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样本采集对血凝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凝检测与诸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如:样本的采集、运送、保存;试剂的选用、复溶、预温和储存;仪器的选择、保养、监控和校准;参考范围的确定;检验人员的熟悉程度;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危急值的处理;室内、室间质控情况;检验报告的正确填写或输入;检验报告的复核;与临床的沟通等。其中样本采集是重要一环,为提高血凝检测质量。我们将工作中遇到的因样本采集而影响检测结果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2.
止凝血试验结果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标本采集的质量 ,因采血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血技术、器具、抗凝剂的种类、采血量等均会影响止凝血试验结果的质量。而护理人员又是血液标本采集的主要操作者 ,因此 ,如何注意操作环节 ,提高采血技术与质量 ,减少或消除因抽血引起的结果误差 ,最大限度提高止凝血试验结果的质量非常重要。现就标本采集过程对止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1 血标本采集前的影响因素采血前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身份 ,并在装血的容器上注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和病历号 ,然后 ,再次确认。应该消除患者对抽血的… 相似文献
3.
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初筛实验结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过筛试验指的是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凝血酶时间 (TT) ,它是临床工作中诊断机体止血过程凝血系统病理变化的重要指标 ,尤其在患者手术前更为重要。但测定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从而令结果的准确性受到怀疑。这里仅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过筛试验影响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体检正常人 (30例 )为正常组 ,而肝病、DIC等等患者 (15例 )为异常组。但不包括大剂量使用肝素的患者 ,此类患者难以判断凝固终点1 2 标本采集 静脉采血 1 8ml后放进装有0 2ml,10 9mmol L枸橼酸钠的抗凝瓶中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方式方法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干扰与影响作用,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可靠科学的生化检测结果报告单,以减少误诊现象的发生。方法采集血液标本,利用先进的生化分析仪器来对标本的生化项目进行检测。其中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从血液样本的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止血带、采血量、标本溶血以及送检时间等几个方面做好相关记录,以利于后期的检测结果分析探讨。结果在血液标本的生化检测中,检测结果会受到标本采集及送检的时间、标本采集的部位、标本有否溶血的影响。结论血液生化检测时,要严格控制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质量,避免在采集工作中出现误差,提高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标本的采集过程是保证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标本采集过程包括标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使用、采集和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采集标本的量及抗凝剂或防凝剂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许淑洁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8)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测定是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检实验,在临床上常用于病人手术前准备、抗凝剂用量的观察、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疗效评估,是判断机体止血和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手术前筛查凝血系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指标。但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因此,实验的标准化是检测结果的保证。因各实验室或同一实验室不同方法测定都存在着差异,为了得到准确和可靠的实验数据,检测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8.
血标本的采集及处理对生化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随着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 ,生化检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得到大大的提高 ,这就对血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本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如何做好血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做总结如下。1 抽血的影响抽血一定要顺利 ,否则会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 (FB)等血凝测试产生很大的影响 ,甚至会使实验失败。血气分析动脉血的采集也需要特别顺利 ,否则混入空气或组织液 ,会使二氧化碳分压 (PCO2 )及氧分压 (PO2 )产生较大的误差。故抽血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确保…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由于临床护理操作不当造成的不合格标本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急诊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从检验科退回的溶血标本15份、血量不足标本23份、未及时送检标本19份、认为有问题的标本16份,对以上标本均进行患者的再次采血,并将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量不足、未及时送检等问题标本与重新采血后标本的PT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凝血检测项目对采血技术要求比较高,应严格规范操作方法;如出现溶血、血量不足、采血部位不合适或标本未及时送检等,均应及时重新采血,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10.
血样本延迟送检对乳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血样本延迟送检对乳酸浓度的影响。采用酶膜电极法检测30例献血员立即采血后的乳酸浓度及样本采取后,在室温下(18~23℃)及4℃冰箱内分别放置15min、30min、1h、2h、4h、6h、12h后检测的乳酸浓度,以立即检测组作为对照组。检查结果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15min,其乳酸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在4℃冰箱内放置30min,乳酸浓度升高不明显(P>0.05);但放置1h,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样本延迟送检,乳酸浓度呈进行性升高,故采血后应立即检测,室温下送检时间不超过15min,在4℃低温条件下保证送检,时间可延长至30min。 相似文献
11.
刘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5):103-104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不同采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取200例自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来本院做血液生化检验的人员,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溶血状况、采集部位以及送检时间等.结果:不同的血液采集部位、溶血状况、送检时间等都会影响生化检验的准确性.结论:为了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 相似文献
12.
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是自血液采集后6~8h之内经分离放入-50℃速冻成块,然后在-30℃保存1y,其几乎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因子Ⅴ和Ⅷ。然而,血液凝血因子易受血液采集、血浆制备、血液储存和运输等诸多环节的影响而失活,导致血液疗效的降低。并由于新鲜冰冻血浆仍是目前临床预防和治疗出凝血功能障碍的重要制品之一,所以,了解和掌握FFP中血液凝血因子的含量及活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液标本采集、运送、放置时间这些人为因素对凝血4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住院患者4 826例标本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检测;对其中56例即采血即送检的合格标本作立即测定,室温放置2、4h后再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 826例标本中有279例有误差,误差率为5.8%,其中采血比例不当占95.7%,标本与抗凝剂酶混匀不匀12例,占4.3%,标本放置2、4h后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PT、TT、APT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标本采集不当与送检时间是导致凝血四项检测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时间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集40例健康者及70例住院患者外周血标本,3 000r/min分别离心5、10、15min,分离血浆标本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和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 PT、APTT、Fg和TT检测结果在5、10、15min 3个离心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离心时间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无影响,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有所不同,需建立新的离心时间标准。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49-1150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部进行血液检验的300例患者,采集血液样本检验并分析不同血液采集部位、溶血情况及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同侧采血标本的钠、钾、尿酸、葡萄糖成分水平显著高于异侧标本,而氯、肌酐成分水平显著低于异侧样本(P<0.05);未溶血标本的钠、尿素成分均值水平显著高于溶血标本,而钾、氯、肌酐及葡萄糖等成分均值水平显著低于溶血样本(P<0.05);在规范送检时间送检标本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及δ-羟基丁酸脱氢酶(δ-HBDB)的均值水平显著高于超时1h送检样本,而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均值水平则显著低于超时1h送检样本(P<0.05)。为保证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护理人员应规范血液采集操作,尽量降低血液采集方法及质量对检验结果造成的误差。 相似文献
16.
血常规标本采集过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生梅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9,(3):138-138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过程对临床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以临床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包括标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为观察指标进行分组观察。[结果]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溶血情况、卧位采血与坐位采血的不同对血常规:WBC、RBC、PLT、Hb结果是有明影响(P〈0.01)。[结论]血常规标本采集过程的不同对临床检测结果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立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1):133-133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是临床应用较多的检测项目,在血栓和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治疗的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凝血因子检测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对提高凝血试验的准确性非常重要。现将我科2006~2007年经复查确定的54例检测错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所有标本均来自于本院住院病人,由护士采集,本科人员收集。1.2仪器Beckman ACL100全自动血凝仪。1.3试剂Beckman原装试剂。1.4比色杯原厂… 相似文献
18.
临床护理人员采集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医院检验科化验的标本有很多是由护士采集、送检。临床出现检测结果与临床不符,有不少是由标本采集所引起的。近几年来,在研究质量保证系统中,着重强调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护理工作与检验质量密切相关。现就护理人员采集血液标本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不合格标本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新泰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静脉采血检查凝血项目的不合格标本(溶血、脂血、血量不足、血量过多、未及时送检、检验科认为标本不合格)209份,对209份标本均重新采集标本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溶血、脂血、血量不足、血量过多、未及时送检、检验科认为不合格的标本与重新采集的标本对比分析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验工作人员应对不合格标本及异常结果的标本进行细致分析,对不合格标本应及时重新采集标本,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免发生错误,并与临床医护人员多进行沟通,严格按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20.
欧国生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山东)》2005,7(11):991-991
微生物检验是检测患者体内的病源体,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标本采集部位、采集方法、患者治疗情况、病变发展阶段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检出率和准确率,在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做到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