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并发脑血管病(CVD)的影响因素及糖尿病合并CVD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6例中老年糖尿病合并CVD与同期住院的516例单纯性糖尿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CVD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病程的延长而升高,糖尿病合并CVD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CVD以脑梗死多见,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是预防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秦清泉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073-1074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脑血管病(CVD)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76例中老年糖尿病合并CVD与同期住院的492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CVD发病率随年龄增大、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升高,糖尿病合并CVD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CVD以脑梗死多见,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是预防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脑血管意外(CVD)的危险因素。方法:对T2MD并发CVD(观察组)46例检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并与46例无糖尿病的CVD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压、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高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胆固醇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DM2患者严格控制血糖、降压、降脂治疗,改善胰岛素抵抗,对预防DM2并发CV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糖和果糖胺(FA)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糖和血清FA检测。结果: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病组及无糖尿病的脑血管病组的血糖水平(15.9±2.33mmol/L,9.8±1.97mmol/L)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6±0.77mmol/L,P<0.01)。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病组FA(4.31±1.45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A(1.65±0.27mmol/L,P<0.01)。糖尿病患者组与无糖尿病患者组的FA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是无糖尿病的脑血管病组FA水平(1.90±0.23mmol/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与F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53,P<0.01);而无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与FA水平无显著性相关(r=0.367,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糖与FA,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增高的原因有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糖尿病(DM)合并脑血管病(CV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方法 抽选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甲组观察对象,同期抽取9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乙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特点与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血脂TC、TG与HDL-C、LDL-C、Hb Alc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甲组心电图异常率与高血压发生率也显著高于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综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均有所好转,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90%、91.11%,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同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合并CVD患者血脂水平与血糖水平更高,故治疗上需积极防治糖尿病,有效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等综合措施,以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老年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23例老年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与同期39例未合并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组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血压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早期控制血糖及其相关代谢紊乱综合症对预防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合并脑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CVD)的相关因素及诱发二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218例患者,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标记为T2DM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标记为T2DM+CVD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资料以及生化指标的差异。所有数据采用SAS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组与T2DM+CVD组在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压、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程、烟酒史、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b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入院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血糖、术后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血糖、后囊膜浑浊、前房渗出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质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良好控制血糖水平,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鼻饲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鼻饲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短效胰岛素,治疗前、后监测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脂、肝、肾功能、血压、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为0.41%.达标时间为7.2 d.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为1.04%,达标时间为8-3 d.两组比较,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血糖发生率、治疗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鼻饲患者中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相比较,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可迅速、安全降糖,依从性好,可作为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鼻饲患者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方法:对66例老年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与同期60例未合并糖尿病的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血脂、血流变学等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M、血脂水平、血液高凝状态、高血压均是CVD病常见的危险因素。结论:对DM患者,不但要控制血糖,还要同时进行控制血压、降低血脂、控制血液高凝状态的综合治疗,才能降低CV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代谢指标,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代谢紊乱特点HbA1c。方法:收集13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肾功能检查分为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组(T2DM组)54例与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DKD组)77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再将DKD组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别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及血肌酐等指标。结果:DKD组患者血清TC、LDL-C、肌酐及尿酸水平均高于T2DM组(P < 0.05~P < 0.01),而HDL-C水平低于T2DM组(P<0.05)。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组的TC、LDL-C及肌酐水平均升高(P < 0.05~P < 0.01),而HDL-C水平明显较低(P<0.01),但2组患者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血糖、血脂及尿酸的代谢紊乱有关,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与尿酸的水平对防治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LPL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研究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多态性,以观察其与2型糖尿病(DM)人群血脂代谢及脑血管疾病(CVD)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120例、糖尿病组(DM组)146例。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血脂及血糖水平;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 RFLP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两组患者LPL基因HindⅢ、PvuII及Ser447Ter酶切位点多态性。结果DM组血清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5,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显著降低(P<0.05)。LPL等位基因HindⅢ H+、Ser447Ter C频率在DM组及N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PvuII P+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NC组。DM组再按是否合并CVD分为单纯DM组82例和DM合并CVD组64例后发现,携带LPL HindⅢ等位基因H+的个体其CVD发病率较携带等位基因H 的个体显著升高(P<0.05),且具有较高的TG水平(P<0.05);而PvuII P+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携带LPL Ser447Ter等位基因G的个体其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携带等位基因CC的个体显著降低(P<0.01),且具有较低的TG水平(P<0.01)。结论LPL等位基因HindⅢ H+多态性是2型DM合并C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Ser447Ter G变异是CVD的保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病情及转归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组64例,非糖尿病组66例,对照分析糖尿病合并脑硬塞与非糖尿病脑梗塞患者的血糖水平与临床表现,急性期脑血梗塞程度,好转率和死亡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高血糖水平对短期预后有不良影响,血糖水平愈高,病情愈重,病 死愈高。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临床症状的轻重及病情转归与入院时血糖水平的高低有关,而且是急性期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所以,控制好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陈合成  霍宏志  刘宗宝 《吉林医学》2014,(23):5144-5145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原因及危险因素,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伴有脑血管疾病,分为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组—观察组(34例)与单纯性糖尿病组—对照组(36例),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理指标以及饮食习惯详细记录并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年龄、血压以及实验室指标上与对照组有明显不同(P<0.05)。且以爱食甜食、嗜荤、吸烟嗜酒、运动量少为主要特点,在生理指标检查方面,其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的监督控制,并从生活细节开始做起,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对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Sixty-eight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diabetes mellitus (DM) type II with Kidney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were enrolled and divided randomly into treatment group (34 cases) and placebo group (34 cases). The contents of serum lipid peroxide (LPO), blood lipid and blood sugar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rum LPO in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lacebo group (P< 0.05), i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DM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isease or with uncontrolled blood sugar an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vel of triglyceride (TG, r = 0. 25, P< 0. 05). After using Bushen Huoxue tablet (BSHXT) serum LPO lowered (P<0.05), blood sugar decreased (P<0.05)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 increased (P<0.05) in treatment group, but in placebo group these three parameters were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PO reaction in type II DM patients increased. When the blood sugar and TG were higher or complicated with vascular disease, the LPO reaction would be enhanced more markedly. BSHXT will have a good prospect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M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vascular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采用ELISA法测定10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54例合并大血管病变)、45例大血管病变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LDL-ICs)浓度。T2DM及大血管病变患者血LDL—ICs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者,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者高于单纯糖尿病、单纯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LDL-ICs浓度与体重指数、血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相关性。LDL-ICs、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佛山地区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7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600例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为观察组,1277例未合并心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DM)病程[(10.3±3.1)年vs(8.9±2.5)年]、吸烟年限[(19.1±6.2)年vs(16.5±6.6)年],体质量指数(BMI)(24.1±1.3 vs 23.3±1.1)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长于或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罹患脂肪肝(60.2%vs 54.2%)和脑血管病(56.2%vs 50.4%)的比例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FBG)、2 h空腹血糖(2 h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及吸烟年限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发生率高,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HbA1C控制不良、吸烟年限的延长,其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EffectofBushenHuoxueTablat(补肾活血片)onSerumLipidPeroxideBloodLipidandBloodSugarinTypeⅡDiabeticsEffectofBushenHuoxueTablat(补肾活血片)...  相似文献   

19.
庞文欢  陈亨  叶程 《西部医学》2014,26(10):1310-1312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方法 分析住院治疗的310例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DM)8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HT)92例、高血压组(HT) 74例、非糖尿病非高血压组(N-DM-N-HT)62例.对四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病程进行分析,并统计四种类型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HT组、DM-HT组、DM组的BMI显著高于N-DM-N-HT组(P<0.05).HT组、DM-HT组的血糖显著高于N-DM-N-HT组(P<0.05).HT组、DM-HT组、DM组的TC、TG、LDLC显著高于N-DM-N-HT组(P<0.05).DM-HT组的病程显著长于HT组和DM组(P<0.05).DM组及HT组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N-DM-N-HT组(P<0.01).并且DM-HT组最高56.6%;DM主要引起小血管病变47.5%,HT主要引起大血管病变1 6.2%;且与N-DM-N-HT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DM、HT、DM-HT组与大小血管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P<0.01).结论 DM、HT、DM-HT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