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哮喘持续状态抢救患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性,7岁.以"间断咳嗽1+个月,加剧伴发热1 d"于2010年1月16日入院.病史采集:既往无哮喘史,家族无哮喘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单声咳嗽,痰不易咳出,程度轻,无痉挛性咳嗽及鸡鸣样回声,无呛咳、声音嘶哑,未诊治.1 d前因咳嗽加剧伴发热(约38℃),外院予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克林霉素"时出现气喘、恶心,予"地塞米松5 mg"后转入本院,门诊予"红霉素+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吸氧处理,体温稍下降,仍气喘,以"支气管肺炎"收入院.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患儿男 ,11岁 ,因反复发热、咳嗽、气喘 3年余收入院。患儿 3年前秋季因受凉而发热、咳嗽、气喘 ,在当地按“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用青霉素治疗 5d痊愈 ,自此后约隔 15~ 30d ,即有同样的病症出现 ,用青霉素治疗有效 ,冬季发作频繁。近半月来再次发热、阵发性咳嗽、有痰呈淡黄色、带有血丝 ,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不好。入院前 1d患儿大便秘结 ,用力排便后 ,喘憋加重 ,并且颈部肿胀来诊。患儿以往身体健康 ,3岁时曾注射卡介苗 ,父母健在 ,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有一近邻 2年前死于“肺结核” ,病儿常去邻居家中玩耍。体格…  相似文献   

3.
重度营养不良并念珠菌性肺炎1例甘肃省甘谷县人民医院(741200)巩继平张孝良进修医生1病历报告某男,3月。因消瘦1个月,咳嗽、气喘、声嘶10天,加重2天入院。患儿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始有疲乏、进行性消瘦,10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患儿就诊时,父母应该能够明确说出患儿病情的主要情况,如“腹泻2小时”、“咳嗽.气喘2天”、“发热2天、皮肤出现红色皮疹1天”等,帮助医生初步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5.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如何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任务。本院自1992年开始使用周林频谱仪照射穴位(人迎、天突、膻中、气户、定喘、肺俞)的方法,辅助治疗肺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单纯用西药治疗组80例,加周林频谱仪理疗组80例。以上两大组中各分4组,每组各20例患儿。第1组为重症肺炎,均为0~3岁患儿,发热、咳嗽、气喘、鼻扇、症状重,或伴心衰,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罗音。第2组为2~5岁患儿,咳嗽伴气喘、发热、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及痰鸣音。第3组患儿为3~7岁,咳嗽,不喘,发热或不发热,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罗音。第4组为4~12岁患儿,发热,咳嗽,但不喘,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性罗音。以上160例患儿胸部X线均示:双肺纹理增强,有斑片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性,11岁7个月.因"咳嗽伴肌痛1+个月,发热7 d,抽搐1次"入院.病史采集:1+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咳嗽、咳痰(呈白色泡沫样),偶感右上臂肌肉疼痛,无发热、寒战、畏寒、关节疼痛和吐泻等.而后,右上臂肌痛逐渐加重,并出现右臀部肌痛.7 d前出现发热,T最高时为39℃.并出现抽搐1次,表现为双眼凝视、意识丧失和双上肢强直抽搐,持续约5 min.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病例1,男,5岁6个月.因"咳嗽、有痰10天,呼吸困难2天,呼吸困难加重半天"入院.患儿10天前出现间中轻咳,感觉有痰但未咳出,2天前觉鼻塞、呼吸困难,无发热,无胸闷、胸痛、心慌,无气喘.在多家医院诊治(起病至入院均坚持诊治),诊断为上感或支炎,予抗感染、化痰止咳、滴鼻等治疗无效.患儿1岁内常有喘鸣(当时考虑为先天性喉喘鸣,具体不详),家族中无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患儿,女,9岁,因发热半月于1997年4月27日入院,半月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以上,伴头痛,用退热药后热退,头痛也随之消失,尿呈米汤样混浊,无少尿及尿急、尿频、尿痛,偶有终末血尿,无咳嗽及气喘,无呕吐及腹泻,进食较前减少,半年前曾有血...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性,3岁,因咳嗽,气喘1个月,加重5天入院。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前5天气喘明显加重,不能平卧,颈面部进行性肿胀。体检;呼吸50次/分,脉搏140次/分,精神萎糜,消瘦,端坐呼吸,口唇发绀,杵状指趾,颈面及胸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本院自制中药肺炎贴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给常规西药抗感染,雾化吸入止咳平喘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发热、咳嗽、气喘及痰鸣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发热、咳嗽、气喘及痰鸣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东莨菪碱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东莨菪碱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方法】 按随机化原则将 6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吸入普米克、喘乐宁气雾剂 ,观察组除吸入普米克、喘乐宁气雾剂外 ,给予静脉滴注东莨菪碱。观察用药前后患儿症状、体征 (咳嗽、气喘、哮鸣音 )改善情况及消失天数。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d症状、体征 (咳嗽、气喘、哮鸣音 )改善分数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1)。观察组咳嗽、气喘、哮鸣音消失天数分别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P <0 .0 1)。 【结论】 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 ,在吸入 β2 受体激动剂及皮质激素气雾剂的同时加用静脉滴注东莨菪碱 ,对改善症状和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袁越 《大众健康》2002,(4):63-63
秋冬季节来临之后,气温骤然转冷,空气更加干燥,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也越来越多。咳嗽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部分患儿咳嗽同时伴有发热,其持续时间可达一周,甚至长达1至2个月,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其实,大部分患儿的咳嗽,尤其是剧烈咳嗽超过一周者,多数是由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40天。因纳差,面色苍白1个月。发热、咳嗽10天入院。孕35周早产。出生体重2200g。出生时一般情况好。生后牛乳喂养,但患儿不愿进食,40天共耗奶粉不足1kg。体重不增,面色苍白日益加重,少哭少动。近10天发热、咳嗽、呼吸增快。未接种卡介苗。其母于妊娠四个月始常发热、咳嗽、乏力、盗汗、胸闷、气短。产后胸部摄片确诊为血型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集上中下/上中下(一)进展期;结核性胸膜炎-/中下进展期。生后母婴完全隔离。 体检:T39.3℃、P170次/分、R72次/分、体重2.31kg,神萎、消瘦、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腹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患儿,男,10岁。主诉反复发作性低热、咳嗽、气促、咯血4个月,于1996年9月11日入院。患儿于4个月前不明诱因出现低热,大多为午后,最高达38.2℃,呈间歇性不规则发热。同时咳嗽,呈阵发性,晨起时较频,伴咯血。早期为痰中带血丝,混有黄色痰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酪酸梭菌活菌片对3岁以下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取213例6个月~3岁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各7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期间各失访2例。观察组患儿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2个月,对照组患儿口服匹多莫德2个月,空白组患儿不给予任何干预,停药后随访观察4个月,记录每个月3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热、咳嗽、喘息率及相关抗生素使用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第4个月起,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组;第5个月起,对照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组。研究期间观察组患儿累计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喘息的发生率分别为26.09%(72/276)、13.04%(36/276)、20.65%(57/276)、7.61%(21/276)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90%(77/276)、17.39%(48/276)、32.25%(89/276)、11.59%(32/276)和空白组分别为39.08%(111/284)、28.87%(82/284)、48.24%(137/284)、17.96%(51/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81、7.561、7.105、6.691,均P0.05;χ2值分别为7.155、7.008、6.643、6.284,均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持续时间从第3个月起明显短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14、5.941、6.037、5.740,均P0.05;t值分别为7.905、6.337、6.180、6.632,均P0.05);对照组患儿从第5个月起发热、咳嗽、喘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20、7.085,均P0.05;t值分别为7.569、7.154,均P0.05;t值分别为6.082、6.881,均P0.05)。观察组累计抗生素使用率19.20%(53/276)明显低于空白组累计抗生素使用率40.14%(114/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5,P0.05);观察组累计抗生素使用率与对照组累计抗生素使用率22.10%(61/2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1,P0.05)。研究期间各组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可有效降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缩短发热、咳嗽、喘息时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近50年,加剧伴发热1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史多年.  相似文献   

17.
咳嗽喘息     
患儿男,3岁。 主诉 2天前感冒后喘息,咽部咝咝作响。 现病史因2天前感冒后咳喘加重,咽部咝咝作响,并有发热,就诊于外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经抗炎治疗不见好转来我院。追问病史,出生后2个月面部湿疹较重,6个月患肺炎1次,当时喘憋重。此后,每于感冒后咳喘发作,2—3个月发作1次。气喘加重时除静脉滴注抗生素外,还要给予镇静和氨茶碱灌肠后,喘憋方可缓解。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摘要患儿,男,9个月。4个月曾因发热、咳嗽5天,查体肝大,胸片示右胸腔大量积液,以胸腔积液(右)收住入院。经先锋霉素 V、VitK_1治疗2天,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减轻,好转出院。以后反复干咳,3天前加重并出现气促、烦躁,急来我院。查体:T36.5℃,神志清,烦躁不安。呼吸急促,40次/分,鼻翼扇动,口周青紫,咽红,三凹征(+),气管左移。右肺叩  相似文献   

19.
Goodpasture综合征(GPS)为少见疾病,1919年Goodpas-ture首次报道了1例男性18岁患者,在流感后因咳嗽、咯血、贫血而死亡,尸检证实患者存在肺出血和肾炎。其后陆续有类似病例报道。现将我院的1例患者结合文献进行报道,供临床参考。患者男,34岁,外企职员。因发热、咳嗽半个月,气喘、咯血伴少尿3d,于2005年2月7日拟肺炎急诊收入院。半个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在当地医院摄胸片示两肺纹理明显增多、增粗和紊乱,予“阿奇霉素、头孢菌素”等抗感染治疗1周,热度稍退。但出现咯血、浮肿及少尿,而急诊入住我院。既往身体健康,无烟…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性,6岁。因"反复发热、咳嗽,肝、脾大1+个月,加重6 d"于2007-02-14入院。病史采集:足月顺产,G3P1,出生体重为3.1 kg,母乳喂养,按国家计划免疫接种。父母体健,彝族,非近亲结婚,无遗传、传染性疾病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既往体健,曾因皮肤暴露部位逐渐变黑外院就诊,诊断为"皮肤色素增多症";常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经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