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胎传梅毒的价值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 对门诊及住院7800例新生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做非特异性抗体定量检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集试验(TPPA)做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统计分析确诊的胎传梅毒患儿初次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比较TPPA和TRUST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进行血清学筛查的7800例新生儿中,初次梅毒血清学检测TPPA(+)、TRUST(+)60例,其中胎传梅毒患儿15例;初次梅毒血清学检测TPPA(+)、TRUST(-)47例,其中胎传梅毒患儿5例。TRUST试验检测胎传梅毒的敏感率为75%(5/20),特异性为99.41%(7734/7780)。TPPA试验检测胎传梅毒的敏感率为100%(20/20),特异性为98.88%(7693/7780)。结论 TPPA比TRUST更适用于胎传梅毒的筛查。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江苏省部分城市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情况。 方法 用横断面调查。选择在江苏省部分城市MSM酒吧活动的人群,填写调查问卷并自愿选择STD检测。对MSM人群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相关因素分析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8人接受问卷调查、体检并提供检测标本,仅有同性性行为者占45.6%。尿液及尿拭子实验室检测:淋球菌阳性率1.3%(5/388),沙眼衣原体9.4%(36/385),生殖支原体17.2%(66/384)。血清学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率1.0% (4/388),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率18.8%(73/388),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率12.1%(47/388),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IgG抗体阳性率9.8%(38/388),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8%(38/388)、1.0%(4/388)和2.1%(8/388)。尿拭子涂片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调整比值比(AOR):5.30,95% CI:2.04 ~ 13.77,P < 0.01]。生殖支原体感染与年龄(AOR:2.84,95% CI:1.17 ~ 6.87,P < 0.05)、尿拭子涂片中性粒细胞计数(AOR:2.37,95% CI:1.01 ~ 5.57,P < 0.05)、尿道不适症状(AOR:2.43,95% CI:1.18 ~ 5.02,P < 0.05)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梅毒感染(RPR与TPPA检测同时阳性)与年龄(AOR:2.46,95% CI:1.05 ~ 5.75,P < 0.05)、HSV-2抗体(AOR:3.70,95% CI:1.62 ~ 8.44,P < 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MSM人群中具有较高的STD患病率,沙眼衣原体和生殖支原体是MSM人群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 【关键词】 同性恋,男性; 性传播疾病; 性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女性性工作者(FSWs)梅毒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指导针对该人群的梅毒防治工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知情同意后填写结构式问卷,并采集2 m L静脉血分离血清,TRUST、TPPA分别检测梅毒非特异性、特异性抗体,结果和问卷资料用SPSS 13.0分析。结果:共调查FSWs279名,血清TPPA阳性率为8.2%,梅毒感染率为1.43%。按照服务场所分类,中低档场所服务FSWs的血清TPPA阳性率为9.4%,梅毒感染率为1.64%;高档场所FSWs梅毒血清阳性率及感染率为0。多因素分析发现婚姻状态单身者(OR=14.85,95%CI 1.69~130.71)、既往有非梅毒STD史(OR=19.54,95%CI 4.21~90.61)是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地区FSWs梅毒血清阳性率比国内其他城市略低,且主要是中低档FSWs为主,结合其特点开展针对该人群的梅毒防治工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依托性病门诊在佛山地区开展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为预防与控制梅毒的流行、向MSM提供相应的高危行为干预及高质量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7月~2011年12月,通过性病门诊共对161名MSM进行血清学检测和问卷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和对HIV抗体初筛,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测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用2 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的梅毒感染率为12.4%(20/161),与梅毒感染相关的高危因素有不与家人同住(OR=4.35)、性伴多于3人(OR=12.58)、最近一次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OR=5.19)以及HIV感染(OR=16.84)等原因.结论:多性伴、既往HIV感染、发生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全套等是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在性病防治工作中开展有效干预,遏制梅毒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时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对2 561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术前患者、输血前患者、产前检查孕妇、性病门诊患者)。用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Youden指数对三种方法进行评价。以TPPA为对照标准,用χ~2检验分析三种方法对同一标本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PPA,ELISA以及TRUST的阳性率分别为20.30%,20.23%和13.71%。以TPPA为标准,ELISA阳性符合率为98.26%(509/518),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88%,99.56%和9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TPPA为标准,TRUST阳性符合率为99.15%(348/351),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6.92%,99.85%和93.1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单独使用均不能快速、准确并且经济的检出梅毒抗体,需联合检测以提高梅毒检测的临床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性科学》2015,(5):49-52
目的:研究三种常用的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对梅毒螺旋抗体的检测效果,从而为提高梅毒螺旋抗体的检出率提供较好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于我科门诊就诊的27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有无感染梅毒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77例感染梅毒患者为观察组,97例非梅毒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三种常用的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梅毒螺旋抗体的检测,分别比较三种检测方法检测的梅毒螺旋抗体的阳性例数、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的阳性率方面,ELISA法最高,为98.87%,TRUST法最低,为88.70%,ELISA法与TPPA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法分别与ELISA法、TPPA法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TRUST法、TPPA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的敏感性分别为98.87%、88.70%、97.18%,特异性分别为98.97%、95.88%、10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96%、82.30%、95.1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9.43%、97.52%、100.00%;ELISA法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最高,与TRUST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PA法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与TRUST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同时显示梅毒患者血清阳性者有155例,同时显示阴性者有1例,TRUST法显示阴性而TPPA法和ELISA法显示阳性者17例。结论: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侧重点各不相同,ELISA法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筛查、TPPA法适用于进行梅毒确诊、TRUST法应用于对梅毒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判断,在临床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院皮肤科性病门诊就诊患者梅毒病原体感染的流行趋势和特征,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我院皮肤科性病门诊近5年就诊患者TRUST、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用RPR、TRUST、TP-ELISA和TPPA法检测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87份、健康查体人员血清100份及非梅毒患者的血清50份,并评价TRUST、RPR、TP-ELISA和TPPA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ELISA法结合TRUST法双法筛查梅毒抗体,阳性标本再用TPPA法甄别生物学假阳性。结果TRUST、RPR和TPPA法对87份TP-ELISA法检测为阳性标本的敏感性分别为75.86%,74.71%,98.90%,特异性为98.67%,98.67%和100.00%。RPR法与TRUST法、TPPA法与ELISA法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TRUST法与TPPA法、RPR法与TPPA法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100份健康查体人员血清,RPR、TRUST、TP-ELISA和TPPA法检测均为阴性,50份非梅毒患者血清进行RPR和TRUST法检测,2份阳性。结论TP-ELISA可替代TPPA使用;RPR法和TRUST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阳性,TP-ELISA结合TRUST双法筛查血液,用TPPA报告确证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9.
三种不同方法对各期梅毒患者血清检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梅毒螺旋体(TP)侵入人体后产生两种抗体:非特异性抗体(反应素)和特异性抗体。为了探讨目前检测梅毒的几种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TP-DNA测定试验(TP-PCR)的可靠性,笔者应用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TP-PCR3种方法,对165例可疑梅毒患者进行检测,并对确证的86例梅毒患者按病程、分期、曾治疗否作分类比较,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检测对象2000年7月~2001年7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性病门诊就诊的可疑梅毒患者165例,确证梅毒86例,其中一期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poH第7号外显子G817T(Leu247Val)的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SLE患者抗磷脂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温州地区汉族SLE患者165例及健康体检者160例,PCR技术及DNA测序技术检测apoH第7号外显子G817T(Leu247Val)的多态性;蝰蛇毒试验法测定狼疮抗凝物(LAC)比值,ELISA法测定其抗β2糖蛋白I(β2GPI)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ACA)。用Logistic回归分析Leu247Val多态性与抗磷脂抗体(APL)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G817T位点的基因型构成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患者组TT、G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较高,而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偏低。G817T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与LAC,抗β2GPI抗体及ACA的阳性均有关(P值 < 0.05,< 0.01,< 0.05)。GT基因型是LAC(P < 0.05,OR = 2.33,95% CI 1.18 ~ 4.59)、抗β2GPI抗体(P < 0.01,OR = 5.92, 95% CI 2.61 ~ 13.46)及ACA(P < 0.05,OR = 2.52,95% CI 1.22 ~ 5.24)产生的危险因素。TT基因型是抗β2GPI抗体的危险因素(P < 0.01,OR = 5.84,95% CI 1.69 ~ 20.20)。结论 温州地区汉族SLE患者apoH第7号外显子G817T(Leu247Val)位点的多态性与APL产生有关,GT、TT基因型是APL产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正规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Tp)血清学试验持续阳性梅毒患者的神经梅毒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8例正规治疗后非Tp血清学试验持续阳性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法检测可用于预测神经梅毒的临床指标。 结果 248例患者中25例(10.1%)诊断为神经梅毒。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下降程度(χ2 = 20.663,P < 0.05)、血TRUST持续阳性滴度(Z = -7.021,P < 0.05)与神经梅毒发生有关,而性别、年龄、梅毒分期、治疗方案、初次就诊时血TRUST滴度、有无神经系统症状与神经梅毒无显著相关性(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TRUST持续阳性滴度是神经梅毒的相关危险因素(OR = 4.685,95% CI = 2.552 ~ 8.601,P < 0.05)。绘制血TRUST持续阳性滴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最佳临界滴度为1 ∶ 8。 结论 正规治疗后,血清TRUST滴度对于预测神经梅毒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对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RPR/TRUST)转阴率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Newcastle-Ottawa量表(NOS)评估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5.3软件分析患者RPR/TRUST转阴率。结果 共纳入14个病例对照研究1 160例梅毒患者,联合组585例,单用组575例。结果显示,联合组血清RPR/TRUST转阴率明显高于单用组[OR = 3.70,95% CI(2.71,5.06),P < 0.001]。按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OR = 3.68,95% CI(2.26,5.98),P < 0.001]、6个月[OR = 3.11,95% CI(2.26,4.27),P < 0.001]及12个月时[OR = 4.35,95% CI(2.81,6.73),P < 0.001]RPR/TRUST转阴率均高于单用组。结论 与苄星青霉素相比,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能更有效地促进血清RPR/TRUST转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妊娠梅毒孕妇经过规范治疗后新生儿血清学情况。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产前门诊及各区县保健站妊娠梅毒孕妇及所生新生儿的梅毒感染情况。结果:157例新生儿中,TRUST和TPPA同时阳性40例(25.5%), TPPA单阳性者106例(67.5%)。母亲TRUST及TPPA双阳性时,新生儿TRUST阳性40例, TPPA阳性为105例,均高于母亲TPPA单阳性时的新生儿比例。40例TRUST及TPPA双阳性的新生儿中,39例(97.5%)于出生后6个月TRUST转阴,转阴高峰在出生后3个月(32例,80.0%);8例(20.0%)于出生后6个月TPPA转阴,25例(62.5%)于出生后9个月转阴,12个月全部转阴。106例TPPA单阳性新生儿中,13例(12.3%)TPPA于出生后6个月转阴,75例(70.7%)于出生后9个月转阴,12个月全部转阴。所有随访的新生儿无一例出现先天梅毒。结论:妊娠梅毒孕妇规范治疗后能够明显降低先天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LR2胞内信号传导区域内Arg677Trp、Arg753Gln基因多态性是否与梅毒治疗后患者的血清学阳性结果相关。方法:采用PCR RFLP对实验组1的10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实验组2的50例梅毒治疗后TPPA阳性而TRUST阴性的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测;部分判定困难的标本进一步采用DNA测序证实。结果:所有样本均未检测到TLR2 Arg677Trp基因多态性。对照组无Arg753Gln基因多态性,实验组1有1例(1%)TLR2 Arg753Gln基因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X2=1.01,P=0.316);实验组2有6例(12%)TLR2 Arg753Gln基因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X2=12.50,P<0.01)。结论:目前未发现TLR2 Arg677Trp和Arg753Gln基因多态性与梅毒血清固定相关。梅毒规范治疗后出现TPPA阳性TRUST阴转的现象,可能与TLR2Arg753Gln基因多态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TP-ELISA、TP-PA、RPR、TRUST四种方法对进展期梅毒诊疗效果差异。方法:采集150例进展期梅毒阳性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的血样并使用TP-ELISA、TP-PA、RPR、TRUST四种方法进行检测,测定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四种检测方法中TP-PA法梅毒患者组阳性率最高(99.3%),RPR法健康对照组阳性率最低(0.0%),四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46,χ~2=8.542,P0.05)。TP-ELISA、TP-PA、RPR、TRUST四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46,χ~2=8.542,χ~2=9.737,χ~2=32.986,P0.05)。四种检测方法对治疗有效和治愈患者的梅毒检出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8.646,χ~2=98.124,χ~2=11.715,P0.01)。结论:TP-LISA和TP-PA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用于进展期梅毒的诊断,RPR法和TRUST法对疗效判断准确,四种方法具不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性病(STD)门诊就诊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淋球菌的阳性率,以了解两种病原体在人群的流行情况。方法梅毒螺旋体抗体用TRUST和TPPA法检测,TRUST试验阳性或可疑标本进行滴度检测。淋病奈瑟菌用淋球菌专用培养基培养。结果 2005-2009年2930份检测梅毒的血清标本中,阳性590份,占20.14%,男278例,女288例,婴儿24例;男女阳性比例1:1.04,女略多于男。梅毒检测结果显示2005和2006年度阳性率较平稳,2007年有所升高,2008年稍降后2009年又呈现上升趋势。进行淋球菌培养的1865份尿道或宫颈分泌物中,阳性208例,占11.15%,其中男191例,女17例,男女比例为11.24:1。2005-2009年度淋球菌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女性和婴儿梅毒的检测阳性率在不断上升,说明随着女性梅毒病例数的增加,胎传梅毒也相应增多。女性就诊淋病者较少。高年龄组的感染者主要为男性,说明老年男性也是急需加强性病预防教育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