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肠梗阻导管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4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组和鼻胃管组。观察腹胀改善情况(腹围)、胃肠减压量、腹部X线平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指标,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1021.2±265.4)ml/d较鼻胃管组(642.5±325.4)ml/d明显增多,且腹围(15.2±5.5)cm减少较鼻胃管组的(5.7±3.6)cm更明显,气液平面消失时间(10.3±8.5)d较鼻胃管组的(15.6±11.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能更有效胃肠减压,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奥曲肽治疗晚期卵巢所致肠梗阻的作用. 方法 将通过临床症状和腹部X线平片及PET/CT明确诊断为晚期卵巢癌所致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患者6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34)常规治疗,即禁食、鼻胃管胃肠减压、灌肠、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支持;治疗组(n=30)除常规治疗外,使用奥曲肽治疗,剂量为0.6 mg/d,持续静脉泵入.观察两组治疗开始前1d、治疗第4和第7d的鼻胃管引流量.当症状缓解、排气、鼻胃管引流量≤100 ml/d时,拔除鼻胃管,同时观察两组的鼻胃管拔除率.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出现明显缓解.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出现明显缓解.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第4d胃液引流量显著减少,为(573.6 ±312.1)ml/dvs.(1 003.9±275.2) ml/d(P<0.001),治疗第7d进一步减少,为(78.4±116.2) ml/d vs.(487.3±103.5) ml/d (P<0.001).治疗组患者鼻胃管拔除率显著提高(83.3%vs.20.6%,P<0.001).结论 奥曲肽可显著减少胃液的引流量,使大部分患者摆脱胃肠减压和TPN,在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比较鼻肠减压导管以及奥曲肽,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5年3月至2009年1月期间45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患者,使用鼻胃管减压等常规保守治疗无效后,非随机分为肠减压导管治疗组(23例)以及奥曲肽治疗组(22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与常规保守治疗方法以及两种治疗方法之间的疗效差别.结果 经鼻胃管减压的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45例患者,经过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保守治疗,3-12 d所有患者的肠梗阻均得以缓解;与奥曲肽治疗组相比,肠减压导管治疗组的自主排气时间更短[(4.7±1.9)d比(6.7 ±1.6)d]、腹围恢复得更快[(90.4±2.0)%比(95.1±1.3)%],但累计胃肠减压量[(4037±1155)ml比(3316±1038)m1]及日均胃肠减压量[(890±181)ml比(492±83)ml均更多,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肠减压导管以及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安全有效,肠减压导管的治疗时间更短,奥曲肽能够降低胃肠减压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与可行性。方法收集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实施非手术治疗。将2013-12—2015-12间住院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鼻胃管胃肠减压。将2016-01—2018-01间住院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经胃镜置入鼻型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结果观察组术后胃肠减压量、腹痛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胃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实施胃肠减压,梗阻缓解快,总有效率优于鼻胃管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腹部术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7-01间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接受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的7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根据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胃管胃肠减压,观察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肠减压。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减压量、术后腹痛缓解情况、肛门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症状改善迅速,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生长抑素联合生植物油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铜川市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3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2例,对照组182例.两组均给予以基础疗法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和中毒,应用镇静剂、解痉剂等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加重,则改为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均加用生长抑素联合生植物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治疗率、胃肠减压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0.22% vs 68.68%,x2=8.58,P<0.05),手术治疗率明显降低(29.67%vs 40.11%,x2=4.37,P<0.05),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224±171) ml/d vs (543±186) ml/d,t=-21.28,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14±2.04) d vs (10.26±3.12)d,£=-4.78,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 在基础疗法之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生植物油治疗肠梗阻显效率高,疗效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肠梗阻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以及应用抗生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思他宁)6mg加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维持24h。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水电解质指标的改变和中转手术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腹痛和腹胀的缓解率分别为90.1%、76.5%(P<0.05);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比率分别为88.8%、76.0%(P<0.05);胃肠减压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77±225)ml/d、(564±278)ml/d(P<0.01);中转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7%、19.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各种类型肠梗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胃肠道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院42例恶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分为奥曲肽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变化,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减压量,中转手术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奥曲肽组腹胀、腹痛缓解率78.3%(18/23)较常规组36.8%(7/19)有明显改善(χ2=7.409,P=0.006);奥曲肽组胃肠引流量(409.1±32.4)ml显著少于常规组(605.7±45.9)ml(t=-16.237,P=0.000);奥曲肽组中转手术率21.7%(5/23)显著低于常规组63.2%(12/19)(χ2=7.409,P=0.006);治疗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奥曲肽组(4.1±1.3)d显著短于常规组(6.5±2.7)d(t=3.773,P=0.000);治疗后奥曲肽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KPS评分为(61.2±7.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45.1±7.8)分(t=4.910,P=0.000)。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能改善胃肠道肿瘤所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中转手术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方法将68例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置入鼻胃管胃肠减压术,观察组实施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比较2组患者每日胃肠减压量,腹胀症状缓解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每日胃肠减压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腹胀症状缓解时间及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和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治疗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思他宁)在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收治的131例不同类型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思他宁治疗组(71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治疗组入院后除按常规治疗外,并给予生长抑素6 mg静脉滴注,维持24 h,平均用药3.9(2-6.5)d,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胃肠平均减压量为(227±152)mL/d,明显少于对照组(522±186)mL/d(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和肛门恢复排气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中转手术率无差异(P>0.05),但治疗组出现肠坏死者(1例)显著少于对照组(6例)(P<0.05);KPS分值治疗组为57±6,对照组为44±8(P<0.05).结论 在肠梗阻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生长抑素静脉滴注能明显改善各型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虽不能减少其手术治疗率,但能降低肠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留置胃管对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74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8例,术中或术后第1天晨起拔除胃管)和对照组(86例,留置胃管直至排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时间及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恶心(14.8%比47.7%,P〈0.01)、咽痛(6.8%比38.4%,P〈0.01)、饮水后呛咳及异物感(3.4%比20.9%,P〈0.01)和咳嗽咳痰不畅(36.4%比55.8%,P〈0.05)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离床时间[(1.46±0.58)d比(1.68±0.61)d,P〈O.05]和排气时间[(3.11±0.77)d比(3.75±1.03)d,P〈0.05]明显提前。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及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吻合口出血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4%(3/88)比5.8%(5/86),P〉O.05]。住院期间生活质量表情评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分3.36比2.78,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拔除胃管是安全、合理的,可明显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探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0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资料,其中50例完全腹腔镜手术,58例开腹手术。2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比较2组围手术期和随访结果。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393.5±72.9)min vs.(247.0±61.9)min,t=11.300,P=0.000],胰肠吻合时间长[(47.2±9.2)min vs.(28.5±7.0)min,t=11.951,P=0.000],而术后排气早[(3.4±1.0)d vs.(4.6±1.2)d,t=-5.534,P=0.002],进流食早[(5.1±2.3)d vs.(7.5±2.2)d,t=-5.280,P=0.000],拔除胃管早[(5.1±2.2)d vs.(9.4±4.2)d,t=-6.878,P=0.000],下床活动早[(2.0±1.2)d vs.(3.3±1.1)d,t=-5.928,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4.7±5.4)d vs.(18.9±10.5)d,t=-2.515,P=0.046],切口感染发生率低(0%vs.13.8%,P=0.007)。2组术后B级及以上胰漏(22.0%vs.15.5%)及总并发症发生率(36.0%vs.31.0%)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恶性肿瘤清扫淋巴结数目、肿瘤分期和R0切除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86例恶性肿瘤随访3~30个月,中位数18个月。2组术后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差异均无显著性(log-rankχ^2=0.010,P=0.921;log-rankχ^2=0.148,P=0.701)。结论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肿瘤根治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预后等方面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且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16.9±20.7)min显著短于开腹组(133.6±20.0)min(t=-3.456,P=0.000),术中出血量(84.4±27.6)ml显著少于开腹组(145.7±34.0)ml(t=-8.349,P=0.00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6±1.0)d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4.0±1.0)d(t=-5.898,P=0.000),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2.2±3.0)枚vs.(12.3±2.6)枚(t=-0.127,P=0.899)]。腹腔镜手术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83.3%(30/36)vs.60.0%(21/35),χ2=4.775,P=0.029]。71例随访24~60个月,中位随访40个月,2组局部复发各1例,远处转移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χ2=0.000,P=1.000)。结论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商环式、经典式、袖套式3种包皮环切术的优缺点。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10月,按就诊时间结合患者意愿分为3组,行包皮背侧切开包皮环切术107例(经典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116例(袖套组),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商环)行包皮环切术119例(商环组)。对比3组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失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包皮外观满意率、治疗费用等。结果与经典组及袖套组相比,商环组手术时间短[(27.5±5.6)min vs.(36.0±4.4)min vs.(4.5±0.9)min,F=1889.000,P=0.000],出血量少[(12.7±6.1)ml vs.(3.7±1.6)ml vs.(0.6±0.1)ml,F=354.031,P=0.000],术后24 h疼痛评分低[(5.5±1.3)分vs.(5.2±1.2)分vs.(1.6±0.9)分,F=404.029,P=0.000],术后包皮外观满意率高[87.9%(94/107)vs.92.2%(107/116)vs.99.2%(118/119),χ2=11.786,P=0.003],但拆环(线)的疼痛评分高[(3.2±1.5)分vs.(3.0±1.8)分vs.(8.7±1.0)分,F=557.214,P=0.000],伤口愈合时间长[(13.9±2.0)d vs.(12.1±2.6)d vs.(23.6±4.8)d,F=392.169,P=0.000],治疗费用高[(310.4±15.3)元vs.(332.2±13.8)元vs.(882.0±8.2)元,F=75 540.000,P=0.000],3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13.1%(14/107)vs.10.3%(12/116)vs.7.6%(9/119),χ2=1.872,P=0.392]。结论 3种包皮环切术各有优缺点,商环式操作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包皮外观满意度高,但拆环时疼痛明显,伤口愈合时间长,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水溶性造影剂(泛影葡胺)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明确诊断为小肠梗阻的患者,不合并肠穿孔、腹膜炎及绞窄性肠梗阻等需要急诊手术的情况。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入组的57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灌肠、静脉补液等;治疗组除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外,患者口服或均经胃肠减压管注入76%泛影葡胺60~100 mL并夹管1小时,观察两组非手术治疗的有效率、小肠梗阻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泛影葡胺的治疗组非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 VS 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手术治疗有效的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9.56±3.47 h VS 19.67±3.90 h)、肛门排气时间(11.24±3.15 h VS 22.6±4.14 h)、每日胃肠减压量(179.20±68.79 mL VS 323.33±91.31 mL)、住院时间(5.0±1.83 d VS 8.20±2.15 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各指标间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泛影葡胺治疗小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胸腔镜自发性气胸术中2种不同胸膜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2月将120例自发性气胸按入院日期单双号法分为常规组60例和改良组60例。常规组采取纱布球摩擦法对胸腔壁层胸膜摩擦固定,改良组以纱布球浸沾50%葡萄糖注射液40 ml+2%利多卡因5 ml混合液,对肺脏层胸膜进行涂擦浸润。比较2组术后CT测量的胸膜厚度和彩超检测的胸膜滑动度等指标。结果常规组术后体温>38.0℃49例(81.7%)显著高于改良组7例(11.7%)(χ2=59.063,P=0.000);常规组术后WBC计数>10×109/L 52例(86.7%)显著高于改良组11例(18.3%)(χ2=56.174,P=0.000);常规组胸腔引流量(718±58)ml显著多于改良组(425±77)ml(t=23.543,P=0.000),肺漏气时间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2.1±0.9)d vs.(3.4±0.8)d,t=8.362,P=0.000;(1.8±0.9)d vs.(5.7±1.0)d,t=22.454,P=0.000]。常规组术后CT测量胸膜厚度(3.96±0.72)mm明显厚于改良组(2.31±0.45)mm(t=15.053,P=0.000);常规组彩超测量胸膜滑动度(6.20±1.87)mm明显低于改良组(10.70±1.49)mm(t=-14.578,P=0.000)。结论术中采取肺脏层胸膜加高糖利多卡因涂擦浸润比常规的胸壁层胸膜摩擦可明显减轻术后的胸膜炎性反应。肺脏层胸膜涂擦浸润是一种理想的胸膜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60例OVCF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PCVP 30例,PVP 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以及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分布情况、渗漏率。结果PCV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短于或少于PVP组[(29.4±2.1)min vs.(36.8±2.2)min,t=-13.333,P=0.000;(10.2±1.4)次vs.(15.1±1.5)次,t=-13.394,P=0.000]。PCVP组骨水泥分布优良率100.0%(30/30),明显高于PVP组53.3%(16/30)(Fisher精确检验,P=0.000);PCVP组骨水泥渗漏率6.7%(2/30),明显低于PVP组46.7%(14/30)(χ^2=12.273,P=0.000)。PCVP组与PVP组骨水泥注入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3.6±0.3)ml vs.(3.7±0.3)ml,t=-1.811,P=0.075;(1.8±0.8)d vs.(2.1±1.0)d,t=-1.105,P=0.274]。2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F=0.313,P=0.578),不同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F=472.703,P=0.000),分组和时间无交互作用(F=0.422,P=0.658)。2组均完成3~6个月随访,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伤椎再骨折及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结论PCVP和PVP均可以明显改善OVCF患者的疼痛症状,但PCV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分布好、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半内收治的146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泛影葡胺治疗组(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74例)。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80~100 mL 76%的泛影葡胺注射液,注药后夹管2 h,观察临床症状并结合腹部X线摄片、螺旋CT动态观察梗阻加重和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入院前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入院后缓解时间,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发病至缓解时间,非手术治疗成功率,手术治疗者入院后非手术治疗时间及手术治疗者发病至手术时间。结果治疗组72例中50例(69.4%)非手术治疗成功,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为69.4%大于对照组的46.0%(34/74)(P0.05);该50例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平均入院后缓解时间为(1.90±1.03)d短于对照组(3.20±1.95)d(P0.05),治疗组22例(30.6%)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而行手术治疗。治疗组的手术治疗者平均非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泛影葡胺能提高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并能加速粘连性小肠梗阻的缓解,缩短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的手术前非手术治疗时间,从而加快手术治疗的决定,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