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温演伟  董洪松  田耕 《海南医学》2014,(11):1570-1572
目的分析高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射治疗治疗鼻咽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变化和Karnofsky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CD4+/CD8+比值、Treg细胞百分率、NK细胞百分率、NKT细胞百分率均较前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Treg细胞百分率和NKT细胞百分率上调更明显,而CD4+/CD8+比值和NK细胞百分率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具有抗原特异杀伤活性的效应细胞。方法:反复冻融法提取肿瘤可溶性抗原,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 terrazolium,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活性。结果: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摄取肿瘤细胞抗原,并提呈给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所获得的DC-A-CIK细胞对同一种肿瘤靶细胞的杀伤活性,较CIK细胞、未摄取抗原的DC-CIK细胞及摄取不相同肿瘤抗原的DC-A不相同-CIK细胞具有更高的杀伤活性。结论:摄取肿瘤可溶性抗原的DC细胞可明显提高CIK细胞对相同肿瘤靶细胞的杀伤特性性和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刺激因子,如抗cD3一McAb、IL.2、血清干扰素-γ(IFN-γ)、IL-1等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性细胞。它兼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比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CTL、TIL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性强,因而成为近10年肿瘤生物治疗的热点。现就CIK细胞的特点、诱导、杀瘤机制及应用前景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增殖能力、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的细胞毒作用,寻求鼻咽癌过继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提取24例鼻咽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IFN-γ、抗CD3mAb、IL-2和IL-1β共同培养诱导CIK细胞,计数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数,用MTT法检测细胞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的杀伤活性,用ELISA法测定CIK细胞分泌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同时培养CD3AK细胞和LAK细胞,与CIK细胞在增殖和杀瘤活性上进行比较。资料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统计有差异性。结果 鼻咽癌患者CIK细胞表现出很强的体外增值活性及杀瘤活性,与CD3AK细胞和LAK细胞相比,其增殖活性和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的杀伤活性均明显提高(P<0.05),且与正常人自体CIK细胞相比无明显差别(P>0.1)。结论 鼻咽癌患者CIK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明显优于CD3AK和LAK细胞,为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曼  孙载阳  陈宝安 《现代医学》2004,32(2):132-135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inducedkiller ,CIK)是一种非MHC限制性的新型免疫活性细胞 ,其增殖能力强、杀瘤活性高、副作用小 ,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 ,对于提高患者自身抗肿瘤免疫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CIK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共培养后的细胞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活性。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用肝癌细胞HepG2抗原冲击DC(Ag-DC),并将其与CIK共培养(Ag-DC-CIK),观察CIK和Ag-DC-CIK的细胞表型及增殖活性,并以肝癌细胞HepG2作为靶细胞,用MTT法检测CIK和Ag-DC-CIK的杀伤活性。结果: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Ag-DC-CIK细胞群增殖活性明显增强,且高表达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其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细胞更高(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与CIK共培养获得的Ag-DC-CIK增殖活性和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CIK细胞。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鹏鑫  李贵新 《医学综述》2009,15(20):3071-3073
随着免疫细胞生物学及免疫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研究和应用进展迅速。CIK细胞在体外可以快速扩增,具有高效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杀瘤活性,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新希望。随着细胞操作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正逐渐改进CIK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处理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CIK细胞的增殖率及特异杀伤力,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邓牡红  兰彦红  童芳  刘霞  邓芬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148-149,15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64例,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80mL,经体外分离和培养DC+CIK细胞后,使用带有滤过网的输血器进行静脉回输。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82例为对照组,采刖护理干预患者8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2.2%)明显高于对照组(45.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0%)明显低于对照组(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大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是一种新的肿瘤生物治疗手段。CIK细胞为体外扩增的淋巴细胞,其主要效应细胞为CD+3CD56+T细胞,具有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杀瘤特点。CIK细胞体外培养简单、扩增能力强、抗瘤谱广、抗瘤活性强。CIK细胞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机体抗肿瘤活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其不良反应轻微,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恶心等不适,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0.
周敏仪  祁岩超  黄建云 《广东医学》2012,33(16):2444-2446
目的比较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自身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健康人来源的CIK细胞对肺癌细胞株A549杀伤作用的差异,初步探讨差异形成的机制,为临床应用健康人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细胞因子诱导成CIK细胞,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来源PBMC及CIK细胞对A549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及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及健康人血浆游离MHCⅠ类相关链A分子(sMICA)水平。结果健康人来源的CIK细胞各亚群有更高的NKG2D受体表达,而血浆游离MICA浓度较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低,表现出更有效的抗肿瘤作用。结论健康人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的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策略与其他头颈部肿瘤具有明显差别。鼻咽癌早期患者采用单纯根治性放疗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局部晚期则多选择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部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较大,使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差。分子靶向药物具有低毒性及高度特异性的特点,有望成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患者分成A组(自体CIK细胞联合TP方案化疗29例)与B组(单用TP方案化疗30例).对两组的生活质量、免疫学反应、缓解率(RR)、疾病进展时间(TTP)与生存期进行观察比较.CIK细胞由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结果 CIK细胞的数量与杀伤活性均在培养第14~21天达到高峰.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免疫力与生活质量、疾病控制率(DCR)显著提高,中位生存时间(MST)明显延长,TTP与总生存期(OS)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CIK细胞回输安全、副作用小.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钟伟铭 《医学综述》2010,16(15):2281-2283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的保护优于常规放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部分放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其靶区覆盖率优于常规放射治疗,并有提高生存率的趋势。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介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优势、主要应用于鼻咽癌治疗的方法 ,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于斌  张勇 《医学综述》2008,14(19):2929-2933
调强放射治疗应用于早期鼻咽癌,在提高肿瘤控制的同时,降低了正常组织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融合的应用以及对靶区勾画、照射野设置、调强给量方式等认识的加深,调强放射治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在调强放射治疗的靶区勾画、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学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尝试使用IL-2、IL-7和IL-12的单因子双因子和三因子组合进行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CIK/NK)细胞扩增培养,探讨最优化CIK/NK细胞少因子培养体系的建立.【方法】 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并分成6组,每组分别加入IL-2(80 ng/mL) IL-7(40 ng/mL)及IL-12(40 ng/mL)的单因子双因子和三因子组合(IL-7组;IL-12 组;IL-7+IL-12组;IL-2 + IL-7组;IL-2 + IL-12组;IL-2 + IL-7 + IL-12组),每组6个重复孔,共培养21 d收获细胞在细胞培养开始和第21天,实验各组取细胞悬液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56 + CIK细胞及CD3- CD56+ NK细胞比例【结果】 单因子培养体系的IL-12组在CIK细胞扩增比例上是各组中最高的(22.96 ± 1.41)%,双因子体系的IL-2 + IL-12组的CIK细胞扩增比例也达到(18.58 ± 0.68)%;上述两组的CIK细胞扩增比例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使用传统多因子扩增方法所获得的比例&;#65377;IL-12组的NK细胞扩增比例为(30.23 ± 1.18)%,IL-2 + IL-7组的NK细胞扩增比例也达(29.52 ± 0.89)% 【结论】 使用IL-12IL-2 + IL-12或IL-2 + IL-7组合的少因子培养体系进行CIK/NK细胞的培养扩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三维适形和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对照组24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和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实验组20例在对照组放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0%、5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疗效良好,并未增加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放疗计划的设计中,采用添加辅助野的方法设计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提高经典面颈联合野对穿照射技术中的靶区剂量均匀性。方法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3D-TPS)下,用在鼻咽癌经典面颈联合野对穿照射计划的主野方向上添加辅助野的方法,以避免在靶区中冷点或热点的出现。结果根据3D-TPS计算,靶区剂量分布满意,无冷点和热点,与初步临床观察相符。结论采用添加辅助野的方法,可以初步解决面颈联合野的剂量均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静  江文霞 《中外医疗》2014,(14):137-138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2例鼻咽癌放疗后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放射剂量均为60~80 GY,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出血现象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鼻咽癌放疗后出血患者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并分析介入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加放疗,研究组在放疗前采取动脉灌注化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放疗半年后, 研究组的近期完全缓解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 介入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阿奇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并发鼻窦炎的28例患者,口服阿奇霉素,0.25g/d,疗程6个月。通过VAS评分与Lund—Mackay鼻窦CT影像评分系统评估疗效。结果患者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VAS评分及CT影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结束后3个月与治疗结束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临床总有效率达85.7%。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长期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