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伍运生  熊国强  陈出新 《新医学》2010,41(8):538-540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5例。A组采用中药(基本成分有苦参30g、白芨30g、白术15g、白芍15g、枳壳15g、罂粟壳15g、炮姜10g)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1次,6d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2d,共治疗4个疗程;B组口服西药柳氮磺吡啶1.0g/d,治疗30d;C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疗程同A组。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0%,B组总有效率为67%,C组总有效率为93%,C组与A、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复发3例,B组6例,C组1例,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均为P〈0.05)。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无明显不良反应,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龙血竭联合培菲康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6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龙血竭5~6片,口服3次/d,培菲康0、63g口服3次/d,对照组给予柳氖磺胺吡啶1.0g口服3~4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10例(33%),有效15例(50%),总有效率83%;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40%),有效12例(40%),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龙血竭加培菲康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相近,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2.5 g+中药煎剂葛根苓连汤200 ml保留灌肠,对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2.5 g+0.5%甲硝唑100 ml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2个疗程(15 d为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2.5%、65%(U=3.697,P<0.05)。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神丸加味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四神丸加味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临床治愈率为53.9%,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临床治愈率为36.2%,总有效率为72.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神丸加味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予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用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予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相似文献   

6.
李雪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562-3563
目的观察肠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自拟的肠舒汤保留灌肠,临床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优于单用柳氮磺吡啶,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西医内科基础治疗辅以复方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毗啶(SASP)1.0g,4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灌肠液保留灌肠,14d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疾病活动指数(DAI)、肠镜表现、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DAI、肠镜表现明显改善,复发率低,对照组改善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SP口服联合复方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简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锡类散、甲硝唑保留灌肠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常规口服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SASP)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地塞米松、锡类散、甲硝唑保留灌肠。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效果优于单纯口服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曾家丽  戴美兰 《护理研究》2010,24(9):2303-2304
[目的]观察栀黄散烫疗辅助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59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观察组在口服柳氮磺吡啶基础上采用栀黄散烫熨神厥穴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栀黄散烫疗辅助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柳氮磺吡啶法。  相似文献   

10.
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细胞因子的干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草药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并比较乌梅丸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3在湖北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SD大鼠56只,雌雄各半。按雌雄随机分4组:正常组、乌梅丸组、柳氮磺胺吡啶组、模型组,每组14只(雌雄各半)。应用2,4-二硝基氯苯免疫加储酸局部灌肠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造模。②乌梅丸组:给予配制的乌梅丸液(中草药乌梅丸为本院自制,成分:乌梅16g.细辛6g.干姜10g.黄连16g,当归4g,附子6g,蜀椒4g,桂枝6g,生晒参6g,黄檗6g。按传统方法配制成含生药浓度分别为515g/L的水煎剂)3mL灌胃,1次/d;柳氮磺胺吡啶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混悬液3mL在造模后灌胃,1次/d;模型组和正常组:均以蒸馏水3mL灌胃,1次/d。各组均给药15d。(固然后于第16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8,10,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④计量结果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由于每组大鼠在灌胃前随机抽取2只进行病理检查以及部分标本采集不合格,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乌梅丸组分别脱失2,4,5,3只,最终进入结果分析以上各组大鼠分别为12,10,9,11只。①大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8,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模型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柳氮磺胺吡啶组和乌梅丸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乌梅丸组明显低于柳氮磺胺吡啶组(P〈0.01)。②大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0含量: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柳氮磺胺吡啶组和乌梅丸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乌梅丸组明显高于柳氮磺胺吡啶组(P〈0.05)。结论:乌梅丸有上调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索10。下调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的作用,使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的目的;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干预效果优于柳氮磺胺吡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2组患者均采用柳氮磺吡啶片1.0 g口服,4次.d-1。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方黄柏液100 mL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100 mL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9%(P<0.05),治疗组出现恶性呕吐6例,对照组出现恶性呕吐7例,无其他不良反应。随访1年,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7.65%、22.78%。结论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在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26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4 g/d;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500 mg,3次/d。疗程1个月。监测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IL) 6、IL 10、血清钙结合蛋白S100A12水平。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ALB及IL 10增高(P<0.05),而hs CRP、ESR、IL 6、血清S100A12水平均降低。结论 微生态制剂能提高美沙拉嗪治疗UC的有效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综合治疗相同,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 l、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 l,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2周;观察组在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基础上予前列腺素E1100μg、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 l,每日1次缓慢静脉滴注,疗程2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92.9%,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62,P<0.05)。结论:佐以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应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4.
BALB/c小鼠噁唑酮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BALB/c小鼠噁唑酮结肠炎模型,评价其作为人类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的可靠性.方法:模型组第1天和第2天用3%噁唑酮溶液200 μL涂搽BALB/c小鼠皮肤以致敏,第6天用1%噁唑酮溶液150μL行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等体积乙醇溶剂涂搽皮肤、灌肠,对2组BALB/c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评估病变结肠的病理组织学炎症程度,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结肠组织IL-5和IL-1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的DAI评分和病理炎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病变结肠组织IL-5和IL-13 mRNA的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ALB/c小鼠噁唑酮结肠炎模型类似于人类UC,可作为研究UC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熊果酸(U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结肠炎模型的抗炎作用,旨在阐明其对肠上皮细胞(IEC)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在体内研究中,将体质量为20~22 g的雄性BALB/c小鼠1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DSS模型组、DSS+熊果酸治疗组。通过3%DSS诱导8 d,制备小鼠结肠炎模型;其中一组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采用UA预处理。各实验组的小鼠体质量和结肠长度分别采用物理天平和游标卡尺测定;参照临床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法对小鼠进行评分。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液中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和结肠组织中IL-6的水平。以IL-6刺激分化的Caco-2细胞制备体外人肠上皮细胞炎症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UA对肠上皮细胞IL-6/STAT3信号通路中STAT3磷酸化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SS模型组的DAI评分增加、结肠长度缩短和组织损伤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SS模型组比较,UA显著抑制了DSS诱导的DAI评分增加、结肠长度缩短和组织学损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SS模型组的血清淀粉酶(SAA)水平和结肠组织中IL-6水平升高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SS模型组比较,UA可显著逆转DSS诱导的血清淀粉酶(SAA)水平和结肠IL-6水平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正常肠上皮细胞比较,IL-6刺激显著上调STAT3的磷酸化水平;而UA可显著抑制肠上皮细胞中IL-6诱导的STAT3磷酸化水平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果酸可通过阻断IL-6/STAT3信号通路改善了DSS诱导的结肠炎,提示熊果酸在靶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可能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缓释片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片,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片+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症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  相似文献   

17.
汉京彦  江萍 《天津护理》2003,11(3):129-13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采用内服中药配合自制灌肠液保留灌肠和单纯内服中药两种治疗方法。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辩证内服中药汤剂配合以中药成份为主的灌肠液保留灌肠,结合护理的辩证施护,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内服中药汤剂,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值得推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纳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均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肛肠科住院部收治患者,诊治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按照患者入院治疗先后顺序轮流交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仅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粪便钙卫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2%,组间差异明显(P<0.05);患者用药前,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粪便钙卫蛋白)和凝血功能指标无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为(11.16±1.72)mg/L,血小板计数为(190.16±34.12)×109/L,粪便钙卫蛋白为(103.26±12.62)μg/g、纤维蛋白原为(3.98±0.27)g/L,D-二聚体为(0.24±0.04)mg/L,低于对照组的(17.21±2.14)mg/L、(212.42±32.56)×109/L、(122.21±14.14)μg/g 、(4.42±0.36)g/L、(0.48±0.06)mg/L,血小板平均体积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9.56±0.45)fl和(37.18±2.54)s,高于对照组的(8.21±0.44)fl和(33.92±2.16)s,两组各项指标逐一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P>0.05)。 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和美沙拉嗪肠溶片,效果好,可减少C反应蛋白释放,粪便钙卫蛋白指数下降,炎症指标下降,对凝血功能有改善作用,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探索TGF-β1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7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40只,RNBS灌肠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别在第8、29、50天每组处死10只大鼠,取结肠组织,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测定结肠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光镜下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萎缩、脱落,组织结构破坏不完整,黏膜上皮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可见黏膜表面糜烂、小溃疡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TGF-β1表达在第8、29、50天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GF-β1的表达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