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乙胺碘呋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森云 《中原医刊》2003,30(2):47-48
乙胺碘呋酮 (胺碘酮 )对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有治疗作用。胺碘酮对血管平滑肌有特异性松弛作用 ,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 ,降低冠脉循环阻力和外周血管阻力 ,且通过α和 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非竞争性抑制而降低儿茶酚胺的交感兴奋作用 ,故有降压作用 ,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对心脏可减慢静息和运动时的心率 ,对心肌氧利用率虽无影响 ,但有抑交感兴奋作用 ,而有效的缓解心绞痛。胺碘酮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较晚 ,并成为颇受注视的药物而应用至今。下文主要评价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药理及临床应用。1 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  相似文献   

2.
刘惠媛 《河北医学》2014,(12):2118-2120
胺碘酮是一种含碘的苯呋喃类化合物,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其结构与甲状腺素相似,它对心脏起直接作用,也可通过非竞争性阻断交感神经而起间接作用,具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绞痛活性。胺碘酮的主要电生理作用是延长所有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并抑制心房、房室结、心室的传导。本研究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并根据临床治疗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表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具有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心电监护技术的普及和有效药物的使用,致命性心律失常常能得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由此所致的死亡率也明显下降。近年来乙胺碘呋酮(以下简称胺碘酮)作为一种有效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一些特殊人群,效果更佳。现就我附院近2年来静脉注射胺碘酮抢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按用药时间不同,将14例过速性心律失常病人分为两组。采用静脉注射给药方式,观察给药后乙胺碘呋酮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去乙基乙胺碘呋酮在病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变化。采用静脉注射二房室模型对药物在体内动力学过程进行拟合。乙胺碘呋酮在单剂量静脉注射病人体内α分布相的半衰  相似文献   

5.
乙胺碘呋酮作为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多种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疗效,一般认为胺碘酮作用缓慢,所以多不用为第一线房颤转复药物,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静脉用胺碘酮能于用药24h内将房颤转复,短期使用也较安全,致心律失常作用低,无负性肌力。我科2000~2003年对23例新近发生房颤患者应用胺碘酮小剂量连续多次静脉注射复律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林  王峰  罗绍军  全家贵 《西部医学》2007,19(6):1069-1069
目的观察小剂量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54例心律失常患者3年口服小剂量乙胺碘呋酮进行观察、随访。结果长期口服小剂量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好,副作用少而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采用同步记录心室外膜不同部位单相动作电位的方法,观察健康家兔静注胺碘酮前心室复极及复极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显示:胺碘酮对正常心肌可延长心肌复极,但对其复极离散则无显著影响,结论:胺碘酮能同步均一地延长心室复极,可以提高心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最佳剂量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师卿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275-1276
盐酸胺碘酮(Amidaron Hydrochloride),又称(乙胺碘呋酮、安律酮、可达龙、Cordarone),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药物,但副作用多,尤其是老年人大剂量使用时。本组对>70岁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不同剂量胺碘酮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探讨老年人胺碘酮最佳治疗剂量,使得其既  相似文献   

9.
乙胺碘呋酮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7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是苯呋酮的衍化物,可选择性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其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自1970年始用于心律失常治疗,进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房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由于疗效显著,被视为较理想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我院自1980年以来用乙胺碘呋酮治疗75例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艳萍  彭祝军 《海南医学》2005,16(11):68-69
目的观察乙胺碘肤酮(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名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A组)及对照组(B组).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半年内死亡率及再住院人次。结果胺碘酮组能明显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再住院人次及半年内死亡率.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为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抗室性心律失常药,小剂量胺碘酮能明显减少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再次住院率及死亡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冯庚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7):1267-1267
胺碘酮(Amiodarone)又称为乙胺碘呋酮,该药于1967年作为抗心绞痛药物问世,1970年以来该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其较高的毒副作用限制了该药的使用。90年代以来由于其制剂的改善以及著名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结果的问世,使胺碘酮重新成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给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可以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改善患的心肌供血和减少心肌氧自由基产生。使患的预后得到改善。方法:对我院1997年至1999年收治的、符合1995年全国心肌炎专题研讨会拟定的标准的28例门诊和住院病人、给予小剂量胺碘酮逐步减量口服治疗3个月以上。结果:28例患均能耐受治疗,91%的患在治疗结束后不需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毒性心肌炎安全可靠,长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学柱 《中原医刊》1997,24(6):31-31
胺碘酮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我们自1994年3月到1996年6月对64例顽固性心律失常进行了系统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此药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延长心脏各组织的不应期和抑制窦房结及房室结的功能。使心房和心室肌的复极延迟,从而使动作电位时间延长,心肌的绝对不应期延长。此药是一种强有力的口服剂,在使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时使用此药仍有确切的疗效。此药的优点是安全范围大,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在停药后多能自行恢复。因此,我们认为,胺碘酮是一种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较突出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常见,其主要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快速心律失常如果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则可能诱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快速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的心室率,是减少急性并发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临床循证医学研究证明,胺碘酮适用于各种快速心律失常,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单用胺碘酮的效果有时欠理想。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笔者对单纯应用胺碘酮和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两种方法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而负性肌力作用轻,适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但老年人对心律失常药物耐受性差,加上常合并肝肾功能下降,代谢机能下降,以及常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因此用药须慎重。为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蓝远强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9):153-154
目的 观察乙胺碘呋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2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口服乙胺碘呋酮0.2g,1日3次;用药期间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1周后改口服乙胺碘呋酮0.2g,每日两次;1周后改为0.2g,每日1次维持.用药期间观察心电图变化.结果 显效12例(60%),有效5例(25%),总有效率85%.结论 乙胺碘呋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有效.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 是指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血量减少,因而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同时伴有快速心律失常是疾病发展到比较严重程度的表现.采用胺碘酮合稳律散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60例,并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应用胺碘酮致急性肝损害及其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导致的急性肝损害及其转归.方法: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导致急性肝损害例的临床表现、肝脏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转归.结果:9例患者出现肝脏损坏时静脉胺碘酮累积量平均为1392.7mg,首日负荷量平均为182.6mg.用药后9例次日转氨酶即开始升高,d3达峰值,患者无临床症状,停药后保肝治疗,约八周转氨酶降至正常,无因肝损害死亡病例.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可以引起急性肝损害,尽管少见但具有潜在的致命性,因此监测肝脏功能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孙飞龙 《右江医学》2001,29(4):294-295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对顽固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 40例顽固性心律失常用药前后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有效率为 82 .5 % ,尤其对心衰后心律失常以及预防和治疗房颤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确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心率变异(HRV)对胺腆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HRV分析。结果:胺碘酮和普罗帕酮组对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其中胺碘酮组对减少房性期前收缩的效果比普罗帕酮组更明显(P<0.01),胺碘酮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HRV比普罗帕酮显著(P<0.01)。结论:胺碘酮在改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方面,效果优于普罗帕酮组,是一个极为有效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