体重后体重增长速率、出院时体重均明显低于胎龄≥28周组(t=-10.034、-12.042,均P < 0.05)。住院期间胎龄<28周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比例、2周内应用布洛芬比例、抗生素应用时间>2周比例均明显高于胎龄≥28周组(χ2=7.169、6.114、4.544、4.834、4.488,均P < 0.05);而FI持续时间、生后2周内FI发生率及FI复发率明显高于胎龄≥28周组(均P < 0.05)。  结论  不同胎龄ELBWI的肠内喂养状况差异较大,与胎龄≥28周ELBWI相比较,胎龄<28周ELBWI的FI复发率更高,喂养耐受性差,生长发育缓慢。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不同出生体质量儿在生后6个月内的体格生长情况,分析体质量对后续体格生长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在重庆2所大型医院儿保科招募和随访前瞻性队列人数共341人,其中巨大儿(macrosomia,M)组145人,正常出生体质量儿(normal birth weight,NBW)组196人。每月随访1次至6月龄,进行出生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M组生后6个月内的超重率分别为5.8%、7.0%、4.7%、8.1%、12.8%、7.0%;NBW组生后6个月内的超重率分别为1.4%、1.4%、5.0%、5.0%、4.2%、8.4%;两组生后6个月内均出现超重情况且5月龄时M组的超重率与NBW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695,P=0.034);M组中,生后1个月内男婴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大于女婴(t=2.327,P=0.022),在4~5月间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女婴大于男婴(t=-2.216,P=0.029)。M组在生后3个月内体质量的生长速度低于NBW组(t=-6.883,P=0.000)。M组身长的生长速度与NBW组无明显差异。婴儿出生体质量与6月龄身长的体质量Z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M组生后6个月内生长水平高于NBW组,但是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在出生后3个月内M组低于NBW组,出现减速生长的趋势。性别差异仅在M组中存在,M组在5月龄超重检出率最高。出生体质量与婴儿6月龄身长的体质量Z评分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新生儿体重增加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4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符合纳入标准的203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3例和对照组100例,试验组予新生儿早期保健技术护理,对照组予传统新生儿常规护理;收集新生儿出生、出院时和出院后30d及3、6个月的体重;记录第一次皮肤接触持续时间及第一次吸吮持续时间。结果 两组婴儿出生时、出院当天及6个月时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0d和3个月时的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出生后皮肤接触持续时间及第一次吸吮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早期增加母婴皮肤接触时间,可促进婴儿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监测并分析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早产儿0~36月龄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为不断优化早产儿系统保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出生,并在3岁内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服务的163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并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15例和适于胎龄儿(AGA)组148例2个亚组。另选择同年龄段足月儿170名为对照组。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各月龄的生长发育情况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质量在1月龄、6月龄及36月龄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身长在1、6、12、18、24、30、36月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在1、6及36月龄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年龄别身长Z评分(HAZ)在1、6、12、18、24、30、36月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早产儿SGA组WAZ在1月龄至18月龄均低于AGA组(P<0.05~P<0.01),HAZ在1月龄至30月龄均低于AGA组(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营养不良率、超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SGA、AGA组营养不良率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0~36月龄内,早产儿追赶性生长发育趋势良好,但至36月龄仍落后于足月儿,1~12月龄是一个生长高峰期;早产儿SGA组追赶性生长速度低于AGA组,在24~36月龄是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应重视该段时期的儿童保健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LBWI)甲状腺功能(甲功)变化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对日龄大于5天LBWI 145例,正常新生儿62例行甲功检测;并对上述LBWI甲功低下96例及甲功正常49例进行随访至15-30个月(纠正年龄);测量身体生长值及采用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行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的测定。结果:LBWI发生甲功低下与胎龄、出生体重及病危程度密切相关(P<0.05);甲功低下组及甲功正常组在身高、体重、头围生长落后发生率有差异(P,0.05),在MDI、PDI发育值及MDI、PDI低下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结论:胎龄小、体重轻、病情危重可致暂时性低甲状腺激素血症;而暂时性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是影响LBWI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延边地区842名婴幼儿作为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红蛋白值并进行分析.[结果]延边地区6~11,12~17和18~23月龄婴幼儿的年龄别身长(HAZ)值分别为0.44±0.06,0.16±0.06和-0.14±0.07,生长迟缓率分别为1.7%,3.6%和6.5%,不同月龄HAZ值和生长迟缓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别体质量值分别为0.50±0.06,0.22±0.06和0.32±0.03,不同月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延边地区6~11,12~17和18~23月龄男婴幼儿贫血率分别为20.2%,19.7%和9.0%,总贫血率分别为19.9%,17.9%和10.5%,不同月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边地区6~23月龄婴幼儿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较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宫外生长过程中发生发育迟缓的比率和影响因素。方法:从极低出生体重儿中选出181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记录其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性别、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首次肠内营养供给时间、首次完全肠内营养供给时间。同时在其生长到37~42周时测量患儿的体重、身长、头围,研究宫外发育迟缓几率和各类危险因素,并同时研究适于胎龄儿和小于胎龄儿宫外发育迟缓发生几率。结果:发育迟缓的患儿胎龄、出生时的体重、身长以及头围均明显低于发育正常新生儿,同时其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首次肠内营养供给时间、首次完全肠内营养供给时间均大于正常发育新生儿,且小于胎龄儿发育迟缓发生几率明显高于适于胎龄儿。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包括胎龄、营养摄入时间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0~24月龄儿童身长平均增长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1975至2015年我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历次调查的0~24月龄儿童身长测量值.按时间顺序构建初生身长和各月龄身长动态数列.以初生身长为基期水平及《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测算增长值的年龄段,计算历次调查不同月龄阶段的身长月平均增长量,并进行纵向、横向、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童学龄前体格发育状况,并探讨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对其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1999年6月~2005年6月出生的106例早产且出生体重<2000g儿童作为早产组,同时按照1∶1匹配选择对照,合计男72对、女34对。于2005年10~12月调查时儿童为0~6岁。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及其家庭当前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环境状况,测量身高、体重、头围和胸围评价其生长发育,通过身高别体重的中位数百分比法评定其营养状况。结果早产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和胸围发育均落后于对照组;其营养不良发生率也较对照组高。结论0~6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童体格发育与同龄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纵向随访合肥市城区低出生体重儿(LBWI)0~12月体格发育情况,科学评价LBWI婴儿期生长速率,明确LBWI出生后的生长追赶状况,为生长发育监测及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LBWI出生队列,共228名LBWI进入随访队列,在儿保系统中选择同期的161名正常出生体重儿(NBWI)作为对照组,监测婴儿0~12月龄体格发育结果。结果 LBWI男女婴体重、身长、头围各指标在婴儿期均明显低于 NBWI组同性别婴儿,LBWI和NBWI婴儿期最大生长速率在生后前3个月内,LBWI组男女婴在1~3月期间体格发育指标增长速度大于NBWI组,3月龄之后各体格指标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其中体重和头围顺位为1月龄>2月龄>3月龄,身长顺位为3月龄>1月龄>2月龄,LBWI在1岁内体重、身长和头围呈追赶生长,且6个月内追赶较快,尤以4月内明显。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LBWI)和足月低出生体重儿(MLBWI)体格发育增长速度存在差异,PLBWI出生后6月内增长速度基本大于MLBWI,但两组男女婴最大生长速率均出现在生后前3个月内。结论 低出生体重对婴儿的体格发育存在影响,LBWI男女婴婴儿期最大生长速率均出现在生后前3个月内,各体格发育指标增长速度大于NBWI,且各体格发育指标呈现追赶性生长,在4月龄内尤为明显,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6月内体重、身长增长速度基本大于足月低出生体重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