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眼衣原体子宫内感染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子宫内感染的途径。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法和DNA测序法,对772例临产孕妇宫颈分泌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对沙眼衣原体检测阳性孕妇,进行宫颈分泌物、羊水、脐血、新生儿眼结膜和鼻咽拭子等标本组成的母婴配对标本的检测;另选择24例沙眼衣原体检测阴性孕妇的母婴配对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1)772例孕妇宫颈沙眼衣原体检测有87例阳性,阳性率为11.3%。(2)对其中81例宫颈沙眼衣原体阳性的母婴配对标本检测显示,脐血中均未检出沙眼衣原体;新生儿沙眼衣原体阳性30例(羊水、新生儿眼结膜和鼻咽拭子等标本阳性),垂直传播率为37.0%(30/81)。(3)新生儿30例阳性中,有26例经阴道分娩,4例经剖宫产分娩。两种分娩方式的垂直传播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4)羊水沙眼衣原体阳性11例,基配对新生儿均受沙眼衣原体感染。PCR-SSCP分析显示,同一组配对标本电泳图谱完全相同;DNA测序结果显示,配对标本沙眼衣原体DNA序列完全一致。(5)宫颈沙眼衣原体阴性孕妇的母婴配对标本均未检测出沙眼衣原体。结论 沙眼衣原体经宫颈上行进入羊膜腔是胎儿宫内感染的重要途径;沙眼衣原体经胎盘传播途径未得到证实;剖宫产能显著降低宫颈沙眼衣原体阳性孕妇的垂直传播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盆腔炎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淋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以及各种细菌感染与盆腔炎的关系。方法对1993年3月至1997年7月收治的急性盆腔炎80例病人进行宫颈分泌物及腹腔液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及淋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的化验检查。结果:80例中送宫颈分泌物标本52例,需氧菌阳性率71%,衣原体34份标本阳性率40%,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感染有上升趋势,结论:引起急性盆腔炎感染不仅与感染有关,而且还与衣原体,解  相似文献   

3.
输卵管炎最常见的病因是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对衣原体性输卵管炎流行病学性质和发病机理缺乏了解的主要原因是沙眼衣原体检测的困难。培养沙跟衣原体费时且技术难度大,更新的衣原体检测技术如单克隆抗体或衣原体特异性DNA探针的敏感性并不比培养好,而且与其它细菌有交叉反应,可出现假阳性结果。本研究采用的PCR技术克服了以上不足。 实验应用的DNA引物选在编码衣原体主要外层膜蛋白的基因区,扩增片段144bp,内含1个EcoR Ⅰ酶切位点。PCR循环参数为95℃,1min;55℃,1min;72℃,2min。酶切时产生103bp产物。研究对象为15例经腹腔镜确诊的急性输卵管炎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尿干化学法和尿液显微镜检查法临床应用,对比分析干化学法与显微镜法检查尿液白细胞的结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3月800例门诊患者尿液标本分别使用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法,时间为2小时内完成检测。结果: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测法的符合率是82%,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法,检测结果有不符合。干化学法阳性纤维镜镜检法检测不到白细胞的情况下为假阳性,相反称为假阴性。干化学法出现假阳性率是4.2%,假阴性率是10.8%。干化学法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女性生殖道感染中多种病原体的交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者中相关病原体的流行情况,初步探讨RTI中多种病原体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005-03—2005-1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354例妇科门诊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各种RTI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用叉生分析方法分析解脲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中的交互作用。结果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73.4%和47.6%;衣原体、线索细胞、假丝酵母菌和滴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7.8%、19.8%、15.9%和4%。叉生分析结果提示解脲支原体分别与衣原体、假丝酵母菌、加德纳菌等具有相乘和相加的交互作用。结论本地育龄妇女支原体的检出率较高,解脲支原体与女性生殖道其他常见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对RTI的发生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与临床分析纪祥瑞,吴荣,藏秀美,赵玉田,郭成,林爱风,何志诚本研究以女性生殖道的子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感染及流产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病变组织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检测结果分析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组织学证...  相似文献   

7.
输卵管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了解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上升与异位妊娠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年代石蜡包埋输卵管组织中的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和解脲脲原体三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结果:在1985 ~1986 年和1995 ~1996年两组标本中,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的阳性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 提示近年来输卵管妊娠发病率的上升与这两种病原体感染率的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8.
宫颈炎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引起女性生殖器官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本文对我院官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衣原体双重检测结果分析,发现官颈炎组的病原体检测率明显高于无宫颈炎组;宫颈炎严重程度与病原体检测率呈正相关;15,85岁的女性UU和CT感染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由于5%~30%的妇女衣原体感染局限在尿道,单靠宫颈拭子不能发现。本文采用连接酶链反应(LCR)(根据DNA扩增技术分析的方法),对462例孕妇宫颈拭子和尿液标本作衣原体检测,并与宫颈拭子衣原体培养对照。判断标准包括:①宫颈培养阳性;②培养阴性,尿液或宫颈拭子LCR阳性,并且通  相似文献   

10.
血清、尿及体液中存在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相关分子,可在妊娠、滋养层疾病、睾丸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和某些非滋养层病的患者中检测到。但是,由于hCG相关分子在不同疾病中结构、大小和含量变化很大以及标本中的干扰物质,在用品牌hCG试验诊断和监测滋养层疾病时常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造成漏诊或不必要的临床干预。综述hCG相关分子与滋养层疾病的关系和防止假阳性结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荧光定量PCR产前快速诊断唐氏综合征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快速高效的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分别在21号染色体上选取7个微卫星重复序列(SmallTandemRepeat,STR)(D21S1433,D21S1442,D21S1444,D21S1411,D21S1412,D21S1413,D21S1414)作为遗传标记,利用荧光定量PCR(QF-PCR)扩增技术及片段分析技术,对250例羊水标本进行检测,并与羊水标本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50例羊水标本中,核型分析发现24例21三体,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4例唐氏综合征样本采用QF-PCR全部检出。224例正常羊水标本中,QF-PCR检出阴性标本223例,1例样本呈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4%,24例21三体标本中,七对引物同时检测诊断阳性率为100%。所有试验结果均在24h内得出。结论QF-PCR作为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诊断唐氏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PCR技术对女性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检测的分析李正言,刘淑英,刘惠香(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我们用PCR技术对58例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处分泌物提取的DNA,进行乳头状瘤病毒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以探讨两种病原体双重感染的现状。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对哪些年龄的妇女常规做沙眼衣原体检测更有意义,1997年3月~1998年12月,在英国Aberdeen妇产科医院不同专科门诊连续对2 035例妇女取宫颈拭子或晨尿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沙眼衣原体检测方法包括采用酶联免疫法初步检测,对阳性者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确诊,或用LCx探针做连接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DNA。 结果:2 035例检测对象中,来源于治疗性流产门诊、不育或助孕门诊、阴道镜门诊、自然流产门诊、计划生育门诊和产前保健门诊者分别为714、210、100、300、507及204例,阳性率分别为5.7%、1.9%、5.0%、4.0%、5.1%和4.4%。合计平均检出率为4.8%(97/2 035例)。将治疗性流产、自然流产和产前保健组合并为妊娠组,其余为非妊娠组,两组妇女沙眼衣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5.4%(62/1 156例)和4.5%  相似文献   

14.
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14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衣原体抗原免疫快速法及M支原体选择培养基对我院妇科门诊142例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行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测,发现此类病人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为24.65%,支原体阳性率40.14%,总阳性率61.97%。提示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通过常规对症或行激素治疗无效时,应做衣原体与支原体检测,尤其是有非婚性行为史、年龄〈30岁、患中度以上宫颈炎、无采用避孕措施或置宫内节育器者更应检测。  相似文献   

15.
沙眼衣原体(CT)和淋球菌(NG)是引起子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在无条件检测CT和NG的情况下,可根据阴道湿片和宫颈管涂片上白细胞计数预测CT和NG感染,并指导临床处理。为评价阴道湿片和宫颈管涂片上白细胞计数预测CT和NG感染的价值,对研究对象做妇科检查,阴道湿片按每400倍视野白细胞数报告,宫颈管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按每油镜视野白细胞数报告,CT根据宫颈管标本连接酶链反应(LCR)检测结果诊断,共检测4 550例,NG根据宫颈标本细菌培养结果诊断,共培养4 402例。根据每视野白细胞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沙眼衣原体在异位妊娠中所起的作用,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了37例因异位妊娠而手术切除的输卵管标本(n=48)以及异位妊娠前的宫颈涂片(n=58)和子宫内膜活检标本(n=18)中的沙眼衣原体DNA。 石蜡包埋组织(输卵管切除组织,子宫内膜活检标本)4μm连续切片,直接在蛋白酶K缓冲液中消化,如果组织处理不满意(人β球蛋白扩增不成功),则再将DNA纯化如下:二甲苯脱石蜡,乙醇洗涤两  相似文献   

17.
研究棉签采样法的标本在显微镜下评价细菌性阴道病和白带与沙眼衣原体或淋球菌宫颈感染是否有关。作者对 5 98例患者作一横断面研究 ,入选者为未孕妇女 ,取棉签采样法的标本行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微生物检测。从 2 0处收集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每位医生都提供完整棉签采样法标本显微镜检查的资料 ,包括 :阴道 p H值 ,有否阴道排液和颜色 ,氨臭味试验 ,线索细胞在上皮细胞的密度 ,阴道白细胞 (每个高倍视野的数量 )的数量 ,白带情况 ,宫颈脆性 ,粘液的情况 ,双合诊发现 ,初步诊断。收集医学记录中人口统计和生殖数据还包括 :年龄 ,种族、婚姻状…  相似文献   

18.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光法,检测经腹腔镜检查的48例不孕病人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衣原体),其中输卵管性不孕32例(观察组),其它原因不孕16例(对照组)。结果:两组宫颈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31.3%和12.5%,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生殖道至少有一部位的衣原体阳性率为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输卵管衣原体阳性率为66.7%,高于组内其  相似文献   

19.
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朱全胜,刘新琼,丘钜世,梅卓贤,邓明会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病原体,据国外报道,沙眼衣原体占50%[1],国内尚缺乏大宗流行病学资料。本研究采用地高辛标记的沙眼衣原体DNA探针进行斑点杂交试验(斑点杂交法),以细胞...  相似文献   

20.
妇科门诊患者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及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张树荣①蒙玉舟①乐杰②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我们于1993年4~12月对610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抗体及宫颈分泌物CT原体的检测,以期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CT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