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建 《医疗装备》2014,(12):92-93
SY-1200型输液泵属于容量式输液泵,采用指压式蠕动机构,与轮式挤压相比,指压式蠕动挤压可以达到更高的输液压力,以保证输液精度.该泵智能化程度高,有多个对话对话界面,输入速率和输液量,系统将自动计算并显示输液所需的时间;反之输入时间和输液量,系统将自动计算并显示速率数值,给医护人员的操作带来极大的方便.SY-1200型输液泵可选用经校准的9种品牌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泵上还设有多种报警功能,并有同步文字提示,以保证输液安全可靠进行.  相似文献   

2.
PSK-01型注射泵是日本NIKKISO公司的产品,具有交直流两用供电、注射器20ml、30ml、50ml随意选择、自动调节功能。注射速度0.1 ̄300.0ml/h连续可调(最小单位0.1ml/h),注射量显示范围为0.1 ̄999.9ml(最小单位为0.1ml)。精确度在±1%之内,饱满的电池在5ml/h注射速度下可工作大约2小时。该注射泵还具有阻塞、电池低电压、注射器错误等多种报警功能,不失为降低护理工作强度,提高治疗精度的理想设备。PSK-01型注射泵的注射动作是由直流电机完成的。直流电机的转动通过传动轮及传动轴转化为直线运动,推动针栓完成注射。注射速度可由操作人员…  相似文献   

3.
预防性维护是微量注射泵的质量控制和全程动态监管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我院微量注射泵的预防性维护实施方法和质量检测流程,针对我院2013年1~7月微量注射泵的质量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检测的总体合格率为13.4%,主要影响因素是阻塞压力偏低,10mL/h和60mL/h流速测试的合格率分别为64.5%和92.8%.指出需要科学地完善预防性维护计划,以加强微量注射泵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骨髓腔输液在新生儿重度脱水、休克时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重度脱水、休克新生儿均经胫骨骨髓腔快速输液,输液计划分3期。0~1 h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分别是40~50 m l/kg和40~50 m l/(kg.h),~8 h为90~110和12.8~15.7,~24 h为70~90和4.3~5.6。全日液体总量一般为200~250 m l/kg,约3/5张。结果所有病例主要临床症状和体状好转或消失的平均时间:精神好转18.6 h,脉博正常10.2 h,肤色转红16.8 h,皮肤弹性恢复22 h,排尿6.8 h,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 s 7.2 h。该液路维持9~16 h。均抢救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胫骨骨髓腔穿刺方法简单,成功率高,是新生儿重度脱水、休克液体复苏时一种有效、安全的静脉替代途径。  相似文献   

5.
PSK - 0 1型注射泵是日本NIKKISO公司的产品 ,具有交直流两用供电、注射器 2 0ml、30ml、5 0ml随意选择、自动调节功能 ,注射速度 0 1~ 30 0 .0ml/h连续可调 (最小单位 0 1ml/h) ,注射量显示范围为 0 1~ 999.9(最小单位为 0 1ml) ,精确度在± 1%之内 ,充足的电池在 5ml/h注射速度下可工作大约2小时。该注射泵还具有阻塞、电池低电压、注射器错误等多种报警功能 ,不失为降低护理工作强度 ,提高治疗精度的理想设备。PSK - 0 1型注射泵的注射动作是由直流电机完成的。直流电机的转动通过传动轮及传动轴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胡黄连苷Ⅱ治疗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最佳剂量和时间窗。方法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前脑缺血模型,按正交试验设计分组,经腹腔注射胡黄连苷Ⅱ干预治疗,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合酶2(COX2)的含量,综合评价胡黄连苷Ⅱ治疗脑缺血损伤的疗效。结果胡黄连苷Ⅱ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最佳效果,根据血清AQP4含量分析为脑缺血2.0 h腹腔注射20 mg·kg-1体重;根据血清MMP9含量分析为脑缺血1.5 h/20 mg·kg-1体重,根据血清COX2含量分析为脑缺血1.5 h/10 mg·kg-1体重。结论从用药剂量最小化和治疗时间窗最大化原则综合评价,胡黄连苷Ⅱ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治疗时间窗和剂量为脑缺血1.5~2.0 h腹腔注射10~20 mg/kg体重。  相似文献   

7.
邓恩庆 《现代医院》2006,6(5):30-31
目的分析心先安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条件下,治疗组应用心先安3~5mg/(kg·d)加入10%葡萄糖15ml稀释后微量泵输液,1h内滴完,每天1次,疗程10~14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8/46(60·8%),总有效率42/46(91·3%);对照组:显效率19/43(44·1%),总有效率34/43(79·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先安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有明显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红人综合征(Red man syndrome,RMS)是快速静滴万古霉素时或后所引起的一种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或麻刺感,心动过速,面颈,胸部和背部等出现红斑样皮疹和血压下降。此类情况少见,其发生率仅为0·1%[1]。前段时间我院收住1例患儿,静滴万古霉素后出现典型的红人综合征,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简介患者,女,8岁,学生,于2007年10月18日因“右踝外伤术后局部疤痕增生半年”入院。9月20日在全麻下行右踝疤痕切除+取植皮术。术前青霉素皮试阴性,遵医嘱予头胞替胺针1·0g静推,3h后患者手术结束,安返病房。发现全身散在皮疹,伴瘙痒,考虑头胞替胺针过敏,予停药后症状逐渐好转,未再使用其他抗生素。术后体温一直在37·5℃~38℃之间,术后第3d右踝伤口局部有绿色渗出,医嘱予万古霉素针0·5g溶于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输液速度为60滴/min),每日1次。当天使用时无任何反应。第2d使用时,输注5min后患者立即出现头面部、颈部、胸部等皮肤潮红,伴瘙痒感,监测血压92/58mmHg、脉搏112次/min、呼吸17次/min。立即停药,更换输液器,保持输液通道,按医嘱予地塞米松针5m...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5,(7):18-20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起的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1~2014年11月在本院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术孕妇90例,ASA分级1-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30例,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30例、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30例。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后以0.3μg·kg/h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高浓度组1μg/kg,10 min后以0.6μg·kg/h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泵注0.9%氯化钠溶液,均持续至手术结束。监测3组产妇手术总时间、术中输入量、术毕出血量;监测产妇麻醉前(T0),手术开始前(T1),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0 min(T2)及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胸腹痛及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三组患者术毕RAYSAY镇静评分。结果 3组产妇手术总时间、术中输入量、术毕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各时间点的呼吸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右美托咪定组产妇的MAP和心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恶心呕吐及胸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与低剂量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且对患者镇静评分无明显影响。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所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和身体不良反应,0.6μg·kg/h持续静脉泵注明显优于0.3μg·kg/h。  相似文献   

10.
微量注射泵是临床常用的输液装置之一,是将药物用微量注射泵输送到患者血管内,以达到输液治疗目的。微量注射泵可以在输液过程中起到准确控制输注药液滴数的作用,可大大提高临床静脉用药的效果,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微量注射泵是抢救生命的必备工具。因此当微量注射泵发生故障,很可能引发医疗事故,而为了尽可能预防事故发生,日常工作中应当对微量注射泵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针对该项工作本文以JMS注射泵为例展开相关研究。JMS注射泵是一款微量注射泵,是一种精度非常高的输液装置,主要用于静脉给药。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脉冲信号驱动丝杆泵,在输液管道内形成一定压力,将药液或药物等液体以一定的速度通过导管输送到血管中。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给患者带来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者技术不到位或者其他原因,JMS注射泵很容易发生故障。围绕该注射泵,研究首先介绍了微量注射泵的基本原理,其次提出了常见故障诊断、处理方法,最后给出了预防故障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玉珍  何爱莲  肖兰花 《职业与健康》2006,22(14):1120-1121
分娩所产生的疼痛往往可以影响产妇的情绪,使产程延长,甚至引起难产。降低产痛应选择一种对母婴无害,不影响产程,给药方便,迅速镇痛的方式。我院2004年1月~12月运用注射用水单独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1~12月,足月单胎,可以经阴道生产的孕妇,临产后,宫口开大2~5 cm,腹痛较重的正常初产妇350名。1·2方法观察组180名,用无菌注射用水0·3 ml穴位注射,取穴:气海俞(左右)、大肠俞(左右)、关元俞(左右),共6点。均为一次性注射用药,并给产妇暗示用强镇痛药,与对照组170名不用任何药物镇痛比较。1·…  相似文献   

12.
李践 《医疗装备》2004,17(6):37-38
艾力斯(IVAC)注射泵是能自动补偿输液系统阻力,以确保输液精度的正压输液泵。精确的性能控制和压力监测,确保了输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外设接口的设计,使计算机能够对泵进行远程监测和调控。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1岁,因间断发热3月,加重9 d于2005年2月9日入院。发热无明显规律,一般体温波动在37·5℃~39·5℃,最高体温达41℃,偶有盗汗,予解热镇痛药物后体温可恢复正常。入院后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均正常;TB-Ab阳性,血沉43 mm/h;糖化血红蛋白8·1%(正常值4·2~6·2%);C反应蛋白76·7 ng/L(正常值0~8 ng/L);免疫球蛋白正常,补体C31·145 g/L(正常值0·5~0·9 g/L);风湿全套结果正常;血培养及肥达氏反应阴性;骨髓涂片示感染性骨髓像,骨髓培养阴性。胸部X线片示双肺无实变;腹部B超示肝胆胰脾双肾及输尿管膀胱子宫附件声像图和腹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褪黑素对高脂饲料喂养小鼠血脂及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高脂模型组(HF)和褪黑素干预组(MT),每组12只.NC组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余两组用高脂饲料喂养.MT组每日腹腔注射褪黑素溶液(0.1mL/g·BW),其余两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g...  相似文献   

15.
抢救小儿氯氮平中毒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女,2岁1月,因误服氯氮平11 h,昏迷10 h伴抽搐入院。患儿入院前11 h误服氯氮平,数量不详,约半小时出现昏迷,反复抽搐4次,每次持续1~3 m in。查:T 36·2℃,HR 130次/m in,R 26次/m in,BP 117/70 mmHg(1 mmHg=0·133 kPa)。昏迷状,双瞳孔等大等圆2 mm×2 mm,对光反射迟钝,双眼球结膜无水肿。颈软,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双膝反射减弱,克氏征(-),布氏征(-),双侧巴氏征( )。无皮疹。辅助检查:电解质血钠115 mmol/L,氯81 mmol/L,G lu9·99 mmol/L,余正常,,心肌酶谱CK 589 U/L(正常16·5~211·5),血气分析、三大常规、肝肾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共80例儿童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0例,两组在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大剂量(0. 3~0. 4 g·kg~(-1)·次~(-1))的蒙脱石治疗,3次/d,起始量0. 3 g·kg~(-1)·次~(-1),服药后每24 h评估疗效,根据疗效调整剂量,若无效,改为0. 4 g·kg~(-1)·次~(-1),若显效,根据大便次数和性状,次数较前次评估多和/或性状较前次评估稀的,维持前药量,次数较前次评估少且较前次评估成形的情况,减0. 1 g/kg直至治愈停药。若治愈,停药。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厂家推荐剂量,约0. 1~0. 2 g·kg~(-1)·次~(-1)):1岁为3 g/d,1~2岁为3~6 g/d,2岁为6~9 g/d,均分3次口服。治疗72 h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清CRP的浓度。结果观察组在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均能降低,但观察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不同剂量的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不同,大剂量的蒙脱石散剂疗效更好,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降低血清CRP水平方面显著优于小剂量,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为临床更好的使用蒙脱石治疗腹泻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常用的两个剂量在患儿治疗中的药效学和安全性,及其谷浓度的最佳水平,以期为临床更合理的使用和监测万古霉素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7月-2014年12月医院接受万古霉素40 mg/(kg·d)(低剂量组)或60mg/(kg·d)(高剂量组)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通过群体药动学模型计算AUC0-24h;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高剂量组平均AUC0-24h分别为(326.7±284.5)mg·h/L和(472.3±399.1)mg·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21.7%和56.7%的患儿AUC0-24h400mg·h/L;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谷浓度和AUC0-24h相关性良好(P0.01),谷浓度为10mg/L时,所有患儿均可达到AUC0-24h400mg·h/L。结论在患儿中,万古霉素60mg/(kg·d)的初始剂量较40 mg/(kg·d)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且不增加其不良反应,当MIC≤1mg/L,谷浓度为10mg/L时,即可达到AUC0-24h/MIC400mg·h/L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手足口病发病率高,并且易交叉感染,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本研究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手足口病关系以及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分析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快速准确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01-01—2018-11-01广饶县大码头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2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即重症组(39例)和普通组(53例)。另选取同院同期行正常体检儿童46名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儿童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检测结果。结果重症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和WBC检测结果分别为(64.24±13.44)mg/dL、(22.45±5.38)ng/mL和(15.20±4.16)×10~9 L~(-1),普通组分别为(25.40±6.78)mg/dL、(5.10±1.26)ng/mL和(11.66±3.53)×10~9 L~(-1),均高于对照组的(0.26±0.09)mg/dL、(0.20±0.07)ng/mL和(6.86±1.43)×10~9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其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0和4.35%,低于普通组的35.85%、62.26%和74.58%以及重症组的56.41%、76.92%和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WBC检测结果分别为(3.23±0.88)ng/mL、(8.56±2.50)mg/dL和(9.52±2.67)×10~9 L~(-1),均低于治疗前的(12.43±3.00)ng/mL、(41.80±9.53)mg/dL和(13.16±3.80)×10~9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和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治疗后水平降低。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手足口病检测阳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永康市0~1岁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2月1日至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体检的304例0~1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04例婴幼儿中,食物添加率为96.38%(293/304),辅食添加种类中,谷类辅食添加最高为97.04%(295/304),其次为其他蔬菜水果57.89%(176/304),最低为肉类25.66%(78/304);6~8月龄组的婴幼儿中辅食添加种类合理率为60.38%(32/53),9~12月龄合理率为54.18%(136/251);6~8月龄母乳喂养婴幼儿辅食添加频率合理率为76.74%(33/43),未母乳喂养合理率为70.00%(7/10),9~12月龄母乳喂养婴幼儿辅食添加频率合理率为70.27%(104/148),未母乳喂养的为49.51%(51/103),最低可接受膳食率为38.82%(118/3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幼儿高月龄(OR=0.593)、家长专科及以上学历(OR=0.336)、在职人员(OR=0.254)、家长喂养知识评分高(OR=0.581)是0~1岁婴幼儿最低可接受膳食合格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本地区0~1岁婴幼儿辅食添加合格率居高水平,辅食添加种类处于中低水平,母乳喂养的0~1岁婴幼儿辅食添加频率合理,但未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辅食添加频次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多通路输液患者输液逆流的发生。方法对照组采用泵入药物与常规输液通路一起输液的传统方式,实验组所有输液药品均采用泵入方式输液,对比两组患者输液逆流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113例患者,出现了29例输液逆流,实验组为0例(χ~2=34.903,P=0.000);对照组出现的29例输液逆流中,19例(65.52%)为输液前端压力增高所致,10例(34.48%)为输液瓶产生负压回抽所致;21例(72.41%)输液逆流出现在四通路组中,8例(27.59%)出现在三通路组;留置针72 h有效期内24 h出现输液逆流4例(13.79%),24~48 h出现输液逆流11例(37.93%),48~72 h出现输液逆流14例(48.28%);29例输液逆流中,23例(79.31%)通过更换输液器处理,6例(20.69%)药品作废。结论对于多通路输液的患者,应用输液泵进行常规药液的输入可以有效预防输液逆流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