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肝病患者临床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指标,为临床肝纤维化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不同肝病患者136例,慢性乙型肝炎56例,肝硬化31例,急性肝炎23例,肝癌26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100例。对其相关血清学纤维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Ⅳ-C、LN、HA和PCⅢ阳性检出率和浓度均高于急性肝炎组,且各指标浓度高于对照组( P<0.05);肝硬化Ⅳ-C、LN、HA和PCⅢ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4.5%(20/31)、74.2%(23/31)、90.3(28/31)、54.8%(17/31),高于慢性乙肝组(P<0.05);肝癌在Ⅳ-C、HA和PCⅢ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慢性乙肝组(P<0.05),LN低于慢性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Ⅳ-C、LN、HA和PCⅢ浓度结果分别为(131.4±14.6)μg/L、(148.4±31.5)μg/L、(361.7±35.1)μg/L和(141.6±16.0)μg/L,均高于慢性乙肝组(P<0.05);肝癌在Ⅳ-C、HA和PCⅢ浓度均高于慢性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低于慢性乙肝组(P<0.05)。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指标对不同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判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并与肝病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全部病人依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级,采用ELISA法检测了所有患者的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血清水平,三组病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肝炎肝硬化病人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的升高幅度与肝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相一致。结论肝炎肝硬化时,纤维化程度越高,提示肝脏储备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蛋白(LN)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对2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ⅣC,LN水平及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血清HA,ⅣC,LN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呈正相关,且在慢性重度肝炎及肝硬化阶段处于最高水平(P<0.01),结论:血清HA,ⅣC,LN水平可不同程度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肝纤维化血清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及血清高敏CRP(hsCRP)的变化。[方法]对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到我院住院的7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gG、IgM、IgA、C3、C4、hsCRP.同时以50名到我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肝炎后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IgM、IgG、hsCRP均高于对照组(P〈0.01),C3和C4低于对照组(P〈0.01、P〈0.05)。Ig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hsCRP与肝炎后肝硬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其检测结果不仅对肝硬化的分期,而且对判断病情、衡量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估计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饮绿茶对肝脏疾病保护作用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饮绿茶对肝脏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绿茶组和对照组,随访6年后比较两组肝脏病变的差异:结果2147例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按是否饮绿茶被分为饮饮绿茶降低了乙型肝炎(P〈0.01)和肝硬化(P〈0.05)的发病率,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56和0.53;同时饮绿茶降低了血清肝功指标ALT(P〈0.01)、AST(P〈0.05)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ⅢP(P〈005)、Ⅳ-C(P〈0.05)、HA(P〈0.01)。结论绿茶对肝脏病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肝硬化PHT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25例,给予氯沙坦(50mg/d)口服;B组23例,给予普萘洛尔(20~120mg/d)口服;C组22例,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服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40mg/d);三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每例患者的肝血流动力学指标: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PV),并计算门静脉血流量(QPV),同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CⅢ)、透明质酸(HA)。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肝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组和C组疗效优于B组(P〈0.05),A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PCⅢ、HA明显下降(P〈0.05或〈0.01),而B组和C组治疗后PCⅢ、HA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用药前后三组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肝硬化PHT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与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0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LT、AST、TBIL水平和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显著上升(P〈0.05);在肝硬化不同级组之间,血清ALT、AST、TBIL水平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逐渐上升,其水平为C级组〉B级组〉A级组,各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水平显著上升(P〈0.05);ALT、AST、TBIL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20~0.797,P=0.000~0.017)。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LT、AST、TBIL及PCⅢ、Ⅳ-C、LN、HA水平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评估病情以及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前列地尔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点滴,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主要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T-BiLi及PTA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透明质酸酶(HA)、Ⅲ型胶原前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指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声像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Child—pugh分级积分提高,较对照组显著性增加。治疗组患者中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徐丹  吴小宁  李红卫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382-2385
目的初步评价肝病患者血清4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C型前胶原含量(Ⅳ-Col)与慢性化及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对145例肝病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HA、PCⅢ、LN、Ⅳ-Col水平,比较这4项指标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结果血清HA、PⅢNP、LN、Ⅳ-Col水平含量随着病程的进展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即急性肝炎慢肝轻度慢肝中度慢肝重度肝硬化。结论血清中HA、PⅢNP、LN、Ⅳ-Col水平可反映肝病慢性化趋势,与临床一致,是判断早期肝硬化的相对灵敏和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杨兰艳  刘海  郑盛 《现代保健》2011,(14):45-4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Ⅵ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并统计分析两者问的相关性。依血清HBVDNA水平将患者分为〈10^5拷贝/rid、≥10^5拷贝/ml2组,并对组间肝纤维化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HA、PCⅢ、Ⅳ—C、LN含量均高于正常上限,HBVDNA与HA、PCII、IV—C、LN间呈直线相关(r=0.537,P=0.033;r=0.764,P=0.002;r=1.120,P=0.001;r=1.014,P=0.001),2组间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肝纤维化指标间有相关性,随着患者体内病毒载量的增高,肝纤维化指标也呈增加趋势,抗病毒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对其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肝纤维化4项及甲胎蛋白(AFP)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2例符合条件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血清CHI3L1及肝纤维化4项在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5)。血清AFP浓度在肝癌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诊断肝癌的AUC为0.912。ROC曲线分析显示CHI3L1在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鉴别诊断效能较好,AUC分别为0.853和0.84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各血清学指标均呈正相关(P <0.05)。结论 CHI3L1、肝纤维化4项及AFP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慢性肝炎及其肝纤维化导致的肝硬化等不同肝脏疾病,值得在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用于诊断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接诊的80例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选择4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检测分析血清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并评定慢性肝脏疾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93.75%)明显高于纤维化指标检测(67.50%)和肝功能指标检测的阳性检出率(7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479 0,P=0.000 2)。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明显升高(P<0.01);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均出现明显升高(P<0.01);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型前胶原(PCⅢNP)均出现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用于诊断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状腺素(T4)、铜蓝蛋白(C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87病例分成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T4、Cp、AFU和P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病例组AFU、PT和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AFU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病例组(P<O.01);各病例组PT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T。高于其他病例组(P<0.05);重型肝炎组cp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病例组(P<0.05),但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cp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T4,Cp,ALT和PT对病毒性肝炎的早期和鉴别诊断、病情判断以及疗效和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与肝纤维指标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的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25例(AsCs组)、慢性乙肝患者25例(CHB组),同时选取2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HC组)。采用Luminex 200检测血清IL-35质量浓度,迈瑞i2000检测肝纤维化指标4项: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IV C),实时定量PCR仪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BI3mRNA、p35mRNA表达和血清HBV-DNA水平。结果与HC组[2.16(1.23~3.75)ng/mL]相比,AsCs组[2.27(2.15~4.23)ng/mL]及CHB组[3.45(3.23~5.51)ng/mL]患者血清IL-35质量浓度显著升高,CHB组升高更显著(H=41.86,P<0.05)。与HC组(1.18±0.12,1.07±0.10)相比,AsCs组(2.33±0.25,2.56±0.24)、CHB组(3.14±0.42,3.43±0.57)患者PBMCs EBI3mRNA、p35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CHB组升高更显著(F=287.20、272.20,P值均<0.05);与HC组、AsCs组相比,CHB组患者血清HA、IV C、PⅢNP、LN浓度升高(F=75.37~194.10,P值均<0.05);CHB患者血清IL-35质量浓度与ALT水平(r=0.569,P=0.003)、HBV-DNA水平(r=0.403,P=0.046)及HA(r=0.476,P=0.016)、IV C(r=0.537,P=0.006)、PⅢNP(r=0.462,P=0.020)、LN(r=0.406,P=0.044)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35浓度升高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灵苠蠲肝合剂在治疗慢性乙肝中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46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灵芪蠲肝合剂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I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肝功能(ALT、AST、TBIL)、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及抗氧化指标(SOD、GSH—PX、MDA)水平变化,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MD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OD、GSH—PX均明显上升(P〈O.05)。与对照组比,治疗组ALT、AST、TBIL、LN、pcIII、IV—C、MDA降低明显(P〈O.05),SOD、GSH—Px增加明显(P〈0.05);而HA降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灵芪蠲肝合剂通过调节抗氧化和脂质过氧化而对慢性乙肝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晚期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18例,健康对照者20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含量;同时检测各组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HMGB1检出含量在乙型肝炎患者慢性重型肝炎组高于慢性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与慢性重型肝炎组、慢性肝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GB1检出含量与外周血TBIL、AST/ALT、HA及PⅢNP均呈正相关(r=0.865,0.646,0.783,0.662,P<0.01),与PTA及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915,-0.852,P<0.01).结论 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HMGB1含量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时HMGB1也是辅助诊断肝纤维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林锐  罗书裕 《现代保健》2009,(15):10-11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将根据Framingham诊断标准纳入的65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按NYHA分级,并采用Triage快速定量测定仪检测患者血浆BNP值。结果患者BNP水平从心功能Ⅰ~Ⅳ级各组逐渐升高,心功能Ⅱ~Ⅳ级组均高于心功能Ⅰ级组(P〈0.05),心功能Ⅳ级组高于心功能Ⅱ级组和Ⅲ级组(P〈0.05),心功能Ⅱ级组与Ⅲ级组间BNP水平无湿著性差异(P〉0.05)。结论BNP可作为评价心脏功能状态的一个常规检查,并可作为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和分级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BlyS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8例慢性丙肝患者的血清BLyS水平,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检测慢性丙肝患者的检测类风湿因子、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他们与BLyS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慢性丙肝患者的平均血清BLy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4.7±1.1)ng/ml VS(3.1±0.67)ng/ml,P<0.01)]慢性丙肝患者中类风湿因子阳性者高于类风湿因子阴性[(5.4±0.98)ng/ml VS(4.4 ±1.0)ng/ml,P<0.01)].BLyS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谷丙转氨酶(ALT),HCV-RNA无相关性.结论 慢性丙肝患者存在BLyS过度表达,BLyS可能与慢性丙肝的自身免疫现象以及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