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β表达与不同分期及分型浸润性乳腺癌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44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β的相关性.结果 在446例浸润性乳腺癌中,328例ERβ表达阳性(73.5%).在ERα+组及ERα-组,ER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9% (240/308)和63.8% (88/138).ERβ的表达与ERα(P <0.01)表达呈正相关;与PR、组织学分级、HER-2及Ki-67表达无明确相关性(均P>0.05).ERβ表达在不同年龄、肿瘤最大径及淋巴结转移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418例乳腺癌进入分期及NPI评分分析,不同分期及NPI评分在ERβ+及ERβ-两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期:P=0.743;NPI:P=0.644).Luminal A亚型、Luminal B1亚型、Luminal B2亚型、HER-2亚型及TN亚型中ERβ阳性率分别为75.6% (88/118)、75.9%(110/145)、85.2% (46/54)、68.4%(39/57)及62.5%(45/72).在不同分型乳腺癌中,Luminal型(LA、LB1及LB2)与非Luminal型(HER-2及TN)之间,ERβ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结论 ERβ表达与肿瘤分期、NPI评分不相关,而与肿瘤Luminal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腋窝淋巴结状态对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复发病人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5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76例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复发的乳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做乳腺癌保乳手术时腋窝淋巴结的状态分为腋窝淋巴结阳性组152例和腋窝淋巴结阴性组32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病理表现、生存情况,并分析复发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病人的局部与区域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的年龄、复发部位、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无病间期、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性组患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部位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局部区域复发后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OR=2.052,P=0.003),腋窝淋巴结状态和复发部位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局部区域复发后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OR=3.468,P=0.003;OR=677,P0.001)。结论腋窝淋巴结状态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复发病人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但对病人的无远处转移生存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的分子亚型与乳腺癌的病理完全缓解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101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ER、PR及Her-2的免疫组化的结果将其分为4型,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病理完全缓解的关系.结果 19例(18.8%)患者取得病理完全缓解,三阴性乳腺癌是病理完全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OR=3.35,95%CI:1.25 ~ 9.79,P=0.012),而Her-2丰富型乳腺癌相比较于luminal A型乳腺癌则取得更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OR =3.11,95%CI:1.09 ~ 10.89,P=0.021).而病理缓解率与无病生存率密切相关(P =0.002).但三阴性乳腺癌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更短(P =0.008,P=0.0006).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丰富型乳腺癌较luminal A型乳腺癌更容易获得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但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仍然较差,可能与其在治疗后仍有肿瘤残留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SP法检测509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Her-2)表达并对其分型,Her-2-、ER/PR+为腔上皮样A亚型(Luminal A),Her-2+、ER/PR+为腔上皮样B亚型(Luminal B),Her-2-、ER-、PR-为三阴性型(Tripie-negative)、Her-2+、ER-、PR-为ERBB2+亚型(ERBB2+).χ~2检验比较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分析5年无瘤生存率(DFS),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与复发和转移相关的因素.结果 Luminal A占所有病例40.5%(206/509),Luminal B占18.5%(94/509),Tripie-negative占21.4%(109/509),ERBB2+19.6%(100/509).三阴性型乳腺癌中髓样癌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乳腺癌(P<0.05),4种亚型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状态和l临床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00).ERBB2+和Triple-negative的DFS分别为81%、78.9%,低于Luminal A和Luminal B的DFS(88.8%、90.4%)(P=0.025).结论 在本组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亚型所占比例最高,Triple-negative和ERBB2+复发转移率高,预后较Luminal A和Luminal B亚型差.  相似文献   

5.
Li GX  Guo W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1):974-977
目的 分析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治疗策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8例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等9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31个月,平均35.5个月.l、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9%、72.9%和56.9%.术后局部复发20例(33.3%),中位局部复发时间为11.5个月(1~72个月).术后转移9例(15.0%),中位转移时间为7个月(1~26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就诊情况(初治组或复发治疗组)、肿瘤大小和外科边界与生存率有相关性(均P <0.05),外科边界、放疗与局部复发有相关性(P =0.000、0.039),外科边界与远处转移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外科边界是影响生存率(P =0.002,OR=5.753,95%CI1.904~17.386)和局部复发(P=0.000,RR =0.044,95%CI0.010 ~0.188)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外科边界是影响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以手术为主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方能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分子亚型年轻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3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诊治的年轻女性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不同分子分型年轻乳腺癌病人的远期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共263例病人纳入研究,中位随访127个月。10年无病生存率为77.9%,10年总生存率为91.3%。其中Luminal A、Luminal B、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和三阴型4种分子亚型病人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7%、69.4%、84.2%和75.0%(χ^(2)=6.404,P=0.006);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3%、100.0%、87.1%和88.2%(χ^(2)=4.116,P=0.026)。不同分子亚型的年轻乳腺癌病人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分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三阴型病人组织学Ⅲ级、T3的比例更高(χ^(2)=73.91,P<0.01)。结论 不同分子分型的年轻乳腺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三阴型及Luminal B型病人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结果:全组腹膜转移的发生率为15.1% (53/352).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腹膜转移与性别、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手术方式及局部复发等有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胃癌腹膜转移独立危险因素是胃壁浸润深度( P=0.016,95%CI=0.570~0.945),TNM分期(P<0.001,95%CI=2.414~4.027),淋巴结转移(P=0.027,95%CI=1.041~1.964),手术方式(P<0.001,95%CI=1.203~1.870),局部复发(P<0.001,95%CI=1.376~2.871);腹膜转移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44%和10%,而无转移患者分别为97.0%和74.0%,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9.411,P<0.001).结论:胃癌伴腹膜转移预示肿瘤的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而胃壁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及局部复发等因素是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生存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及生存资料.结果 全组随访率100%,随访期为3~279个月,中位随访65个月.随访期间,全组共有49例复发,5年内复发者占71.4% (35/49).其中有21例局部复发,28例出现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患者中肺转移8例、骨转移7例、肝转移9例、脑转移3例,其他少见转移部位包括软组织、肾上腺1例.全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4.3%和72.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辅助化疗是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P=0.085)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肿瘤大小(P=0.041)和腋窝淋巴结转移(P =0.024)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早期诊断及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男性乳腺癌患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阴茎癌原发灶切除术及标准淋巴结清扫术后复发类型和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 -2005年73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阴茎部分切除62例,阴茎全切11例.73例均接受区域淋巴结清扫.随访时间16 ~183个月,平均32个月.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p53和Ki-67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患者复发类型、病理特征及预后. 结果 患者术后肿瘤复发20例(27.4%),复发时间为术后6 ~ 17个月,平均11个月,其中3例在末次随访时仍存活.复发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为16 ~83个月,平均26个月.远处及多处复发为高级别肿瘤的常见复发类型(P =0.017).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外累及和p53蛋白表达水平与3年无病生存率降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病理分级(P =0.025)和淋巴结状态(P =0.024)是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病理分级和淋巴结状态是阴茎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高级别肿瘤易发生远处及多处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早中期Luminal A型乳腺癌和局部晚期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局部晚期Luminal A型乳腺癌无瘤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完成诊断、治疗和随访的295例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TNM分期分为早中期乳腺癌227例及局部晚期乳腺癌68例。采用成组χ2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局部晚期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局部晚期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的T分期和N分期较早中期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更晚,肿瘤分级更高(P0.05)。全组患者的5年DFS率为87.8%(259/295)。局部晚期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早中期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76.5%比91.2%,P=0.001)。局部晚期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新辅助化疗+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新辅助化疗+手术+内分泌治疗、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χ~2=8.248,P=0.040)、N分期(χ~2=9.470,P=0.024)、脉管侵犯(χ~2=4.211,P=0.031)及肿瘤分级(χ~2=6.985,P=0.030)是影响局部晚期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HR=5.062,P0.001)和N分期(HR=7.075,P0.001)是局部晚期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的影响因素,T分期和N分期越晚,5年无瘤生存情况越差。结论 T分期和N分期是局部晚期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aveoli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05例乳腺癌和50例非癌乳腺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组织中CK5/6、EGFR、E-cadherin表达情况,研究其与eaveolin-1表达的关系,并对1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例乳腺癌按基因分型分为基底细胞样乳腺癌20例,腔上皮A型乳腺癌22例,腔上皮B型乳腺癌23例,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23例,正常乳腺表型乳腺癌17例.Caveolin-1蛋白在乳腺癌和非癌乳腺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24.8% (26/105),88% (44/50).Caveolin-1在基底细胞样型,腔上皮A型,腔上皮B型,HER2高表达型,正常乳腺表型乳腺癌的表达率分别为75.0% (15/20)、4.8% (1/22)、17.4% (4/23),17.4% (4/23)、11.8% (2/17),Caveolin-1蛋白在基底细胞样型的表达水平强于腔上皮A、腔上皮B型、HER2高表达型和正常乳腺表型(P<0.01).基底细胞样型caveolin-1蛋白表达与CK5/6、EGFR水平正相关(P<0.01),与E-cadherin水平无关(P>0.05).乳腺癌中表达caveolin-1蛋白者淋巴结转移率亦高(69.2% vs.46.8%,P=0.047).乳腺癌患者中caveolin-1(±)5年无瘤生存率(10/26,38.46%)显著低于caveolin-1(一)患者(59/79,74.68%,P=0.0004).但多因素分析未证明caveolin-1为乳腺癌患者无瘤生存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 Caveolin-1可作为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一个筛选标记,可能促进癌细胞的转移,但不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哨兵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原发性乳腺癌115例临床资料。行哨兵淋巴结活检(SLNB)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肿瘤直径≤2cm和2.1~4cm;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 erbB 2,(HER 2/neu)p53,nm23,ER和PR的表达状态及对哨兵淋巴结(SN)转移的影响程度。结果:115例乳腺癌SN检出110例(检出率95.65%),哨兵淋巴结与腋淋巴结病理结果完全符合,同时相关资料齐全可供分析的95例。其中SN转移36例(37.89%),SN无转移59例(62.11%),平均每例检出淋巴结1.97枚。SN转移率在肿瘤直径≤2cm组和2.1~4cm组分别是21.43%(9/42)和50.94%(27/53),两组相比较,随着原发肿瘤的增大SN阳性率相应提高并差异显著(P<0.01)。SN转移率C erbB 2阴性组为24.32%(9/37),阳性组为46.55%(27/58),两组相比,随着C erbB 2表达增强,SN转移率显著提高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p53, nm23, ER和 PR表达和不表达时影响SN的转移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癌原发肿瘤大小,C erbB 2表达状态是预测SN转移状态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Breast cancer research examining either molecular profiles or biomarker subtypes has focused on the estrogen receptor negative/progesterone receptor negative/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negative (ER−/PR−/HER2−) and ER−/PR−/HER2+ subtypes.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epidemiology or clinical outcome of the other subtype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ight combinations of ER/PR/HER2 i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breast cancer. The 5‐year relative survival and the distribution among demographic, socioeconomic, and tumor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of the subtypes are examined. Using the California Cancer Registry, 61,309 women with primary invasive breast cancer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ER/PR/HER2 status. Five‐year relative survival was computed for the eight subtypes. Bivariate analys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distribution of cases across all subtypes.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compute the adjusted odds of having one of the five subtypes with the best and worst survival. Survival varied from 96% (ER+/PR+/HER2−) to 76% (ER−/PR−/HER2+ and ER−/PR−/HER2−). The four subtypes with the poorest survival were all ER negative. Women who were younger than age 50, non‐Hispanic black or Hispanic, of the lowest SES groups, and had stage IV tumors that were undifferentiated were overrepresented in ER−/PR−/HER2+ and triple negative (ER−/PR−/HER2−) subtypes. Asian Pacific Islanders had increased odds (OR = 1.4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1.26–1.57) of having the ER−/PR−/HER2+ subtype. Stage III tumors (OR = 1.25; 95% CI = 1.08–1.44) and stage IV tumors (OR = 1.58; 95% CI = 1.27–1.98) had higher odds than stage I tumors of being ER−/PR−/HER2+. Stage IV tumors (OR = 0.54; 95% CI = 0.44–0.67) strongly decreased the odds of the ER−/PR−/HER2− subtype. Poorly differentiated and undifferentiated tumors were over 20 times as likely as well‐differentiated tumors of being ER−/PR−/HER2− or ER−/PR−/HER2+. There ar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demographics, and tumor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eight subtypes. We recommend reporting breast cancer as an ER/PR/HER2 subtype and precisely documenting demographic and tumor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分析影响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3年8月至2013年8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数据采用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 CI)表示,采用x2检验和I2对异质性进行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结果 共纳入文献8篇,包括3 289例直肠癌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6.050%(199/3 289).男性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高于女性(OR =2.17,95% CI:1.54 ~ 3.06,P<0.05);新辅助化疗亦可能增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OR=1.53,95% CI:1.00~2.32,P<0.05);围手术期输血可能增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OR=4.80,95% CI:2.98 ~7.73,P<0.05);低位直肠癌较高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高(OR=1.60,95%CI:1.14~2.23,P<0.05);切割闭合器钉匣数目≥3个增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OR =0.46,95%CI:0.27 ~0.78,P<0.05).而ASA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预防性肠造口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无关(OR=0.66,0.91,1.25,0.78,95%CI:0.36~1.20,0.55~1.51,0.75 ~2.09,0.50 ~1.23,P>0.05).结论 男性、新辅助化疗、围手术期输血、低位直肠癌、切割闭合器钉匣数目≥3个是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CD14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资料、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对病人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乳腺癌的诊疗提供新的预测因素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2014年199例术后经病理学活检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随访5年病人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人蜡块标本组织中CD14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47的表达情况与病人的年龄、绝经状态、家族史、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而与病人肿瘤临床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同时,CD147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病人的5年总生存率(OS)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病人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无明显相关性(P=0.28)。结论 CD147可能是乳腺癌病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有望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GRP78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了172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GRP78的表达并对其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状况、Her-2、Ki-67表达状况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72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中,GRP78普遍阳性表达于肿瘤细胞,其中71例(41.28%)为强表达,101例(58.72%)为弱表达.GRP78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月经状况、淋巴结转移状况、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状况、Ki-67表达状况等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其在T3、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T1、T2和Her-2阴性患者中的表达(P<0.05).生存分析结果表明,GRP78强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较弱表达患者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GRP78的表达状况是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但不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GRP78普遍阳性表达于乳腺癌,其表达增强,预示患者预后不良,GRP78的表达状况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接受根治术或保乳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间的差异,为患者选择根治术或保乳术治疗乳腺癌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7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29例,48%)和对照组(248例,52%),其中观察组进行保乳术治疗,对照组进行根治术治疗,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这两组患者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乳房美容效果以及远期疗效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的l、3年内复发率与转移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的优良率达78.16%,明显高于对照组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6,P<0.05);两组用于衡量远期疗效的两项指标:总生存期(x2=3.154,P>0.05)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x2=4.243,P>0.05)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不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以及远期疗效的前提下,接受保乳术治疗的患者与接受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相比,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效果好、生存质量高等显著优势.与传统根治术相比较,保乳术不失为一项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与手术切除术治疗(Surgical resection,SR)米兰标准下小肝癌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的方式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维普期刊、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全面搜集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治疗米兰标准下小肝癌的临床对照研究。按照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方法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一共检索出11篇文献,2274名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其中RFA组1160名,SR组1114。RFA组与SR组1、3年总体生存率(OR,0.79(95%CI,0.46 to 1.36),Z检验:P=0.39,OR,0.72(95%CI,0.50 to 1.02),Z检验:P=0.06)无统计学差异(P0.05),5年总体生存率RFA组低于SR组(OR,0.55(95%CI,0.41 to 0.73),Z检验: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在1、3、5年无瘤生存率中比RFA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FA组比SR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OR,0.23(95%CI,0.11 to 0.52),Z检验:P=0.0003),安全性更高。结论 RFA相较于SR有更少的并发症,安全性更高。就短期来说RFA与SR的治疗效果相当,长期效果而言SR疗效是优于RFA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PTEN蛋白表达与中国人群前列腺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PTEN蛋白表达与中国人群前列腺癌发生风险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NOS量表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结果最终纳入26个研究,其中前列腺癌组1 025例,前列腺增生组461例,正常前列腺组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量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OR=0.03,95%CI(0.02,0.05),P0.01]和正常前列腺患者[OR=0.03,95%CI(0.01,0.1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癌组织的中低分化组PTEN蛋白的表达量低于高分化组[OR=0.20,95%CI(0.15,0.27),P0.01];前列腺癌组织JWP分期中C+D期PTEN蛋白的表达量低于A+B期组[OR=0.11,95%CI(0.08,0.16),P0.01];前列腺癌患者中伴转移组PTEN蛋白的表达量低于未移组[OR=0.10,95%CI(0.05,0.1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TEN蛋白表达与中国人群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显著,鉴于受到纳入病例数量和文献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亟待国内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研究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