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喉部良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全麻下采用鼻内窥镜支撑喉镜系统手术治疗38例喉部良性病变者,术中用微波处理残灶及出血区。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2~12个月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行喉部良性病变手术治疗具有视野大、清晰度高、照明度好、切除病变彻底、保留结构功能好的特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切除声门良性肿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60例声门良性肿物病例的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联合支撑喉镜切除声门良性肿物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微型电动切削器切削声带良性肿物的疗效。方法选择108例临床可确诊为声带良性肿物患者,随机分为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微型电动切削器切除声带良性肿物(观察组56例)与支撑喉联合镜鼻内镜下显微喉器械切除声带良性肿物(对照组52例),术后随访并观察6个月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2.86%和50%,有效率分别为98.21%和92.31%,临床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疗效前者较好,且手术容易操作、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在治疗声带良性病变中的特点和优势。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对100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进行该手术治疗,其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28~79岁,平均54.3岁,临床表现均为声嘶。病理证实为双侧声带息肉57例,单侧声带息肉21例,单侧声带囊肿的4例,双侧声带囊肿6例,单侧声带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双侧声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Reinker水肿5例。结果 所有患者都在全麻下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下使用显微喉钳完成手术,均完整切除病变,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失访7例,其余93例均未复发。结论 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在治疗声带良性病变中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精确度高、手术安全、术野暴露好等特点,尤其是对于声门暴露困难的病例更有其突出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析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系统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共对60例声带良性病交患者进行手术后疗效分析,手术治疗60例患者中,声带息肉25例(双侧5例,单侧15例),声带小结18(均为双侧)例,Reinker水肿17例(均为双侧).结果 术后随诊1~2年,其中52例治愈,7例好转(Reinker水肿5例,声带小结1例,声带息肉1例),1例复发(声带息肉).讨论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系统下行声带手术具有术野明亮而清晰,立体感强,极易发现喉内微小病变,切除病变准确彻底而不伤正常组织,术后功能恢复好,有利于科研与教学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分析电子喉镜与支撑喉镜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电子喉镜与支撑喉镜治疗的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227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3~6个月。电子喉镜与支撑喉镜治疗带蒂声带息肉的治愈率分别为92.3%、89.2%,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电子喉镜治疗广基声带息肉的治愈率(62.9%)明显低于支撑喉镜组(853%)(P〈0.05);电子喉镜与支撑喉镜治疗声带小结的治愈率分别为97.6%、92.7%,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支撑喉镜的并发症发生率(19.6%)明显高于电子喉镜(7.0%)(P〈0.05)。结论电子喉镜与支撑喉镜治疗带蒂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疗效相当,电子喉镜治疗具有简单、经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治疗广基声带息肉,支撑喉镜疗效明显优于电子喉镜,具有治疗彻底、不易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正> 喉部良性肿物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会厌囊肿、喉乳头状瘤,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以前用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下摘除病变,因与患者配合不好或病变组织不能清晰分辨以致疗效欠佳。我科2000年3月至2002年12月在全麻下支撑喉镜下行喉部手术2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经纤维喉镜检查诊断喉部良性肿物患者230例,男140例,女90例,年龄3~69岁,双侧声带息肉20例,单侧声带息肉140例,双侧声带小结16例,声带囊肿23例,会厌囊肿21例,喉乳突状瘤20例。1.2 手术设备 采用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的支撑喉镜。1.3 手术方法 经口腔插管全麻下进行,支撑喉镜下充分暴露声门或会厌区,对范围大的息肉,用侧开喉钳夹向内侧用纤维喉剪沿基底部将病变切除,声带小结用喉剪切除,对声带囊肿行切开分离囊壁后取出、对会厌囊肿采用喉钳夹持后,用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将98例喉部病变患者分为支撑喉镜组和联合组各49例,结合术后临床症状及喉部解剖结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总结2组术中声带受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愈率83.7%、总有效率100%,分别明显高于支撑喉镜组的65.3%、85.7%(p0.05),无效率及术中声带受损率均为0,分别显著低于支撑喉镜组的14.3%,和8.2%(p0.01)。结论: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声带损伤发生率低,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纤维内镜微波治疗是内镜与微波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治疗方法,临床上用于出血、胃肠息肉及一些肿物治疗,已取得较好的效果[1,2],但很少用于喉部良性肿物的治疗。我科自1999年8月~2003年1月用其治疗喉部良性肿物34例,亦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在34例喉部良性肿物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24~52岁,病程2~12个月。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声嘶及咽喉部不适等。纤维喉镜显示:肿物位于左声带18例,右声带12例,双侧声带4例。治疗前经病理切片证实良性肿物,其中会厌囊肿6例,喉淀粉样变2例,广基声带息肉19例,乳头状瘤5例,小血管瘤2例。本组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支撑喉镜下喉部良性病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以来,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切除术的病例资料48例。结果40例声音恢复正常(83.33%),属临床治愈;6例声嘶明显改善(12.50%),为有显著疗效;2例声嘶改善(4.17%)为有效;无效(声嘶无明显变化)0例。结论支撑喉镜下行喉部的良性病变切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13.
14.
喉部良性病变包括会厌囊肿、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及声带任克氏水肿等,临床上非常常见.尽管直视支撑喉镜下手术效果不错,但未能达到微创,而且精确度不够,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近年来,我院采用鼻内镜电视系统支撑喉镜下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支彝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肿物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多个环节观察研究。结果治愈224例,好转8例,治愈率96.55%。术后6个月随访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系统的整体护理,提高手术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17.
临床上喉部良性病变治疗方法很多,支撑喉镜下治疗喉部良性病变已广泛应用,但在支撑喉镜下摘除喉部良性病变临床实际工作中,仍存在钳取病变组织边缘不整齐、病变暴露不充分等问题[1].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作者在支撑喉镜下使用电动切割吸引摘除喉部良性病变22例, 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分析对有声带肿物患者给予电视内镜联合支撑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声带肿物患者进行观察,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中32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中58例患者采用电视内镜联合支撑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观察治疗效果.随访1年,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58例,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5%,并发症发生率为8.62%,1年内复发率为0%;各指标比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手术时间(34.2±8.4)min、术中出血量(4.4±1.2)mL、住院时间(5.3±1.4)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视内镜联合支撑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的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会厌囊肿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会厌囊肿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方式通过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32例,采用传统支撑喉镜下电刀切除;等离子组(B组):20例,采用内镜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有关病症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有关指标病症情况,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所有病患囊肿均彻底切除。均无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治疗2周后,B组与A组比较显示,在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咽痛及咽部异物感症状,随后症状逐渐减轻,无术后出血,未出现舌体麻木,3例患者术后1周检查会厌轻度肿胀、伪膜未脱落,给予抗炎、雾化吸入治疗,术后2周所有患者无咽痛,会厌无红肿,伪膜脱落。A组患者咽痛及咽部异物感症状较重,4例出现舌体麻木,给予肌注腺苷钴胺,3天后症状缓解,8例患者术后1周检查会厌轻度肿胀、伪膜未脱落,继续给予抗炎、雾化吸入治疗,术后2周仍有3例患者有咽部异物感,会厌无红肿,表面伪膜未脱落。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治疗会厌囊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