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HPLC分析桃儿七中鬼臼毒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桃儿七鬼臼毒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并比较研究桃儿七不同生长地、不同营养器官中鬼臼毒素的含量。方法:筛选适当提取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0.04%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90nm,柱温30℃条件下,记录液相色图谱。结果:鬼臼毒素的线性范围在0.2~1.4μg,r2=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小于1.97%,表明该法适用于不同生长地桃儿七中鬼臼毒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宁夏六盘山的桃儿七样品根中鬼臼毒素含量最高,云南纳帕海的含量最低;而茎中的含量以云南纳帕海的样品为最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生态因子与桃儿七根及根茎中鬼臼毒素及总木脂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HPLC测定5个省区87份桃儿七样品的鬼臼毒素含量,采用UV测定总木脂素含量;结合生态因子(地形、土壤、气候)采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产地桃儿七中鬼臼毒素与总木脂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分别达到1.001%~6.230%,5.350%~16.34%.SPSS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鬼臼毒素含量与总木脂素含量呈线性正相关;采样区域内,桃儿七中鬼臼毒素、总木脂素含量与纬度、年均降雨量呈强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呈强负相关关系,与速效钾分别呈较弱、强正相关关系,与坡度、年均气温均呈较弱负相关,且鬼臼毒素含量与速效磷呈较弱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桃儿七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及鬼臼毒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桃儿七组织培养体系及其鬼臼毒素的提取检测方法。方法以桃儿七成熟分离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活性炭(AC)对无菌苗诱导的影响;以桃儿七无菌苗切除后约2.0 cm的根茎为材料,考察不同浓度激素对根继代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定期对继代根、叶(叶柄)及培养基进行鬼臼毒素的提取及HPLC法检测。结果分离胚在MS+2.0%蔗糖+0.4%琼脂+1.0 mg/mL GA3+1.0 g/L AC的培养基培养20 d后,无菌苗诱导率为92.0%,无菌苗生长发育良好;切除后约2 cm的根茎接种在MS+2.0%蔗糖+0.4%琼脂+1.0 g/LAC+1.0 mg/mLIBA继代40 d后,根长11.59 cm,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对继代根、叶(叶柄)及培养基进行鬼臼毒素的提取及HPLC法检测显示,鬼臼毒素量大小依次为根培养基叶(叶柄),50 d后分别为33.17、12.97、4.55μg/mL。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桃儿七组织培养体系,证明了利用桃儿七根培养生产鬼臼毒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中鬼臼毒素和总木脂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桃儿七中鬼臼毒素和总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对其资源利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产地共126个桃儿七样品中鬼臼毒素和总木脂素含量,采用参比波长法测定桃儿七中总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桃儿七中鬼臼毒素和总木质素的含量均以产自甘肃省永登县自然保护区样地的样品含量最高,产自西藏自治区江达同普乡样地的样品含量最低,前者分别为7.40%,20.66%,后者分别为0.40%,5.46%,两者分别相差近19倍和4倍。桃儿七中鬼臼毒素与总木脂素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两者的含量表现出海拔较低、纬度较高地区样地的含量较高的特点。结论:2种含量测定方法均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以鬼臼毒素含量和总木脂素含量为指标评价桃儿七资源利用价值较为客观;本研究的结果,对于桃儿七野生资源采集和栽培生产基地建设的产地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桃儿七中鬼臼毒素的热回流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鬼臼毒素提取率作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桃儿七中鬼臼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3%,液料比16∶1,提取温度42℃,在此条件下鬼臼毒素提取率理论值为8.60%,实际测得值为8.47%,两者较接近。结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鬼臼毒素提取条件优化合理可行,验证试验表明所得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和鉴定濒危藏族药桃儿七茎部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为保护桃儿七植物资源和发现新的天然活性菌株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对桃儿七茎部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利用TLC和HPLC检测其代谢产物中的鬼臼毒素类成分,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乙腈-水(40∶60)。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9株内生真菌,其中菌株J-1,J-2,J-3的发酵液中含有鬼臼毒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Chaetomium globosum strain MF564,C.sp.4RF3和Pseudallescheria sp.T55。结论:从桃儿七茎中分离到3株产鬼臼毒素类成分的内生真菌,分别来源于2个新属的不同种菌株,为开发新绿色生物能源和实现内生真菌工业发酵生产鬼臼毒素类成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桃儿七果实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为人工引种栽培植物桃儿七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鬼臼毒素为分析对象,采用反相C18柱,甲醇-乙腈(15∶25)混合溶液-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0nm;流速1.0mL/min进行试验,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处理分析。结果:不同来源的桃儿七果实药材指纹图谱高度相似,指纹图谱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基本一致,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差异较大,表明不同来源的桃儿七果实药材化学成分种类相似,含量差异较大。结论:采用相似度作为定性指标、鬼臼毒素作为定量指标,能评价不同来源桃儿七果实药材的内在质量。提示合理的人工栽培植物桃儿七能替代野生资源,不仅指纹图谱相似度高度一致,而且鬼臼毒素含量相近或更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白术中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对白术在全国主产区5省份的地形适宜性进行区划研究,为开展白术种植的合理区域选取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对全国5省份40个产地白术实地采样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不同地形因子条件下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变异,海拔、坡度、坡向对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并应用空间技术,依据白术内酯类成分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基于地形因子的白术生态适宜性区划。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和山区适宜白术生长,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较高,北方平原地区区域内地形条件不适宜白术的生长,但可以将白术种植在区域内地形条件适宜白术的生长的丘陵和山区地带。最适宜白术内酯类成分积累的地形条件为海拔(200 m以上),坡度(3.00~4.99°)。 相似文献
9.
通过北柴胡中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河北省北柴胡的地形适宜性进行区划研究,为选取种植柴胡的合理区域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对河北省43个产地的柴胡实地采样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不同地形因子条件下柴胡中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海拔、坡度、坡向对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并依据柴胡皂苷类成分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应用Arc GIS进行了基于地形因子的河北省北柴胡生态适宜性区划。最适宜柴胡皂苷类成分积累的地形因素为海拔(600 m以上)、坡度(4.00~5.50°)、坡向(阳坡),因此,将北柴胡种植在太行山、燕山等地形条件相似的山区地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时珍国医国药》2016,(12)
目的为了研究地形因子对栀子中的6种成分含量的影响与生态适宜度。方法利用HPLC/DAD测定栀子中京尼平苷酸、栀子苷、绿原酸、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应用spss19.0对6种成分的含量数据与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Maxengt模型和ArcGIS软件分析地形因子的数值以及权重。结果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含量与坡向相关性最大,京尼平苷酸含量与坡向相关性最大;绿原酸含量与海拔的相关性最大;栀子苷含量与海拔相关性最大;西红花苷-Ⅰ含量与坡度的相关性最大;西红花苷-Ⅱ含量与坡度相关性最大;当海拔为0~100m时,坡向为1~8.5时,坡度为0°~1°时适宜栀子的生长。结论不同产地中栀子的6种成分含量不同,京尼平1-β-D龙胆二糖苷含量和京尼平苷酸含量与坡向有关,绿原酸含量和栀子苷含量与海拔有关,西红花苷-Ⅰ含量和西红花苷-Ⅱ含量与坡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形因子的贵州省头花蓼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对头花蓼中没食子酸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贵州省头花蓼种植的地形适宜性等级划分,为贵州省头花蓼种植最佳区域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对贵州14个县野生头花蓼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地理变异,不同地形条件下没食子酸含量变异,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等地形因子对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并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依据头花蓼中没食子酸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基于地形因子的头花蓼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与结论: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对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影响较大.贵州省海拔较低、阴坡、坡度较小的地区,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贵州东部地区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贵州省中东部地区的地形条件最适宜头花蓼中没食子酸含量积累.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并结合GIS技术对中麻黄在我国的生态适宜性进行预测,以寻找影响中麻黄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及适宜生长区域。对采集到38份中麻黄样本和从CVH中获得的116条中麻黄分布信息运用ArcGIS技术进行分析。利用MaxEnt模型对中麻黄在我国的生态适宜区进行预测。中麻黄MaxEnt模型ROC曲线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的AUC依次分别是0.986,0.958,均大于0.9,趋近于1。中麻黄较高适宜度主要集中在甘肃西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和西藏东北部。模型运算得出的中麻黄生境适宜度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可信度,表明MaxEnt模型对中麻黄在中国潜在分布区的预测效果非常好。为野生资源的探测和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药用真菌猪苓在中国潜在适生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12个省采集到猪苓40个分布数据,结合Worldclim网站上1950—2000年生物气候数据,用最大信息熵模型模拟猪苓潜在的地理分布。结果表明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生态位模型的AUC值为0.959,表明预测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准确性。依据模拟分布值0.5~0.8标定的猪苓分布区域,排除其潜在分布区域,再结合这些区域的地理间隔性,从宏观景观上将猪苓的地理分布格局划分为3个区块: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4省小部分地区;云南、贵州、四川3省交界地区,西藏的东南部地区;山西大部分地区,陕西大部分地区,陕西与甘肃、宁夏交界的东南部。刀切法检测表明,温暖季节平均降雨量对猪苓的分布增益贡献最大,其次依次最干季度平均温度为及年平均温。该研究反映出了猪苓在中国基本的地理分布格局以及潜在分布区域,为猪苓的生境保护以及资源引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该文在基于MaxEnt和ArcGIS的羌活的生态适宜性分析及评价基础上,提出了生长适宜性的概念,并利用ArcGIS软件中标准分级方案的自然断点法,对羌活的潜在分布区域进行了生长适宜性等级划分,生成羌活生长适宜性区划图并统计了不同等级适宜区的面积。结果发现,羌活生长最适宜区段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阿坝州境内,约占总最适生区的60%以上;海拔、9月均温以及植被类型是影响羌活生长的主导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和坡度的增加有利于药材中羌活醇积累,而不利于异欧前胡素积累。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药用植物生长适宜性和品质适宜性的区别,为羌活的生产区划、野生抚育及规模化人工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结合生态因子数据、薄荷地理分布数据、薄荷挥发油含量数据,建立薄荷挥发油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行我国薄荷药材品质区划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薄荷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年均降水量(45.87%)、最湿季平均温(11.92%)、最暖季平均温(7.84%)、5月平均温(6.80%)、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4.42%)、最冷季平均温(3.47%)、海拔(2.92%)。最适宜薄荷生长的生态特征为:年均降水量在[530,1 465]mm、最湿季平均温在[24.5,29]℃,最暖季平均温均在[25.5,29]℃、5月平均降水量(prec 5)在[67,133]mm、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在[8 333,9 643]、最冷季平均温为[1.7,8.3]℃、海拔为[0,165]mm。薄荷品质最佳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苏东部及西南部、安徽中部、山东东部、浙江北部、黑龙江中东部等地区。该研究结果与江苏、安徽等地为薄荷的主产区,其中江苏太仓为薄荷的道地产区,安徽太和县是全国最大的薄荷生产基地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该区划研究为更好地指导薄荷人工种植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华南和西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的广金钱草实地调研,结合夏佛塔苷、多糖的含量,运用最大信息熵模型和地理信息技术,分别筛选出影响广金钱草分布适宜性和品质适宜性的主导生态因子,再对广金钱草的分布和品质进行适宜性区划。分布区划的结果表明,4月均温、最冷季节均温、土壤类型和寒冷指数4个生态因子对广金钱草分布适宜性的影响最大。品质区划的结果表明:1多糖含量与4月降水量呈显著性正相关;夏佛塔苷含量与4月均温、最冷季节均温呈显著性负相关,与10月、11月降水量,4月、5月日照时长呈极显著负相关,与4月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呈显著性正相关,与2月、3月降水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2分别以夏佛塔苷、多糖为品质指标,依据品质区划模型绘制出广金钱草的品质区划图。该研究可为广金钱草生产区划、种植基地选择和定向培育提供科学选址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黄连总生物碱的含量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进行重庆黄连种植的地形适宜性等级划分, 为选取重庆黄连种植最佳区域提供科学依据。在对重庆黄连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 全面分析了不同地形条件下黄连总生物碱含量的变异, 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等地形因子对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并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依据黄连总生物碱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进行基于地形因子的黄连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对黄连总生物碱含量影响较大。重庆黄连种植区域内海拔较低, 阴坡、坡度大的地区, 黄连总生物碱的含量较高;重庆南部地区黄连总生物碱含量较高, 东北部地区相对较低;重庆中南部地区的地形条件最适宜黄连中总生物碱含量积累。 相似文献
19.
蒙药肋柱花为蒙医常用要药。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肋柱花野外分布信息,综合气候、地形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分析肋柱花适宜性分布。ROC曲线的AUC值均在0.99以上,表明最大信息熵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信度高。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肋柱花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2月月平均气温等13个生态因子,其适宜区域集中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包括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正蓝旗等地,与传统道地产区基本吻合。此外,区划结果还提供了肋柱花传统分布区以外的新适宜分布区,为今后开展肋柱花野生抚育,引种栽培的选址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阿拉善地区荒漠肉苁蓉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肉苁蓉为特色名贵中蒙药。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肉苁蓉野外分布信息,综合气候、地形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对阿拉善地区肉苁蓉进行适宜性区划研究。ROC曲线的AUC值均在0.9以上,表明最大信息熵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信度高。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肉苁蓉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植被类型等14个生态因子,其适宜区域集中分布在阿拉善右旗中部(包括塔木苏苏木、阿拉腾敖包镇)、阿拉善左旗北部(包括吉兰泰镇、乌力吉苏木、苏红图苏木)以及额济纳旗的东南部(包括古日乃苏木、温图高勒苏木-拐子湖、巴音宝格德苏木以及绿城遗址附近区域),与传统道地产区基本吻合。此外,区划结果还提供了肉苁蓉传统分布区以外的新适宜分布区,为今后开展肉苁蓉人工引种栽培选址工作和区域发展名贵中蒙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