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人淋巴细胞的遗传物质在砷作用下受到损伤的情况,进一步探讨砷的遗传毒性和砷对人细胞遗传物质作用的机理,方法:我们对不加受试物的对照组与3组经不同浓度NaAsO2处理的处理组的人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不同浓度的NaAsO2处理培养的人淋巴细胞,其出现的微核率显著高于非处理组(P<0.05)。结论:NaAsO2对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在NaAsO2作用下受到损伤的情况,进一步探讨砷对人体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aAsO2(2.01×10-6 m ol/L、4. 13×10-6 mol/L、6.24×10-6 mol/L)对在体外培养的人淋巴细胞进行染毒, 对淋巴细胞出现的染色体畸变率、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浓度NaAsO2处理的淋巴细胞,出现的染色体畸变率(8%、10.5%、15%)、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率(11%、15%、21%)显著高于对照组(2.5%、2%). 结论 NaAsO2直接作用人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是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的毒性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砷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正常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作用及特点。方法:采用双核淋巴细胞微核试验观察不同剂量氟、砷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正常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损伤情况。结杲:染毒72h后,0.1μmol/L NaAsO2、10μmol/L NaF、50μmol/L NaF和0.1μmol/L NaAsO2+10μmol/L NaF组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染毒组的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NaAsO2与NaF联合作用时,NaAsO2与NaF对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并没有交互作用,仅表现为简单的相加作用。结论:NaAsO2与NaF均可引起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NaAsO2与NaF联合染毒时,其对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毒性仅表现为简单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不同浓度苯妥英钠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研究结果。本组资料表明,微核率和染色体断裂频率在各加药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1)。该结果提示苯妥英钠对细胞核遗传物质具有一定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砷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正常人淋巴细胞的增殖及IL-2分泌情况,为探讨氟、砷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0.1、1.0 μmol/L亚砷酸钠(NaAsO2)及10、50 μmol/L氟化钠(NaF)对正常人淋巴细胞的生长抑制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人淋巴细胞在经浓度为0.1、1.0 μmol/L的NaAsO2及浓度为10、50 μmol/L的NaF染毒后,其MTT吸光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浓度为1.0 μmol/L的NaAsO2及浓度为50 μmol/L的NaF与淋巴细胞作用,可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但未发现氟砷联合作用对人淋巴细胞的作用呈现交互作用(P>0.05).结论:氟、砷对人淋巴细胞存在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与NaAsO2及NaF在体外对人淋巴细胞IL-2分泌的抑制作用结果相吻合.提示氟、砷对免疫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是砷、氟对机体免疫系统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奋乃静体外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细胞中的微核。结果表明:对照组微核率为0.29‰,低浓度组为0.50‰,高浓度组为1.37‰。经统计学处理,对照组与高浓度组差异极显著,与低浓度组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高浓度奋乃静体外培养可观察到遗传物质损伤。  相似文献   

7.
野罂粟总生物碱对人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野罂粟总生物碱 (TAPN)对人淋巴细胞的毒性效应。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 ,检测TAPN对人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结果 :TAPN 3μg及 5μg组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 (P>0 .0 5 ) ,其余各浓度组均能诱导人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结论 :TAPN各浓度组与微核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 ,但 TAPN在正常使用剂量内不会引起人遗传物质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长期饮用氯消毒水对人群淋巴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以期为该领域积累研究资料.方法采用微核实验和彗星实验检测A、B两地长期饮用氯消毒水人群(各50人)和饮用地下水人群(分别为50、40人)的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 A、B两地长期饮用氯消毒水人群的微核细胞率和第4级DNA损伤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与饮用氯消毒水年限存在一定剂量效应关系;经分层分析提示吸烟是饮水氯消毒对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一重要混杂因素.结论长期饮用氯消毒水对人淋巴细胞遗传物质存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甲醛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5、25、125、500μmol/L)的甲醛溶液处理培养中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其微核率及SCE频率的变化。结果:低浓度(5、25μmol/L)甲醛处理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SCE频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增加(P>0.05);而甲醛浓度(125、500μmol/L)较高时,细胞微核率和SCE频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较高浓度甲醛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辅酶Q10对砷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毒的保护作用,为治疗地方性砷中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微量全血培养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24h后,以30μmol/mL砷终浓度染毒,同时辅酶Q10进行预防性干预,分别以150μg/mL、300μg/mL、600μg/mL终浓度作用,继续培养48h,离心,低渗,滴片,镜下观察。结果:低、中、高3种剂量的辅酶Q10干预组的畸变发生率分别为18%、12.4%、11.4%:微核率分别为13.5%、8.6%、7.5%,经统计学检验,低剂量辅酶Q10干预组与亚砷酸钠单独作用组二者畸变发生率和微核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中、高剂量干预组畸变发生率和微核率显著低于单独染砷组20%、15%(P〈0.05)。结论:辅酶Q10对砷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毒有一定保护作用,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单纯三硝基甲苯(TNT)染毒动物组和单纯紫外线照射动物组淋巴细胞微核细率分别为2.00‰和3.00‰,紫外线照射加TNT染毒动物组为6.75‰,微核率分别为2.00‰、3.67‰和7.25‰。单纯紫外线照射与TNT接触可使微核细胞率及细胞微核率略增,两种有害因素共存时,对遗传物质损伤无协同作用,只是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燃煤型砷中毒对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方法:调查了贵州省兴仁县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及对照组)共228人,主要以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染色体畸变(CA)和微核(MN)为分析指标(按常规方法测定)。结果:(1)燃煤型砷中毒可增加体内SCE、CA、MN的发生率,提示其具有诱变性;(2)燃煤型砷中毒引起的遗传物质损伤可发生于临床表现出现之前,且中毒症状严重者遗传损伤也严重;(3)这种遗传物质的损伤与尿砷、发砷之间有正相关关系。结论:(1)燃煤型砷中毒可引起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具有诱变性;(2)建议在病区可将SCE、CA和MN分析作为早期检测癌症发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河支流蟒河污染对沿岸人群微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方法” ,对污染区和对照区居民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结果 :污染区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 4 .65‰ )、微核细胞率 ( 4 .18‰ )明显高于对照区 ( 2 .2 1‰、2 .0 3‰ )。结论 :蟒河污染对沿岸居民遗传物质造成了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低剂量γ射线与香烟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低剂量γ-射线和香烟烟雾的诱变作用。方法取人外周血随机分成香烟烟雾组,γ射线组和香烟烟雾与γ射线联合组,进行微量全血培养,然后分别用不同剂量(0、0.25、0.5、1.0Gy)的60Coγ射线和不同浓度(0、0.2、0.4、0.6、0.8、1.0支)香烟烟雾进行处理,并检测和统计淋巴细胞微核。结果香烟烟雾(0.8、支)与低剂量γ射线(0.5、1.0Gy)均能提高淋巴细胞微核的形成(P<0.01),并具有剂量依赖效应;低剂量γ射线联合香烟烟雾处理淋巴细胞,诱发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独照射组和香烟烟雾组(P<0.01)。结论低剂量γ射线联合香烟烟雾可加强遗传物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随机选择接受CT检查的患者37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22人。检查前后采集外周血观察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表明CT检查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说明CT检查对机体的遗传物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机选择接受CT检查的患者37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22人,检查前后采集外周血观察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表明CT检查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说明CT检查对机体的遗传物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并适时提出防护要求。方法用全血培养法检测107例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7例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分别为1.60‰和1.54‰,与正常0~4‰比较,在正常范围。但不同工种、不同工龄微核细胞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小剂量电离辐射会损伤人体细胞遗传物质,延安市放射工作人员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在正常范围。不同工种、不同工龄放射工作者应继续保持或加强辐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将金黄色葡萄球茵A蛋白纯品和含A蛋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不同剂量、不同途径注入615近交系小鼠体内。采用微核测定法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双核。表明SpA纯品和SpA菌体对小鼠淋巴细胞染色体均有损伤作用。SpA纯品0.5mg/只腹腔注射诱导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达7‰,双核率达30.45‰,对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损伤程度最重。各组的SpA茵体诱导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双核率明显高于微核率。由此提出把双核测定也作为检测致突变物致突变作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黄河支流蟒河污染对沿岸人群微核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方法”,对污染区和对照区居民地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结果 污染区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4.65%)、微核细胞率(4.18%)明显高于对照区(2.21%,2.03%)。结论 蟒河污染对沿岸居民遗传物质造成了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精神发育迟滞者和正常人口腔上皮细胞微核出现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精神发育迟滞者和正常人口腔上皮细胞微核出现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精神发育迟滞者微核出现率(4.6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20‰),P<0.001。提示口腔上皮细胞微核检测与淋巴细胞一样,可反映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研究显示部分精神发育迟滞者可能是遗传物质受损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