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抗癌转移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在诱导癌细胞分化、诱导癌细胞凋亡、降低血粘度 ,影响癌细胞粘附、发挥细胞毒作用、调节宿主免疫功能以及影响转移抑制基因和激素水平等环节抗癌转移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小檗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杨菁  林菁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0):881-883
对近年来小檗碱抗肿瘤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表明小檗碱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周期,抑制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影响拓扑异构酶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线粒体跨膜电位(△Φm)下降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阻断肿瘤转移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抗恶液质病等途径抑制肿瘤转移,另外小檗碱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姜黄素对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均具有一定疗效,目前许多分子生物学机制被认为和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相关,包括调控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和诱导凋亡、调控各种信号通路、抑制肿瘤性血管生成、抑制转移等。  相似文献   

4.
血液流变学异常是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理改变,应用活血化瘀法抗肿瘤及防止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关系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从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抑制癌基因表达、改善血流微环境、抗肿瘤血管生成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概述了活血化瘀法防治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肺—丸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肺-丸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人类小细胞肺癌裸小鼠模型观察中药复方肺一丸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肺一丸诱志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中药复方肺一丸能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同时,透射电观察结果表明有明显的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出现凋亡小体。结论:中药复方肺一丸对肺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中药复方治疗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改变细胞黏附运动、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等论述中药复方制剂治疗肺癌细胞分子学实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在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免疫增强作用、降低血粘度,影响癌细胞粘附、发挥细胞毒作用、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以及影响转移抑制基因和激素水平等环节抗癌转移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鳖甲煎丸出自《金匮要略》,具有软坚散结、行气活血、祛湿化痰等功效,广泛用于肝脏系统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证实,鳖甲煎丸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侵袭及转移,其主要从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阻滞肝癌细胞周期、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途径发挥抗肝癌作用。鳖甲煎丸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多集中于单一通路,且多为细胞和动物实验,发挥抗肿瘤的有效成分、量效关系尚不完善,缺少逆转肝癌耐药方面的相关研究。未来可从以上几点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复发转移是导致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干预措施。田建辉团队基于“扶正治癌”学术思想,融合现代肿瘤学的研究,提出“正虚伏毒”为肺癌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其中“伏毒”指 的是肿瘤病人体内的多种肿瘤细胞,包括静止期癌细胞。静止期癌细胞对放化疗不敏感且可以逃避机体免疫 清除,激活后会造成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徐宏喜课题组率先提出可以通过抑制静止期癌细胞激活预防肿瘤的 转移和复发,建立了一系列体内外的研究模型,并发现了抑制静止期癌细胞激活的关键分子机理和活性先导化 合物。静止期癌细胞的研究将为预防肺癌转移复发提供实验证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肺癌的形成发展与气阴两虚密切相关,气阴两虚是肺癌主要病因病机之一。金复康以益气养阴、补肾培本等扶正药物为主,佐以清热解毒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癌基因蛋白表达,抑制癌细胞黏附、浸润转移能力,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稳定和缩小非小细胞肺癌,达到治疗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连与乌头分别是寒凉药与温热药的代表,该研究的目的是观察黄连与乌头对lewis肺癌细胞的分化作用,比较寒凉药与温热药对肿瘤进展的影响。该研究制备黄连与乌头大鼠含药血清,体外培养lewis肺癌细胞,观察黄连与乌头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分化、增殖、黏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细胞间连接通讯的影响。建立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及转移肿瘤模型,采用每日2次、连续4周给小鼠灌胃给药黄连与乌头水煎液治疗,检测小鼠体温、血氧饱和度、红细胞ATP酶活性、血流变、瘤内缺氧状态、毛细血管通透性及细胞间连接通讯,综合评价黄连与乌头对肿瘤进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乌头含药血清诱导lewis肺癌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和黏附,促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细胞间连接通讯。黄连含药血清虽也抑制细胞增殖,但无诱导细胞分化作用,且促进细胞黏附,抑制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细胞间连接通讯。乌头水煎液能维持荷瘤小鼠体温、血氧饱和度、红细胞ATP酶活性和血流变,改善瘤内缺氧状态、毛细血管通透性及细胞间连接通讯,阻止肿瘤生长和转移。黄连水煎液虽也有一定阻止肿瘤生长作用,但降低小鼠体温、血氧饱和度、红细胞ATP酶活性、血流变和细胞间连接通讯,增加瘤内缺氧状态和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肿瘤转移。这些结果提示温热药可诱导肿瘤肿瘤细胞分化,阻止瘤毒内陷,比寒凉药更有利于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2.
二十二碳六烯酸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发现二十二碳六烯酸能抑制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改善机体恶病质状况,延长带瘤体的生存时间。从增强癌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影响化疗药物的摄取等方面对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抗肿瘤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晓庆  梁中琴  顾振纶 《中草药》2004,35(3):347-350
近年来,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中药抗肿瘤作用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姜黄素作为一种酚性色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姜黄素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其抗肿瘤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抗氧化;阻遏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组织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复方苦参注射液为提取苦参为主要成分的纯中药抗癌药物,其主要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其抗胃癌作用,实验研究能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联合化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孙超龙  谢慧珺 《中医研究》2013,(11):77-78,F0003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和分析.表明中药复方和复方制剂可以通过对肺癌细胞的毒作用,影响细胞生长周期、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微环境、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和调节免疫状态等途径,直接或间接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或抑制肺癌细胞分化、增殖和转移,显示中药复方和复方制剂在治疗或辅助化疗治疗肺癌研究可达到有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红景天苷(salidroside)作为一类天然植物源中药,有着治病范围广、低毒且高效等优点,大量研究已表明,红景天苷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抑制肿瘤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通过对有关红景天苷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总结红景天苷可以阻滞癌细胞周期、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或自噬等多个方面在抗癌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胃癌的死亡率占各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我国,特别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5%左右,其中超过50%死于复发和转移。胃癌转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原发瘤增殖;癌细胞侵袭毛细血管基底膜,进入血管或淋巴管;癌细胞在循环系统存活、增殖;穿出血管或淋巴管,在靶器官形成转移灶;肿瘤问质内新血管生成,转移瘤快速生长。在分子水平,肿瘤转移可分为黏附、降解、运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肺一丸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肺一丸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人类小细胞肺癌裸小鼠模型观察中药复方肺一丸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肺一丸诱导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中药复方肺一丸能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同时,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有明显的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出现凋亡小体.结论中药复方肺一丸对肺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诱导调亡的作用,中药复方治疗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机制的逐步深入研究发现,中医药可以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调控细胞基质降解酶的表达、调节免疫功能、抗多药耐药、抑制肝癌血管形成、抑制黏附侵袭能力、调控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干预肝癌细胞的转移与复发,有效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本文将围绕中医理论、实验研究整理汇总,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复方红豆杉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红豆杉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选取ICR、C57BL/6小鼠分别复制S180肉瘤、HepA肝癌、Lewis肺癌小鼠模型,并分别以复方红豆杉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观察复方红豆杉对模型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生命延长率的影响。结果:复方红豆杉能抑制S180肉瘤、Lewis肺癌、HepA肝癌小鼠模型的肿瘤生长,抑制Lewis肺癌小鼠癌细胞的转移,增强HepA肝癌小鼠的生命延长率。结论:复方红豆杉能抑制肿瘤生长,抑制Lewis肺癌小鼠癌细胞的转移,提高HepA肝癌小鼠的生命延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