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全视网膜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和丝裂霉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38例(男26例,女12例)3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冷冻后,施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0.3mg/ml),透明质酸钠,术后处理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前房、前房角等,随防6~12个月。结果 术后眼压降至21mmHg以下者32眼.22~40mmHg4眼,40mmHg以上2眼,症状完全解除和用药后解除的占94.7%.前房角的新生血管闭塞和无变化的占92.1%。结论 全视网膜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和丝裂霉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疗效。方法对30例(32眼)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患者,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眼压控制良好。随访6个月:眼压在正常范围者28眼(87.50%);功能性滤过泡29眼(90.62%);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于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能有效防止滤过道瘢痕增生,使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郜青叶 《职业与健康》2007,23(7):572-57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与分期进行小梁切除、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白内障手术的时机。方法将43例52眼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25眼)和治疗组(27眼),对照组采用巩膜小梁切除+择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结膜滤泡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视力两组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的视力高于治疗组,术后3个月视力两组无差异。术后1周低眼压发生率:对照组39%,治疗组61%。2周后两组眼压恢复至正常范围,平均眼压13.4mmHg(1mmHg=0.133kPa)。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对照组2眼,治疗组6眼;纤维素样渗出,对照组1眼,治疗组3眼。术后结膜滤过泡:对照组Ⅰ级17眼,Ⅱ级8眼,Ⅲ级1眼,治疗组Ⅰ级15眼,Ⅱ级12眼。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眼压、角膜、前房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4.
罗康生 《现代保健》2011,(20):43-44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及5-FU的临床效果。方法小梁切除术中制作好巩膜瓣后,将浸透25mg/ml的5-FU棉片敷贴于巩膜瓣下5min,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作小梁切除及虹膜根部切除,10—0丝线作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结膜滤过泡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前房形成平均时间1.2d,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96.5%,远期平均眼压(15.2±1.7)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及5-FU,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降眼压效果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抗青光眼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活瓣式小梁切开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青光眼的治疗,手术仍占重要地位,活瓣式小梁切开术,是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的综合改良型手术方式。切除覆盖小梁区的一层中间巩膜片,这一步骤类似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而不切除深层小梁组织,仅行小梁切开则是小梁切除术的改良,虹膜周边切除则保证了外引流的可靠性。对术后眼压恢复、前房早期形成取得了可靠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粱切除术治疗的特点.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5例(27眼)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40mmgHg)的青光眼患者,术前、术中采取多种方法控制眼压后施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病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睫状环阻滞型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视力提高者(≥0.12)21眼占77.76%,眼压控制在11~21mmHg者22眼占81A8%。结论:对于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应当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在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下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可调节缝线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青光眼102眼,均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1~2条。结果同手术前比,术后82眼远视力提高,20眼远视力无变化。术后早期24眼眼压15~20mm Hg,78眼眼压10~14mmHg,随访1—2年眼压平均为15.5mmHg。根据滤过泡Kronfeld分类标准Ⅰ、Ⅱ型滤过泡92眼,占90%,Ⅲ、Ⅳ型滤过泡10眼,占10%。结论可调节缝线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可有效控制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70例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ECP组与小梁切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P组联合ECP治疗,小梁切除组复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压、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眼压比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ECP组术后1 d、术后1周眼压水平比小梁切除组显著高(P0.05),而术后1个月、3个月与小梁切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术前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异系数、六棱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P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8.92%,与小梁切除组的2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明显降低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压水平,促其视力恢复,且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与复合小梁切除术效果类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巩膜瓣下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通常也称三联手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效果。方法对67例6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治疗,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维持前房深度稳定。结果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术后随访4~36个月,视力达0.02~0.2者10眼,占14.71%;0.3~0.4者31眼,占45.59%;≥0.5者27眼,占39.7%。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1mmHg者59眼,占86.76%;9眼28mmHg左右,占13.24%。术后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视力增进,眼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并发症少。结论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恢复视力快、滤过泡失败率低、眼压控制稳定、角膜散光小、减少术后用药及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顾守闯 《工企医刊》2014,(3):803-804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是目前最具代表性、常用的虑过手术,适合多种类型青光眼。但传统手术的术后早期眼压低、浅前房等并发症较多,术后晚期常因虑过道疤痕粘连导致手术失败。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一种经过改良的小梁切除术,术中增加了多种手段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2013年9月以来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多种类型青光眼,现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联合深层巩膜瓣切除的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35例40眼青光眼施行联合深层巩膜瓣切除的小梁切除术,在浅层巩膜瓣下切除一深层巩膜瓣,4mm×4mm大小,仅留下一菲薄的巩膜床,有10例13眼局部应用0.02%丝裂霉素C,做小梁切除,虹膜周边切除,浅层巩膜瓣缝合5针,球结膜球筋膜切口水密缝合.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前房、并发症.结果 40眼术前眼压(23.7±8.5) 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经8~3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的眼压为( 14.4±7.8) 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1、3、6、12、24、30个月眼压分别为(9.7±3.8)、( 12.3±4.1)、(14.1±4.7)、(13.8±5.1)、(13.9±5.3)、(14.3±4.4)、(16.7±6.4)mm Hg,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21 mm Hg者35眼,完全成功率为87.5%(35/40).眼压≥21 mm Hg者5眼,其中2眼局部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21mmHg,条件成功率为5.0%(2/40),总有效率为92.5%(37/40).术后视力不变及提高32眼,下降8眼.Ⅰ型滤过泡5眼,Ⅱ型滤过泡30眼,Ⅲ型滤过泡2眼,Ⅳ型滤过泡3眼.术后早期球结膜切口渗漏4眼,一过性浅前房5眼,短暂性低眼压8眼,恶性青光眼2眼.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联合深层巩膜瓣切除的小梁切除术可达到长期有效的降眼压效果,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情况进行临床研究.结果:40例患者40眼中,38眼(95.0%)视力较前明显提高,35眼(87.5%)的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功能性滤过泡占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的并发症较少.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仅能够提升视力,减轻术后青光眼的并发症,同时还有利于控制眼压,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羊膜在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植入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为60例患者66眼行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在巩膜瓣下放置羊膜,观察术后前房形成情况、眼压、滤枕形态、视野和视力。随访12~26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结果术后与术前眼压、视野及视力对比,均有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滤枕比例为80.3%。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60例66眼抗青光眼滤过手术远期成功率明显提高,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虹膜周边切除术对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3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对临床前期眼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进行半年~5年随访。结果随访期间发现1例急性发作,小梁切除后眼压控制正常,4例眼压升高至25—27mmHg,但没有急性发作,用药后眼压控制正常,目前仍在随访中,有效率占96.40%。另有2例患者发作眼行滤过手术,另一眼因其他原因没作预防性手术,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后行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手术后眼压平稳。结论虹膜周边切除术对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发作有效,且并发症少,但术前房角、眼底、视野详细检查对手术成功很关键。  相似文献   

15.
周亚庄 《现代保健》2010,(22):54-55
目的 探讨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45例由于眼外伤致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39例,占86.7%,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下降维持正常范围,未发生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三红 《健康天地》2010,4(2):41-41
目的:评价低浓度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在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将58例82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38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MMC组32例44眼于常规小梁切除术中巩膜板层剥离片下应用0.2mg/ml MMC棉片,放置2分钟后取出冲洗,继续其余手术步骤,术后处理2组基本相同。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眼压稳定情况及滤过泡形成维持状况等指标,结果:MMC、组手术成功率为95.4%,显著高于对照组81.6%(P〈0.05)结论:低浓度MMC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有效减少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通道瘢痕的形成,提高小梁切除的成功率及延长滤过泡的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眼科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收入的白内障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对比术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眼压的下降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虽然观察组6.4%的并发症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的3.2%,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能较为有效地缓解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视力,降低眼压,而且不会增加并发症,保障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持续性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疗效.方法 对30例(32眼)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患者,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 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眼压控制良好.随访6个月:眼压在正常范围者28眼(87.50%);功能性滤过泡29眼(90.62%);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对于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能有效防止滤过道瘢痕增生,使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羊膜和丝裂霉素C(MMC)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对28例(48眼)施行标准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和术中一次性应用MMC(浓度为0.2~0.4 mg/ ml,时间24分钟)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和主要安全问题的护理,认真细致地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施以正确的出院指导。结果手术成功率: 两组的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均高于标准小梁切除术,两组之间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羊膜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浅前房,MMC引起的并发症有薄壁滤过泡、术后浅前房、滤过泡渗漏、持续性低眼压、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结论羊膜与MMC应用于小梁切除术中,均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长期保留功能性滤过泡,恰当应用,可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以23例(24眼)接受该项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制订科学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加强术前指导,严密术后观察,督促定期复诊。结果23例(24眼)术后平均眼压(16.67±4.24)mmHg,较术前平均眼压(45.63±9.41)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无任何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高,疗效确切。根据疾病特点,制订个体化健教计划,充分做好术前准备,认真做好术后观察,切实做好督查复诊,是眼压控制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