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是肠系膜先天发育缺陷形成裂孔所致的腹腔内疝。可同时合并其它腹内先天异常,临床上比较少见,术前确诊困难,如延误诊断,治疗不当,常导致死亡。病历报告例1.男,4天。以腹胀、呕吐、无胎便4日急诊入院。入院后检查:腹部明显膨胀,未见肠形,肠鸣音亢进。术前诊断:急性肠梗阻。术中见小肠肠管颜色暗红,水肿,充血。回肠末段系膜可见一裂孔,直径约3 cm,部分小肠疝入。将小肠减压后还纳,修  相似文献   

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嵌顿绞窄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4月 ,我科对 32例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plug meshtension freeherniarepair,PMTFHR)术 ,其中绞窄性疝 7例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32例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6 5± 7)岁。全部为单侧斜疝 ,疝内容物为小肠 2 4例 ,大网膜 8例。合并糖尿病 3例。其中绞窄性疝 7例 ,疝内容物均为小肠 ,1例已发生小肠穿孔。2 .方法 :如果被嵌顿的小肠未发生绞窄 ,将其还纳腹腔 ,分离疝囊至颈部 ,缝闭疝囊 ,然后将疝囊推入腹腔 ;如果被嵌顿的小肠已缺血坏死即发生绞窄 ,用纱布围住被嵌顿的小肠 ,…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5岁,入院8h前突发左腹部疼痛,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呕吐后疼痛无明显变化,无发热、寒战、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20年前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查体:一般情况差,急性痛苦面容,腹部膨隆,左中腹部明显,右下腹可见一长约5 cm的陈旧性麦氏切口手术瘢痕,左中腹部充实饱满、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腹肌无紧张,未触及明确包块.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min,未闻及气过水声.腹部CT示:肠系膜扭转(图1).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中腹部有一20 cm×20 cm × 15 cm的巨大包块.沿外露空肠向近端探查,发现大部分空肠及部分回肠嵌顿于腹膜后,外露空肠肠壁粉红色,蠕动良好,可见肠系膜血管搏动.疝囊颈口位于小肠系膜根部左侧2 cm、横结肠系膜根部下3 cm处,约4cm×2cm,疝囊前壁为降结肠系膜,后壁为腹后壁,上界为胰腺下缘,下界为大骨盆入口处,外侧壁为降结肠及其系膜.将嵌顿小肠回纳入腹腔,行腹内疝修补术,用丝线缝合关闭疝囊颈口,观察回纳小肠无坏死,术闭.术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Littre疝二例     
例1.男,1.5岁。左侧腹股沟部可复性肿物渐降入阴囊17个月,因哭闹肿块不能还纳1天伴呕吐3次入院。查:T38.4℃,左侧腹股沟部稍隆起,阴囊内一鸡蛋大椭圆形包块,囊性感,透光试验(—)。以嵌顿性斜疝准备手术,术前患儿熟睡后嵌顿自行松解。择期手术中见疝囊内充满小肠,还纳肠管时发现回肠对系膜缘有一3×2cm憩室,末端呈分叶状。切除憩室,疝囊高位结扎,术后6天痊愈出院。例2.男,1.5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7个月以腹股沟斜疝收入院。全麻下手术治疗,切开疝囊见内容物为回肠及在回肠对系膜缘有一8×2.5cm憩室,憩室盲端一索带与疝囊底部相连,断离索带,切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6岁。出生后两个月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有一杏核太肿物,能还纳。以后逐渐增大,无痛。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全麻下行疝修补术。术中见疝囊内为肠管、大网膜,还纳腹腔后,又发现有输卵管、卵巢,并与疝囊底紧密粘连为一体。经剥离止血后还纳腹腔,修补关闭切口。术后7天拆线,Ⅰ期愈合出院。  相似文献   

6.
例1、男,79岁。右侧腹股沟有鸡卵大可复性肿物,逐渐增大系40年,近10年来增至篮球大,已不能还纳,日常活动困难。既往有30多年的慢性气管炎病史。查体:腹膨胀,右腹股沟至阴囊巨大肿物25×16×12cm,椭圆形。内容物不能还纳,可闻及肠鸣音,双睾丸可扪及。诊断:巨大腹股沟疝。在行疝修补术中诊断为疝囊旁型滑动疝。沿腹直肌外缘扩大切口进入腹腔。还纳的疝内容物均为部分回肠、盲肠和升结肠,并且有粘连。在分离粘连组织时,有二处肠管损伤,将部分回肠、盲肠及一段游离的升结肠切除,行升结肠近端和回肠端端吻合。内环用丝线结节缝合法缝缩修补,关腹后用哈氏法修补腹股沟管。术后3天经过尚好,第4天死于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7.
病人女性 ,75岁。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9天 ,在当地医院按“急性肠梗阻”行非手术治疗未见缓解故转入我院。查体 :消瘦体型 ,营养差 ,皮肤呈脱水状。舟状腹 ,全腹软 ,压痛 (+) ,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未触及腹部包块 ,听诊可闻及气过水音。X线腹透可见右中下腹多个液平面 ,提示小肠梗阻。急诊行剖腹探查 ,术中见距回盲部 130cm处的回肠 (长约 6cm)及部分大网膜嵌入右侧闭孔内 ,余肠管通畅未见异常 ;扩张疝环 ,还纳疝内容物 ,见该段肠管已坏死 ,行小肠切除、肠吻合、闭孔疝修补术。术后 10天 ,病人始终未排气 ,肠鸣…  相似文献   

8.
1998年 1月~ 2 0 0 4年 1月 ,我们对 9例嵌顿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 plug -meshtension -freeherniarepair ,PMTFHR)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9例均为男性 ,年龄 18~ 76岁 ,平均 5 2 .5岁。全部为单侧斜疝 ,疝内容物均为小肠 ,其中 1例已发生小肠穿孔。合并糖尿病 3例 ,高血压病 1例 ,慢性支气管炎 1例。2 .方法 :被嵌顿的小肠均已发生缺血坏死即发生绞窄 ,用纱布围住被嵌顿的小肠 ,保护好切口 ,行肠切除 ,肠吻合术后还纳腹腔 ,用 5 %聚维酮碘液消毒切口 ,并使消毒液在切口停留 5min ,再处理疝囊。全…  相似文献   

9.
切口疝通常发生于接受腹壁手术的患者,尤其是当原切口并发有感染后。有数据统计,腹部手术后切口疝的发病率波动在2%~11%[1]。巨大切口疝目前定义为腹壁缺损最大直径超过10cm或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的比值〉15%(不论腹壁缺损的最大直径为多少)[2-3]。巨大切口疝的手术修补非常困难,原因是:完全还纳长期脱入疝囊(第二腹腔)内的众多疝内容物,而原腹腔容量可能已经明显缩小,甚至小于第二腹腔。即使完全还纳并勉强完成了缝合修补,又会造成短期内腹腔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的急剧升高,术后难免不再复发,甚至可能导致致死性的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2013年10月11日收治了1例罕见的腹部巨大切口疝并伴有腹壁功能不全的患者,我们通过主动腹腔减容的方式并采用生物补片修补腹壁缺损,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肠造口还纳术病人的临床特征,从而减少并发症。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治疗的131例小肠造口还纳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既往有无严重腹腔感染、腹腔放化疗、多次腹部手术史等高危因素,分为低危组及高危组,低危组96例,高危组35例。病人术前行影像学检查,包括胸腹部增强CT、心电图、电子肠镜、消化道造影、心脏彩超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凝血、血气分析及降钙素原等检查。病人入院后给予适当全身支持治疗,根据术前评估情况,切口选择经造瘘口处或腹部正中切口等部位进入,术后予抗感染、营养支持、补充白蛋白、切口换药、腹带包扎、腹腔冲洗等处理。高危组均于小肠造口术后6个月以上接受还纳手术,低危组2~6个月内接受手术。结果低危组住院时间为(8.08±0.98)d,高危组为(12.34±7.55)d。小肠造口还纳术高危组术后发生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切口疝气、肠瘘等并发症较低危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死率较低危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in运动试验阳性的病人比阴性病人并发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高危因素的小肠造口还纳术是一个具有极高风险的手术,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常合并不可避免的多处肠管损伤或肠切除,术后肠瘘、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及切口疝发生率高,恢复慢,费用高。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 ,77岁 ,因腹胀腹痛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5d于2 0 0 4年 4月 9日入院 ,查体 :腹部稍膨隆 ,未见肠型、蠕动波 ,上腹压痛 ,反跳痛不明显 ,肠鸣音减弱 ,未闻及气过水音。腹平片示可疑肠梗阻 ;右中腹致密影 ,泌尿系结石可能 ?血常规 :WBC 1 8 3× 1 0 9 L ,中性 :77 6 %;入院诊断 :急性肠梗阻。急查腹部CT显示右侧闭孔区见疝出的小段肠管 (图 1 ) ;腹腔内小肠积气积液扩张 ,内见液平 ;腹腔积液。诊断右侧闭孔疝嵌顿。急诊行剖腹探查闭孔疝还纳、修补术 ,术中见回肠部分肠壁疝入右侧闭孔 ,呈不完全阻断 ,松解后血运恢复 ,右侧疝囊颈大小…  相似文献   

12.
<正>腹股沟嵌顿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大网膜,青少年女性疝内容物可能为卵巢[1,2],输卵管尤其罕见。嵌顿的内容物如不及时还纳腹腔、恢复血运,会导致缺血坏死,肠管会出现缺血坏死性穿孔,如并发全身感染可能危及生命。2022年10月,我科收治一例中年女性左侧腹股沟嵌顿疝,疝内容物为左侧输卵管,急诊行腹腔镜下腹腔探查、经腹腹膜前疝修补、输卵管部分切除术,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已婚已育,  相似文献   

13.
申平 《腹部外科》2003,16(2):102-102
患者 :女性 ,80岁。因腹痛、腹胀伴呕吐 5d入院。体检 :腹部膨隆 ,中下腹肠型蠕动 ,肠鸣音高亢 ,闻及金属音。左侧大腿内侧根部有一 4cm× 4cm半球型包块 ,质地中等 ,不能还纳。X线透视 :中上腹多个液平面 ,呈阶梯状。B型超声提示 :腹腔肠管扩张 ,最大内径达4 .7cm ,内见液气流动。入院诊断“左侧嵌顿性股疝”。行佛格逊氏法修补。术中见疝囊内容物为大网膜 ,无肠管粘连。延长切口 ,探查腹腔 ,见距回盲部 3 0cm处小肠嵌入右侧闭孔 ,呈角梗阻 ,予以松解复位。术后 8d痊愈。讨论 :股疝较为常见 ,以女性居多 ,常为绞窄性。闭孔疝罕…  相似文献   

14.
例1.男,68岁。自幼患有右侧腹股沟部可复性肿物,渐如成人手拳大降入阴囊内。近2日因劳累后此肿物还纳受阻,伴恶心、呕吐,包块肿痛而就诊。入院后以“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行急诊手术。术中在寻找疝囊时,见有很多脂肪组织,始疑为滑动性疝。切开疝囊,露出盲肠、阑尾和部分回肠,均已绞窄坏死。松解内环,在内环上方约2.5cm处,按照肌纤维的方向切开内斜肌和腹横肌,并横形切开腹膜,使疝内容物充分暴露,将坏死的盲肠、阑尾和回肠一并切除,行升结肠与回肠端侧一期吻合术,完成肠道重建。按滑疝腹腔内修补法,缝闭腹膜切口,将游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7岁。自幼右腹股沟有可复性肿物。6小时前肿物出现后不能还纳,伴恶心呕吐,腹胀。体检:腹胀,肠鸣音活跃,右阴囊肿大,呈暗红色,不能还纳。诊断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切开复位术。术中见疝囊内有混浊液体,疝内容物为空肠,长约15cm,已坏疽。扩大内环口,探查腹腔内肠管,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1岁.患者8h前进食"花生"等食物后,出现腹部持续性胀痛,伴有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呕吐后症状元明显缓解.CT检查:腹腔内小肠聚拢,呈"菜花状"缠绕,大部分位于右侧腹(图1).CT诊断:小肠扭转.入院查体:腹部饱满,全腹散在压痛,左侧腹触诊有空虚感,右侧腹相对饱满,张力较高.叩诊鼓音,移动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术前诊断:小肠扭转?遂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所见:腹腔内组织广泛粘连,游离粘连后探查未见小肠组织,仅在原小肠区域可见1个团块状结构,大小约20 cm×15 cm×10 cm,被覆白色纤维膜,质地坚韧.将该肿物与外周升、降结肠、腹壁等粘连部位进行游离,手术区严密止血.术中发现肿物顶端有小肠结构进入,沿其走行逐步剖开白色纤维膜,可见小肠全程卷缩其中,肠管色泽正常,无明显扩张.切除白色纤维膜并将小肠全程游离.探查其他部位未见明显异常.术后诊断:腹茧症.因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较慢,间断予以灌肠、理疗及中药对症治疗.术后第8天开始排气、排便,渐进流食.术后第14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8岁。入院前5小时开始脐周阵发性绞痛,呈持续性加重,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行剖腹探查术,见腹腔有血性渗出液,大部分小肠暗紫色,呈逆时针方向扭转约560度。复位后发现升结肠游离,距回盲部约10cm处有30cm回肠及空肠上部约25cm肠管于小肠系膜左侧被包裹在一层腹膜囊内,囊口直径约4cm,局部见瘢痕增生,将疝入之小肠嵌闭。打开腹膜囊还纳小肠,行肠减压术,观察肠蠕动,色泽恢复后将肠管送入腹腔,关腹。术后病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81岁.因腹痛腹胀伴排气排便停止5d,以"肠梗阻"于2012年7月17日入院.该患于5d前进食后出现腹痛及腹胀,以上腹部为著,疼痛呈阵发性绞痛,伴有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对称,略膨隆,无肠型及蠕动波,腹稍韧,全腹有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 ~8)次/min,未闻及气过水声.立位腹部平片:可见肠管积气及液气平面,给予禁食水、灌肠和补液等治疗,纤维结肠镜检查为结肠炎;腹部CT检查示:右侧髂窝闭孔内可见肠腔影(图1),考虑右侧闭孔疝.于腹腔镜下行腹腔探查术,术中发现:远段小肠明显扩张,距回盲部约120 cm处部分回肠肠壁嵌顿于右侧闭孔管处(图2),用肠钳缓慢取出嵌顿的肠管,并观察30 min,见嵌顿段肠管颜色稍红,有蠕动,系膜血管波动正常;疝囊颈大小约2.0cm×1.5 cm,深约4 cm(图3).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70岁.1988年因直肠炎性狭窄行乙状结肠左下腹壁造口术,1995年因造口旁疝行原位修补术.术后3年因造口旁再次出现包块并逐渐增大,排便困难收入院.查体: 左下腹壁见人工肛门,其周围疝块为25 cm×20 cm×10 cm大,以外侧及下方为主,皮下见肠型及蠕动波,平卧时疝内容物不能全部回纳.手术方法: 手术切口选距人工肛门外侧8 cm,从外上向内下斜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即入疝囊内,内容物为小肠,约1.2 m长,多处与皮下粘连,锐性剥离松解粘连,还纳小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线疝的临床表现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白线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均经手术证实为白线疝,术后随访(11.2±4.5)个月(6~18个月)。(1)8例行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5 min(95~175 min)。其中嵌顿性白线疝3例,均为小肠嵌顿,2例切除坏死小肠后,1例行疝环关闭,1例疝环关闭后使用生物补片进行腹直肌后置补片修补(Sublay法),3例中另1例还纳无坏死小肠后行腹直肌前置补片修补(Onlay法),均无并发症出现;余5例开放手术中有4例行疝环关闭+Sublay修补,术后1例出现慢性疼痛,另1例行Onlay修补,未行疝环关闭,术后8个月时疝复发。(2)9例行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00 min(78~124 min);其中2例行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1例术后1周即出现假性复发;余7例行缝合疝环关闭联合IPOM,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还纳、切除嵌入的肝圆韧带或脐正中韧带以及关闭疝环行强化修补,是缓解腹壁牵涉痛和降低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