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前胡”名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现今前胡药材品种原植物的调查,对古代文以及历代本草著作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后认为,“前胡”药名是以其功效命名的,其原植物为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umDunn.)。道地药材的传统产地为江浙一带,并重点讨论了药材前胡与柴胡和紫花前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惠民 《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2):710-711
<正> 前胡是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收载的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P.decursivum Maxim。文献研究认为,《本草图经》和《本草纲目》所述的前胡正品为白花前胡。前胡古今品种都比较混乱,因此对前胡进行本草学研究是有必要的。1《本草经集注》中的前胡前胡始载于《名医别录》:“前胡,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痰满,胸协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由于缺乏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的记载,无法判断其品种来源。陶弘景云:“前胡,似茈胡而柔软,为疗殆欲同,而《本经》上品有茈胡而无此,晚来医乃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六神曲和辣蓼的本草学研究,考证六神曲中辣蓼的基原,理清六神曲组方中辣蓼的正品来源,以利于保证中药六神曲的药用质量。考查古今文献涉及神曲组方和辣蓼的形态特点和应用的记载,结合神曲和辣蓼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经过文献考证,六神曲中辣蓼的正品来源为蓼科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inn.的全草。中药六神曲中辣蓼药用品种混乱,地方习用品较多,历代本草原植物描述不明确以及现代文献记载来源不一,因此应正本清源,确保中药六神曲的药用质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苦菜的本草学研究,考证其名称及基原,澄清文献记载的混乱,理清中药苦菜的正品来源,以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中药资源。考查古今本草文献记载以及应用历史追溯,结合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经过文献考证,中药苦菜正品来源的主流应为菊科苦苣菜属(Sonchus)的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苦荬菜属(Ixeris)的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Houtt.)Stebb.和山苦荬I.chinensis(Thunb.)Nakai.的全草。中药苦菜药用品种混乱,历代本草和现代文献中的原植物名称、产地和特性描述多样,并且存在同名异物的现象,因此应正本清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胡属植物中紫花前胡苷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勤  刘布鸣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2):731-73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胡药材中紫花前胡苷的含量。方法:Shim-Pack CLC-ODS柱,流动相乙腈-甲醇-水(20∶5∶75),紫花前胡苷为对照品,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紫外检测(λ=334 nm)。结果:6个不同品种前胡中的紫花前胡苷含量为0.005%~3.090%。结论:紫花前胡苷不能作为评价前胡属植物的药用指标,但可以作为紫花前胡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伪品前胡—石防风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胡为常用中药 ,《中国药典》收载以白花前胡 Peucedanump raerupotrum Dunn,或紫花前胡 Peucedanum decursivum Maxim .的根供药用。具有散风清热、降气化痰作用。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等病证。随着中药市场的开放 ,笔者发现有以同属植物石防风 P.terbinthaceum (F isch.) Fisch ex Turcz.的根伪充作前胡用。特作如下生药学鉴定。1 性状鉴定本品呈长圆柱形 ,下端稍有分枝 ,长约 5~ 8cm,直径 0 .8~ 2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 ,顶端有茎痕及少量纤维状叶鞘残基 ,外表较粗糙 ,有明显的纵皱纹、根痕及多数突起的皮孔。…  相似文献   

7.
单锋  袁媛  郝近大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7):3399-3403
通过本草文献,梳清独活、羌活的本草源流,确立其基原。考证历代本草著作,并结合现代资料进行分析。《神农本草经》中独活应包括独活和羌活2类中药,南北朝时期已区分药材。唐宋时期已认识到二者的临床区别,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始将二者从本草上区分开来,由于本草家多泥古,尤其是李时珍将二者合为一条,引起了混乱。但是在药材商品和临床上,二者依然是区分的。历代羌活均为羌活属植物,基原为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和宽叶羌活N.forbesii。而独活品种较为复杂,但至少在宋代就已经应用当归属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f.biserrata,并作为正品延续下来。最早的独活应不包括羌活属植物,羌活可看成历史上的一优选的"新兴品种"。  相似文献   

8.
黄精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本草中记录的中药黄精的基源植物,对黄精进行全方位的本草考证,为中药黄精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查阅古籍,从源流、名称、产地、功效考证黄精。结果:通过翻阅历代文献以及《中国植物志》考证出现代药用黄精的品种来源有三种: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结论:中药黄精的疗效好,用量广,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良好的发展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宋芷琪  李斌  田琨宇  洪霖  吴威  张会永 《中草药》2022,53(3):948-964
前胡和紫花前胡分别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与紫花前胡P.decursivum的干燥根,为临床常用中药材,二者均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白花前胡活性成分以角型吡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主,而紫花前胡所含活性成分以线型呋喃香豆素为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花前胡...  相似文献   

10.
苍耳本草考证和药用文献考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苍耳的药用情况进行本草考证及文献考实,方法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植物资源普查及商品药材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苍耳药用品种自古并不混乱,但在名称和原植物形态描述中,与石竹科卷耳某些特征一并描述,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现代文献《中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中苍耳原植物图片有误应予纠正。结论 苍耳药用基源正品应为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相似文献   

11.
枸杞子Lycii Fructus与菊花Chrysanthemi Flos均为药食两用中药,两者配伍组成的枸杞子-菊花在疾病治疗与养生保健中应用广泛.从应用历史与药性理论角度系统梳理考证了枸杞子-菊花的配伍历史渊源,并通过搜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枸杞子与菊花同方配伍方剂以及含有该药对中成药,总结了该药对应用主治、配伍比例...  相似文献   

12.
前胡及其混伪品的中药鉴定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沿胜  吴沿友  刘宇婧  邢德科  于睿 《中草药》2017,48(11):2335-2339
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作为前胡药材的基原具有降气化痰、疏风散热等功效,多用于呼吸道和肺动脉高压治疗,特别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很高药用价值。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综述了近年来前胡及其混伪品鉴定方面的研究成果。DNA条形码技术在药用植物和药材鉴定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应用能力,为此阐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传统鉴定手段应用于前胡及混伪品鉴定的最新进展,同时对各方法优缺点及实用性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中药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4)进行数据挖掘并探究中药治疗汗出偏沮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1984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中药治疗汗出偏沮症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1.4),采用系统集成的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药对分析、核心处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经筛选,共纳入中药处方65首,涉及中药125味,其中用药频次最高的中药为桂枝(45次)、白芍(45次)。高频药对有桂枝-白芍、桂枝-大枣、白芍-大枣等。主要核心处方为白芍、桂枝、大枣、甘草、生姜、黄芪、当归。结论 古今医案云平台(V1.4)分析得出的中药治疗汗出偏沮用药规律研究可指导临床应用,但须注意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4.
远志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与品质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的品质是保障其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现行的商品规格是对已有"辨状论质"传统经验的归纳与总结,但随着中药材野生品种的不断引种驯化及大范围人工种植,部分药材的栽培品在性状及品质上已发生了明显改变,造成这些药材在市场流通规格划分及品质鉴别等认识上产生了分歧。以远志Polygalae Radix为例,从其市场流通规格划分现状入手,结合现代品质评价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探讨品系/基原、产地/气候区划、生长年限/采收期及药用部位等对远志药材质量的影响,以期揭示远志药材性状与药材自身品质的相关性,为后续远志药材商品规格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明确今后远志药材品质评价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陈蒙  林龙飞  刘宇灵  邵金鑫  王春民  李慧  杨宇杰 《中草药》2019,50(13):3237-3245
中药经典名方的研发是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和提高临床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经典名方中药材基原的确定对其研发尤为重要,是保证质量、药效及安全性的源头。"术"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为经典名方中常用中药。但南北朝以前"苍术""白术"均可作为"术"入药,未做明确区分,致使本草考证是含"苍术""白术"经典名方研发中的难题。结合历代本草,从植株形态、产地、性味、功效等方面梳理"术"的历史变迁,以期为"术"的本草考证以及经典名方的研发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菊科蓝刺头属Echinops植物是世界传统医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该文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对蓝刺头属植物在我国传统中医药及一些少数民族医药中心的应用及现代研究做了简要介绍及评价,并对其在我国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等民族传统医药中应用及相关研究进行概况。为进一步综合准确的利用和研究这一丰富植物资源,从而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对临床应用、新药研制及扩大药源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本草中记载的中药玉竹的基源植物,并对中药玉竹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为研究中药玉竹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查阅历代本草书籍,从形态、功效以及炮制方法鉴别女萎和葳蕤,又对中药玉竹进行本草考证,分别进行了名字来源的考证,植物形态的考证以及对其功效进行了论证,并对现代玉竹的食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考证出玉竹在历代本草品种来源:本草中记载的葳蕤为现代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本草中记载的女萎为今毛茛科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玉竹的本草考证包括名字来源的考证,玉竹又名荧,地节,马薰,称为玉竹以表示根状茎形状。茎似小竹竿,叶光莹如竹叶,地下根状茎长而多节,故有玉竹和地节之称。形态考证:根状茎圆柱形,互生叶,叶椭圆形,先端尖。玉竹功效为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玉竹现代不只作为药品应用,还广泛应用在保健品以及食疗中。结论:玉竹作为传统的药食两用的中药材,适应广,用量大,疗效好。加强对玉竹的应用研究,生产方面的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将玉竹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把玉竹的产业做大、做强,让玉竹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表明玉竹具有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李雪冬  潘烨华  田雨闪  杨烨  龚普阳 《中草药》2022,53(18):5873-5883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为药食两用的传统药材,在我国中医药及多民族医药中具有广泛且悠久的应用历史。不同医药体系、民族、地域及时期对余甘子的药用方式及功效认识存在差异。通过对历代本草典籍考证,系统梳理和归纳了余甘子的名称、基原、产地、用法及功效,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余甘子的鲜干差异、炮制工艺、道地品质与质量控制等现代研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余甘子的临床有效应用、功能产品开发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