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女,75岁。全腹持续性隐痛伴间断性柏油状大便1个多月。无发热,无腹胀。查体:极度消瘦,身长1.58m,体重35kg,全身表浅淋巴结未及。舟状腹,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有轻压痛,无明显肿块触及,肠鸣音正常。肛指:直肠无殊,盆腔无肿块触及。胃肠钡餐检查及灌肠摄片检查无异常发现。肝胆胰B超无殊。入院后第5天,突发右下腹痛迅速延及全下腹,全腹有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腹透膈下无游离气体。Hg56g/L,WBC4.0×109/L,中性粒细胞0.6,淋巴细胞0.4。以肠穿孔、全腹膜炎剖腹。术中见肝胰无肿块,距回盲部15cm处有3cm×2cm肿块上0.3cm…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例罕见的成人原发性小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肠套叠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9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分别行腹部B超、CT、消化道钡剂造影、内镜及实验室检查。区域性小肠淋巴瘤行根治性切除,无法根治者行姑息治疗,术后根据Ann—Arbor分期法进行精确分期,并根据病情施行化疗。采用书信、电话与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7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68例PSIL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腹痛47例、体质量减轻20例,腹胀等。68例患者术前均行消化道钡剂造影和内镜检查,分别确诊15例和11例;45例行B超检查,38例发现腹腔包块;30例行CT检查,5例行PET.CT检查均明确诊断为小肠肿瘤。68例PSIL患者中肿瘤位于回肠50例、空肠13例、十二指肠5例。病理检查:B细胞淋巴瘤64例,T细胞淋巴瘤4例;肿瘤分期多为I期和Ⅱ期,占总例数的66.2%(45/68)。68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51例、姑息手术17例。术后57例施行4~8个疗程辅助化疗,其中施行COP方案7例、施行CHOP方案50例(包括10例CD20阳性患者同时施行利妥昔单抗治疗);其余11例患者未施行化疗。64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4.1%(64/68),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3~132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0.5个月,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8.1%、62.2%和59.7%。肿瘤病理分型为B细胞淋巴瘤,肿瘤分期为I~Ⅱ期和手术联合化疗患者预后分别优于T细胞淋巴瘤、Ⅲ~Ⅳ期和单纯手术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59,45.535,15.782,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DH、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全身症状、治疗方式、根治性切除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χ^2=7.245,22.459,45.535,5.796,15.782,45.926,9.21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细胞淋巴瘤、Ⅰ~Ⅱ期和手术联合化疗是影响PSI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RR=7.133,5.304,0.256,95%可信区间:1.634~31.130,1.498~18.781,0.095~0.691,P〈0.05)。结论PSIL的临床症状以腹痛、体质量减轻为主。术前检查有赖于内镜和影像学检查,病变部位以回肠多见;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B细胞淋巴瘤、I~Ⅱ期和手术联合化疗是PSIL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16例临床分析邱云峰,曲晓良,宋兆东,苏兴伯,张浩民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为多见,其临床表现复杂,术前难以确诊。1985年1月至1993年6月我们共诊治1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后。临床资料1.性别、年龄:男性1...  相似文献   

5.
邓玉军  吴罗源 《腹部外科》1999,12(4):176-177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少见。我院近5 年内共收住8 例, 其中4 例误诊, 4 例在 B 超引导下穿刺活检而确诊, 误诊率高达50% 。主要原因: 发病率低;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复杂多变; 缺乏特异性检查方法; 合并其他病变掩盖了主要病变。排除诊断可减少本病的误诊, 对能触及腹部包块者, 在 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对确诊有帮助。临床上怀疑本病, 可适当放宽手术探查指征, 以达到诊断和治疗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15例PSI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8-73岁,平均51.6岁.按发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法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 15 例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物、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及消瘦,血清肿瘤学指标均正常.15例均接受螺旋CT检查,检出肿瘤15例,提示PSIL 12例;11例行消化道钡餐检查,4例检出病变,1例提示PSIL可能.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结果:15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性NHL 8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性NHL 5例,肠病相关T细胞 性NHL 2例.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l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0例患者接受辅助化疗,方案为 CHOP(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术后14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0个月(6-52 个月),6例死于肿瘤转移或复发.1、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57.1%.结论 PSIL仅靠临床表现不易确诊,消化道钡餐诊断率低,螺旋 CT 是较好的早期诊断方法,结合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手术结合化疗是治疗PSIL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 PGIL)属于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8%,其中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 PSIL)发病率低于胃淋巴瘤[1],近年来有相关文献报道,PSIL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预后较差[2]。由于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无特异表现,小肠镜检查未能普及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e lymphoma,PSIL)是较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目前尚无针对性强的检查手段,易于误诊。我院于1996—2006年共收治PSIL患者32例,现报道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小肠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并作免疫学分型的原发性小肠淋巴瘤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例为B细胞淋巴瘤,7例为T细胞淋巴瘤。腹痛和肠梗阻是主要临床表现。用Ann Arbor分期,22例为Ⅰ~Ⅱ期,其中B细胞淋巴瘤20例(74.1%),T细胞淋巴瘤2例(2/7);12例为Ⅲ~Ⅳ期,其中B细胞淋巴瘤7例(25.9%),T细胞淋巴瘤5例(5/7);小肠B细胞淋巴瘤的分期低于T细胞淋巴瘤(P〈0.05);27例行手术治疗,14例行6次化疗[方案为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龙)],8例同时加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Rituximab。T细胞淋巴瘤急诊手术率高于B细胞淋巴瘤(P〈0.05),B细胞淋巴瘤更易达到完全缓解(P〈0.05),累计生存率高于T细胞淋巴瘤(P〈0.05)。结论小肠B细胞淋巴瘤Ⅰ和Ⅱ期对手术和化疗效果佳,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不满意。  相似文献   

10.
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属于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疾病,占人体全身各部位肿瘤发生率的0.2%~0.3%,占消化道肿瘤发生率的1%~3%.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早期特异性,现有的肿瘤检查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确诊率一直相对较低.我院2000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45例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的46例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均行手术治疗,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恶性肿瘤32例,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以腺癌居多,良性肿瘤以平滑肌瘤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不易确诊,以剖腹探查急诊手术发现较多。结论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 983年 1月~ 2 0 0 0年 5月收治的 1 3例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3例患者中 ,接受手术者 1 1例。 1 1例平均病程 2 1 .8个月 ;腹痛和体重下降是最常的症状 ;其中ⅡE 期 2例 ,ⅢE 期 6例 ,ⅣE 期 3例 ;肿瘤平均大小为 4 .85cm。肿瘤部位 :回盲部 7例 ,空肠 3例 ,十二指肠 1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 ,其中B细胞型 8例 ,混合细胞型 2例 ,T细胞型 1例。淋巴结转移率平均为 4 .2 /7.1。结论 本病病程较长 ,但确诊或手术时多数已属晚期 ,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并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5岁。因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便排气5d入院。查体:腹部明显膨隆,可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轻压痛,叩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膝胸位肛查:肛门外形正常,进指顺利,齿状线以上布满直径约0.2~0.8cm大小肿块,质硬,无蒂,退指指套染暗红色血液。拟诊为家族性息肉病并肠梗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6年8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8例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病人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胰头部7例,胰体尾部1例.临床表现包括上腹痛、上腹压痛、纳差、呕吐、黄疸、腰背痛、上腹肿块、发热、体重减轻等.5例合并胰胆管扩张,其中4例血清CA19-9轻度升高,其余肿瘤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3例行血β2-微球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检查,均显示升高.1例行Whipple术,并行CHOP方案与美罗华化疗;2例直接行CHOP方案与美罗华化疗;4例行姑息性肿瘤切除,其中2例术后行CHOP方案与美罗华化疗,1例仅行美罗华化疗,另1例未行化疗;1例仅行剖腹探查病灶活检术.结论 原发性胰腺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辅助检查对诊断有提示作用,化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预后明显优于胰腺癌.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71岁。因突发性腹痛 ,伴恶心、呕吐 1h入院。查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腹部触诊有肌紧张 ,呈“板状腹” ,全腹压痛、反跳痛 ,未触及包块 ,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消失 ,肛诊( -)。无黑便及便血史 ,近 1个月来体重减轻约 5kg。右下腹穿刺抽出 10ml浑浊液体 ,常规检查 :RBC 35~ 45 /HP ,WBC满视野 ,可见脓细胞团。血常规 :WBC 16.3× 10 9/L ,N 0 .72 ,L 0 .18,HGB79g/L ,PLT 2 71× 10 9/,CEA 1.63ng/L。腹部立位平片 :肠腔内可见较多内容物及部分积气 ,下腹见较短小气液平面 ,膈下未见游离气体。B超 :左下腹肠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治疗方法及特点、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及天津市南开医院1993年1月-2009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48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1993年1月-2001年1月(A组)和2001年2月-2009年1月(B组)两个时期的临床特点、生存分析.结果:A组患者15例,发生于十二指肠4例(27%),空肠2例(13%),回肠9例(60%);临床表现腹痛9例(60%),腹胀6例(40%),腹部包块5例(33%),;15例均行手术治疗;3年生存率46% ,IE期2例(13%).B组患者33例,发生于十二指肠5例(15%),空肠8例(24%),回肠18例(55%),回盲部2例(6%);临床表现为腹痛21例(63%),腹部包块10例(30%),消化道出血8例(24%);33例均行手术治疗,29例辅助化疗,11例CD20(+)患者接受了美罗华治疗;3年生存率为72%,IE期11例(33%).结论:原发性小肠淋巴瘤首发症状多为腹痛, 诊断率上升,最好发的部位是空肠, 早期肿瘤数量增多,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弥漫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预后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B组联合靶向治疗后,3年生存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很少见,发病率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4%。本病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不易早期诊断,一旦症状明显后,与癌瘤鉴别困难。特别是剖腹探查时,见肿瘤较大就误诊为晚期癌而放弃应有的治愈机会,值得临床上注意。本文报告1962~1981年经病理切片确诊的8例病人,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7岁。因吞咽不利3个月,加重10 d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食管内窥镜显示:距门齿26 cm至贲门见条状隆起,考虑血肿可能。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显示:食管中下段息肉样增生;胸部CT示:食管中下段右侧壁见一大小约14 cm×5 cm长梭形软组织团块影,CT值60~80 Hu,边界清晰,病变通过贲门延伸至胃底;并提示食管平滑肌瘤(图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消化道肿瘤标记物―),B超检查肝脾无异常。初步临床诊断为食管占位。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淋巴瘤 (PHL)极为罕见。现将我们所见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 ,男 ,5 2岁。二月前B型超声检查发现左肝占位性病变 ,无腹痛、发热等症状。否认肝炎等传染病史。家族中无同样疾病史。B型超声提示肝左外叶肿物 6 5cm× 6 5cm× 4 6cm ,边界基本清楚 ,肿物内呈低回声 ,后部回声略增强 ,行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小细胞型”。CT检查示肝左内叶 5cm× 7cm大小低密度占位性病变 ,边缘光整 ,CT值 44 8Hu ;增强早期病变为低密度 ,CT值 89 6~ 95 6Hu ,增强晚期…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胰腺淋巴瘤(primary pancreatic lymphomas,PPL)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肿瘤,占胰腺恶性肿瘤的0.5%[1-2],且难以术前明确诊断。临床上,胰头部位的PPL患者的表现往往与胰腺癌患者的表现重叠,在影像学上难以区分。由于PPL的预后较好,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笔者报道1例经手术证实的胰腺原发淋巴瘤,并对该病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做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