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报告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17例,指出脑挫伤、颅骨骨折、颅内血肿清除减压是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重要因素,术后或伤后意识障碍无明显好转或恶化是重度脑外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故应不失时机地在伤后或术后几小时内早期复查CT、早期清除血肿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迟发血肿同原发血肿一样,部分病例可以通过非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H)首次CT的早期预警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首次CT表现,总结提示迟发性出血可能的预警征象.结果:55例迟发性颅内血肿,颅骨骨折31例,脑挫裂伤伴点片状出血3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与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及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8年40例CT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表现及临床表现特点,年龄4~74岁,中位年龄32岁.均有外伤史.结果 本组40例均有如下情况之一者:伤后3~5天内或术后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出现新的局限性神经定位体征和局限性癫痫者13例;颅内血肿成功清除后,或去骨瓣减压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改善后又恶化者10例;颅脑多发复合伤,有内出血、低血压、曾输大量血及液体,血压稳定后意识未见明显好转者3例;伤后经积极有效治疗,病情无改变或进一步恶化;特别有过度换气,脑脊液漏或脑室外引流,强力脱水者4例;有颅骨骨折的病人,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但病情无改善者10例.伤后或术后24h、48h、72h复查CT证实均有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结论 有头部外伤史,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或颅内血肿成功清除后,但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者.应考虑到有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可能,应伤后或术后24h、48h、72h复查CT.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病人首次CT扫描颅内未发现血肿的部位,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CT扫描或手术发现新的血肿,或清除血肿一段时间后在颅内不同部位又发现新的血肿。随着CT扫描的应用普及,这种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而早期诊断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因此,掌握本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我院73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护理观察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近7年来收治了经CT扫描或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73例,其中男56例,女17例,年龄12~…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外伤后首次经CT或脑血管造影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出现血肿者,或清除外伤性颅内血肿后一段时间复查,在不同部位又发现血肿者,称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血肿位于硬膜外者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DEDH).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机制和法医学鉴定指标。方法 通过对3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者的性别、年龄、影像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损伤程度、伤残程度、临床症状及尸检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于中老年;血肿以对冲部位多见;发现血肿时间以伤后72h内多见;伤后复查CT或系统的解剖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法医学鉴定有重要价值。结论 本组分析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CT检查应用的普及,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渐被重视,迟发性颅内血肿,指在颅脑外伤后首次 CT检查并未发现明显颅内血肿,而经过一定时间后复查 CT,或手术、或尸检发现的血肿,或首次CT检查证实有血肿的其他不同部位又出现血肿,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及脑内血肿.亦有人把少量出血处扩大形成血肿归为此病.迟发性颅内血肿占颅脑损伤的2.37-10%,预后较差,文献报道死亡率在25%-55%[1].早期诊治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董建军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8):1345-1346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H)是指在头部外伤后首次CT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或手术探查证实的颅内血肿,或血肿清除一段时间后在颅内不同部位又出现的血肿。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常可导致不良后果。我科在1994年1月~2002年7月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36例,本文就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的有关因素和观察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上针对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正确使用甘露醇的方法.方法 回顾120例轻中型颅脑损伤首次CT无颅内血肿的患者,分为常规组(伤后6 h内按1 g/kg使用甘露醇)、观察组(伤后6 h内按0.5 g/kg使用甘露醇)和对照组(伤后6 h内不使用甘露醇)三组,对三组病例治疗前后的 CT扫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组中有37.5%的患者出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观察组中有20%的患者出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对照组中有17.5%的患者出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结论 伤后6 h内使用较大剂量甘露醇可能更易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因此我们建议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早期如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应避免使用大剂量甘露醇或尽量不用甘露醇,减少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中CT检查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价值。方法10例颅内血肿患者均在第一次开颅术后带气管插管行颅脑CT检查,发现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立即行迟发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恢复良好9例,死亡1例。结论在清除一侧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若患者出现脑膨出,对侧瞳孔散大,术前对侧有脑挫裂伤或小血肿应带气管插管行颅脑CT检查,尽早发现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尽早手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颅脑创伤术后迟发性血肿CT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914-915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CT在及时尽早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例手术后颅内迟发性血肿,分析迟发性血肿的类型、部位、发生时间以及预后。结果颅内迟发性血肿主要可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三类,发生部位主要为颅骨骨折线区下方,颅骨受力处及其对冲部位,额、颞叶等处为主,发生时间为手术中至手术后72h比较多见。结论CT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颅内迟发性血肿的发生,2次及2次以上的CT复查可以提高迟发性血肿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33例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按GCS评分、影像学表现、凝血指标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年龄大,GCS评分低,发生时间多在伤后24 h内,院前经甘露醇治疗及CT表现为挫裂伤、颅骨骨折的患者易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外伤凝血障碍患者是引起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重要因素。结论: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与诸多危险因素相关,动态复查CT能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脑损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进展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非手术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根据颅内出血进展情况分为进展组(n=46)和非进展组(n=57).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HCT1)、受伤至第二次CT检查时间(HCT2)、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首次及复查CT血肿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GCS、HCT1、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计数及复查CT血肿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DP、INR和D-D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GCS、HCT1和PLT计数值较低的患者发生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可能性较大(OR<1,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年龄、FDP、INR和D-D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对GCS、HCT1和PLT计数值较低的患者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进展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非手术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根据颅内出血进展情况分为进展组(n=46)和非进展组(n=57).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HCT1)、受伤至第二次CT检查时间(HCT2)、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首次及复查CT血肿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GCS、HCT1、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计数及复查CT血肿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DP、INR和D-D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GCS、HCT1和PLT计数值较低的患者发生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可能性较大(OR<1,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年龄、FDP、INR和D-D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对GCS、HCT1和PLT计数值较低的患者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处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颅脑损伤后继发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伤后治疗结果良好13例,轻残6例,重残10例,死亡13例。结论部分颅脑损伤患者可在早期手术后形成非手术区域的迟发性血肿,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只要能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和处理即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在本院脑外科行开颅手术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20例,研究组患者30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探究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收缩压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发病至手术时间、GCS评分、Babinski征阳性、舒张压、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颅骨骨折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经过多因素回顾性分析,颅骨骨折、发病至手术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Babinski征阳性是诱发患者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因素.结论: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影响因素中,颅骨骨折、发病至手术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Babinski征阳性是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医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干预,以便可以降低患者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颅内进展型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出现颅内进展型出血分为进展性出血组和非进展性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受伤后首次CT的检查时间、昏迷评分、受伤到第二次CT检查的时间、凝血功能、首次CT和复查CT出血量等。采用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进展性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患者年龄大、入院时GCS分数高、受伤到第一次CT时间短、D—D水平高、FDP水平高、PLT水平高、INR大是创伤性脑损伤后颅内进展型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影响创伤性脑损伤后颅内进展型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了解这些因素,做到积极预防和治疗,以降低对患者的危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剖析外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短时自动消散现象的伤因、病理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2月~2012年1月我院12例短时自动消散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动态CT扫描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采取非手术治疗,头颅CT显示血肿均在3 d内消失,4例患者伤后5 h以内血肿完全吸收,5~24 h以内血肿吸收患者3例,第2天血肿吸收患者3例,第3天血肿吸收患者2例,吸收时间最短为4 h,中线结构恢复,脑室、脑池清楚,出院后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结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短时自动消散是血液的重新分布,不但跟血肿形态、部位、密度和血肿量有关,而且受蛛网膜破裂、适当的高颅压、脑萎缩和伴有硬膜破裂的颅骨骨折等相关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的诊断、治疗要点。方法 对 5 6例典型外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诊断依据、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随着CT、MRI的临床应用 ,迟发性脑内血肿诊断较为容易 ,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治疗上除手术清除血肿外 ,应注意改善脑缺氧、缺血 ,改善微循环。结论 外伤后脑内血肿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早期诊断 ,及时合理治疗 ,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