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清蛋白尿(MAU)的出现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2例,调查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病程、糖尿病、吸烟、体质量指数(BM I)、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以及合并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以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再按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正常清蛋白尿组(〈30.0 mg/24 h)和微量清蛋白尿组(30.0~300 mg/24 h),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及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别,而微量清蛋白尿组心血管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清蛋白尿组(P〈0.05)。对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提示MAU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微量清蛋白尿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独立的预测因子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162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及195例初发患者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头颅CT、吸烟、饮酒及血液生化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在近期感染、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脑白质疏松方面复发组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复发组在中度及重度颈动脉狭窄及Ⅱ~Ⅲ型脑白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发组(P<0.01).而复发组在2次卒中时血压及血糖升高,吸烟及饮酒等因素的发生率反比初发组低(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除了与传统独立危险因素有关外,还与近期感染、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脑白质疏松关系密切,应当积极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中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来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中合并缺血性卒中者 5 0例 ,以同期不合并卒中的 5 0例为对照组 ,分析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及心超危险因素 ,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缺血性卒中组 ,大于 65岁者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5 ) ,房颤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 (P <0 .0 5 )。缺血性卒中组中吸烟、既往卒中或TIA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糖尿病、左心室功能减退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 .0 5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既往卒中或TIA发作史与左心室功能减退有关。结论 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既往卒中或TIA发作史与左心室功能减退为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伴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增高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42例伴B-FABP增高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收治的非B-FABP水平增高的缺血性卒中患者45例作为参考组,均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B-FABP水平。研究伴B-FABP增高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伴B-FABP增高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相关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男)、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饮酒、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P<0.05),其中男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饮酒、TC、TG以及LDL-C等与缺血性卒中患者B-FABP增高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HDL-C与之呈负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缺血性卒中患者B-FABP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则为其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以及HDL-C等指标均可影响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B-FABP水平,是伴B-FABP增高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需及时对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并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张云霞  郑勇  潘晓琳 《农垦医学》2010,32(2):134-136
目的:比较青年脑卒中与中老年脑卒中危险因素与预后的不同,为临床诊治以及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在卒中资料库中抽取资料完整的≤45岁以及〉45岁脑卒中患者各150例,对已知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患者卒中后6月、1年临床随访。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前三位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吸烟、酗酒,其次为糖尿病、高脂血症、不明原因以及动脉狭窄;老年组前三位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其次为酗酒、糖尿病、动脉狭窄以及心脏病。两组比较,青年组吸烟、酗酒比例38.46%、37.61%,高于老年组25.68%、23.85%(P=0.04,P=0.025);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比例10.26%、11.11%,低于老年组28.84%、22.01%(P=0.001,P=0.027)。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青年组酗酒的比例高达51.51%,高于老年组29.27%(P=0.028)。随访卒中后6月及1年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良好的比例高于中老年组,残疾比例、死亡比例及复发比例低于中老年组(P=0.049,P=0.022)。出血性脑卒中6月及1年预后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P=0.411)。结论:青年脑卒中与中老年脑卒中相比,危险因素有所不同,且缺血性卒中预后好于中老年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房颤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早期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将纳入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成房颤组(40例)和非房颤组(46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健康卒中评分(NIHSS)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值,平均住院日,早期死亡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和早期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房颤组的NIHSS评分、平均住院日和早期死亡率明显高于非房颤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高龄、房颤是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男性、高龄、糖尿病、房颤和高NIHSS分值是早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房颤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严重中风和早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评估和干预房颤高危人群对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探讨缺血性率中患者血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311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分析动脉狭窄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吸烟、酗酒等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盖异有显著性.结果高血压是本组缺血性卒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其后依次是脂代谢异常、吸烟、粮尿病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年龄是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动脉狭窄危险因素众多,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狭窄的关键. 缺血性卒中患者311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分析动脉狭窄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吸烟、酗酒等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盖异有显著性.结果高血压是本组缺血性卒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其后依次是脂代谢异常、吸烟、粮尿病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年 是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狡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动脉狭窄危险因素众多,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狭窄的关键. 缺血性卒中患者311例,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集3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史,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及尿酸等指标,比较缺血性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TOAST分型的关系,并与198例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病患病率、吸烟比例、血Hcy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5);合并H型高血压组在男性、2型糖尿病及吸烟者比例,年龄及血Hcy、尿酸高于其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P<0.05);在TOAST亚型中的分布情况与其他组类似。结论高血压病、吸烟、血HDL-C水平降低、Hcy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缺血性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者男性为主,常合并年龄大、2型糖尿病、吸烟、血尿酸水平升高等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对TOAST各亚型的影响没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袁鹏  毕齐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0):2699-2405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住院期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出院诊断中包括"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并实施RFCA的住院患者4 573例,根据RFCA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卒中组及对照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和合并症、心房颤动类型、手术次数、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入院及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4 573例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例(卒中组),发病率为0.48%,其中脑梗死19例(0.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例(0.07%);其余4 551例未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与卒中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发病率、手术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卒中组患者既往缺血性脑卒中、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心房颤动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缺血性脑卒中病史〔OR=21.342,95%CI(6.549,69.546)〕、心功能不全〔OR=8.782,95%CI(3.173,24.308)〕、持续性心房颤动〔OR=2.990,95%CI(1.137,7.860)〕是心房颤动患者RFCA后住院期间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卒中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13(24)d与5(2)d〕,院内病死率高于对照组〔9.09%(2/22)与0.13%(6/4 551)〕,出院时ADL评分低于对照组〔(89.8±14.6)分与(99.1±4.1)分〕(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RFCA后住院期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院内病死率,影响患者生活能力;既往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心功能不全、持续性心房颤动是RFCA后住院期间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筛选和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助于减少RFCA后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随访研究,探讨颈动脉钙化积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随访一年,以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为终点事件。收集所有患者基线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检查,数据传入GE工作站,应用Smart score ( calcium scoring )软件分析颈动脉钙化积分。结果:(1)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收缩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和颈动脉钙化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急性缺血性卒中组基线颈动脉钙化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组患者中,症状侧颈动脉钙化积分(341.58±89.84)与无症状侧颈动脉钙化积分(325.36±9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钙化积分(OR 5.691,95%CI 4.928~9.840, P=0.01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钙化积分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临床早期分层干预,减少卒中发生、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was done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inuria and ischemic stroke in subjec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proteinuria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troke. This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Mymensingh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June 2010. It was done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inuria (Microalbuminuria) and ischemic stroke among diabetic patients. Other risk factors were also assess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 Group A - diabetic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n=50) and Group B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stroke (n=50). Mean age of the Group A & B were 60.16±8.33 and 57.19±7.73 years (p=0.068). Mean Blood sugar (2hours after Break Fast) was 14.68±4.32mmol/L in Group A and 14.75±4.02mmol/L in Group B (p>0.05).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 was abnormal in 84.0% in Group A and 22.0% in Group A (p=0.001) [Odds ratio (95%CI) = 18.61 (6.78-51.09)].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has also shown that microalbuminuria (ACR)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ischemic stroke (p=0.001), [Odds ratio (95%CI) = 19.811(5.915-66.348)]. In diabetic patients increased urinary protein i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Estimation of urinary protein (Microalbuminuria) may be used as a predictor for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相似文献   

12.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近年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日益受到关注。有研究表明 ,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至于微量白蛋白尿与胰岛素抵抗有直接的病理生理联系 ,还是仅与该综合征的某些代谢紊乱有关 ,目前尚不清楚。作者对有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急性卒中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检出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ACI)的发病率、危险因素、MRI特征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包括836例因急性脑卒中在我院就诊并进行MRI检查的患者,对无症状脑梗死的MRI特征、危险因素、以及在各组脑卒中者中的分布情况加以分析。结果 836例中,31.8%有无症状性脑梗死,占脑梗死组的49.4%、腔隙性梗死组的33.8%、TIA组的15.0%、脑出血组的20.6%。ACI主要为腔隙性脑梗死,分布于内囊、基底节、丘脑及半卵圆中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年龄及低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I主要以腔隙性为主、并与缺血性卒中呈正相关,其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左心室壁运动异常(LVWMA)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 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64 例,将其分为LVWMA 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随 访,分析并比较患者卒中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左心室射血分数<30% 发生率,C 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 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 末端脑钠肽、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药及急性卒中 Org10172 治疗试验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随访12、24 个月卒中的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LVWMA 阳性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是阴性 者的2.61 倍,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N 末端 脑钠肽、出院时服用抗凝血药、心源性脑栓塞性卒中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为缺血性卒中者卒中复发的危 险因素(P <0.05)。调整各因素后LVWMA 阳性者卒中复发风险是阴性者的2.97 倍。结论 LVWMA 可能引 起左室血栓形成,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沙地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以及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5年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初入院患者2446例,进行人口学资料、脑卒中类型、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选取2011年212例入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降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2446例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1996例(81.6%),出血性脑卒中460例(18.4%),平均发病年龄为(64.33±12.8)岁;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212例患者两组疗效比较,干预组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6%。结论:长沙地区的脑卒中患病,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45岁以下的青年脑卒中患病率在逐年增加,患病年龄有下降趋势,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青年组患者中吸烟和酗酒已成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倡导积极有效的二级预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脑卒中的发生,以提高人群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90例脑梗塞和90例脑溢血患者以及107例对照者的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脑梗塞病人TC,LDLC,Lp(a)水平较对照组高,而HDLC及ApoAI较对照组低。脑溢血病人TC,LDLC及Lp(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高血压、脑卒中家族史为两型脑卒中共同危险因素,Lp(a)为缺血型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低TC为出血型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与脑卒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90例脑梗塞和90例脑溢血患者以及107例对照者的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发现脑梗塞病人TC,LDL-C,Lp(a)水平较对照组高,而HDL-C及ApoAI较对照组低。脑溢血病人TC,LDL-C及Lp(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尿微量蛋白在加重缺血性心脏病进展方面的作用。方法将6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按24h尿微量蛋白排泄量分为:尿微量蛋白正常组及尿微量蛋白阳性组,分别对血脂、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纤维蛋白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硬化斑块指数、心脏彩超室间隔厚度及射血分数等加重缺血性心脏病进展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尿微量蛋白阳性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胰岛素敏感指数、年龄、纤维蛋白原、硬化斑块指数、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室间隔厚度及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尿微量蛋白阴性组(P<0.05,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的出现能够加速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发展进程,它的出现预示着缺血性心脏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80-84
目的探索中国东部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因素中可以干预的一些因素,为降低中国东部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供建议。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8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参加义诊的出院后40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40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腰围、婚姻、教育程度、腰围、BMI、舒张压、收缩压)、既往史(心脏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TIA病史)、个人史(吸烟史、饮酒史)和家族史(家族心脏病、家族糖尿病、家族高血压、家族脑卒中)等20个因素。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的χ2检验,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两组的20个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6个,分别是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肥胖、TIA病史。BMI、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及TIA疾病史与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P0.05),其中病例组的TIA病史及高血压病史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最大,其相对危险度为对照组的6.42及3.62倍。两组在血压、腰围、吸烟、饮酒、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缺血性脑卒中是否发生为因变量,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经回归分析得出:心脏病、BMI、TIA、高血压病史4个因素是影响本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TIA病史与高血压仍然是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57、3.90倍。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综合防治中,应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出发,及时控制高血压、心脏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做到一二级预防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本地区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及门诊对照组正常患者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吸烟等。分层分析中60岁以上,同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吸烟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几率增加。结论:对于60岁以上伴高血压高血脂的吸烟患者应早期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加强药物预防,加强宣传教育,鼓励戒烟,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