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就乙肝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进行探讨,以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案,达到最佳医治目的.得出急性发作期同正是抗病毒治疗最佳时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适合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关键和重点,但是并非每一个乙肝患者都适合进行抗病毒治疗,条件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乙肝“大小三阳”病人及病毒携带者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肌注α-干扰素或口服拉米夫定。结果:可以杀灭病毒或抑制病毒复制,可以阻止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转变为肝癌。结论:对乙肝“大小三阳”HBV-DNA阳性及ALT和AST升高达2倍以上(<10倍)的患者应积极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肝治疗要掌握时机根据乙肝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对于慢性乙肝病情的控制十分重要。从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如何提高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非常重要,除了正确把握治疗时机、选择更为恰当的治疗方案等之外,提高病友对疾病的认识,增加对治疗的配合程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分析抗病毒治疗对乙肝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作用。方法:收集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病毒治疗,将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血清总胆红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肝功能的损害,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韦颖华 《肝博士》2013,(6):15-16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治疗的首要任务是抑制病毒,但抗病毒治疗的疗程长以及高花费让相当多的乙肝患者顾虑重重。因此,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时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6例患者未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或未坚持全程抗病毒而擅自停药的原因分析,提示良好的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对患者的遵医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增强患者对疾病诊治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与血清脂质水平的关系.方法 测定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载脂蛋白A1(apaA1)和载脂蛋白B(apoB)和HBV-DNA,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脂质水平随着血清HBV DNA载量高低程度而变化,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抗病毒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血清脂质水平对判断较重的慢性肝炎肝组织实质细胞的损害有一定的价值.抗病毒治疗可以帮助恢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9.
郭文 《肝博士》2008,(4):23-23
自从1999年拉米夫定在中国上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以来,陆续有口服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以及最新的替比夫定用于临床,为千百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解除了病痛。由于慢性乙肝治疗时间较长,因此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我什么时候能停药呢?”  相似文献   

10.
唐海芸  吴波 《当代医学》2016,(2):141-142
目的 探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老年早期重症乙肝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48例老年早期重症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记录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前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HBV-DNA等指标,经过8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治疗后观察这几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探讨使用该方法治疗老年早期重症乙肝患者时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 患者治疗后ALT、PT、TBiL、HBV-DNA等指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6.3±1.3)d;黄疸症状消退时间(35.1±10.7)d;Cushion综合征面容改善例数11例;治疗前后患者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5例;上消化道感染2例,肝性脑病1例,肝肾综合征2例.结论 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治疗对老年早期重症乙肝可以减缓肝细胞坏死,抑制肝炎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减慢肝脏纤维化过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核心内容,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评价治疗效果需要从短期效应到持久效应、从个别项目到整体指标改善、从部分应答到完全应答等几方面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12.
邵鸣  肖玉珍 《肝博士》2010,(4):28-28
抗病毒治疗,要"一个萝卜两头切,中间还要拿一节",也可以说"抓两头,看中央",说的都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三个关键点:起点、拐点、终点。因为这三个点决定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13.
一、治疗不足与过度治疗共存 目前我国在乙肝抗病毒治疗方面,确实存在治疗不足和过度治疗的问题.据调查,治疗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仅40%乙肝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60%患者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广大乙肝患者在长期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如何选择抗病毒治疗药物?何时停药?治疗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从2009年6月起《肝博士》杂志社特邀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著名肝病专家罗振辉教授,设立《罗医生信箱》以回答广大患者或家属的问题。来信方式见本期第61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探讨对慢性重度乙肝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52例慢性重度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2例慢性重度乙肝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取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慢性重度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ALT水平及HBV-DNA水平.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92%)显著低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15%);且两组慢性重度乙肝患者的ALT水平及HBV-DNA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对慢性重度乙肝患者采取抗病毒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ALT水平及HBV-DNA水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乙肝口服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生应该携手合作进行优化治疗,使患者获得最大的效益。所谓优化治疗,可分为优选病人、优选药物和优化疗效三部分。  相似文献   

17.
多囊肾是最常见的单基因病变,往往是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当在第4、6和16对染色体上编码蛋白称为多囊素的基因发生突变时,可导致肾小管节段无节制地扩展。大量因充满液体的囊肿堆积而引致的肾脏异常肿大最终将导致功能性衰竭,这在许多病例中均已得到证明。此外,治疗多囊肾时所需的费用以及投入的精力都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8.
《肝博士》2014,(1):41-4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2013年12月3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约有5000万的乙肝患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实际情况是,正在接受或已经的病人不到250万,也就是说,只有大概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正在接受治疗,这个比例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干扰素(IFN)联合阿昔洛韦(Acyclovir)、单用IFN、一般护肝治疗药物三种方法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将选择的84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32例应用IFN lmu Acyclovir 0.75;单用组21例,应用IFN 3mn;护肝组31例,应用肝炎灵针4ml;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ALT和病毒复制指标变化。结果:三组均能减轻或消除肝炎症状,改善肝功,ALT腹常率在治疗后2个月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近期观察3个月,其HbeAg、HBVDNA阴转率及复发率,在联合组分别为46.2%、45.2%、6.7%,单用组分别为22.2%、28.6%、11.7%,护肝组分别为3.8%、3.2%、25.9%,有显差异。结论:小剂量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慢性乙肝具有与常规剂量干扰素同等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轻,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20.
董正洪 《肝博士》2011,(5):22-22
乙肝的治疗包括保肝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等等。其中抗病毒治疗是重中之重,只有清除病毒或者长久抑制病毒,才有转阴的可能。那么如何提高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