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古代病名以"浸淫疮"为主,其发病与外感六淫密切相关,外感邪气引动内在风、湿、热邪,内外之邪相互搏结亦为发病的重要原因。文章从外感六淫出发,结合内外合邪的影响,对湿疹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相关的古代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以期为湿疹现代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在外感病中,由于人的体质与六淫的性质都具有阴阳不同的两种属性,故当六淫邪气侵袭肌体之后,邪正博弈,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临床有3种从化类型:1)邪从质化;2)质从邪化(只在某一特定阶段);3)质邪从化。而质邪从化也有3种基本证型:1)质异邪异证相异;2)质异邪同证亦异;3)质近邪同证相似。 相似文献
6.
六淫气象因素与疾病发病相关性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中首次明确提出“六气太过”的说法 ,而明确提出六淫概念的则是宋代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三因极》,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谓六淫 ,为六气太过 ,淫胜之意。《内经》对六淫的认识一开始就是从对患者症状、体征、体质等情况的考虑 ,结合了气象、环境、地理等因素而形成了“六气太过”的说法。《素问·全匮真言论》说 :“春善病鼽衄 ,仲夏善病胸胁 ,长夏善病洞泻寒中 ,秋善病风疟 ,冬善病痹厥。”其中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与发病的关系以及天气与六淫的相关性。下面就近年来气象因素与发病关系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体对外感六淫敏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禀天地之气生,依四时之法成。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息息相通,密切相关。人的体质等个体差异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有明显的影响。故中医学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疾病的发生、发展,就是天、地、人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试从六气与六淫的相对性和适应性、外感六淫与气候因素、外感六淫与体质因素、外感六淫与营卫不和、讨论与结语五个方面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其间常伴有经色、经质的变异。唐良佐老中医在对月经不调的治疗上,既继承了先贤理气,扶脾,固肾等调经治本的常用方法,又不乏其独特 相似文献
9.
10.
11.
邵学鸿;王宣权;何纾文;马赛丽 《浙江中医杂志》2020,(7):534-535
<正>清代温病学家陈平伯于《外感温病篇》曰:\"盖闻外感不外六淫,而民病当分四气。\"医界对于这一病因说的形成和出处鲜有问及,或以为天地使然,勿用质疑,岂不知当作为病因时尚需加以甄别。1六淫肇端风寒暑湿燥火属于自然现象,真正成为中医外感病因当与唐代王冰在整理《素问》时补入的运气七篇有关。对于七篇大论,宋代林亿等在校正《素问》时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2.
13.
六淫学说是前人根据四时外感病的不同特点,联系季节气候变化而做出的理论概括。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在于六气是指正常气候,而六淫是指反常气候,非其时而有其气,或太过,或不及,淫,邪也,过也,甚也,并有侵淫失其节度之意。这是前人区别六淫与六气的传统概念。笔者认为,以气候的正常与反常来区别六淫与六气的概念是不恰当的。试问,六气太过或不及到什么程度、什么界线而为六淫?比如,暑气与暑邪在热到多少度为界,冬天的寒气寒到多少度可变成寒邪?综观古今文献,均未言其标准界线。在同一气候条件下,有的患外感病,有的安然无恙,这一气候对发病者可称为淫,对不发病就可称为气。所以,淫与气的区别,是根据这个环境中患病者与健康者相对而言,相对而言的基础又在于 相似文献
14.
温病学说是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专论,这种学说是在<内经>、<难经>及<伤寒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内容丰富,且临床应用确有实效,成为祖国医学最宝贵的部分,然而其发病与四时气候异常变化有绝对的关系,故笔者从温病的发生与六淫的关系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胡展慧;黄宏;张嘉欣;方传明 《光明中医》2024,(8):1518-1521
探讨六淫学说与戾气学说在病因学认识上的关系与优劣得失。通过阐述六淫学说与戾气学说的来源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行深入分析。吴又可戾气学说的提出,突破了传统风寒暑湿燥火气候变动为外感病因的掣肘,由于认识手段和治疗难以落实,戾气学说未在中医学基础框架上得到体系化发展,基于审证求因后世医家仍沿用六淫之性对传染病病因进行概述。戾气学说与六淫学说在治疗和病因认识上各有得失,两者形成互补,完善了中医病因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17.
对《内经》外感病因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我们都是以记载于《内经》而形成于唐代的五运六气说作为外感病因的立论基础,信奉“外感不外六淫,民病当分四气”的观点,经研究发现,在此之前,古代医生是把寒署的太过和燥湿之气,以及邪风,视为致病因素的,并阐明了它们的致病特点,引发的种种症证,与六淫学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论六淫发病于脑的规律程昭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脑病,是指六淫、七情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脑,导致脑主神明功能失调或髓失其养,思维、情志、感觉、认识、记忆、运动等功能失调,表现以动风,神机失用,思维呆滞,麻木,拘挛痿,疼痛等为主症...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属祖国医学“翳”的范畴。历代治翳之法甚多,笔者以为,由于其病因常与六淫有关,故从六淫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