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与HIV感染者的共同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或多或少带有可以理解的恐惧。这种恐惧主要是担心自己感染上HIV。按照经验,对AIDS病及其传染途径了解得越少,就越害怕HIV。然而,对某些人来说,尤其是那些患有AIDS恐惧病的人,他们只不过是通过AIDS将其潜意识内的恐惧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人群流动和国内外的旅游热,促进了新病原体的出现和传播。由于世界人群交往与日俱增,各地区不同程度的HIV/AIDS流行,构成本世纪最严重的全球性流行。HIV/AIDS首先是性传播疾病,全世界约70%的感染是通过异性间性交传播的,其它传播途径在全球流行中占次要地位:8%~10%发生于  相似文献   

3.
爱滋病(AIDS)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其特征是平常健康的人出现细胞免疫不全,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机会性感染和/或肿瘤等.近年来,对AIDS的少见和晚期表现有了进一步认识,AIDS及AIDS高危人群肿瘤发生率升高.Kaplan在200名HIV抗体阳性者中发现肿瘤29例,肿瘤发生率14.5%;75名AIDS的肿瘤发生率为33%,与Longo报道的40%接近(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及患者生存状况。方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登记并有随访记录的41例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收治的全部非HI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分析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结果:HIV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41.7±7.9)岁,明显低于非HIV恶性肿瘤(58.7±14.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6, P<0.001)。HIV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类型为,恶性淋巴瘤、子宫颈癌和卡波济肉瘤,合计占65.85%。恶性淋巴瘤、子宫颈癌及其他各类恶性肿瘤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表现为HIV人群明显低于非HIV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IV期是HIV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R=3.838, P<0.05);而采用HARRT治疗和抗肿瘤治疗联合疗法(RR=0.062)、诊断恶性肿瘤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RR=0.177)是HIV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本地区HIV/AIDS人群发生恶性肿瘤的主要类型为恶性淋巴瘤、子宫颈癌和卡波济肉瘤。HIV合并恶性肿瘤时的CD4+T淋巴细胞数显著低于非HIV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分期、治疗情况、CD4+T淋巴细胞水平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并破坏宿主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缺陷,恶性肿瘤成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淋巴瘤位于AIDS相关恶性肿瘤第1位.HIV感染者所患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与非HIV感染者明显不同,针对其化学治疗要充分考虑宿主免疫状况.文章依据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和国际相关指南,对该疾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总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4例AIDS合并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并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无症状或AIDS合并淋巴瘤患者,根据淋巴组织肿瘤WHO(2001)分型,其中B细胞肿瘤15例,占62.5 %;T细胞和NK细胞肿瘤7例,占29.2 %;霍奇金淋巴瘤2例,占8.3 %。结论 HIV感染后易合并淋巴组织肿瘤,以B细胞肿瘤多见,因此,淋巴瘤患者须行HIV抗体检查,以尽早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根据联合国AIDS防治机构的估计自从AIDS流行以来全世界已经有1千2百万人因AIDS死亡,其中2百70万为儿童.仅1997年就有2百30万人死于AIDS.因此AIDS在15年内走向感染性疾病死亡原因的顶峰,已可与疟疾(估计每年死亡1百50万~2百70万)和结核病(估计每年死亡3百万,其中有一部分是HIV/TB协同感染)比高低.疾病的流行趋势并未得到扭转:目前工业化国家进行了新药物联合治疗,AIDS新感染和死亡病例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主任韩相泰在第46届西太区委员会会议上的报告,该区HIV(爱滋病病毒)的传播仍以卖淫和静脉注射毒品为主要渠道。性传播疾病(ST)是HIV传播增加的主要因素。韩相泰敦促各成员国贯彻执行WHo推荐的预防STD的以下措施:促进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包括使用避孕套;在社区一级门诊加强对感染者的全面管理;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AIDS项口和STD项目结合进行。与此同时,韩相泰要求所有国家,特别是那些HIV新感染正在增加的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大履行以下干预措施的力度——这些措施被证明是成功的:加强对毒品滥用…  相似文献   

9.
自4年前AIDS开始流行以来,在男性同性恋病人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s,NHL)的发病率持续增加,显著高于一般人群。该病控制中心最近也确认,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的AIDS病人中发现了NHL。发生在先天性免疫机能缺陷和器官移植病人中,与AIDS相关的NHL病例已具有许多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它们不同于出现在普通人群淋巴瘤的特点。与AIDS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肿瘤》1993,(4):31-31
自从1992年6月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HIV逆转录病毒的结构后一该酶是AIDS病毒复制中所必需的,也是治疗AIDS病专用药AZT和ddl的攻击目标,使蛋白结晶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地位大大提高。该年7月Alabama大学的L.DeLucas博士,  相似文献   

11.
胸腔内并发症是造成 HIV 感染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估计有50%以上的 AIDS 病患者出现胸内并发症。胸内病变包括感染(主要是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常见的肿瘤是恶性淋巴瘤和卡波氏肉瘤。推测 HIV 感染可能增加除恶性淋巴瘤和卡波氏肉瘤以外的其他恶性病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HIV感染仍然在全球广泛地蔓延,世界卫生组织估计,通过宣教和其他措施,HIV传播延缓的情况下,预计2010年约有4千万人感染HIV。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系估计:到时将有1亿人受到HIV感染。显然,新感染人数只有通过研究成功有效、安全和廉价疫苗,方能得到决定性减少。 疫苗是最有效而且经济的药物,现今有效地应用于临床预防。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HIV感染的流行病学 到1992年12月31日为止,德国联邦卫生部登记在册的5~19岁年龄组AIDS患者(根据其首次临床诊断日期)共有97例(男88例,女9例)。同期该年龄组HIV感染者共1292例(男1038例,女254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女性发生宫颈癌的常见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 60 例 HIV/AIDS 合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匹配年龄相同或相近、同期住院的 HIV 感染的非肿瘤女性患者 60 例,分析宫颈癌组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常见的临床指标差异。根据是否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将合并 HIV 感染的宫颈癌患者分为 HPV 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的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肿瘤分期,分析 HPV 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合并 HIV 感染的宫颈癌以鳞癌居多,Ⅰ期占 45. 0%,Ⅱ期占 41. 7%,HPV 感染率为 50. 0%,感染的基因型主要为高危 16 型,占 53. 3%。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HIV/AIDS 组与宫颈癌组在 HIV 感染时间、HIV-RNA 阳性率、抗病毒治疗、传播途径、CD3+、CD4+和 CD4+/ CD8+比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CD4...  相似文献   

1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淋巴瘤(ARL)是一组异质性肿瘤,预后较差。近年来阐明的发病机制包括 HIV 引起的免疫损伤、EB 病毒的感染及基因的改变。ARL 的病理类型主要有4种,即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Burkitt 淋巴瘤、原发渗出性淋巴瘤和浆母细胞淋巴瘤。形态学特征、免疫标记和遗传学特点的联合应用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有利于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eiency virus,HIV)后,CD 4+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发生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据悉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  相似文献   

17.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外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受侵的部位常意味着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指发生于脑和脊髓的结外NHL ,是少见的恶性肿瘤 ,分别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和恶性淋巴瘤的 5 %和1%~ 2 %。早在 1974年即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1] 。临床上 ,PCNSL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或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 (AIDS)的患者 ,后者HIV感染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且常发生于AIDS晚期。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异常PCNSL在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上均有差别。健康人群和AIDS患者中PCNSL的发病率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是从人传播给人的病毒性(HIV)疾病,感染的危险性与病原体的数量有关,在感染的第一周和严重艾滋病的晚期病原体数最高。带有大量病原体的感染性血液具有高度危险性(>90%)。精子在感染性来源中占第二位,性接触是全世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同性恋男性是最受危害的人群,但是,在全球的许多地区异性间的传播正在增长。静脉药瘾可因共用注射用具传播疾病。血液和血液制品在一些严格管理的国家已经不是疾病传播的主要来源,只是在极其例外的情况下才是感染的原因,医疗机构如果在护理上严格遵守消毒措施,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很小。昆虫并无感染性。人与人日常生活接触实际上不存在感染危险性,共用衣物、茶杯、在同一游泳池游泳或浴室蒸气浴和接吻也无危险性小心的应用阴茎套可以预防HIV感染。  相似文献   

19.
HIV相关非何杰金淋巴瘤(HIV-NHL)见于约5%的HIV感染者,至1989年向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疫报的病例,共97258例,其中2824例(2.9%)伴有NHL。NHL的发病数60倍于美国一般人群的发病数。2824例HIV-NHL中1686例为免疫母细胞淋巴瘤,590例为Burkitt淋巴瘤,548例神经系统原发性受累。一组55例艾滋病或严重AIDS相关综合征病人,曾用不同的抗病毒治疗,观察13~35个月,8例(14.5%)出现高度恶性的NHL。发病率增加可能是因为HIV感染的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生命得到延长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免疫缺陷性疾病艾滋病(AIDS)临床征象的认识大约有13年。1983年分离出第一株病毒(HIV-1)并建立了HIV诊断方法,目前诊断方法进一步得到了改进与完善。欧洲除了HIV-1及其6个亚型A~E和O之外,也有HIV-2流行。HIV-2可分为两个亚型,但不如HIV-1亚型之间易于区别。HIV-2于1985年首次分离出。正常情况下各种病毒亚型与另一种亚型的抗原物质有很好的交叉反应,但 HIV-1和HIV-2血清学的差别要求同时使用两种病毒抗原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